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王朝)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封建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目前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厘清。

根据史书记...

夏简介资料
都城不定,各君相异
17、BC 2029-BC 1993|BC 1989-BC 1982 禹、BC 1978-BC 1963 启、BC 1589-BC 1559 桀
公元前2070 年 - 公元前1600 年
夏相关文献
夏,夏
查看全文
夏朝国号:“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
夏朝国号:“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
查看全文
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刘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自以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大夏政权。不断侵扰后秦北边,前后俘获、坑杀数万。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期间稍有不满便刑杀工匠,导致工匠死亡数千人。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拥有今陕西全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年)北魏攻取长安,427年降统万城,428年3月又陷安定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
查看全文
列昂纳多·夏夏
参见艺术家列表马里奥·巴尔迪
查看全文
夏老屋夏氏祠堂
夏老屋夏氏祠堂,坐落在夏老屋老鼠仓,位于小市平小路中段西旁。东近:乾隆牡丹古园坊,清明谷雨花飘香;北望:天柱山脉卧前方,山锋祠堂对峙望;南临:影视城墙古楼房,四面八方游客旺;西傍:皖水河母依身旁,一年四季水荡漾.欲知夏氏祠堂盛况,请君随我前往:阳春三月,雨后天晴;春光明媚,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碟舞蜂勤;漫山遍野,景色迷人。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抖擞,我怡然信步不知不觉来到了老鼠仓,迎面一凉亭映入眼帘,巍然屹立,独傲苍穹,别有一番雄伟壮观之势,走近细瞧,“夏氏始祖”四个大字,醒目了然;亭下尺高花柱,围亭中通,两边倚柱条椅,可供休息遮雨避风;亭两边砌墙对称平立,左墙倚丘而傍,嵌有建祠捐款名单,行行条条,清清楚楚,右墙临地独立,濹书夏氏一世祖公简介,历历在目,一目了然。站在平小路上观亭,恰似“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境,只有登上亭子之后,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两条宽敞的水泥路花开两朵,南北分枝。北面...
查看全文
夏相关标签
前3千纪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夏朝
中国历史政权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夏氏宗谱 [5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报本堂重镌, 民国25[1936]续修. 5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周) 汪姬,姓鲁. 成公次子. 皖怀始祖(一世) : (元) 夏觉才,字庆三. 汪姬71世孙. 由豫章弋阳迁皖,后居怀宁夏家中洲,易姓为夏. 派祖(5世) : 夏永进 ; 夏永善 ; 夏永禄. 皆为朝晟公之子. 永进派下九子 : 夏景秀 ; 夏景郁 ; 夏景馥 ; 夏景明 ; 夏景星 ; 夏景晖 ; 夏景易 ; 夏景旸 ; 夏景时. 永善派下七子 : 夏景(王茂) ; 夏景瓒 ; 夏景珷 ; 夏景珍 ; 夏景璋 ; 夏景璨 ; 夏景连. 永禄派下六子 : 夏景暹 ; 夏景高 ; 夏景隆 ; 夏景万 ; 夏景静 ; 夏景琸. 宗派 : 觉友妙朝永 景文广子振 应家道世代 延大昌先进 登显效元良 荣华绳祖盛 光前克裕昆 崇德昭余庆. 散居地 : 安徽省怀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丰庆夏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0年(江西上饶 : 何茂龙梓).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夏庭. 始祖 : (宋) 夏钊,字仲和,号希亷. 暨公后裔. 嘉祐年间进士. 自洪源迁贵邑. 丰庆始迁祖(1世) : (宋元之际) 夏仲安,行安二,名廷拔,字宁居,号仙谷. 钊公12世孙. 迁广丰廿三都. 下一子 : 夏招四.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夏伯明,行亨七 ; 夏伯亨,行亨十一 ; 夏温德,字定远,行亨十七. 皆为招四公之子. 伯明派下房祖(7世) : 夏尚哲,行华十四 ; 夏尚德,行华十六 ; 夏尚寍,行华十九. 伯亨派下房祖(7世) : 夏时勉 ; 夏时敏,行华六七 ; 夏应清,行华八 ; 夏尚安,行华廿六,字乐夫 ; 夏尚朴,行华三六,字敦夫,号东岩,别号立斋. 温德派下房祖(7世) : 夏受浓,行华四四 ; 夏受昶,行华五三 ; 夏受亨,行华四九 ; 夏受高,行华六五. 另房祖(8世) : 夏环,行富五,字一之,号吉山,别号恒斋竹轩. 显荣公次子. 派行 : 安招亨举升 荣华富贵恭 宽信敏惠格 致诚正修定 静能虑得道 子男伯公侯 学乃身之宝 儒为席上珍 (增派) 俊杰垂史献 圣贤永世呈. 散居地 : 江西省广丰县, 永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丰庆夏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0年(江西上饶 : 何茂龙梓).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夏庭. 始祖 : (宋) 夏钊,字仲和,号希亷. 暨公后裔. 嘉祐年间进士. 自洪源迁贵邑. 丰庆始迁祖(1世) : (宋元之际) 夏仲安,行安二,名廷拔,字宁居,号仙谷. 钊公12世孙. 迁广丰廿三都. 下一子 : 夏招四.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夏伯明,行亨七 ; 夏伯亨,行亨十一 ; 夏温德,字定远,行亨十七. 皆为招四公之子. 伯明派下房祖(7世) : 夏尚哲,行华十四 ; 夏尚德,行华十六 ; 夏尚寍,行华十九. 伯亨派下房祖(7世) : 夏时勉 ; 夏时敏,行华六七 ; 夏应清,行华八 ; 夏尚安,行华廿六,字乐夫 ; 夏尚朴,行华三六,字敦夫,号东岩,别号立斋. 温德派下房祖(7世) : 夏受浓,行华四四 ; 夏受昶,行华五三 ; 夏受亨,行华四九 ; 夏受高,行华六五. 另房祖(8世) : 夏环,行富五,字一之,号吉山,别号恒斋竹轩. 显荣公次子. 派行 : 安招亨举升 荣华富贵恭 宽信敏惠格 致诚正修定 静能虑得道 子男伯公侯 学乃身之宝 儒为席上珍 (增派) 俊杰垂史献 圣贤永世呈. 散居地 : 江西省广丰县, 永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夏氏重修族譜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明德堂刊, 清道光6[1826].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周) 杞伯,东楼公. 大禹之后. 始祖 : (汉) 夏婴,字道真,号昭平侯. 食邑汝阴. 一世祖 : (唐) 夏显. 改复姓夏侯为单姓夏. 为东楼公之71世孙. 江西始祖 : (宋) 夏从政,字汝善,行六十四. 居吉安太和. 楚南始祖 : (元) 夏原显,字荣耀. 居溆浦. 始迁祖 : (明) 夏敏完,字富有 ; 夏敏琛. 由江西抚州乐安宦游湖南. 二大派祖 : 夏贵南(完公之子) ; 夏广南(琛公之子). 贵南公传五房 : 夏景伦(大房) ; 夏景良(二房) ; 夏景芳(四房) ; 夏景贤(五房) ; 夏景琦(六房). 广南公下三子 : 夏景荣(不详) ; 夏景华(不详) ; 夏景贵(传).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新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会稽家乘. 书衣背面题 : 夏氏族谱. 江西抚州
浏览:100
夏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植本堂藏, [民国10(1921)]. 存3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社会科学院. 此谱之总卷数不详, 卷34为最终拍摄卷. 缺卷1-2, 14, 16, 19, 26, 31. 一世祖 : 夏禹. 三斗坪始祖 : 夏光廷,讳远 ,行一. 原籍浙江绍兴人,后徙金华武宁三斗坪. 江州德安白水畈始迁祖 : 夏先雍,讳(马劦),字永和,行百六. 新昌石门沉坑始迁祖 : 夏崇武,讳琪,字介叟. 自白水畈迁新昌. 本谱以夏崇武之三子, 夏志弦派下的世系为主. 11世派祖 : 夏云华,字美玉 ; 夏云淑,字善宇 ; 夏云升,字迹宇 ; 夏云派,字光宇 ; 夏云轮,字先英 ; 夏云镇,字安定...等. 16世派祖 : 夏朝申,字文遇 ; 夏朝清,字会明 ; 夏朝福,字天甲 ; 夏朝喜,字士燕 ; 夏朝林,字修竹 ; 夏朝宝,字文雅...等. 散居地 : 江西省德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江西源潭
浏览:100
夏氏宗谱 [34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植本堂藏, [民国10(1921)]. 存3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社会科学院. 此谱之总卷数不详, 卷34为最终拍摄卷. 缺卷1-2, 14, 16, 19, 26, 31. 一世祖 : 夏禹. 三斗坪始祖 : 夏光廷,讳远 ,行一. 原籍浙江绍兴人,后徙金华武宁三斗坪. 江州德安白水畈始迁祖 : 夏先雍,讳(马劦),字永和,行百六. 新昌石门沉坑始迁祖 : 夏崇武,讳琪,字介叟. 自白水畈迁新昌. 本谱以夏崇武之三子, 夏志弦派下的世系为主. 11世派祖 : 夏云华,字美玉 ; 夏云淑,字善宇 ; 夏云升,字迹宇 ; 夏云派,字光宇 ; 夏云轮,字先英 ; 夏云镇,字安定...等. 16世派祖 : 夏朝申,字文遇 ; 夏朝清,字会明 ; 夏朝福,字天甲 ; 夏朝喜,字士燕 ; 夏朝林,字修竹 ; 夏朝宝,字文雅...等. 散居地 : 江西省德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夏导读知识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一句谚语,出自《燕王剑侠》,原文说的是练习武功非常勤奋,坚持不懈,冷不避三九,热不避三伏。这句话原意是指勤奋努力的人在一年中最冷最热的时候仍然在锻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对人体健康不利这个时候其实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进行体力活动会导致出汗量增加,空气湿度大汗液不容易蒸发,热量积蓄在体内,很容易引起全身发热、头晕等症状,也就是中暑。如果想要运动的话,可以选择适当晨练,早晨气温较低,中暑风险小,空气污染物也较少。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人体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三伏天锻炼需要讲究科学和适度,切不可盲目地在高温环境下运动。
浏览量:1568次
什么是三夏工作
什么是三夏工作
三夏工作指的就是夏收、夏种、夏管,三夏指的是夏季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农历六月,三夏工作是江南地区的农民根据时令和收、种、管三项农事所定的名称。由于这个时候正是农业生产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搞好夏管、夏收、夏种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年夏季粮油收成,而且关系到全年农业丰收、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三夏意味着一年中的第一个大忙即将到来,这个时间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此时,上一年秋季播下的麦子油菜成熟,需要抢时间收割,颗粒归仓;一年中种植面积最多、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需要不误农时栽种;种下的水稻需要一种就管,追施返青肥、发棵肥,确保长成丰产架子。所以这个大忙就尤为重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夏大忙这个概念已经逐渐淡化。
浏览量:2619次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时间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时间
春分是每年公历3月20-21日;夏至是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秋分一般为每年公历9月22或23日;冬至时间在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时间与太阳直射点变化有关,春分这一天太阳位于黄经0°点,直射点刚好是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夏至时太阳直射点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是一年中北半球日照时长最长的一天。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均分。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日照时间为一年中最短,南半球为一年中最长。
浏览量:1599次
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诗词可柔美、可刚毅。有人将她与李煜相提并论:词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李清照诗词摘选】1、最清新雅致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最俏皮的爱情词——《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最令人伤怀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最锥心愁苦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最娴静雅致的词——《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浏览量:1476次
农业三夏是指什么
农业三夏是指什么
农业三夏指的是夏收、夏种、夏管。 三夏是一年中第一个大忙,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此时,上年秋季播下的麦子油菜成熟,需要抢时间收割,颗粒归仓;一年中种植面积最多、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和玉米,需要不误农时栽种;种下的水稻和玉米需要一种就管,追施返青肥、发棵肥,确保长成丰产。
浏览量:13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