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太原县

太原县

(隋朝)

太原县,中国旧县名。

原太原郡治所和晋阳县治同城而治,均在晋阳城中。北齐时,晋阳县治迁于新建的东城。后,旧城中新置龙山县。隋朝开皇十年(590年),龙山县改晋阳县。原晋阳县则改为太原县,同年分置阳真县,大业初年并入。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并州长史李勣筑东城,为太原县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宋灭北汉,毁晋阳城。又废太原县,与晋阳县并废为平晋县。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移平晋县治所于汾水西,洪武八年(1375年),平晋县改名为太原县,属太原府,太原县城叠加于晋阳古城之上。清朝时,仍属太原府,考评:冲,繁。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属山西省冀宁道。1947年6月,改名晋源县。

太原县相关文献
宋太原盂县侯氏与理学渊源
宋太原盂县侯氏与理学渊源,盂县自古称文献名邦,以山河美固,钟灵毓秀,奇杰英才,代不乏人。唐宋之际,盂县
查看全文
山西省-太原-娄烦县姚士林
姚士林(生卒不详),姚罗村人。生于耕读之家,自幼聪慧苦读。清雍正甲辰年(1724)中举,乾隆丙辰年(1736)考中进士,被朝迁派往江苏新阳县任知县。他在任数年中,辛勤从政,体贴百姓,重视道德教养,积极兴办学校,大量培养人才,注重发展农业,很受百姓爱戴。因性情耿直,不喜欢对上司阿谀奉承,未能升迁。后来辞官返乡,因为上任时接收了前任知县的钱粮亏损旧账,任期同未能还清,回乡后变卖了祖一遗产,去原任职地偿还了旧债。新阳县父老深感其诚实厚道,赠银千余两。
查看全文
山西省-太原-娄烦县白重赞
白重赞(909--970),五代末宪州楼烦(今西娄烦县)人,其祖先为沙陀部族,重赞年少即从军,作战勇猛,武艺高强。后汉初年(947),由散员都虞侯三次升迁,官至护圣都指挥使。乾佑年间,节度使李守贞据河中叛乱,隐帝刘承佑任命重赞为平叛大军行营先锋都指挥使。河中叛乱平息后,重赞以军功被提拔为端州刺史。后周初,重赞转任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出朝为郑州防御使,又改使相州留后。广顺年间,升任义成军节度使。期间,黄河曾屡次决口,他亲自率领治河民壮,堵住了大程、六合两大堤的决口,得到太祖颁诏褒奖。周世宗柴荣出师征北汉刘崇,以重赞为河东道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重赞与李重进统所部居周师战阵西侧,樊爱能和何徽部居东侧。战斗开始后,樊爱能、何徽临阵逃走,只有白重赞与李重进率部拼力作战。周世宗亲自指挥身边的护卫亲军,与白、李二部合力冲击敌阵,北汉并州军大败。战后,世宗诛杀了樊爱能等人,白重赞则以战功被任为保大军节度
查看全文
山西省-太原-娄烦县白岭姬
白岭姬,西晋楼烦人,生于今娄烦县米峪镇白刁岭深山的农庄,姓名待考。清康熙《静乐县志》(娄烦时属静乐)载:“白刁岭山,山上有十郎庙,下有牡丹一株,历岁久远,枝柯不朽,名‘白岭仙葩’”。又载:“白刁岭山,晋永嘉间美姬之说,疑正之。”相传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年间(307—312)慕名亲临楼烦白刁岭山观赏牡丹仙葩时,偶遇一位貌若天仙的农家姑娘,带入宫中,封为美姬,史称“白岭姬”。
查看全文
山西省-太原-清徐县郭承基
郭承基,地球化学、矿物学家1917年1月21日生于山西清徐。194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理学部地质矿物学教研室。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7年2月13日逝世。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参与开拓中国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建立和拟定了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全分析系统并被广泛应用。参与领导“白云鄂博矿床物质成分、地球化学及成矿规律的研究”,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提出用云母类矿物划分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类型、地球化学作用的继承发展关系、离子分异与氧的作用、成矿作用的三多性(多来源、多阶段、多成因)、类质同像置换的有限性及分类多型演化等理论。代表作有《稀土矿物化学》、《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和《稀土地球化学演化》等。1982年、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查看全文
太原县相关标签
清朝县份
59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北宋县份
北汉县份
晋源区
太原行政区划史
194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县份
明朝县份
隋朝县份
五代县份
家族谱大览
太原郡王氏族谱[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1年. 13册: 插图, 世系表. 开宗鼻祖(1世): (宋) 王七评士. 以官评事为名号光. 从丰城王子镇迁宁化, 卜居于龙上上里王坊. 七评士公下房祖(5世): (元) 王六总管(居罗家边新进坊, 世系无考) ; 王三总管(仅有世系图) ; 王东尉郎. 均以官职为名. 三总管公房下支祖(13世): 王钦星 ; 王钦隆. 东尉郎公房下派祖(9世): (明) 王文远. 文远公下支祖(10世): (明) 王仁忠,号进庵 ; 王仁富 ; 王仁贵. 散居地: 福建省宁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太原郡王氏族谱[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1年. 13册: 插图, 世系表. 开宗鼻祖(1世): (宋) 王七评士. 以官评事为名号光. 从丰城王子镇迁宁化, 卜居于龙上上里王坊. 七评士公下房祖(5世): (元) 王六总管(居罗家边新进坊, 世系无考) ; 王三总管(仅有世系图) ; 王东尉郎. 均以官职为名. 三总管公房下支祖(13世): 王钦星 ; 王钦隆. 东尉郎公房下派祖(9世): (明) 王文远. 文远公下支祖(10世): (明) 王仁忠,号进庵 ; 王仁富 ; 王仁贵. 散居地: 福建省宁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太原郡王氏族谱[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1年. 13册: 插图, 世系表. 开宗鼻祖(1世): (宋) 王七评士. 以官评事为名号光. 从丰城王子镇迁宁化, 卜居于龙上上里王坊. 七评士公下房祖(5世): (元) 王六总管(居罗家边新进坊, 世系无考) ; 王三总管(仅有世系图) ; 王东尉郎. 均以官职为名. 三总管公房下支祖(13世): 王钦星 ; 王钦隆. 东尉郎公房下派祖(9世): (明) 王文远. 文远公下支祖(10世): (明) 王仁忠,号进庵 ; 王仁富 ; 王仁贵. 散居地: 福建省宁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太原郡王氏族谱[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1年. 13册: 插图, 世系表. 开宗鼻祖(1世): (宋) 王七评士. 以官评事为名号光. 从丰城王子镇迁宁化, 卜居于龙上上里王坊. 七评士公下房祖(5世): (元) 王六总管(居罗家边新进坊, 世系无考) ; 王三总管(仅有世系图) ; 王东尉郎. 均以官职为名. 三总管公房下支祖(13世): 王钦星 ; 王钦隆. 东尉郎公房下派祖(9世): (明) 王文远. 文远公下支祖(10世): (明) 王仁忠,号进庵 ; 王仁富 ; 王仁贵. 散居地: 福建省宁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太原郡王氏族谱[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1年. 13册: 插图, 世系表. 开宗鼻祖(1世): (宋) 王七评士. 以官评事为名号光. 从丰城王子镇迁宁化, 卜居于龙上上里王坊. 七评士公下房祖(5世): (元) 王六总管(居罗家边新进坊, 世系无考) ; 王三总管(仅有世系图) ; 王东尉郎. 均以官职为名. 三总管公房下支祖(13世): 王钦星 ; 王钦隆. 东尉郎公房下派祖(9世): (明) 王文远. 文远公下支祖(10世): (明) 王仁忠,号进庵 ; 王仁富 ; 王仁贵. 散居地: 福建省宁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太原郡太原堂河图王氏族谱 [6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6年编印.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晋,字子乔,灵王太子. 太原支祖 : 王威. 三槐祖 : 王祐,字景叔. 会稽祖 : 王应科. 福建祖 : 王士奇. 迁琼祖 : (明) 王则琼,字萃英,号怀州. 原籍福建古田县. 河图祖 : (明清之际) 王仕雄. 三大支祖 : 王天福 ; 王天禄 ; 王天寿. 散居地 : 海南省万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