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又名黑金丝猴黑仰鼻猴雪猴大青猴白猴花猴飞猴,藏语中称其为“知解”,傈僳族语称为“扎密普扎”,白语称为“摆药”(按:白文baip hhod,白猴之意)。它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川金丝猴,它的体色是灰黑色的。滇金丝猴仅在中国的云南和西藏高山针叶林有分布,是世界上栖息海拔高度最高的灵长类动物,也因此它们很晚才被人们认识。长期以来滇金丝猴一直是人们狩猎的对象,现在由于人类活动,它们正受到栖息地缩小和分割的影响。

滇金丝猴简介资料
Rhinopithecus bieti、(Milne-Edwards, 1897)
真后生动物亚界
疣猴亚科 Colobinae
脊椎动物亚门
真核域
仰鼻猴属
猴总科
四足总纲
动物界
滇金丝猴 R. bieti
哺乳纲
后口动物总门
脊索动物门
滇金丝猴相关文献
金丝猴
特征仰鼻猴的鼻孔与面部几乎平行,俗称“朝天鼻”,这一特点是对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减少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仰鼻猴体形中等,51~83厘米不等,尾长与身长差不多。仰鼻猴背部有发亮的长毛;颜面青色,一般头顶、颈项、肩膀、上臂、背部和尾部灰黑色,头侧、颈侧、躯体侧面和四肢内侧褐黄色。不同种毛色也有不同,川金丝猴毛色金黄,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毛色为黑灰色,缅甸金丝猴全身呈黑色。习性仰鼻猴栖息于2000~3000米地区的高山密林中。以野果、嫩芽、竹笋等植物为食,有垂直迁徙的习性,为群居动物,有丰富的社群行为,有多种的喊叫声。由于它们生活环境隐蔽,不易被人发现,所以对它们的研究并不多。仰鼻猴的孕期约200多天,5~7年性成熟。分布仰鼻猴(金丝猴)都分布在亚洲,其中三种(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山区,另一种越南金丝猴分布在越南北部。缅甸金丝猴分布于缅甸北部。分类和...
查看全文
川金丝猴
分布川金丝猴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在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相交界的森林之中,分布区域在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小凉山、秦岭、神农架、摩天岭北坡。特征川金丝猴体型中等,成年雄性体长平均为68厘米,尾长约与身体等长或更长。它的鼻孔向上翘,颜面部为蓝色,吻部肥大,没有颊囊,嘴角处有瘤状的突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和变硬。颊部及颈侧棕红,肩背具长毛,毛色金黄。习性川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由于植被的垂直分布,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在栖息的生境中作垂直移动。川金丝猴按家族性的小集群为活动单位,在组成大的集群。每个小家族集群由一只成年雄体为首领和3-5只雌猴及3岁以下的幼猴所组成。川金丝猴的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的芽孢、花、果实、树皮、种子等都是它们的食物,偶尔也捕食鸟、小型昆虫等。雌性川金丝猴约4-5岁性成熟,雄性则迟到7岁左右。全年均有交配,以8-...
查看全文
滇金丝猴
分布滇金丝猴分布地带狭窄,仅在我国的云南西北、西藏东南的高山林地有分布。特征滇金丝猴的皮毛并不是金黄色的毛,以灰黑、白色为主。滇金丝猴体形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740-830毫米,雌性个体较雄性小。它们的头顶长有尖形黑色冠毛,眼周和吻鼻部青灰色或肉粉色,鼻端上翘呈深蓝色。身体背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背后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身体腹面、颈侧、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尾较粗大基本等于体长,约510-720mm。习性滇金丝猴是世界上栖息海拔高度最高的灵长类动物。它们活动于海拔2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暗针叶林内。如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滇金丝猴也有社群等级行为,猴群为多雄多雌的混合群体,但种群内数量不大,多为20-60只,以家庭为单位活动。一个家庭常由一只雄性和2~3个雌性及若干幼仔组成。由于暗针叶林的特点,它们的主要食物是针叶树的嫩叶和越冬的花苞及叶芽苞,也食松萝(一种树挂地衣,Bryor
查看全文
黔金丝猴
分布黔金丝猴仅分布在贵州武陵山的梵净山地区。特征黔金丝猴的体型略小于川金丝猴,体长为64-69厘米,尾较身体长,约85-90厘米。脸部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吻鼻部略向下凹,不像川金丝猴那样肿胀。前额毛基金黄色,至后部逐渐变为灰白。背部灰褐,从肩部沿四肢外侧至手背和脚背渐变为黑色。肩窝有一白色块斑,肩毛长达16厘米。颈下、腋部及上肢内侧金黄色,尾基深灰色,至尾端为黑色或黄白色。幼体色淡,通体银灰。习性黔金丝猴活动的海拔高度比川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都低,多栖于海拔500-800米河谷阔叶林,夏季则多见于海拔1400-2200米左右的阔叶混交林,活动范围大,也偶见于村寨附近。群居性,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一群约150-250只,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黔金丝猴以多种植物的叶、芽、花、果及树皮为食。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到初冬。研究与保护黔金丝猴模式标本出自贵州北部,现收藏与大英博物馆。黔金丝猴自19...
查看全文
金丝猴
品种简介:金丝猴,又名金线狨、仰鼻猴、蓝面猴、线狨。属灵长目、猴科,形瘦长而壮实,背部有金黄色的长毛,故名“金丝猴”。 金丝猴毛最长可达23厘米,脸形较圆,吻部隆突,面盘靛蓝,鼻孔上翘,眼周围白色,尾巴与体长几乎相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保护价值很高。 金丝猴群聚生活,靠游曳树枝行动。主
查看全文
滇金丝猴相关标签
中国哺乳动物
云南动物
IUCN濒危物种
仰鼻猴属
中国特有种
云南哺乳类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西藏哺乳类
物种
家族谱大览
1.滇黔迟氏家谱, 1, 序 凡例 目录 1~7部 等,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5年. 合1册: 插图, 照片, 肖像.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云南昆阳祖(入滇1世): (元明之际) 迟昶,字明远. 祖藉山东济南淝城县. 明洪武年间, 以平滇功, 授云南右卫千户, 世袭, 驻防昆明遂落籍. 注: 昆阳县现属晋宁县辖区. 贵州威宁祖: 迟明(昶公的兄弟) ; 迟师尧(昶公7世孙). 注: 威宁旧名为乌撒. 云南昭通祖(入滇传衍第11世): (清) 迟先兆. 由贵州威宁清水塘迁到昭通府洒渔河任家院, 落籍昭通府恩安县(现今昭阳区). 云南新平者竜祖(1世,入滇传衍第7世): (明) 迟相二,又名思舜. 从昆明出征平乱, 阵亡斗门(即现今者竜). 注: 新平县于1980年改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云南寻甸祖(1世,入滇传衍第14世): 迟元. 云南巍山祖(入滇传衍第7~9世之间): 迟文学. 注: 此谱缺前言, 序一, 及序二. 注: 此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云南省昆阳县, 昭通县, 新平县, 寻甸县, 巍山县, 及贵州省威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100
滇黔迟氏家谱[7部]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5年. 合1册: 插图, 照片, 肖像.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云南昆阳祖(入滇1世): (元明之际) 迟昶,字明远. 祖藉山东济南淝城县. 明洪武年间, 以平滇功, 授云南右卫千户, 世袭, 驻防昆明遂落籍. 注: 昆阳县现属晋宁县辖区. 贵州威宁祖: 迟明(昶公的兄弟) ; 迟师尧(昶公7世孙). 注: 威宁旧名为乌撒. 云南昭通祖(入滇传衍第11世): (清) 迟先兆. 由贵州威宁清水塘迁到昭通府洒渔河任家院, 落籍昭通府恩安县(现今昭阳区). 云南新平者竜祖(1世,入滇传衍第7世): (明) 迟相二,又名思舜. 从昆明出征平乱, 阵亡斗门(即现今者竜). 注: 新平县于1980年改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云南寻甸祖(1世,入滇传衍第14世): 迟元. 云南巍山祖(入滇传衍第7~9世之间): 迟文学. 注: 此谱缺前言, 序一, 及序二. 注: 此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云南省昆阳县, 昭通县, 新平县, 寻甸县, 巍山县, 及贵州省威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0
1.张氏家谱.滇黔南峯宗支, 1, 上卷, 1341-2013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2.张氏家谱.滇黔南峯宗支, 2, 下卷, 1341-2013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张氏家谱.滇黔南峯宗支, 1, 1341-2008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滇中袁氏家谱
滇中袁氏家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