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

外部链接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标准,或称个人电脑接口(Personal Computer Interface),实际应用中简称为PCI,是一种连接电脑主板和外部设备的总线标准。一般PCI设备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 直接内置于主板上的集成电路,在PCI规范中称作“嵌入设备”(planar device);或者
  • 安装在插槽上的扩充界面卡。

PCI bus常见于现代的个人电脑中,并已取代了ISA和VESA局部总线,成为了标准扩充总线。PCI总线亦常见于其他电脑类型中。PCI总线最终将被PCI Express和其他更先进的技术取代,这些技术现在已经被用于最新款的电脑中。

PCI规范规定了该总线的物理尺寸(包括线宽)、电气特性、总线时序和协议。该规范可从美国PCI-SIG协会购得。

常见的PCI卡包括网卡、声卡、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电视卡和硬盘控制器等,另外还有USB和串行端口等端口。原本显卡通常也是PCI设备,但很快其频宽已不足以支持显卡的性能。PCI显卡现在仅用...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简介资料
外部链接标准
1993年7月
不支持
133 MB/s
2004年
1
选择性
并行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32/64 bits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相关文献
标准
参见协作问题事实型标准(英语:Defactostandard)国防标准标准组织开放标准国际单位制国家标准标准化
查看全文
感光耦合组件
发展史CCD是于1969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所发明的。当时贝尔实验室正在发展视频电话和半导体气泡式内存。将这两种新技术结起来后,博伊尔和史密斯得出一种设备,他们命名为“电荷‘气泡’组件”(Charge"Bubble"Devices)。这种设备的特性就是它能沿着一片半导体的表面传递电荷,便尝试用来做为记忆设备,当时只能从寄存器用“注入”电荷的方式输入记忆。但随即发现光电效应能使此种组件表面产生电荷,而组成数字视频。1971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已能用简单的线性设备捕捉视频,CCD就此诞生。有几家公司接续此一发明,着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包括飞兆半导体、美国无线电公司和德州仪器。其中飞兆半导体的产品率先上市,于1974年发表500单元的线性设备和100x100像素的平面设备。2006年元月,博伊尔和史密斯获颁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颁发的CharlesStarkDraper...
查看全文
组件对象模型
概要COM实质上是一种语言无关的对象实现方式,这使其可以在创建环境不同的场合、甚至跨计算机的分布环境下被复用。COM允许复用这些对象,而不必知道对象内部是如何实现,因为组件实现者必须提供良好定义的接口从而屏蔽实现细节。通过引用计数,组件对象自己负责动态创建与销毁,从而屏蔽了不同编程语言之间的内存分配语义差异。在COM接口之间的类型转换通过QueryInterface方法。对于某些应用程序来说,COM已经部分被.NET框架取代。COM通过WindowsCommunicationFoundation(WCF)支持WebService。COM对象通过.NETCOMInterop可以被所有.NET语言使用。网络化的DCOM使用二进制私有格式,而WCF鼓励使用基于XML的SOAP消息机制。COM非常类似其他软件组件接口技术,如CORBA与JavaBeans,它们各自有其优点与弱点。与C++不同,CO...
查看全文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
历史一张PCI-X的千兆以太网卡PCI标准的开发于1990年前后开始于英特尔。1992年6月22日,英特尔发表PCI1.0标准,该标准仅限于组件级规范。1993年4月30日,PCI-SIG发表了PCI2.0标准,这个标准第一次创建了连接器与主板插槽间的标准。PCI标准被立即应用于服务器中,取代了先前的MCA及EISA,成为服务器扩展总线的不二选择。在主流个人计算机中,PCI标准则缓慢地取代着VESA局部总线(VLB);直至1994年后期第二代奔腾PC推出后,该标准方得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突破。1996年,VLB彻底退出了个人计算机市场,制造厂商甚至将PCI标准应用于486计算机中。EISA标准则与PCI标准共存使用至2000年。苹果电脑在1995年中期将PCI标准应用于专业产品PowerMacintosh电脑中(而取代了NuBus),而消费者产品MacintoshPerforma则于1...
查看全文
软件组件
参见基于组件的开发
查看全文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相关标签
计算机总线
主板
已被淘汰的电脑硬件
IBM PC兼容机
信息技术
家族谱大览
上党郡连氏宁都九届联修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连氏族谱 : 古上党襄垣东畛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 2014年版. 全1册(288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连称. 春秋时为齐大夫. 一世祖 : (元) 连肇,字开纪. 至元间进士. 东畛派祖 : (元明之际) : 连楹,字子聪,号栋宇,谥忠烈公. 肇公之孙. 连家村祖(4世) : 连巨,字精一. 楹公第四子. 巨公下三房 : 连旺 ; 连晓 ; 连旭. 行辈字 : 鉴汉树勋远 铎济标显堂 镇漳相炳耀 镶汝乐熙塘. 散居地 : 山西省襄垣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签题 : 连氏族谱. 版心题 : 连氏族谱(东畛卷).
浏览:0
鶴峯連氏宗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1918]重修(瑞邑平阳坑东岙 : 王志文印刷). 10册 : 世系表. 撰序者 : 连树之,字毓楟 ; 连泮林,字嗣藻. 注 : 此谱不标卷数, 不确定是否齐全. 且部分破损难阅. 一世祖 : (宋) 连玄庶,别号底清. 舜宾公之子. 与弟玄庠公由湖广德安府应山县徙乐. 生一子: 连端贞,号湖广. 乐清始祖(5世) : (宋) 连南夫,字一阳. 自闽徙温. 生三子: 连宇茹 ; 连宇芹 ; 连宇臣. 宇茹公生二子(7世) : (宋) 连世瑜,行八一(老大房祖) ; 连居仁,行八二(老二房祖). 世瑜公下派祖(12世) : 连元恒,字彦通,号荡南,行彦四. 下有五子,分五房. 房祖(13世) : 连道传(大房) ; 连道丕,字叔德,行肃五(二房) ; 连道钦(三房) ; 连道模(四房,迁居上虞,另谱) ; 连道季(五房). 二房道丕公生七子(14世) : 连伯昕,行崇六 ; 连伯惖,行崇九 ; 连伯喛,行崇十 ; 连伯㫹,行崇十二 ; 连伯曮,行崇十三 ; 连伯𣆲,行崇十五 ; 连伯宴,行崇廿二. 五房道季公生四子(14世) : 连伯㬙,字明㧑,行崇十九 ; 连伯昪,字明洵,行崇廿七 ; 连伯昺,字明操,行崇三二 ; 连伯暹,字明玉,行崇卅三. 讳行 : 玄端子淑 南宇世士 如采同元 道伯文尹 公承廷友庆 康登邦国清 毓秀嗣新正 克家启俊英 明王传大德 继治有贤良. 表字(27世起) : 其旋方衍祚 丕绍可昌宗 熈朝光志学 瑞集景时亨. 雁行 : 底湖德应 一纯行祥 元忠端彦 肃崇尚洪 恭宽信敏惠 仁义礼智睿 尊亲昭秩序 婣睦植纲常 伦纪乾坤定 金枝奕叶芳.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连氏宗谱 部分版心题 : 𡽬前连氏宗谱
浏览:100
鶴峯連氏宗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同治11 [1872]重修. 存9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多处破损. 至少缺卷2. 世系自第五世南夫公起. 1至4世祖先资料请参阅鹤峰连氏宗谱[不分卷] (TN-2768498). 五世祖 : (宋) 连南夫,字一阳. 自闽徙温. 生三子: 连宇茹 ; 连宇芹 ; 连宇臣. 宇茹公生二子(7世) : (宋) 连世瑜,行八一(老大房祖) ; 连居仁,行八二(老二房祖). 世瑜公下派祖(12世) : 连元恒,字彦通,号荡南,行彦四. 同祖公次子. 下有五子,分五房. 房祖(13世) : 连道传,字叔鲁,行肃四(大房) ; 连道丕,字叔德,行肃五(二房) ; 连道钦(三房) ; 连道模(四房,迁居上虞,另谱) ; 连道季(五房). 二房道丕公生七子(14世) : 连伯昕,行崇六 ; 连伯惖,行崇九 ; 连伯喛,行崇十 ; 连伯㫹,行崇十二 ; 连伯曮,行崇十三 ; 连伯𣆲,行崇十五 ; 连伯宴,行崇廿二. 五房道季公生四子(14世) : 连伯㬙,字明㧑,行崇十九 ; 连伯昪,字明洵,行崇廿七 ; 连伯昺,字明操,行崇三二 ; 连伯暹,字明玉,行崇卅三. 讳行(5世起)似为 : 南宇世士 如采同元 道伯文尹 公承廷友庆 康登邦国清 毓秀嗣新正 克家启俊英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连氏宗谱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1.连族谱牒 [5卷, 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潞安翰墨林书局印). 6册. 一世祖 : (元) 连肇,字开纪 散居地 : 山西省襄垣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