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徐姓

徐姓

徐姓是汉姓之一,据2006年的统计,徐姓是中国人口排名第十一大姓氏,占中国人口约1.73%,韩国人口排名第十四大姓氏,人口大约69万人,人口大约50万人,越南人口排名第一百五十四的姓氏,日本人口排名第五千六百四十三的姓氏,人口大约1701人。

徐姓相关文献
姓徐得意
姓徐得意,只可惜咱是女儿身,不然我一定要为传承咱徐家血脉再生一个儿子。为咱徐家延续繁荣添砖
查看全文
徐姓起源(一)
一为出自赢姓,东夷少昊之后,以国为氏;主要出自赢姓,始祖为帝颛项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周朝初年,徐姓...
查看全文
徐姓起源(二)
在后世文献如《博物志》及各类徐氏家谱中有关徐偃王的记载:偃王名诞,周昭王三十六年,徐母感瑞而有孕,足月后生下一卵,家人谓之不祥,遂弃于河边,有位姓独孤的老太太家养了条叫鹄苍的狗,将其叼回,放在床下,三天后因其污秽而被家人扔到水边,又被狗叼回。家人再想扔时,忽听中间有小儿的啼哭声,剖开一看,是个婴儿,形容端正,声气和绥。只是左手紧紧握住,直到七岁时方才伸开,手心中有特别的纹理,仿佛为“偃王”二字,因此,以之为号。这条狗后来将死时,化为黄龙,埋葬之所被徐国人称之为“狗垄”。由生卵我们可以联想到大业与契之母均是吞燕卵而有孕,徐偃王属东夷集团必定无疑,这又为徐氏出自赢姓添一佐证。徐偃王17岁时,才艺过人,诗礼俱足,20岁时,文武兼备。继位后,广行仁义,去除刑争,“弛甲戈之被,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被服慈惠,视物如伤,以怀诸侯,诸侯贽生死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国,是共戴君为王。”一次,徐偃王组织的开挖...
查看全文
徐姓起源(三)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
查看全文
徐(xú)姓
徐(xú)姓【摘要】系承伯益,始祖为徐偃王。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十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徐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姓源〕其姓源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记载系承伯益,始祖为徐偃王。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十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徐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姓源〕其姓源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
查看全文
徐姓相关标签
徐姓
汉字姓氏
朝鲜语姓氏
家族谱大览
徐氏宗谱 [48卷,含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七贤堂刊, 1991年重辑.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伯益. 黄帝九世孙. 其子若木,封徐国君,居东海,子孙以国为姓. 始祖 : (元) 徐金,字辛三,号敏斋. 由江西饶州府余干迁鄂,居黄冈. 辛三公下四子 : (明) 徐建寅,号受一 ; 徐建卯,号受二(居武昌) ; 徐受三,讳建辰,字德田,号寿生(居罗田) ; 徐受四,字建巳. 受一公下派祖(4世) : 徐应春 ; 徐道庚. 应春公下二房 : 徐忠(周华长房) ; 徐聪(周华次房). 道庚公下四房 : 徐礼(西分祖) ; 徐政,字枝荣,号理符(南分祖) ; 徐信,字朴斋 ; 徐佑,号启斋(东分祖). 东分房下支祖(7世) : 徐耀,号墩庵(大房) ; 徐滔,号昆庵(二房) ; 徐瀚,字镒庵(三房,失考) ; 徐昺,字精孚(四房). 皆仕通公之子. 受二公下派祖 : (明) 徐应麒,字世祯(居马桥畈) ; 徐应麟,字世祥(居西洋畈) ; 徐应珠,字世采 ; 徐应凤,字世瑞. 受三公下派祖 : 徐应远,讳贵远,字凤岐,号材上. 下有二子 : 徐全勇 ; 徐全智. 受四公下派祖 : 徐应升 ; 徐应元 ; 徐应机 ; 徐应明. 旧派 : 祖德延芳远 先猷诵泽崇 征祥开令绪 笃庆集丰功. 新派 : 典范生香 福祚绵长 南洲高士 千载宣扬.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绮山徐氏宗谱[2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存义堂, 公元2014年续修. 存8册: 插图, 人像,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伯益. 晋陵祖: 徐文明,字子礼. 自徐山徙居晋陵郡城甘堂(棠)里江阴周庄. 伯益113世. 绮山始迁祖(1世): (宋) 徐大年,字三思,号孔文. 携子从晋陵群城甘棠(堂)里迁徙江阴昭开里绮山永安河亭坊. 伯益115世. 大年公下房祖(3世): (元) 徐子敬,字穆如(绮山大房); 徐子诚,字实卿(北湖小宗二房) ; 徐子恭,字逊侯(东埭小宗三房, 本宗祖). 子恭公下派祖(6世): (明) 徐叔元,字舜举. 至10世传为敏公, 政公, 敞公, 孜公, 敔公, 忠公, 恕公, 培公八派. 注: 此谱目录为28卷, 仅存卷1~6, 19~22(三房子恭公裔下敏公, 政公, 敞公, 孜公, 敔公支派). 另有1册为绮山徐氏源流探讨.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徐氏宗谱 [48卷,含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七贤堂刊, 1991年重辑.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伯益. 黄帝九世孙. 其子若木,封徐国君,居东海,子孙以国为姓. 始祖 : (元) 徐金,字辛三,号敏斋. 由江西饶州府余干迁鄂,居黄冈. 辛三公下四子 : (明) 徐建寅,号受一 ; 徐建卯,号受二(居武昌) ; 徐受三,讳建辰,字德田,号寿生(居罗田) ; 徐受四,字建巳. 受一公下派祖(4世) : 徐应春 ; 徐道庚. 应春公下二房 : 徐忠(周华长房) ; 徐聪(周华次房). 道庚公下四房 : 徐礼(西分祖) ; 徐政,字枝荣,号理符(南分祖) ; 徐信,字朴斋 ; 徐佑,号启斋(东分祖). 东分房下支祖(7世) : 徐耀,号墩庵(大房) ; 徐滔,号昆庵(二房) ; 徐瀚,字镒庵(三房,失考) ; 徐昺,字精孚(四房). 皆仕通公之子. 受二公下派祖 : (明) 徐应麒,字世祯(居马桥畈) ; 徐应麟,字世祥(居西洋畈) ; 徐应珠,字世采 ; 徐应凤,字世瑞. 受三公下派祖 : 徐应远,讳贵远,字凤岐,号材上. 下有二子 : 徐全勇 ; 徐全智. 受四公下派祖 : 徐应升 ; 徐应元 ; 徐应机 ; 徐应明. 旧派 : 祖德延芳远 先猷诵泽崇 征祥开令绪 笃庆集丰功. 新派 : 典范生香 福祚绵长 南洲高士 千载宣扬.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徐氏宗谱 [48卷,含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七贤堂刊, 1991年重辑.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伯益. 黄帝九世孙. 其子若木,封徐国君,居东海,子孙以国为姓. 始祖 : (元) 徐金,字辛三,号敏斋. 由江西饶州府余干迁鄂,居黄冈. 辛三公下四子 : (明) 徐建寅,号受一 ; 徐建卯,号受二(居武昌) ; 徐受三,讳建辰,字德田,号寿生(居罗田) ; 徐受四,字建巳. 受一公下派祖(4世) : 徐应春 ; 徐道庚. 应春公下二房 : 徐忠(周华长房) ; 徐聪(周华次房). 道庚公下四房 : 徐礼(西分祖) ; 徐政,字枝荣,号理符(南分祖) ; 徐信,字朴斋 ; 徐佑,号启斋(东分祖). 东分房下支祖(7世) : 徐耀,号墩庵(大房) ; 徐滔,号昆庵(二房) ; 徐瀚,字镒庵(三房,失考) ; 徐昺,字精孚(四房). 皆仕通公之子. 受二公下派祖 : (明) 徐应麒,字世祯(居马桥畈) ; 徐应麟,字世祥(居西洋畈) ; 徐应珠,字世采 ; 徐应凤,字世瑞. 受三公下派祖 : 徐应远,讳贵远,字凤岐,号材上. 下有二子 : 徐全勇 ; 徐全智. 受四公下派祖 : 徐应升 ; 徐应元 ; 徐应机 ; 徐应明. 旧派 : 祖德延芳远 先猷诵泽崇 征祥开令绪 笃庆集丰功. 新派 : 典范生香 福祚绵长 南洲高士 千载宣扬.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徐氏宗谱 [48卷,含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七贤堂刊, 1991年重辑.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伯益. 黄帝九世孙. 其子若木,封徐国君,居东海,子孙以国为姓. 始祖 : (元) 徐金,字辛三,号敏斋. 由江西饶州府余干迁鄂,居黄冈. 辛三公下四子 : (明) 徐建寅,号受一 ; 徐建卯,号受二(居武昌) ; 徐受三,讳建辰,字德田,号寿生(居罗田) ; 徐受四,字建巳. 受一公下派祖(4世) : 徐应春 ; 徐道庚. 应春公下二房 : 徐忠(周华长房) ; 徐聪(周华次房). 道庚公下四房 : 徐礼(西分祖) ; 徐政,字枝荣,号理符(南分祖) ; 徐信,字朴斋 ; 徐佑,号启斋(东分祖). 东分房下支祖(7世) : 徐耀,号墩庵(大房) ; 徐滔,号昆庵(二房) ; 徐瀚,字镒庵(三房,失考) ; 徐昺,字精孚(四房). 皆仕通公之子. 受二公下派祖 : (明) 徐应麒,字世祯(居马桥畈) ; 徐应麟,字世祥(居西洋畈) ; 徐应珠,字世采 ; 徐应凤,字世瑞. 受三公下派祖 : 徐应远,讳贵远,字凤岐,号材上. 下有二子 : 徐全勇 ; 徐全智. 受四公下派祖 : 徐应升 ; 徐应元 ; 徐应机 ; 徐应明. 旧派 : 祖德延芳远 先猷诵泽崇 征祥开令绪 笃庆集丰功. 新派 : 典范生香 福祚绵长 南洲高士 千载宣扬.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三元徐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元徐续谱理事会, 2005年重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三元始祖 : (唐) 徐子回. 会昌二年任东阳县令,落籍东阳. 浦潭发祥祖(9世) : 徐岳,更名感,号东山道人,谥养素先生,行英六. 始迁招贤村之浦潭. 金蒙山始祖(11世) : (宋) 徐权,字仲益,号怡中,行端六. 创业于金蒙山. 生四子 : 徐世暐 ; 徐世益 ; 徐世导 ; 徐世刚. 三谷祖(12世) : (宋) 徐世暐,字彦道,号清逸居士,行百四(前印谷祖,徙居上双溪) ; 徐世益,字彦章,一字彦友,号僊峰道人,行百六(三元祖,居三元苓谷) ; 徐世导,字彦实,行百七十 ; 徐世刚,行百八十(学陶祖,同居乐陶磻谷). 观里下宅派祖(17世) : (宋) 徐纯嘏,字允诚,行清五十五. 迁居下宅. 水阁祖(19世) : (元) 徐信,字彦孚,号东泉居士,行仁七十四 ; (21世) 徐存迪,字克彰,行礼百二十七. 清塘祖(21世) : (元) 徐德然,行礼四. 宅后山祖(21世) : (元明之际) 徐彪,行礼四十四 ; 徐中孚,字克善,行礼七十七 ; 徐中原,号礼八十二 ; 徐存苗,字贵成,行礼九十四. 岭下前山祖(21世) : (明) 徐存颐,字克安,行礼八十五. 子孙析置后宅. 东宅祖(21世) : (明) 徐存述,号礼百十八 ; 徐存茂,字茂中,行礼百四十九. 浦潭祖(21世) : 徐存节,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 永乐间由水阁迁居三元西山下建序和堂. 夏溪祖(21世) : (明) 徐存协,行礼百七十五. 下分二支 : 徐守嘉,行智二百四十七(东前祖) ; 徐守忱,行智二百七十八(西前祖). 中宅祖(21世) : (明) 徐存俭,字执中,行礼百九十三. 居三元中宅. 双溪祖(21世) : (明) 徐存清,字正钟,行礼二百三十八. 迁居双溪林塘. 四传徐天旭,行良五百廿四. 于嘉靖年间迁双溪王村大园. 观里祖(21世) : (明) 徐文崇,字叔高,行礼二百五十五. 溪首祖(25世) : 徐恩,行良百十五公. 生二子 : 徐明本,行本二百五十二(干房) ; 徐明立,行本三百五十一(坤房). 班行(5世起) : 曾次元亨 英俊端百 千万亿文 清正仁义 礼智信贤 良宗茂衍 云庆富寿 康平永盛 隆昌谦和.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卷端题: 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浏览:0
徐姓导读知识
徐氏家谱辈分查询表
徐氏家谱辈分查询表
徐氏家谱在族谱网的家族谱谱库中总共包含了3424本,从家谱的辈分上我们可以看到有:“金、玉、满、堂、锦、松、清、烈、九、世、恩、荣、兆、百、代”等,徐姓的家谱在不同地区,其辈分的记载往往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先祖制定的字辈派行的不同,我们知道,字辈辈分是家谱中常见的一类文字记录,这也是家族文化的一种延续和传承,如果要查询详细的徐氏家谱中的字辈通常方法是通过家谱来进行寻找,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家对应的家谱,在找到自家的家谱后,可以翻阅查询到家谱中记录家族辈分表的哪页,然后根据自己祖辈的辈分字辈延续来进行查询,最后往往可以找到自己现在的字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各地徐氏家族的字辈表参考:各地徐氏字辈查询: ◆四川徐氏字辈:永定安帮国家和万事成 ◆ 驻马店一带徐氏一支家谱字派:龙仲德忠文王士廷雷万玉应如以启圣家传心法伟建宝东国祥泽庆海明志鸿 ◆ 广东和平徐氏一支家谱字派:德仲成友惠广世仁诵嘉日大斯之廷元延振东海声名焕南州福泽绵一言开有自百粤永其传善集家余庆宣敦谱若联克绍庭训在忠孝步前贤 ◆ 黑龙江省嫩江县徐氏一支家谱字派:庆源长兴远春和景茂昌 ◆ 辽宁大连徐氏一支家谱字派:仁光宗应伟常新家运成永安承丕乃世继有钦明 ◆ 清朝嘉庆年间从山东迁辽宁新金县徐氏一支:承金为大有修德绍家风积善传余庆富贵万世荣 ◆ 贵州都匀骆家田徐氏一支家谱字派:荣学际国治延佑宏世德孝友惟敬修光显永尔锡 ◆ 贵州省赤水市元厚镇庆丰村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洪万启光登先明永远福 ◆ 祖籍四川江津后迁到贵州家谱字辈:志属朝中政大光庭开国法永华昌 ◆ 安徽省肥西县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文学光宗贤能辅国明理安常宏昭世泽 ◆ 安徽太湖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朝仁由斯道文章百世从守邦成大志德茂应全忠 ◆ 安徽九都徐氏一支家谱字派:久永伯仲继贞尧显益家千枝馀庆善百世际英华礼义传先盛忠清裕后绵壬林欣璧合甲第卜珠联泽汇江河远名钦泰狱尊功动辉简策德行著乾坤 ◆ 浙江黄岩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正国以贤仕齐嘉义必仙 ◆ 辽宁省庄河县大陈庄和小陈庄徐氏一支家谱字派:元学春广兆仁复日焕祥连仲丕继本玉树振永昌 ◆ 清末从浙江德清到陕西西安的一支徐氏家人:昂锦鸿梓文尚元志一秉天敦本思世发布升照生 ◆ 云南巧家蒙姑徐氏始祖徐世珍字辈:福泰元宗伯梦景友奇仲万一良文立时逢明盛世洪启国朝运诗书致显扬传家昭厚泽祖德庆荣昌 ◆ 云南省文山州徐氏字辈:大洪立功舜仁义道德昌世代连芳子文光绍武长 ◆ 河南淮宾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立法炳章兴家安邦日升月恒祖德宗功永世其昌光耀乾坤 ◆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半截河乡徐湾村家谱字辈:乃天功书臣伟勋世传殿相宝怀廉未束标纪运台 ◆ 禹州市彰永堂徐氏字辈:明?迎?作儒致天克绍先业文修礼容学裕守泰振廷永庆光树昭本时应从宗 ◆ 河南周口淮阳一支徐氏字辈:广长万国培思元德怀士好学从善修文 ◆ 河南省获嘉县辛丰村一支徐氏字辈:振宗有连三传继广到延永生世家远仁義鸿德全 ◆ 广东澄海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翰先可乾成德常长科甲济美诗书传扬 ◆ 梅州丰顺徐氏一支家谱字辈:甲念大小八千福永忠良太时中文正兴高必聪明历代名位显奕世公业神 ◆ 浙江永嘉徐氏一支家谱字派:全智仁圣义端肃恭悌升宏安怀元亨正孝忠信贞廉礼让英敏庆魁隆俊彦才华盛雍和福寿长文汝良永守景承世应嘉宗国常康日思存定象贤顺日同炳焕积德萃荣光仲叔公尹士延九希子邦维若大绍立振起明昌作则观传继昭来望显扬 ◆ 浙江山阴清溪徐氏字辈:洪维祖德朱虎为俦佐舜赞禹尽献嘉谋泽延东海望重南州忠考济美义烈杨休奕叶礽来永保徽猷
浏览量:6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