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中外野手

中外野手

中外野手Center Fielder,通常简写成CF,又称中坚手),是棒球和垒球活动防守中外野的球员。一般而言,中外野手是外野手中守备范围较大的,所以通常会由脚程快,接球判断能力好的选手来担任,且这个守备位置最不受惯用手限制。在捕手将球传往二垒时(盗垒),中外野手也必须于二垒后方补位以防止漏球。

在纪录逐局比赛过程时,通常以数字8来代表中外野手这个守备位置。

中外野手相关文献
内野手
参考资料一垒手:守一垒垒包,或视时机移动。二垒手:守一二垒间,或视时机移动。游击手:守二三垒间,或视时机移动。三垒手:守三垒垒包,或视时机移动。台湾棒球维基馆:内野手(繁体中文)
查看全文
中外纪闻
历史《中外纪闻》原名《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为在北京创刊,成为维新派在国内出版的第一份政治报刊。刊物由康有为和其弟子麦孟华负责编辑。报纸每隔一天出版一期,委托京报房用雕板印刷,主要对象是在京的政府官员,发行方式是随《京报》免费赠送。《万国公报》主要围绕“公车上书”的主旨进行宣传,其内容分为上谕、外电、各报选录、译报、评论等,主要论述富国强兵之路,振兴国家之策、教民新民之法,阐述救亡图存的变法主张,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895年11月,康有为在京组织成立“强学会”。后经李提摩太建议,为和广学会《万国公报》区别,《万国公报》更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在新闻史学上被认为是中国政党报刊的萌芽。《中外纪闻》1895年12月16日正式出版,由梁启超和汪大燮主持编务。《中外纪闻》的内容更加丰富,“首恭录阁抄,次全录英国路透社电报,次择译外国各报,如《泰晤士报》、《水陆军报...
查看全文
右外野手
查看全文
野手
守备位置每个野手都有其守备位置。但是、守备位置会根据比赛的状况而有所变化,除了投手与捕手以外都只是大概位置。投手站在投手板上。捕手在本垒稍微后方的位置。一垒手在一垒附近。二垒手在二垒附近较靠近一垒的位置。游击手在三垒附近较靠近二垒的位置。三垒手三垒附近。左外野手游撃手的后方。中外野手二垒后方。右外野手二垒手的后方。投球之前,除了投手与捕手的守备位置都必须要在上述的位置以外,其他的野手只要不妨碍到打击者,站在界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但是,一垒手所用的手套按照规定只有一垒手可以使用。另外打者打中球以后,包含投手与捕手的所有野手都可以在界内区域或界外区域自由移动。虽然有“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撃手”等名称,但并没有规定不可以守自己位置以外的垒包,当对方短打时,游击手要视情况前往二垒或三垒,二垒手要前往一垒补位(视场上情况,或自己可以马上到达的垒包。)
查看全文
中外合璧
中外合璧【成语意思】:中西合璧。【用法分析】:中外合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成语来源】: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zhōngwàihébì【成语声母】:ZWHB【中外合璧的近义词】:中西合璧【近似成语】:璧合珠联: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璧合珠连: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成语接龙】:中外合璧→璧坐玑驰→驰名当世→世俗之见→见钱眼红→红情绿意→意义深长
查看全文
中外野手相关标签
棒球术语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