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中国风

中国风

中国风(Chinoiserie)也译成“中国风格”、“中国风情”、“东方情趣”,在艺术史上是一个专有名词。此风格起源于十七世纪,在十八世纪成为风行全欧洲的国际时尚,表现在各种艺术类型,并在各地发展出不同特色。中国风的“中国”主要指以中国为主体的远东地区,除了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南洋、印度、波斯也是相关的创作题材。这种艺术风格专指欧洲人以东方文化作为灵感来源,并添加想像的新创作。中国风艺术品充满幻想,有时甚至表现出欧洲人想像中,和乐美好、理想文明的中国世界来作为欧洲国家改革的范本。中国风揉合了东方与西方的特质,混用各种创作元素,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结果。这股风潮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逐渐与所有来自异国地区的文化,转用到其它欧洲艺术形式之中,统称为更多元、更大范畴的异域风情(Exoticism)。

中国风风格(Chinoiserie)虽在十八世纪风行,这个词却在十九世纪才正式出现。 Chinoiserie 的词根是 Chine(...

中国风相关文献
国风
形成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是贵族。社会学家认为,国风中情歌的主题,源于人们即兴创作的集会,在古代村里的节日中,青年男女在竞赛中轮流演唱,创作出歌谣。国风就是这类民间歌谣的选集,并在宫廷中演唱,贵族其后也创作出内容风格都相似的诗篇。篇章目录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鹊巢采蘩草虫采蘋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淇奥考槃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
查看全文
出云国风土记
概要和铜6年(713年)太政官命令各令制国编纂记录当地郡乡名称、特产品、土地肥沃状况、山川原野之地名由来,出云国国司招来出云第26世国造出云臣果安(日语:いずもおみはたやす),委托他主持这项工作。总编辑是意宇郡豪族出云臣广岛(いずものおみひろしま),另有秋鹿郡的神宅臣金太理(みやけのおみかなたり)一起帮忙,历时20年,终于在天平5年(733年)完成此书。内容构成该书卷首为总记,记录出云国之概要;接着详载意宇郡、岛根郡等共9郡,卷末则记录以出云国的官道为中心,所构成交通路网的驿站、桥梁、渡口、军团(古日本的军事单位名称)、烽、戍等。其中各郡之条例保留了其他风土记所没有的神社清单,这些神社无论有无向神祇官登记,皆按社格大小排序,但岛根郡条除外。至于自然地形的部分,除了记录地形样貌,也记下了当地特产品。总记意宇郡岛根郡秋鹿郡楯缝郡出云郡神门郡饭石郡仁多郡大原郡卷末收录的神话故事国引神话记载于意宇...
查看全文
中国风
近代欧洲的中国风18世纪耶稣会神父丝质长背心中国自明朝中后期隆庆开关起后,为数不少的欧洲传教士前往中国传教,有部分传教士回到欧洲,并将中国的各种文化、经典等带到欧洲,致使欧洲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时(此时中国正值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曾长时间流行“中国热”,在这长达100多年的时间内欧洲对中国的许多方面均十分追捧,对中国风(法语:Chinoiserie)的狂热追逐曾经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时尚。其实早在14世纪时,当元朝忽必烈攻入欧洲时,就把中国丝绸上的图样传至欧洲,且被天主教会所沿用,常出现于祭衣和背心上。事实上,在马可波罗游记之后,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主要借由欧洲本地商人与使者来传递。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更是由耶稣会传教士的记录与报导把中国资讯带回欧洲。经由不断的记录与报导,他们更正传统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改变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十八时期的中华帝国以最理想的形式与形象被介绍到欧洲,是具有高度文化与...
查看全文
国风·魏风·硕鼠
国风·魏风·硕鼠 国风·魏风·硕鼠 先秦:佚名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女通汝) 译文及注释
查看全文
国风·卫风·木瓜
国风·卫风·木瓜 古诗三百首,诗经,感激,先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查看全文
中国风相关标签
中国文化
家族谱大览
彭氏中本堂贰修族谱 [15卷,序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存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5. 远祖 : (唐) 彭彦昭. 玕公第三子. 派祖 : 彭师遇,字元达,号源远 ; 彭师建,字元逸 ; 彭师俊,字元杰. 皆为彦昭公之子. 镜方始祖 : (宋) 彭复高,讳邵,行小念. 师遇公次子. 由沙溪迁吉水永昌,后散居石滩, 山中, 拓迳, 梁源, 塔桥, 淛陂, 云岗, 固陂, 浒溪等地. 社溪鸡山祖 : (宋) 彭正耀,字光宗. 师建公之子. 龙尾东溪祖 : (宋) 彭国宝,讳刽四十一郎. 师俊公第六子. 散居地 : 江西省吉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彭氏中本堂贰修族谱 [15卷,序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存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5. 远祖 : (唐) 彭彦昭. 玕公第三子. 派祖 : 彭师遇,字元达,号源远 ; 彭师建,字元逸 ; 彭师俊,字元杰. 皆为彦昭公之子. 镜方始祖 : (宋) 彭复高,讳邵,行小念. 师遇公次子. 由沙溪迁吉水永昌,后散居石滩, 山中, 拓迳, 梁源, 塔桥, 淛陂, 云岗, 固陂, 浒溪等地. 社溪鸡山祖 : (宋) 彭正耀,字光宗. 师建公之子. 龙尾东溪祖 : (宋) 彭国宝,讳刽四十一郎. 师俊公第六子. 散居地 : 江西省吉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彭氏中本堂贰修族谱 [15卷,序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存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5. 远祖 : (唐) 彭彦昭. 玕公第三子. 派祖 : 彭师遇,字元达,号源远 ; 彭师建,字元逸 ; 彭师俊,字元杰. 皆为彦昭公之子. 镜方始祖 : (宋) 彭复高,讳邵,行小念. 师遇公次子. 由沙溪迁吉水永昌,后散居石滩, 山中, 拓迳, 梁源, 塔桥, 淛陂, 云岗, 固陂, 浒溪等地. 社溪鸡山祖 : (宋) 彭正耀,字光宗. 师建公之子. 龙尾东溪祖 : (宋) 彭国宝,讳刽四十一郎. 师俊公第六子. 散居地 : 江西省吉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彭氏中本堂贰修族谱 [15卷,序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存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5. 远祖 : (唐) 彭彦昭. 玕公第三子. 派祖 : 彭师遇,字元达,号源远 ; 彭师建,字元逸 ; 彭师俊,字元杰. 皆为彦昭公之子. 镜方始祖 : (宋) 彭复高,讳邵,行小念. 师遇公次子. 由沙溪迁吉水永昌,后散居石滩, 山中, 拓迳, 梁源, 塔桥, 淛陂, 云岗, 固陂, 浒溪等地. 社溪鸡山祖 : (宋) 彭正耀,字光宗. 师建公之子. 龙尾东溪祖 : (宋) 彭国宝,讳刽四十一郎. 师俊公第六子. 散居地 : 江西省吉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彭氏中本堂贰修族谱 [15卷,序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存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5. 远祖 : (唐) 彭彦昭. 玕公第三子. 派祖 : 彭师遇,字元达,号源远 ; 彭师建,字元逸 ; 彭师俊,字元杰. 皆为彦昭公之子. 镜方始祖 : (宋) 彭复高,讳邵,行小念. 师遇公次子. 由沙溪迁吉水永昌,后散居石滩, 山中, 拓迳, 梁源, 塔桥, 淛陂, 云岗, 固陂, 浒溪等地. 社溪鸡山祖 : (宋) 彭正耀,字光宗. 师建公之子. 龙尾东溪祖 : (宋) 彭国宝,讳刽四十一郎. 师俊公第六子. 散居地 : 江西省吉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彭氏中本堂贰修族谱 [15卷,序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存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5. 远祖 : (唐) 彭彦昭. 玕公第三子. 派祖 : 彭师遇,字元达,号源远 ; 彭师建,字元逸 ; 彭师俊,字元杰. 皆为彦昭公之子. 镜方始祖 : (宋) 彭复高,讳邵,行小念. 师遇公次子. 由沙溪迁吉水永昌,后散居石滩, 山中, 拓迳, 梁源, 塔桥, 淛陂, 云岗, 固陂, 浒溪等地. 社溪鸡山祖 : (宋) 彭正耀,字光宗. 师建公之子. 龙尾东溪祖 : (宋) 彭国宝,讳刽四十一郎. 师俊公第六子. 散居地 : 江西省吉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