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第二次北方战争

第二次北方战争

第二次北方战争,也称北方战争,是1655年-1660年间,由瑞典入侵波兰引发的多国混战。

1655年,瑞典国王卡尔十世进攻波兰立陶宛联邦,轻易攻克波兰首都华沙,之后纠集了哥萨克酋长国、外西凡尼亚、勃兰登堡、摩达维亚、瓦拉几亚等国组成同盟,试图瓜分波兰。

随后勃兰登堡-普鲁士、俄罗斯、罗马教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丹麦、荷兰、英吉利共和国等国开始联合起来反对瑞典。波兰军队也在名将斯特凡·恰尔涅茨基的带领下,将越来越多的敌军赶出国土。

1660年5月,因为瑞典国王卡尔十世突然病逝,双方签订和平的奥利瓦条约。波兰立陶宛联邦放弃对瑞典王位的要求,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利沃尼亚的大部分属地。瑞典在波罗的海势力达到鼎盛时期。条约并正式确认霍亨索伦家族拥有本是波兰附庸普鲁士公国的完全主权。

第二次北方战争简介资料
瑞方:卡尔十世·古斯塔夫、阿尔维德· 维滕伯格、波方:约翰二世卡西米尔、海特曼·波托茨基
波罗的海沿岸
瑞典帝国、特兰西瓦尼亚公国、摩尔达维亚公国、瓦拉几亚公国、哥萨克酋长国、勃兰登堡-普鲁士(1656–57)、波兰立陶宛王国、丹麦-挪威、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沙皇国、勃兰登堡-普鲁士(1655–56, 1657–60)、库尔兰公国、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克里米亚汗国
波兰、立陶宛、瑞典、挪威、丹麦
现代
北方战争、小北方战争
波兰立陶宛获胜,普鲁士成为一个主权公国,瑞典获得在利沃尼亚的主权,荷兰丧失北美殖民地新瑞典
1660 年
1655 年
第二次北方战争相关文献
第二次布匿战争
背景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之后,因失去地中海里的西西里岛,迦太基人在哈米尔卡·巴卡的带领下,开始向欧洲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发展。前226年罗马和迦太基签订合约,规定两国以埃布罗河为界,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划分势力范围,据李维所述,条约规定埃布罗河南岸城市萨贡托享有自治权。但在前219年,汉尼拔出兵攻打萨贡托,该城向罗马求援,但罗马鉴于该城不是罗马的同盟未出兵相助,迦太基军队在围困该城8个月,占领该城。事后罗马令迦太基交出汉尼拔受审,被拒绝之后宣战,迦太基政府也下令汉尼拔对罗马开展军事行动。战争准备汉尼拔‧巴卡详细制订的战略计划是,在前237年—前219年征服的伊比利亚(西班牙)境内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从北面对罗马实施突然的猛烈突击。据波利比奥斯所记载,汉尼拔在伊比利亚的部队共有90,000步兵,12,000骑兵,还有一部分是战象部队,具体数目现已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支...
查看全文
大北方战争
战云密布在三十年战争和第二次北方战争之后,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的霸权。然而,这却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妒忌和提防。同时间,俄国在彼得大帝的改革后变得强大起来,但仍欠缺一个可以与西方国家联系的出海口,因此对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虎视眈眈,两国之间的冲突越益加剧,战事一触即发。1699年彼得大帝借着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与瑞典发生冲突,与萨克森、丹麦结成了“北方同盟”,开始着手发动对瑞典的战争。战争爆发1700年,纳尔瓦会战的情景1700年8月,俄国正式对瑞典宣战,彼得大帝亲率3.5万俄军进逼瑞典的纳尔瓦要塞,但在此之前,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在里加和荷尔斯泰因分别击溃了萨克森和丹麦的军队。因为没有了后援,彼得大帝在纳尔瓦战役被卡尔十二世大败,库尔兰也被卡尔十二世攻占。卡尔十二世再亲率主力攻进波兰,很快便攻占华沙、克拉科夫等城镇,并逼使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退位,另立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为波兰国王。俄国反攻但就在...
查看全文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
起因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并未停止。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御松懈。美国欲向北扩张,并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将美国军队视为解放者。1812年,美国卸任总统托玛斯·杰斐逊说:“今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进,向哈利法克斯进攻,最终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美国必须控制整个北美洲大陆的信念后来被称为美国的“昭昭天命”。但是英国也有战略优势。在圣劳伦斯河边界地区,北岸的加拿大一侧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水平比南岸的美国高出两倍。美国声称大英帝国在以下三个方面侵犯其主权:英国不遵守美国独立战争后双方1783年达成的巴黎条约:拒绝移交西部地区军事要塞,并且武装印地安人,威胁美国的西部边陲。皇家海军拦截美国商船追捕逃兵,强征美国海员入伍——这些人虽然出生于英国,但已归化为美国公民。英法之间的拿破仑战争导致的贸易禁运,使上百艘美国商船被皇家海军扣押,美国的中立国地位未...
查看全文
第二次英缅战争
背景1852年,乔治·兰伯特(英语:George_Lambert_(Royal_Navy_officer))准将被达尔豪西侯爵派至缅甸处理一些关于《杨达波条约》的小问题。缅甸立即作出一系列让步,包括将一名英方用来制造战争借口的地方长官撤职。而兰伯特正如达尔豪西在私人信件中描述的那样,是一名“易冲动的准将”,他封锁了仰光港,并夺取了蒲甘王的皇家船只,这种极富争议的情况最终导致两国海军的冲突,成了第二次英缅战争的导火索。战后,英国吞并了勃固,并将其命名为下缅甸。议会歪曲了争议的性质,并在不久之后参与对“向公众发布事实”的管制,但大多数的事实建立在对一些互相冲突的描述进行比较阅读之上。这些描述出自一本作者不详的小册子,名为《战争是如何在印度爆发的》。由理查德·科布登(英语:Richard_Cobden)所保留的这份报告在当时几乎是唯一可以证明究竟是谁作出的入侵和吞并缅甸的决定。理查德·科布登严厉...
查看全文
第二次刚果战争
相关条目第一次刚果战争
查看全文
第二次北方战争相关标签
波兰历史
瑞典历史
全战争Allwar
全战争Allwar
大洪水时代
家族谱大览
城北方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2年重修(浙江永康市 : 四路文印部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东阳城北始祖(1世) : (明) 方宥,字廷恩,号芝窗,行智四. 由越城山阳县火珠巷徙东阳. 宥公生三子 : 方惠,字济民,号稽麓,行仁二(在成派) ; 方恕,字仁民,号和斋,行仁四 ; 方聪,字俊民,号东山,行仁七. 分派祖(3世) : 方汉,字子章,号一斋,行圣四. 惠公第三子. 生二子 : 方栋,字惟吉,号隆庵,行义一 ; 方模,字惟范,行义二. 四路口派祖(6世) : 方学进,字从先,号广生,行和十五. 恕公4世孙. 生四子 : 方嗣起,字子发,号凤祥,行孝九 ; 方嗣超,行孝十 ; 方嗣越,字卓人,行孝十一 ; 方嗣赴,字程远,行孝十二. 八达派祖(7世) : (清) 方运旋,字韩起,号翰文,行孝五. 栋公曾孙. 生三子 : 方永舆,字禹域,号载公,行友四 ; 方永岳,字视公,行友六 ; 方永国,字德辉,行友十. 长衢派祖(9世) : 方国太,字允正,号恒培,行睦五. 模公5世孙. 生二子 : 方廷选,字俊友,号荷溪,行姻五 ; 方廷逵,字湻奕,号衢九,行姻十. 西田畈祖(9世) : 方秉麟,字配君,行睦廿三. 模公5世孙. 生三子 : 方光美,字良臣,行姻廿七 ; 方光余(止) ; 方光彪,行姻三十三. 黄田畈祖(10世) : 方廷浩,字云友,号艺兰,行姻八. 模公6世孙. 生二子 : 方洪丰,字大有,号锦川,行任八 ; 方洪振,字金声,号乐成,行任十二. 排行 : 智仁圣义忠和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濬哲温恭允塞 璧琮珪璋璜 规矩权衡绳墨 朝觐宗遇会同 樽爼冠裳玉帛. 辈份 : 嗣永秉洪文 一经培植荣昌 惟克守典循礼 时熙定有余庆 士人志在治安 与君普济万邦 业建功成名立 嘉言懿行振阳.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脊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东阳城北方氏宗谱
浏览:0
城北方氏宗譜, 1, 目錄 譜序 派行 傳略 像贊 壽敘 墓圖 外紀世系傳1世纮公起 內紀世系傳1世智字行宥公起 后跋, 200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2年重修(浙江永康市 : 四路文印部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东阳城北始祖(1世) : (明) 方宥,字廷恩,号芝窗,行智四. 由越城山阳县火珠巷徙东阳. 宥公生三子 : 方惠,字济民,号稽麓,行仁二(在成派) ; 方恕,字仁民,号和斋,行仁四 ; 方聪,字俊民,号东山,行仁七. 分派祖(3世) : 方汉,字子章,号一斋,行圣四. 惠公第三子. 生二子 : 方栋,字惟吉,号隆庵,行义一 ; 方模,字惟范,行义二. 四路口派祖(6世) : 方学进,字从先,号广生,行和十五. 恕公4世孙. 生四子 : 方嗣起,字子发,号凤祥,行孝九 ; 方嗣超,行孝十 ; 方嗣越,字卓人,行孝十一 ; 方嗣赴,字程远,行孝十二. 八达派祖(7世) : (清) 方运旋,字韩起,号翰文,行孝五. 栋公曾孙. 生三子 : 方永舆,字禹域,号载公,行友四 ; 方永岳,字视公,行友六 ; 方永国,字德辉,行友十. 长衢派祖(9世) : 方国太,字允正,号恒培,行睦五. 模公5世孙. 生二子 : 方廷选,字俊友,号荷溪,行姻五 ; 方廷逵,字湻奕,号衢九,行姻十. 西田畈祖(9世) : 方秉麟,字配君,行睦廿三. 模公5世孙. 生三子 : 方光美,字良臣,行姻廿七 ; 方光余(止) ; 方光彪,行姻三十三. 黄田畈祖(10世) : 方廷浩,字云友,号艺兰,行姻八. 模公6世孙. 生二子 : 方洪丰,字大有,号锦川,行任八 ; 方洪振,字金声,号乐成,行任十二. 排行 : 智仁圣义忠和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濬哲温恭允塞 璧琮珪璋璜 规矩权衡绳墨 朝觐宗遇会同 樽爼冠裳玉帛. 辈份 : 嗣永秉洪文 一经培植荣昌 惟克守典循礼 时熙定有余庆 士人志在治安 与君普济万邦 业建功成名立 嘉言懿行振阳.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脊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东阳城北方氏宗谱
浏览:100
方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壮猷堂, 民国33[1944]七修. 38册 : 插图, 世系表. 撰序者 : 方英毅,字仲翘. 受姓祖 : 雷公. 轩辕氏左相. 食采方山,因以为姓. 宗祖 : (周) 方叔. 雷公69世孙. 鄱阳始祖 : (唐) 方汉英. 起公次子. 方叔57世孙. 原迁都昌之紫荆,再徙饶州之鄱阳. 派祖 : 方继卿. 景哲公之子. 汉英公12世孙. 生二子 : 方澈 ; 方谟. 澈公下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方渊,字源甫. 华三公长子. 继卿公5世孙. 由鄱阳徙皖潜. 提为一世. 谟公下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方继宗,字显祖,自号黄华居士. 惟一公之子. 继卿公5世孙. 由鄱阳徙皖潜. 提为一世. 源甫公生四子(2世) : 方德行,字科长 ; 方德复,榜名复,字七来,号诚轩 ; 方德征,字端本(过继叔父乔公为嗣) ; 方德从,字荣六. 继宗公生三子(2世) : 方以源,字引之 ; 方以澂,字静之 ; 方以清,字待之. 德行公生二子(3世) : (明) 方至广,字尽微 ; 方至和,字本中. 德复公生二子(3世) : (明) 方至爵,字位上 ; 方至禄,字德川. 德征公生四子(3世) : (明) 方至忠,字紫岳 ; 方至义,字为质 ; 方至孝,字紫嶷 ; 方至节,字贞满. 德从公生四子(3世) : (明) 方至汉 ; 方至海 ; 方至席 ; 方至河,字河清. 源甫派派语(1世起)似为 : 万德至文兰 子仲世胜延 克昌宏正远 显名应律传诗. 继宗派派语(1世起)似为 : 继以允元道 世广朝胜延 昌隆通有庆 立达绍经.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方氏族谱
浏览:100
寿塔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 20册 : 世系表. 外纪始祖 : 方干. 居浙东. 为桐庐祖. 生二子 : 方翼 ; 方严. 内纪一世祖 : (宋) 方猷,行隆七. 生四子 : 方昭 ; 方穆 ; 方和 ; 方顺. 分支祖(5世) : 方升. 昭公四世孙. 二传分两支(8世) : 方佛保,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行福三(白竹祖). 分派祖(11世) : 方伯安,行荣四.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方卬,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行华四 ; 方卸,行华五 ; 方叩,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方庆,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方正,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房祖(13世) : 方明,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 贵祯祥衍泽康寕 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 礼智孝友廉节温 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寿塔方氏续修宗谱.
浏览:0
寿塔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 20册 : 世系表. 外纪始祖 : 方干. 居浙东. 为桐庐祖. 生二子 : 方翼 ; 方严. 内纪一世祖 : (宋) 方猷,行隆七. 生四子 : 方昭 ; 方穆 ; 方和 ; 方顺. 分支祖(5世) : 方升. 昭公四世孙. 二传分两支(8世) : 方佛保,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行福三(白竹祖). 分派祖(11世) : 方伯安,行荣四.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方卬,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行华四 ; 方卸,行华五 ; 方叩,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方庆,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方正,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房祖(13世) : 方明,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 贵祯祥衍泽康寕 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 礼智孝友廉节温 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寿塔方氏续修宗谱.
浏览:0
寿塔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 20册 : 世系表. 外纪始祖 : 方干. 居浙东. 为桐庐祖. 生二子 : 方翼 ; 方严. 内纪一世祖 : (宋) 方猷,行隆七. 生四子 : 方昭 ; 方穆 ; 方和 ; 方顺. 分支祖(5世) : 方升. 昭公四世孙. 二传分两支(8世) : 方佛保,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行福三(白竹祖). 分派祖(11世) : 方伯安,行荣四.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方卬,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行华四 ; 方卸,行华五 ; 方叩,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方庆,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方正,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房祖(13世) : 方明,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 贵祯祥衍泽康寕 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 礼智孝友廉节温 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寿塔方氏续修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