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古邦

古邦

古邦(印尼语: Nusa Tenggara Timur;英语:Kupang)为印尼东努沙登加拉省的首府,位于帝汶岛西部。

在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统治时期,古邦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港口,20世纪初,这里是从欧洲到澳大利亚航班的中转加油地点,在东帝汶因为争取独立和印尼发生纠纷时期,这里也是印尼军队的主要驻扎地。

古邦还是一年一度的印尼国际帆船赛第一段的终点站,2006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余艘帆船参加,参赛帆船从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出发,到达古邦后在前往印尼各指定岛屿,最终到达新加坡。

古邦简介资料
10°11′S 123°35′E
古邦相关文献
他才是千古帝王!比刘邦更卑微比康熙更伟大
他才是千古帝王!比刘邦更卑微比康熙更伟大,朱元璋十六岁,就先后死了父亲、大哥、大侄、母亲四口。面对父母哥哥的尸体,不仅
查看全文
揭秘刘邦从流氓混到千古帝王原因有三
揭秘刘邦从流氓混到千古帝王原因有三,一提到刘邦,我们立刻就会想起项羽,但一个被塑造成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楚
查看全文
刘邦为何是千古一帝?因为他身上这俩个特点
刘邦为何是千古一帝?因为他身上这俩个特点,刘邦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皇帝。一方面很多人都瞧不起他,觉着他是一个混混上
查看全文
为什么刘邦不是千古一帝,而汉武帝是?
为什么刘邦不是千古一帝,而汉武帝是?当我们说到千古一帝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秦皇汉武”。的确,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汉武帝时期汉朝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人们经常会把他们放在一起。不过,人们推崇汉武帝,而汉朝的开创者又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同样活在很多人的视线中,有关于刘邦的影视、文字,总是比汉武帝更多,但为什么刘邦却不是千古一帝?说刘邦是千古一帝的人确实很少,但是关于刘邦的影视剧和汉武帝的比起来多得多,刘邦的热度要比汉武帝热度要高得多,像关于影视剧《楚汉风云》就拍不知多少部,电影电视剧皆有,而汉武帝呢,只委屈在两部电视剧中,像《大汉天子》,《汉武帝》,其他都是配角。让人看起来,整个汉朝只有刘邦和汉武帝最出名,刘邦主要被放在励志方面,汉武帝则是讲他的辉煌史,军队在外打仗,自己则在宫内指挥,许多人物被牵扯进来,恩恩怨怨事事非非一大堆。算起来,两人的能力,刘邦最强,原因是他草根出身,...
查看全文
千古双雄——项羽与刘邦
风云和雷的激荡,沧海与桑田的变迁,时间在飞快地向前奔跑。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已经不记得项梁是谁了,但一定记得项羽是谁。在中国的历史丰碑上,“项羽”这个名字格外耀眼,即使我们对项羽那卷人生的传奇已经读到厌倦,也依然阻止不了我们的耳朵经常能听到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根据《史记》记载,项羽名籍,字羽,生于楚幽王熊悍五年(前233)。项羽的出生地在楚国东北部的下相,即现在的江苏宿迁市郊。历史总是在不经意的时间里出现不可思议的巧合,项羽在孩童时代并不知道,距离下相西北方向不远的沛县,有一个男人名叫刘邦;距离下相东南方向不远的淮阴,有一个男人名叫韩信。而这三个改变历史的伟大男人,都是楚国人。不过和刘邦这个“冒牌楚人”相比,项羽是货真价实的楚人,楚国情结是萦绕在项羽心中难以解开的感情之一,另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是他最爱的女人虞姬。项羽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不可分割,因为,项羽的祖父是楚...
查看全文
古邦相关标签
印尼城市
家族谱大览
叙永县古氏族谱
叙永县古氏族谱
古公亶父之后,明末湖广入川,湖广祖"古易湖" 入川祖"古者幺"本支系宗族记号:"立花谢雀、年初一米饭"为记,郡望 :河南“新安郡” 字辈排行: 易者公崇正, 康成文学德。 圣哲启家邦, 光辉传万世。 大道定遐昌, 忠良振国泽。 孝友谱新章, 登科耀明远。 显祖茂维芳:
浏览:0
河南省唐河县古氏家谱
河南省唐河县古氏家谱
1628年十月初十生,1695年四月初七卒,监生,字朝轩,居唐河县古老庄,坟在唐河县古桥寺村南。
浏览:0
伍氏十一修族谱 : 邦佐公房谱
原书: [湘乡] : 庐陵堂, 2000年梓. 1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椒举. 仕楚,封于伍地,由椒转姓伍. 庐江祖 : (南唐) 伍乔. 一代祖 : (宋) 伍隆,字顺昌,号龙山,讳昌隆. 由江西庐陵迁都梁,再徙新化. 湘乡祖 : (明) 伍安纪,字兴机. 自新化迁湘乡. 支祖(15世) : (明) 伍邦佐. 二大房祖(17世) : (明清之际) 伍国材,字福忠,号良才 ; 伍国栋,字忠山,号大志.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编纂者 : 伍华松,字湘林 ; 伍发昆,字松林.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伍氏十一修族谱. 版心题 : 伍氏邦佐公续修房谱.
浏览:0
13.冯氏宗谱, 13, 二分 17世邦福公起 世传, 199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古诒堂, 公元1995年九修. 存42册: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冯普仲. 宋末由大冶迁蕲, 定居朝阳山下凤城寺侧. 普仲公下五子: 冯福一(一,二,三,四,五,六分共祖) ; 冯福二 ; 冯福三 ; 冯福四 ; 冯福五(七,八分共祖). 一分添福公(5世)派下支祖(21世): (清) 冯朝海,名朝青 ; 冯朝松 ; 冯朝森,字万一 ; 冯朝波 ; 冯朝仲,名仕明...等. 注: 此记事录于第47册补续宗谱. 二分孔名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明) 冯继贤 ; 冯侣贤,字君弼 ; 冯德贤 ; 冯举贤,字爰宇 ; 冯闻贤,字质斋...等 三分孔怀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明清之际) 冯琮贤,字四叔,号德藻 ; 冯美贤,字里仁 ; 冯举贤,字里义 ; 冯龙贤,字思圣 ; 冯凤贤,字思端...等. 四分孔惠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学贤 ; 冯仕贤 ; 冯思贤 ; 冯新贤 ; 冯全贤...等. 五分永锃永鑅公(6世)派下支祖(13世): 冯祥贤 ; 冯原贤 ; 冯景贤 ; 冯折贤 ; 冯昱贤...等. 六分永铉永环公(6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元贤,字耀辅 ; 冯福贤,字仁甫 ; 冯旭贤,字吉先 ; 冯进贤,字正先 ; 冯孟贤,字惠先...等. 七分道理公(4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名贤 ; 冯思贤 ; 冯珍贤. 八分道源公(4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宗贤 ; 冯绍贤 ; 冯育贤 ; 冯尚贤 ; 冯巨贤...等. 派行似为(1-37世): 普福秀道添 允珏孔孟世 国昌贤良佐 大邦鸿勋开 朝辅善继广 诒芳盛隆期 远肇敦笃庆 长绵. 派行似为(38-67世): 实履书香泽 名升文苑全 皆为炎黄子 奉献赤县天 千秋留美誉 雄威振宇环. 注: 卷首所记载的冯氏世派中, 第8-10世是空白的, 11世起为 "孔孟世...". 注: 此谱不全并有缺页. 版心题的卷数与卷端题的卷数不同. 本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 蕲春县, 及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9.冯氏宗谱, 29, 四分 17世邦穆公起 世系, 199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古诒堂, 公元1995年九修. 存42册: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冯普仲. 宋末由大冶迁蕲, 定居朝阳山下凤城寺侧. 普仲公下五子: 冯福一(一,二,三,四,五,六分共祖) ; 冯福二 ; 冯福三 ; 冯福四 ; 冯福五(七,八分共祖). 一分添福公(5世)派下支祖(21世): (清) 冯朝海,名朝青 ; 冯朝松 ; 冯朝森,字万一 ; 冯朝波 ; 冯朝仲,名仕明...等. 注: 此记事录于第47册补续宗谱. 二分孔名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明) 冯继贤 ; 冯侣贤,字君弼 ; 冯德贤 ; 冯举贤,字爰宇 ; 冯闻贤,字质斋...等 三分孔怀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明清之际) 冯琮贤,字四叔,号德藻 ; 冯美贤,字里仁 ; 冯举贤,字里义 ; 冯龙贤,字思圣 ; 冯凤贤,字思端...等. 四分孔惠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学贤 ; 冯仕贤 ; 冯思贤 ; 冯新贤 ; 冯全贤...等. 五分永锃永鑅公(6世)派下支祖(13世): 冯祥贤 ; 冯原贤 ; 冯景贤 ; 冯折贤 ; 冯昱贤...等. 六分永铉永环公(6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元贤,字耀辅 ; 冯福贤,字仁甫 ; 冯旭贤,字吉先 ; 冯进贤,字正先 ; 冯孟贤,字惠先...等. 七分道理公(4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名贤 ; 冯思贤 ; 冯珍贤. 八分道源公(4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宗贤 ; 冯绍贤 ; 冯育贤 ; 冯尚贤 ; 冯巨贤...等. 派行似为(1-37世): 普福秀道添 允珏孔孟世 国昌贤良佐 大邦鸿勋开 朝辅善继广 诒芳盛隆期 远肇敦笃庆 长绵. 派行似为(38-67世): 实履书香泽 名升文苑全 皆为炎黄子 奉献赤县天 千秋留美誉 雄威振宇环. 注: 卷首所记载的冯氏世派中, 第8-10世是空白的, 11世起为 "孔孟世...". 注: 此谱不全并有缺页. 版心题的卷数与卷端题的卷数不同. 本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 蕲春县, 及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7.冯氏宗谱, 37, 五分 17世邦应公起 世传, 199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古诒堂, 公元1995年九修. 存42册: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冯普仲. 宋末由大冶迁蕲, 定居朝阳山下凤城寺侧. 普仲公下五子: 冯福一(一,二,三,四,五,六分共祖) ; 冯福二 ; 冯福三 ; 冯福四 ; 冯福五(七,八分共祖). 一分添福公(5世)派下支祖(21世): (清) 冯朝海,名朝青 ; 冯朝松 ; 冯朝森,字万一 ; 冯朝波 ; 冯朝仲,名仕明...等. 注: 此记事录于第47册补续宗谱. 二分孔名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明) 冯继贤 ; 冯侣贤,字君弼 ; 冯德贤 ; 冯举贤,字爰宇 ; 冯闻贤,字质斋...等 三分孔怀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明清之际) 冯琮贤,字四叔,号德藻 ; 冯美贤,字里仁 ; 冯举贤,字里义 ; 冯龙贤,字思圣 ; 冯凤贤,字思端...等. 四分孔惠公(8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学贤 ; 冯仕贤 ; 冯思贤 ; 冯新贤 ; 冯全贤...等. 五分永锃永鑅公(6世)派下支祖(13世): 冯祥贤 ; 冯原贤 ; 冯景贤 ; 冯折贤 ; 冯昱贤...等. 六分永铉永环公(6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元贤,字耀辅 ; 冯福贤,字仁甫 ; 冯旭贤,字吉先 ; 冯进贤,字正先 ; 冯孟贤,字惠先...等. 七分道理公(4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名贤 ; 冯思贤 ; 冯珍贤. 八分道源公(4世)派下支祖(13世): 冯宗贤 ; 冯绍贤 ; 冯育贤 ; 冯尚贤 ; 冯巨贤...等. 派行似为(1-37世): 普福秀道添 允珏孔孟世 国昌贤良佐 大邦鸿勋开 朝辅善继广 诒芳盛隆期 远肇敦笃庆 长绵. 派行似为(38-67世): 实履书香泽 名升文苑全 皆为炎黄子 奉献赤县天 千秋留美誉 雄威振宇环. 注: 卷首所记载的冯氏世派中, 第8-10世是空白的, 11世起为 "孔孟世...". 注: 此谱不全并有缺页. 版心题的卷数与卷端题的卷数不同. 本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 蕲春县, 及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