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又称作客家音乐客家汉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是流行于客家人的一种民间器乐,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东部客家地区,此外并及于江西、福建、广西、海南以及东南亚华人之间。广东汉乐被认为是中原地区居民南迁时,将中原与广东地区音乐结合发展而成,因其在数百年间传承少有变化,有“中州古乐的活化石”之称2006年,被中国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

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 在长期的流传中,汉乐有...

广东汉乐相关文献
寻求四川省乐山市广姓由来
寻求四川省乐山市广姓由来,寻求四川省乐山市广姓由来  已阅:274/回复:0(楼主)  我是四川省乐山市广
查看全文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乐广
乐广(?—304年2月29日),字彦辅。南阳淯阳(今河南南阳)人。西晋时期名士。因曾任尚书令,被后人称为“乐令”。乐广出身寒门,早年即有重名,受卫瓘、王戎、裴楷等人欣赏,因而得入仕途。历任元城令、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侍中、河南尹等职。后任尚书左、右仆射,又代王戎为尚书令。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与长沙王司马乂互攻时,乐广因司马颖岳丈的身份而被司马乂怀疑,乐广虽极力澄清,但仍在次年因忧虑而去世。乐广与王衍同为西晋清谈领袖,袁宏在《名士传》中以乐广等人为“中朝名士”。卫瓘曾称赞他“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乐广亦善书法,有文集二卷,今已佚。早而闻名乐广的父亲乐方曾任征西将军夏侯玄的参军。乐广八岁的时候,夏侯玄在路上常看到他,就叫他过来和他谈话,回去后和乐方说:“刚刚看见乐广的神姿爽朗通脱,以后肯定会成为名士。”乐方很早就去世,乐广一人孤单寒贫,寄居在山阳,家境贫寒致力...
查看全文
乐广
生平乐广因父亲乐方早死,年少孤贫,侨居于山阳,因家世寒微且贫困而无人知晓。后来裴楷曾请乐广与他共谈,谈了一夜后相互钦佩推崇,裴楷更自言不如乐广。当时任荆州刺史的王戎因乐广曾被夏侯玄称许而举他为秀才,及后裴楷又向时任太尉的贾充推荐乐广,乐广于是被贾充任命为太尉掾,后迁任太子舍人。当时乐广亦被朝中名士如卫瓘、王衍等人赞赏,卫瓘更命儿子门去造访他。乐广后外任元城县令,随后又入朝任中书侍郎,又曾当过太子中庶子,屡次升迁后至侍中、河南尹。永康九年(299年)十二月,皇后贾南风废掉司马遹太子之位,至次年年初,司马遹被送至许昌禁闭,并下令太子宫中属官不能送行。不过江统、潘滔等人都违反禁令去送行,故遭司隶校尉满奋命人收缚下狱,不过乐广就下令将因此事而拘禁于河南郡的太子属官都释放了。当时人们都为乐广担心,不过因孙琰向贾谧说若收捕乐广和属官,将会彰显司马遹的善,贾谧听从,乐广于是没有获罪。后赵王司马伦于永康二
查看全文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的演出形式和内容广东汉乐可以包括几种演出形式和弦索:为丝竹乐形式,由头弦领奏,搭配月琴、琵琶、椰胡、角胡、三弦、笛子等乐器。锣鼓吹:为锣鼓乐形式,由唢呐主奏,配合苏锣、小锣、钹、碗锣、乳锣、梆子、摇板等打击乐器。清乐:由筝、琵琶、椰胡三种乐器合奏,又称作“三件头”。中军班:是一种在兴宁、梅县、大埔和福建西部的职业乐班,主要在婚丧喜庆等场合吹奏。其演出内容包括古曲大乐、民间小调,以及以唢呐咔奏广东汉剧的唱腔等。广东汉乐著名的曲子有《翡翠登潭》、《出水莲》、《怀古》等。相关条目客家八音客语流行音乐
查看全文
钧天广乐
【成语】钧天广乐 【成语】钧天广乐 【拼音】jūntiānguǎngyuè 【解释】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出处】《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查看全文
广东汉乐相关标签
广东音乐
广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音乐
家族谱大览
29.冯氏宗谱, 29, 卷26, 冕公 应广 厚乐 15世悠源公起, 194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33[1944]重修.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姬毕. 食采冯城,后以城为氏. 一世祖 : (宋) 冯京,讳省一,号当世,谥文简公. 生四子 : 冯文海(失考) ; 冯文渊,讳海隐 ; 冯文玙(不详) ; 冯文瓒(不详). 麻邑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冯念三,讳鼎元. 荣九公之子. 文渊公8世孙. 生一子 : 冯千山,讳笑山. 派祖(5世) : (明) 冯本,字以道. 朝杰公之子. 下一子 : 冯冕,字士寗. 冕公生七子 : 冯应祖,字月明,号子坚(麻城白水畈始祖) ; 冯应宗,字月山 ; 冯应先,字月和 ; 冯应贤,字月卿 ; 冯应和,字月英 ; 冯应广,字月映(徙罗田平湖) ; 冯应义,字月明(徙罗田白莲河). 注 : 此谱为应祖公, 应宗公, 应广公之后世系资料记录. 应祖公下房祖(12世) : 冯裕礼,字敬宇 ; 冯裕爱,字蒲川 ; 冯裕国,字伯唐 ; 冯裕敬,字仲唐 ; 冯裕相. 辈派 : 赐尔景福 学其茂修 文明济美 永绍箕畴 光荣奕世 定启宏猷 贤哲继志 万代扬休.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0.冯氏宗谱, 30, 卷27, 应广 厚乐 悠源 16世长达公起, 194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33[1944]重修.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姬毕. 食采冯城,后以城为氏. 一世祖 : (宋) 冯京,讳省一,号当世,谥文简公. 生四子 : 冯文海(失考) ; 冯文渊,讳海隐 ; 冯文玙(不详) ; 冯文瓒(不详). 麻邑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冯念三,讳鼎元. 荣九公之子. 文渊公8世孙. 生一子 : 冯千山,讳笑山. 派祖(5世) : (明) 冯本,字以道. 朝杰公之子. 下一子 : 冯冕,字士寗. 冕公生七子 : 冯应祖,字月明,号子坚(麻城白水畈始祖) ; 冯应宗,字月山 ; 冯应先,字月和 ; 冯应贤,字月卿 ; 冯应和,字月英 ; 冯应广,字月映(徙罗田平湖) ; 冯应义,字月明(徙罗田白莲河). 注 : 此谱为应祖公, 应宗公, 应广公之后世系资料记录. 应祖公下房祖(12世) : 冯裕礼,字敬宇 ; 冯裕爱,字蒲川 ; 冯裕国,字伯唐 ; 冯裕敬,字仲唐 ; 冯裕相. 辈派 : 赐尔景福 学其茂修 文明济美 永绍箕畴 光荣奕世 定启宏猷 贤哲继志 万代扬休.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阳乐氏三修族谱 [2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11[1885]三修. 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始祖 : 衎,微子之后,戴公之子,字乐父,后遂以王父字以为姓. 远祖 : (唐) 乐彦章. 仕官至平章事. 一世祖 : (元) 乐禹玉,字国钧. 原居江南淮安府山阳县. 永丰始迁祖 : (清) 乐祖发,字天赐,行二. 于康熙庚午年由粤东徙永丰五十一都之大坝. 散居地 : 江西省永丰县, 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永丰大坝乐氏三修家谱. 谱序题 : 乐氏重修族谱.
浏览:100
南阳乐氏三修族谱 [2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11[1885]三修. 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始祖 : 衎,微子之后,戴公之子,字乐父,后遂以王父字以为姓. 远祖 : (唐) 乐彦章. 仕官至平章事. 一世祖 : (元) 乐禹玉,字国钧. 原居江南淮安府山阳县. 永丰始迁祖 : (清) 乐祖发,字天赐,行二. 于康熙庚午年由粤东徙永丰五十一都之大坝. 散居地 : 江西省永丰县, 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永丰大坝乐氏三修家谱. 谱序题 : 乐氏重修族谱.
浏览:0
湖北江汉乐氏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湖北江汉乐氏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