词条 上益城郡

上益城郡

上益城郡(日语:上益城郡かみましきぐん Kamimashiki gun */?)是日本熊本县辖下的一个郡。

现辖有以下5町:

  • 嘉岛町
  • 甲佐町
  • 益城町
  • 御船町
  • 山都町

过去的辖区还曾包含现在熊本市的部分地区、菊池郡菊阳町的部分地区、阿苏郡西原村的部分地区。

上益城郡简介资料
32°44′02″N 130°51′36″E
上益城郡相关文献
益城町
历史年表1889年4月1日:实施町村制,赤井村、砥川村、小池村、岛田村合并为饭野村,广崎村、古闲村、福富村、惣领村、马水村、安永村合并为广安村,寺迫村、宫园村、木山町合并为木山町,福原村、平田村合并为福田村,上陈村、下陈村、寺中村、田原村、小谷村、杉堂村合并为津森村。1954年4月1日:木山町、饭野村、广安村、福田村、津森村合并为益城町。变迁表辖区内政府单位国家机关陆上自卫队县属机関熊本县警察熊本县防灾消防航空队熊本县消防学校交通熊本机场机场熊本机场道路九州自动车道:益城熊本空港交流道教育中学校益城町立木山中学校益城町立益城中学校益城町立袴野中学校小学校益城町立饭野小学校益城町立广安小学校益城町立广安西小学校益城町立益城中央小学校益城町立津森小学校益城町立袴野小学校幼稚园紫阳花幼稚园益城町立益城幼稚园益城町立益城第二幼稚园保育园广泰保育园益城町立第一保育所益城町立第二保育所益城町立第三保育...
查看全文
上益城郡
历史年表1889年4月1日:实施町村制,上益城郡下设:六嘉村、大川村、上岛村、甲佐町、宫内村、龙野村、白旗村、乙女村、木山町、饭野村、广安村、福田村、津森村、御船町、泷川村、木仓村、高木村、七泷村、泷尾村、水越村、丰秋村、阵村、小坂村、滨町村、下矢部村、白糸村、御岳村、中岛村、名连川村、朝日村、秋津村、白水村、河原村。(3町30村)1905年10月1日:大川村和上岛村合并为大岛村。(3町29村)1918年4月1日:御船町和泷川村合并为新设置的御船町。(3町28村)1912年4月1日:滨町村改制并改名为为滨町。(4町27村)1933年4月1日:泷尾村和水越村合并为泷水村。(4町26村)1948年4月1日:阿苏郡峰村改隶属上益城郡。(4町27村)1954年4月1日:木山町、饭野村、广安村、福田村、津森村合并为益城町。(4町23村)1954年10月1日:秋津村被并入熊本市。(4町22村)1955...
查看全文
益氏郡望--益都郡
益都郡:古益都,实际上不是郡制,一直是县制,即今山东省的寿光县。益都历史悠久,境内考古上已发现了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一百五十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就是在益都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也是在益都成章。夏王朝时期,益都属斟灌国。商王朝时期,益都之境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时期隶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则归属齐国。秦朝时期,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改益都之地为剧县、益县,隶属于齐郡。西汉时期的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改置为寿光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中始见寿光县之名。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寿光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新朝时期曾改名为“翼平亭”。东汉时期,寿光县隶属于青州乐安国。三国曹魏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期没有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
查看全文
益氏冯翊郡
①三国魏改左冯翊置,治所在临晋县(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洛川县以南,宜君、蒲城二县以东,渭河以北地区。北魏移治高陆县(今陕西高陵县)。辖境缩小。北周废。隋大业三年(607)复置于冯翊县(今大荔县)。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同州。天宝元年(742)复改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同州。②南朝宋元嘉二年(425)侨置,治所在蓬勺县(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南齐废。③南朝宋元嘉六年(429)侨置,寄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大明八年(464)徙治鄀县(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南朝梁移治莲勺县(今湖北钟祥市西北)。西魏改为汉东郡。
查看全文
益姓郡望成阳郡
成阳郡:成阳是先秦时期的古县名,其时地域在今山东省境内。汉朝时期城阳郡治为莒县,不久改为国。东汉初期废黜,末年再置。汉朝时期又有个成阳县,在今山东省的鄄城县境内,为济阴郡属县。晋朝时期,以汉朝城阳郡为东莞郡,而以成阳县为城阳县。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将其废黜。金国时期,又曾于今山东省的莒县一带置城阳军,但不久又改为莒州,此后又移城阳至青岛地区。元朝时期先后属胶州、莱州即墨县。明朝时期属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仁化乡、里仁乡等。清朝时期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莱州府胶州即墨县。
查看全文
上益城郡相关标签
熊本县的郡
上益城郡
家族谱大览
51.何氏宗谱, 51.卷46上: 富分大益 华桂山 固始县 商城 富分大秦总系, 19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谷诒堂, 1990年镌. 110册 : 插图, 世系表. 宗祖:(唐) 何奖,字步霄,官名朝缪. 昕公之子. 历职尚书. 生九子 : 何偕,字仲元 ; 何渭 ; 何兴 ; 何升 ; 何俊 ; 何享 ; 何向 ; 何昌 ; 何仁. 卜居九区宅九井,是为九井之图所由名. 始迁祖:(宋) 何公辅,字彦仁. 奖公24世孙. 由江西迁居蕲水何家寨. 生七子 : 何伯祥(为本谱宗祖) ; 何伯通 ; 何伯达 ; 何伯龄 ; 何伯胜 ; 何伯清 ; 何伯椿 ; 三女 : 念一娘 ; 念二娘 ; 念三娘. (据何氏合族总谱). 注:据浠川敦本堂谱载, 何彦仁,字文一,又名兴堂,号公辅. 宋举人,蕲阳(今湖北黄岗武穴市)令,大致仕寄居永乐里. 生九子 : 何龙一 ; 何龙二,字伯华 ; 何龙三,字伯祥 ; 何龙四,字伯荣 ; 何龙五,字世超 ; 何龙六, 何龙七,字士龙 ; 何龙八,字凤从 ; 何龙九,字云从(官荆州右卫). 伯祥公下派祖(宋5世) : 何千一,讳应龙(迁黄岗李婆墩,后裔详"黄分本源堂宗谱") ; 何千二,讳应凤(居浠石门). 系恭三公之子. 千二公下三子 : 何万十一(籍何家寨断事湾,生二子 : 何承甫 ; 何良甫) ; 何万十二(籍侯王坪何家冲,生一子 : 何端甫) ; 何万十三(籍黄冈李婆墩). 明一世祖:(元明之际) 何承甫 ; 何良甫(碑载元末徙家直辖太湖县,生二子 : 何添祥, 何添禹) ; 何端甫,讳诚,字中立,行一(生一子 : 何添龙). 良甫公下派祖(3世):(明) 何廷章(添祥公之子) ; 何廷富 ; 何廷贵(二公为添禹公之子). 廷章公下房祖(7世):何大富, 何大理, 何大荣, 何大昭, 何大旭, 何大安, 何大中…等. 廷富公下房祖(7世):何大坤, 何大均, 何大益, 何大秦, 何大弼, 何大明, 何大南, 何大瑞, 何大雄, 何大轩, 何大仁, 何大位, 何大涌, 何大洧…等. 廷贵公下房祖(7世):何大申 ; 何大尧 ; 何大东 ; 何大贞 ; 何大湖 ; 何大禄 ; 何大沧…等. 承甫公下派祖(3世):何廷举, 承甫公之后, 廷举公之前失考. 廷举公下房祖(7世):何大和 ; 何大辂 ; 何大贵 ; 何大元 ; 何大贞 ; 何大利…等 何黄氏始祖 : (明) 何道忠. 廷贵公之孙. 随姑至黄岗花园铺,因姑父黄义财无子,招赘内姪道忠(浠水何家寨必亮公之子)为嗣,此即何黄两姓之由来. 道忠公下三子 : 黄荣昌(迁湖南) ; 黄盛昌(迁堵城黄家大湾) ; 黄贵昌(居花园铺真武观). 彦仁公另派祖(1世):(宋) 何龙五,字世超,号隆五. 彦仁公第五子. 以龙九公长子何海一,字秀泉,为嗣. 龙五公下派祖(6世):(明) 何思贤. 申公之子. 生二子 : 何仲江 ; 何仲全. 思贤公下派祖(13世):何廷明,原名之明(希达公三子, 明朝时乱迁霍邑,后人蕃衍以廷明公为始祖) ; 何廷清 ; 何廷魁…等. 皆为大贤公4世孙. 廷明公下支祖(17世):(清) 何治英,字孔时 ; 何治才,名子才,字孔周 ; 何治德,名子德,字孔元 ; 何治阔,字孔远 ; 何治蕙,字孔蕙 ; 何治蕙,字孔蕙 ; 何治由,字云路 ; 何治国,字孔云 ; 何治泰,字孔华 ; 何治民,字孔富…等. 另支祖(13世):(清) 何德华,字泽周,行一. 生三子 : 何建元 ; 何建利 ; 何建贵. (注: 何氏家乘八修时,距石门约十里的何家湾有何姓一支,执墨稿一册要求入谱,此即德华公支谱. 德华公之前谱系失考.) 何黄合谱派行 : 彦伯亨恭 千万良添 廷必希仲 大风其然 之时德建 宗声绍文 修世运光 国恩家庆 集义行仁 发祥有道 锡福咸臻 振兴中华 敬业超群 三江五岳 焕彩扬. 另派行(必至集字之间) : 道昌 通大郁学 举登有树 然基金衍 本光生銮 永秉昭理. 黄姓宗派二十字:有树然基 金衍本光 生銮永秉 昭理历秦 辅为在衔 书名据书衣题, 部分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何氏家乘 版心题 : 何氏八修宗谱 另版心题:何黄氏八修宗谱 散居地:湖北省黄石市, 黄冈市, 浠水县, 团风县, 英山县, 罗田县, 蕲春县, 武汉市黄陂区, 孝感市...等.
浏览:100
上官氏三修支谱
始迁祖:上官肇普,明代人 地区:湖南益阳市 编修:上官重章 年代:民国26年(1937年) 存卷首、卷三。书名据版心题。
浏览:0
襄城武阴赵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襄城武阴赵氏重修家谱编委会, 2014年. 全1册(约228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仅说明元末明初之际, 先祖由山西洪洞迁至河南襄城, 并无说明何人及其名讳等. 亦无说明克俭公及另一世祖之间相互关联性. 受姓祖 : (周) 造父. 穆王时被封于赵城,始为赵姓. 始祖(一世) : 赵克俭. 下有六子, 分六大派祖. 派祖 : 赵科(长门) ; 赵甲(二门) ; 赵增(三门) ; 赵一(四门,止) ; 赵选(五门) ; 赵用(六门). 科公下四支祖(3世) : 赵谦 ; 赵崇 ; 赵峩 ; 赵巍. 甲公下三支祖 : 赵岩 ; 赵华 ; 赵岑. 增公下三支祖 : 赵安世(止) ; 赵安邦 ; 赵安宅. 选公下四支祖 : 赵光大 ; 赵光美 ; 赵光幸 ; 赵光德. 用公下三支祖 : 赵乘登 ; 赵乘进 ; 赵乘升(止). 另一世祖 : 赵克相 ; 赵克* ; 赵克念 ; 赵克诚. *为失名. 此支上述世系皆无所考. 克相公下一房祖(2世) : 赵鹤. 克*公下三房祖 : 赵课 ; 赵莹 ; 赵聪. 克诚公下一房祖 : 赵贵. 克念公下四房祖(3世) : 赵三益 ; 赵三乐 ; 赵三全 ; 赵三杰. 字派(1-55世) : 克科谦钦星 撰远侯森贵 仁庚壬乙丙 创和豪弘毅 文博庆平章 士睿尚勇志 贤孝信明昌 凯德永向善 英敏贵端刚 丰泽毓成茂 荣威耀振邦. 散居地 : 河南省襄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0
賴(頼)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35[1946]年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纂修者 : 赖诗昌,字禹言.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目录及版心处皆不标卷数. 受姓祖 : 赖国公. 轩辕29代玄孙古公生子颖公,封于有赖. 武王赐姓以国为氏. 均坪始祖(1世) : 赖万益,字铭千. 原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永富乡,徙居楚南卢阳文明乡均坪. 派祖(6世) : 赖世通,字镕达. 生四子(7世) : 赖圣廷,字智水 ; 赖圣庠,字仁山 ; 赖圣善,字最乐 ; 赖圣缘,字庆因. 圣廷公生三子(8世) : 赖朝纬,字敬峰 ; 赖朝绅,字爱峰 ; 赖朝綕,字怀峰. 圣庠公生六子(8世) : 赖朝经,字慕松 ; 赖朝纶,字恩宠 ; 赖朝纲,字怀山 ; (明) 赖朝纪,字念山 ; 赖朝缙 ; 赖朝绪. 旧排行 : 万𥜥思慕清世 圣朝仲英贤 元德文武宣 诗书流芳远 忠孝大义传 显荣祖宗训 师道孔孟先 材培栋梁选 遇际平承天 为善原有庆 贻谋永相全 梗楠咸挺秀 兰桂允增妍. 散居地 : 湖南省汝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湖南郴州汝城县文明乡均坪赖氏族谱
浏览:100
賴(頼)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35[1946]年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纂修者 : 赖诗昌,字禹言.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目录及版心处皆不标卷数. 受姓祖 : 赖国公. 轩辕29代玄孙古公生子颖公,封于有赖. 武王赐姓以国为氏. 均坪始祖(1世) : 赖万益,字铭千. 原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永富乡,徙居楚南卢阳文明乡均坪. 派祖(6世) : 赖世通,字镕达. 生四子(7世) : 赖圣廷,字智水 ; 赖圣庠,字仁山 ; 赖圣善,字最乐 ; 赖圣缘,字庆因. 圣廷公生三子(8世) : 赖朝纬,字敬峰 ; 赖朝绅,字爱峰 ; 赖朝綕,字怀峰. 圣庠公生六子(8世) : 赖朝经,字慕松 ; 赖朝纶,字恩宠 ; 赖朝纲,字怀山 ; (明) 赖朝纪,字念山 ; 赖朝缙 ; 赖朝绪. 旧排行 : 万𥜥思慕清世 圣朝仲英贤 元德文武宣 诗书流芳远 忠孝大义传 显荣祖宗训 师道孔孟先 材培栋梁选 遇际平承天 为善原有庆 贻谋永相全 梗楠咸挺秀 兰桂允增妍. 散居地 : 湖南省汝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湖南郴州汝城县文明乡均坪赖氏族谱
浏览:100
賴(頼)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35[1946]年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纂修者 : 赖诗昌,字禹言.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目录及版心处皆不标卷数. 受姓祖 : 赖国公. 轩辕29代玄孙古公生子颖公,封于有赖. 武王赐姓以国为氏. 均坪始祖(1世) : 赖万益,字铭千. 原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永富乡,徙居楚南卢阳文明乡均坪. 派祖(6世) : 赖世通,字镕达. 生四子(7世) : 赖圣廷,字智水 ; 赖圣庠,字仁山 ; 赖圣善,字最乐 ; 赖圣缘,字庆因. 圣廷公生三子(8世) : 赖朝纬,字敬峰 ; 赖朝绅,字爱峰 ; 赖朝綕,字怀峰. 圣庠公生六子(8世) : 赖朝经,字慕松 ; 赖朝纶,字恩宠 ; 赖朝纲,字怀山 ; (明) 赖朝纪,字念山 ; 赖朝缙 ; 赖朝绪. 旧排行 : 万𥜥思慕清世 圣朝仲英贤 元德文武宣 诗书流芳远 忠孝大义传 显荣祖宗训 师道孔孟先 材培栋梁选 遇际平承天 为善原有庆 贻谋永相全 梗楠咸挺秀 兰桂允增妍. 散居地 : 湖南省汝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湖南郴州汝城县文明乡均坪赖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