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狷羚亚科

狷羚亚科

狷羚亚科有4属7种,包括角马、狷羚、转角牛羚等。有些专家认为亨氏牛羚应该从转角牛羚属中独立为亨氏牛羚属,因为亨氏牛羚与狷羚的亲缘关系比转角牛羚属中的其他成员更近。狷羚亚科成员的头部较长。

狷羚亚科简介资料
狷羚亚科 Alcelaphinae
狷羚属
动物界
哺乳纲
脊索动物门
狷羚亚科相关文献
斑羚
外观斑羚长95-130厘米,重35-42公斤。它们是灰色或灰褐色的,脚呈黄褐色,喉咙较为淡色,沿脊骨有一道深色斑纹。雄羚颈上有短的鬃毛。雄羚及雌羚的角都是向后弯曲的,可长达18厘米。生态及分布斑羚分布在喜玛拉雅山及兴都库什山脉的森林,介乎海拔1000-4000米。它们一群一般会占有约100公顷的地盘。斑羚的寿命约14-15年。每胎约产一子,妊娠期为170-218天。幼羚7-8个月大就会断奶,3岁就达至性成熟。斑羚的群族约有4-12头,有时会一对的生活,较年老的雄羚则有时会独居的。它们是暮晨活动的,在早上或晚上最为活跃。吃过早餐后,它们会喝水及整日在岩边休息。它们吃叶子及植物的其他柔软部分,如草。斑羚非常灵活及奔跑得很快,其毛色可以成为一种伪装。它们若受到威胁时,会发出嘶嘶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近危。
查看全文
葱亚科
外部链接葱科北美单子叶植物植物NCBI分类法linksatCSDL,Texas
查看全文
藜亚科
属千针苋属(Acroglochin)Agathophora沙蓬属(Agriophyllum)AlexandraAllenrolfea假木贼属(Anabasis)AnthochlamysAphanisma单性滨藜属(Archiatriplex)节藜属(Arthocnemum)节节木属(Arthrophytum)滨藜属(Atriplex)轴藜属(Axyris)苞藜属(Baolia)雾冰藜属(Bassia)甜菜属(Beta)–甜菜。BienertiaBlitum异子蓬属(Borsczowia)樟味藜属(Camphorosma)角果藜属(Ceratocarpus)藜属(Chenopodium)–藜麦。Climacoptera虫实属(Corispermum)单刺蓬属(Cornulaca)CremnophytonCyathobasisCyclolomaDidymanthusDissocarpusEin...
查看全文
藏原羚
品种简介:藏原羚,又名小羚羊,产于青藏高原,是珍贵的皮、肉、药兼用的草食性经济动物。 藏原羚主要以禾科、沙草科及经绒蒿等草类为食,人工养殖可适当添加精料,每天早晚各投饲料和饮水一次。藏原羚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驯活泼,容易接近驯化。 藏原羚肉细嫩,矿物质含量丰富,含多种氨基酸,属高蛋白,低脂肪肉类。藏原羚皮质地柔软保暖,是制作高级皮装的上等
查看全文
狂狷天泉桥
? 嘉靖三年的中秋,父亲的守丧期已过,阳明在绍兴城内天泉桥边的碧霞池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款待他一百多名高徒。酒过三巡,歌咏声起,大家都敞开了性子,有的击鼓,有的泛舟,还有的亦哭亦笑,涕泪满面。 阳明想起了曾点。一次,孔子问他的四个弟子有何志向,其中三个或大言不惭,或小心谨慎,但终不外“以周礼治天下”。 诚然,这也是孔子的理想。 只有曾点,这个
查看全文
狷羚亚科相关标签
狷羚亚科
物种
家族谱大览
李氏家谱
原书: 稿本, [1981]. [11]页 :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商) 李利贞. 福建永春始迁祖 : (明) 李亚景. 十四世支祖 : (清) 李益度. 散居地 : 福建省永春县; 台湾省新竹县, 台北县板桥市, 及马来西亚等地.
浏览:100
陈氏宗谱 [1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远祖 : (北魏) 陈金师,行胜七. 梅陇内纪祖(1世) : (南宋) 陈皎,字一明,行庆七. 金师公13世孙. 皎公下派祖(3世) : (南宋) 陈显孙,行进十七 ; 陈科孙,行进二十一 ; 陈密孙,行进二十五(鹤鸣街头派). 科孙公下派祖(5世) : (元) 陈文昌,字世杰,行振一(黄庙口派) ; 陈文衍,字世英,行振二(梅陇下宅派) ; 陈文彬,字世文,行振四(后花台派,子孙析置东邑李柏岭东陈) ; 陈文律,字世复,行振五(水阁塘派) ; 陈文卫,字世营,行振六(杭州天木山派). 密孙公下派祖(5世) : 陈文哲,字世修,行振三(上宅厅前派) ; 陈奉先,字世恭,号卧云,行振七(上宅立嗣派,子孙析置下东桥). 文昌公下房祖(6世) : (元) 陈志应,字公升,号慎斋,行肇五(福房) ; 陈志祖,字公述,行肇六(禄房) ; 陈志通,字公原,行肇八(寿房). 文衍公下房祖(7世) : (明) 陈思伦,字尚义,行恺十二(下宅三房) ; 陈思欢,字尚礼,行恺十四(仁义礼智信房祖). 思欢公下五子 : (明) 陈仕岳,字齐高,行宏十八(仁房) ; 陈仕琨,字齐岗,行宏十九(义房,再传陈永澄为东邑格塘新屋派) ; 陈仕珑,字齐嵩,行宏二十二(礼房) ; 陈仕琥,字齐亮,行宏二十四(智房) ; 陈仕璠,字齐崇,行宏二十六(信房). 文衍公下分房祖(9世) : (明) 陈永深,字惟中,行升五(金房) ; 陈永潮,字维高,行升十二(木房) ; 陈永湳,字维明,行升二十(水房) ; 陈永淋,字维亮,行升二十四(火房) ; 陈永添,字维进,行升三十二(土房). 志通公下房祖(9世) : (明) 陈永海,字惟宗,行升十一(孝分) ; 陈永清,字维元,行升四十六(友分) ; 陈永沼,字维方,行升三十四(睦分) ; 陈永渊,字维深,行升三十九(婣分) ; 陈永汸,字维矩,行升五十三(任分) ; 陈永濂,字维周,行升五十(恤分). 志通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椿,字孟元,行怡二十八(干房) ; 陈兆樚,字孟杨,行怡五十九(坤房) ; 陈兆楒,字孟益,行怡四十四(上房) ; 陈兆穑,字孟宗,行怡六十(中房) ; 陈兆枫,字孟洪,行怡八十五(下房). 乾坤房析自婣分. 上中下房析自任分. 文哲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棠,字孟芳,行怡十九(元房) ; 陈兆棣,字孟?,行怡三十五(亨房) ; 陈兆栋,字孟隆,行怡五十五(利房) ; 陈兆楹,字孟满,行怡六十一(贞房). 行次 : (旧) 胜兆万存 福禄寿延 洪康泰千 ; (内纪) 庆万进 仁振肇恺 宏升怡同 泽谦复孚 临巽亨咸 鼎豫干明 渐归益壮 需济萃随 艮观家泰 履丰晋颐 名次 : 原始从孙 道文志思 仕永兆承 宗惟希之 尚元崇正 应德(得)世茂 伯贻叔毓 心祖人康 廷启邦瑞 仲友克昌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一(影像44-45).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梅陇陈氏宗谱
浏览:0
储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四德堂, 民国13[1924]续修. 存58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不全.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似为谦公, 昌公, 敬公, 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记事. 注 : 此谱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贞股铉公卷1, 3-7, 9-17. 谦公派下房祖(似为7世) : 储镒 ; 储镛. 昌公房铨公派下支祖(13世) : 储睿泰,字君祥 ; 储睿隽,字君甫 ; 储睿潼 ; 储睿潜...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储叔银 ; 储叔铉 ; 储叔钺. 叔银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宠,字嵩山 ; 储恩科,字攀一 ; 储恩第,字揆一 ; 储恩榜,字鸣标...等. 叔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际) 储睿柳,字仲生 ; 储睿相,字林生 ; 储睿栋,字霞生 ; 储睿才,字尔进 ; 储睿昌,字尔盛...等. 叔钺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储睿进 ; 储睿斌,字永珍 ; 储睿婆,字子玉. 贞股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宏,字元量 ; 储恩宗,字元健 ; 储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为 : 叔仕浩启 聪明睿志贤 良达恩光万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岳西县等地.
浏览:0
储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四德堂, 民国13[1924]续修. 存58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不全.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似为谦公, 昌公, 敬公, 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记事. 注 : 此谱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贞股铉公卷1, 3-7, 9-17. 谦公派下房祖(似为7世) : 储镒 ; 储镛. 昌公房铨公派下支祖(13世) : 储睿泰,字君祥 ; 储睿隽,字君甫 ; 储睿潼 ; 储睿潜...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储叔银 ; 储叔铉 ; 储叔钺. 叔银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宠,字嵩山 ; 储恩科,字攀一 ; 储恩第,字揆一 ; 储恩榜,字鸣标...等. 叔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际) 储睿柳,字仲生 ; 储睿相,字林生 ; 储睿栋,字霞生 ; 储睿才,字尔进 ; 储睿昌,字尔盛...等. 叔钺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储睿进 ; 储睿斌,字永珍 ; 储睿婆,字子玉. 贞股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宏,字元量 ; 储恩宗,字元健 ; 储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为 : 叔仕浩启 聪明睿志贤 良达恩光万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岳西县等地.
浏览:0
储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四德堂, 民国13[1924]续修. 存58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不全.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似为谦公, 昌公, 敬公, 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记事. 注 : 此谱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贞股铉公卷1, 3-7, 9-17. 谦公派下房祖(似为7世) : 储镒 ; 储镛. 昌公房铨公派下支祖(13世) : 储睿泰,字君祥 ; 储睿隽,字君甫 ; 储睿潼 ; 储睿潜...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储叔银 ; 储叔铉 ; 储叔钺. 叔银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宠,字嵩山 ; 储恩科,字攀一 ; 储恩第,字揆一 ; 储恩榜,字鸣标...等. 叔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际) 储睿柳,字仲生 ; 储睿相,字林生 ; 储睿栋,字霞生 ; 储睿才,字尔进 ; 储睿昌,字尔盛...等. 叔钺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储睿进 ; 储睿斌,字永珍 ; 储睿婆,字子玉. 贞股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宏,字元量 ; 储恩宗,字元健 ; 储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为 : 叔仕浩启 聪明睿志贤 良达恩光万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岳西县等地.
浏览:0
储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四德堂, 民国13[1924]续修. 存58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不全.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似为谦公, 昌公, 敬公, 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记事. 注 : 此谱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贞股铉公卷1, 3-7, 9-17. 谦公派下房祖(似为7世) : 储镒 ; 储镛. 昌公房铨公派下支祖(13世) : 储睿泰,字君祥 ; 储睿隽,字君甫 ; 储睿潼 ; 储睿潜...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储叔银 ; 储叔铉 ; 储叔钺. 叔银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宠,字嵩山 ; 储恩科,字攀一 ; 储恩第,字揆一 ; 储恩榜,字鸣标...等. 叔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际) 储睿柳,字仲生 ; 储睿相,字林生 ; 储睿栋,字霞生 ; 储睿才,字尔进 ; 储睿昌,字尔盛...等. 叔钺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储睿进 ; 储睿斌,字永珍 ; 储睿婆,字子玉. 贞股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宏,字元量 ; 储恩宗,字元健 ; 储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为 : 叔仕浩启 聪明睿志贤 良达恩光万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岳西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