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清朝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国号为大清国(满语:ᡩᠠᡳ᠌ᠴᡳᠩ
ᡤᡠᡵᡠᠨ
,穆麟德:daicing gurun,太清:daiqing gurun),对外自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由满人建立的一个帝国、也是最后一个专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其最早前身为1616年努尔哈赤在满洲建立的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改定国号为“大清”,1644年藉协助明朝军队平定民变的名义进军中国本土,彻底消灭明朝后统治整个中国,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结束。

清朝简介资料
1616年2月17日
12
爱新觉罗
佛教|儒教|道教|中国民间信仰|萨满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
近代汉语|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等
39°54′N 116°23′E
1912年02月12日
清朝货币(大清宝钞|方孔钱等)
约1760年 1315万平方公里、约1790年 1470万平方公里(含
清朝相关文献
清朝老照片带你了解清朝各种职业
清朝老照片带你了解清朝各种职业,晚清的磨刀匠。武汉的一名官员。做官是以前所有人追求的职业,也是社会地位最高的职业
查看全文
清朝服饰之:清朝皇帝朝靴
清朝服饰之:清朝皇帝朝靴,天子威仪,本是从头到脚的一个整体,俯首低眉的臣民,面君之时不敢仰视“天颜”,
查看全文
清朝地图——中国古代清朝地图
清朝地图——中国古代清朝地图,清朝地图清朝(1616年-1911年)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16
查看全文
清朝官职表
说明下表基本是乾隆朝之后的情况,之前官制变化过大,难以用简表说明。文官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未入流武官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未入流参见清朝政府清朝中央国家机关列表清朝官员服饰明朝官职表唐朝官职表
查看全文
解密清朝墓穴:清朝从风水到陪葬品的文化特征
本文探讨了清朝墓穴,特别是皇家陵寝的历史与文化。清朝皇室重视风水,陵寝规模宏大,陪葬品丰富多样,包括金银珠宝、文玩字画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然而,这些陵寝也面临着盗墓与保护的双重挑战。文章旨在通过解析清朝墓穴的选址、建筑、陪葬品及保护现状,展现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查看全文
清朝相关标签
满族历史
1912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
20世纪中国
19世纪中国
清朝
已不存在的亚洲帝国
蒙古国历史
17世纪中国
18世纪中国
1636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帝国
古代中国
19世纪中国
古代帝国
亚洲帝国
东亚帝国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1]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533, 15, 412, 22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骑都尉骁骑校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3]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545-547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恩骑尉骁骑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2]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1-10-7号, 及1-10-8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1]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533, 15, 412, 22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5]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388-389号, 391-392号, 及374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恩骑尉骁骑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3]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549-551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清朝导读知识
爱新觉罗氏家谱
爱新觉罗氏家谱
  爱新觉罗的姓氏我们都知道是中国清朝皇族姓氏,而爱新觉罗的家谱也称为《爱新觉罗宗谱》是清朝产生的一部大型统谱,清朝最后一次修玉牒,是在光绪33年,爱新觉罗宗谱共8册,即:星源吉庆、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原来的名称为《清玉牒》。  《宗谱》的首册是“星源吉庆”,为帝系图,以及历朝帝后大事,附录妃、嫔及皇子女。另外7册为世系表:甲册为文宗、宣宗、仁宗、高宗、世宗、圣祖、世祖、太宗位下世系子孙;乙、丙册为太祖位下世系子孙;丁册为显祖位下世系子孙;戊、己、庚册为景祖、兴祖位下世系子孙。其中,世系表中的内容,包括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日时、寿数、妻妾、子嗣、爵秩、封赠。不同于竖格玉牒,它没有关于女儿、女婿的记载。当前中华谱库中关于爱新觉罗氏的相关家族宗谱共有13本可供查阅,散居地大多在河北及东北各省。
浏览量:3695次
清朝和珅简介
清朝和珅简介
  和珅,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皇商。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凭借自己担任皇商的政治和经济特权积攒下了巨额财富。  嘉庆四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
浏览量:2556次
孙家鼐是谁,怎么读
孙家鼐是谁,怎么读
孙家鼐,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人,曾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孙家鼐的读法是[sūnjiānài]。孙家鼐幼年时奋发读书,咸丰九年中状元,后来担任光绪帝的老师。光绪二十四年,孙家鼐奉光绪帝之命参与创办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孙家鼐主张向欧美学习,他维护清王朝,主张较为温和。光绪二十六年被启用为礼部尚书,他参与开展教育改革。宣统元年,孙家鼐病逝,留有《太傅孙文正公手书遗折稿》。
浏览量:1654次
清朝皇后姓氏
清朝皇后姓氏
清朝全部皇后姓氏有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佟佳氏、乌拉那拉氏、叶赫那拉氏、董鄂氏、赫舍里氏、乌雅氏、富察氏、魏佳氏、喜塔腊氏、萨克达氏、阿鲁特氏、郭布罗氏。从上述这些姓氏可以看出,清朝皇后大多都是满族人。满族八大姓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后面这些满清姓氏逐渐分别逐渐演化成佟、关、马、索、齐、富、那、郎。清朝选皇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政治问题,清王朝选择后妃,主要从满族中挑选,其次是从蒙古贵族中挑选,目的是为了加强与蒙古贵族的联系。从皇后姓氏的数量上来看,钮祜禄氏和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后数最多,这两大家族也是清朝有名显赫的贵族。
浏览量:1791次
清朝萧美人简介
清朝萧美人简介
萧美人是清朝著名的女点心师,是典型的人美、手巧。她从小就如出水芙蓉,在不少诗词中有赞她“昔年丰姿,面如夹岸芙蓉,目似澄澈秋水。”她少年时以仪态高雅、天生丽质而出众,美到令人艳羡。即便是徐娘半老时,“芳名犹重”。萧美人本事独门长女,她的父亲承祖业两家茶食店。主营馒头、糕饺、茶点之类。但在她25岁那年,邻居失火殃及她家,导致她的父母烧死,丈夫残废,只能在自家店门口摆摊卖糕饺、茶点维持生计。萧美人尤其擅长制作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当代中国餐饮界将其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她的糕点颇得时人的喜爱。清著名美食家、文学家袁枚《随园食单》载:“仪征南门外,萧美人善制点心,凡馒头、花生、瓜子、糕点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壬子(乾隆57年)的山西布政使谢启昆品尝了萧美人糕后,赋诗云:“绿扬城郭蓼花津,饾饤传来姓字新。莫道门前车马冷,日斜还有买糕人。”清代诗人吴煊写下:“妙手纤纤和粉匀,搓酥糁拌擅其珍;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萧美人的糕点在明朝乾隆时期还被赐为皇家贡品。乾隆皇帝曾经派官吏到萧美人糕饺店定购2000件分为后宫贵人、皇妃品尝。因为萧美人的糕点实在是受到皇亲贵族、文人雅士等的青睐,在她50岁的时候,还扩大了作坊的规模,雇佣了七八十个糕点师傅。
浏览量:15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