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封建

封建

封建,意思是指分封的政治制度;封建主义社会形态;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

源自于中国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做为食邑的制度。在此制度下,大地主或领主能强行索取土地收入,并且能在其领地上行使政府职权。源自《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封建简介资料
分封的政治制度
封邦建国
封建相关文献
封建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封建”一辞,最早见于春秋时富辰之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封”之本义起始于“丰”字,在殷墟甲骨文与金文中,其字形状如“植树于土堆”,故“封”是“疆界”“田界”之意。“建”乃由“封”而来,“建”字可见于金文,指“建国立法”;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封建”,简单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诸侯,而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这是上古时代部族联盟对各部族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制度化管理方式。由此可见,所谓封建,自应有部族以来已有雏形。但封建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有人主张始于西周,有人主张始于商朝,有人主张始于夏禹。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
查看全文
封建制度
词源最早使用“封建”(Feudal)字眼的是17世纪(1614年)的英国和法国律师,当时此词用来指称的这种制度正在迅速地消失或完全消失。封建制度盛行的时期,没有作者曾经用过此字。封建制度来自法语“f&
查看全文
封建
简介封建,是指分封的政治制度;封建主义社会形态;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源自《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基本含义封建,为文言文句法的两个近意动词连用,本意是分封土地、建制诸侯国,该词汇为中国自古有之。封建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特指中国古代的分封建国制,即分封制(Thefeudalsystem)。近代封建一词为日本和制汉语词汇,日本史学界将欧洲历史上的feudalism汉译为封建,并用以借指日本历史上的地方分权制度。现代意义的封建制度(Feudalism),马克思广泛地定义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制度,在现代中国尤其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为人所熟知,并常常狭义地带入其概念。社会形态两极世界理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关中是士族政治形态和农奴制经济形态,中原是卿大夫政治形态和隶农制经济形态,南方是原始部落政治经济形态,中国的总体社会形态是卿大夫政治形态和隶农制经济形态。魏...
查看全文
官无封建,吏有封建
胥吏们可以改换名字,也可以让有血缘关系者占据其职位,比如父传子、兄传弟及传给亲友等,使当胥吏成为“世业”。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指的是官位不能世袭,官员不能把职位传给亲属,胥吏职位同样不能世袭,但却通过种种办法使得其职位实际上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个现象,南宋思想家叶适最早观察到,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等对之也很关注。“封建”,在中国历史上是指一种封国建藩、列爵分土的政治制度。封国建藩,就是用武力取得天下的利益集团,其首领占有最高权力,其亲属和亲信被分封到各地,建立小王国,作为藩屏,拱卫最高权力。这种制度设计,既包含着有血缘或准血缘关系的一个小集团基于共同利益共同抗拒风险的意思,也包含着这个小集团坐地分赃、不准他人插手的意思。始于殷周之际的“封建”制,包含一整套精密的制度设计,从保护利益集团自身利益的角度看,不无智慧之闪光。直到1917年,国学...
查看全文
祭祖是封建迷信吗?
中国人的祭祖程序是很多的,例如准备三牲牛,羊,猪。准备酒,香案,而一些人对这些繁琐的祭祖流程认为是封建迷信,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我们来对比一下祭祖和封建迷信的区别:1、文化内涵祭祖的传统源远流长,在上古时候,人们对于逝去的先祖,也会举行祭祀。在我国的商朝,更是三天一小祭,五天一大祭。商朝的祭祀活动非常的频繁,且非常的血腥,自商朝被周朝所灭,一些残酷的祭祀被废止,然而祭祖却一直保留了下来。秦汉之后,儒家思想里,“天地君亲师”位,亲就是祖宗,人们在祖宗的祭祀,其历史是延续了几千年。2、与封建迷信的不同封建迷信大多数是沉迷地信仰和崇拜倾向于某人物或邪门说法。祭祖是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是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传统习俗。3、现代意义无论时代怎么发展,互联网,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祭祖一直是人们所热衷于进行的,如广东广西的清明节拜山,中元节,重阳节给祖宗烧纸,祭祖让后辈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归属感。同时,祭...
查看全文
封建相关标签
历史学
制度
家族谱大览
1.封建家谱谈
原书: 写本.1964. 15页.
浏览:100
1.封建家谱谈
原书: 写本.1964. 15页.
浏览:100
1.封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年间[17--?]. -69双叶 谨存卷17, 记有北族第一支部份资料 卷端题 : 延陵封氏十四修家谱 北族第一支第四世祖 : (明) 封廷敷. 散居地不可考.
浏览:100
1.封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年间[17--?]. -69双叶 谨存卷17, 记有北族第一支部份资料 卷端题 : 延陵封氏十四修家谱 北族第一支第四世祖 : (明) 封廷敷. 散居地不可考.
浏览:100
湖南封氏首屆通修族譜 [9卷,首末各1卷]
原书: [湖南] : 乐庆堂, 1998年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巨公. 黄帝赐姓封氏. 远祖 : (宋元之际) 封仁禄. 由江西吉安泰和徙安化. 新化始祖 : 封景宣. 下有四子 : 封孟元(迁蓝山) ; 封仲元(居安化) ; 封季元(居新化) ; 封利元(徙邵阳). 邵阳开基祖 : (元明之际) 封利元,字六岭. 派祖 : (明) 封文聪,字思明. 下有三子 : 封才富,字五车 ; 封才胜,字良村,号龙峰 ; 封才明,字九五. 才富公下支祖(14世) : (清) 封世吉,字羽公 ; 封世寓,字惠公 ; 封世宦,字臣公 ; 封世安,字永公. 才胜公下支祖(12世) : (明清之际) 封国稳,字安寰 ; 封国秩,字定寰 ; 封国稷,字概寰.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邵阳封氏五修族谱.
浏览:100
封氏族谱
封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