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

夫差(前6世纪?-前473年),姓,春秋时期吴国第25任君主,在位时期为前495年—前473年。

夫差简介资料
公元前495 年
公元前473 年
公元前473 年
夫差相关文献
夫差有几个儿子夫差的儿子都是谁?
夫差有几个儿子夫差的儿子都是谁?,夫差有2个儿子,分别是太子友、王子地。太子友,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夫差的
查看全文
夫差的读音吴王夫差怎么读
夫差的读音吴王夫差怎么读,夫差拼音:[fūchāi]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
查看全文
吴王夫差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 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闻报,悉发精兵击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
查看全文
夫差
原文标题:吴王夫差姬夫差(?-前473)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6-前473)。阖闾次子。为遵从败于越王勾践的父王阖闾的遗训,即位当年就以伯嚭为太宰,与老将伍子胥操演军队,以图复仇。次年在夫椒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公元前486年,开邗沟,连接长江和淮水,开辟出一条通向宋、鲁的水道,进逼中原。此后,又在艾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与晋争霸,适逢晋室内乱,夫差一度夺得霸主地位。连年的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越王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率精锐赴黄池之会、只有太子与老弱留守之机,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匆匆赶回与越议和。吴长期穷兵黩武,民力凋敝,难以与越抗衡。公元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杀。
查看全文
夫差的生平简介吴王夫差为什么会失败
子贡:“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这是子贡对吴王夫差的评价。回顾春秋战国的历史,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精彩的故事,但最为人熟知且津津乐道的便是吴越争霸的那段往事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争霸,一直都是春秋时期的焦点。 吴王夫差又
查看全文
夫差相关标签
苏州人
前6世纪出生
春秋时代自杀人物
前473年逝世
春秋人
吴国君主
末代帝王
姬姓
地方政权统治者
家族谱大览
東陽吳氏春秋, 1, 人像 1世商翁公起 派行 名目, 200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东阳吴氏春秋编纂委员会, 2006年修. 全1册(约670页) : 插图, 肖像. 注 : 本书包含浙江省东阳县13宗吴氏派系的世系资料. 受姓始祖(1世) : (商) 吴太伯. 父周太王. 姬吴世家26世祖. 自渤海迁于平江(今无锡梅里). 升苏(船山)祖(74世) : 吴商翁,字元龙,号三存,行四十二. 暨阳7世祖. 世居暨阳县桥头独山(今诸暨市陈宅镇), 赘迁吴宁北城(今东阳市城)许氏, 又迁邑北升苏乡灵山. 本支世出延陵,越州暨阳分支. 商翁公下房祖(88世) : 吴绍,字纯祖,号诚齐,行寿六(干房,徙居钱家庄,又称船家) ; 吴彩,字纯绣,号臣川,行寿十九(坤房). 厚𡊵祖(84世) : 吴德彰,名炜,字诚卿,行显四. 越州暨阳峡山人(今诸暨市陈宅镇岭后村). 越州暨阳17世祖. 自鹿山迁永宁乡厚𡊵(今吴良村后半村). 本支世出延陵,越州暨阳分支. 子孙析置祥坞(或长坞),白坦,新塘,湖岑,泮田等地. 高城(里厅)祖(84世) : 吴泳,字希圣,号俭齐,行小十九. 义乌青口岭8世祖. 其后自义乌青口岭迁至东阳怀德乡63都高城. 本支世出延陵,越州暨阳至义乌青口岭分支. 后分: 吴袍,行庆八(里马塘派) ; 吴展,行庆十七(高城派). 岘荆祖(85世) : 吴程,字公远. 自义乌八里桥迁东岘峰. 本支世出延陵,越州暨阳至义乌青口岭及义乌八里桥分支. 后分二房 : 吴克敬,字守诚(前山,今横店镇牛背陇村) ; 吴克仁,字守忠(溪头,今横店镇棠溪村). 灵岳祖 : 吴淮,字澄之,号石峰,行开一. 仙居6世祖. 自仙居田头迁居婺东仁寿乡56都马泽桥头(今安恬吴公桥). 后分八宅(上,下,南,中,东,西,新,厚). 南岑祖(80世) : 吴芾,字明可,号湖山居士,行元三. 仙居9世祖. 世居湖山(今官路镇后里吴村),后迁南岑(今东阳市区南部). 本支世出延陵,仙居吴氏分支. 源于山阴吴氏. 芾公后有七宅(南,北,东,西,前,中,后), 及八房(元,亨,利,贞,仁,义,礼,智). 又分61房派和吴姓聚居村. 林口祖(92世) : 吴伦,字若序,行伦十一. 新昌南明吴氏22世祖. 居樟树脚. 本支世出延陵,越州新昌县南明吴氏至上小于吴氏分支. 后有两房: 吴华,字华林,行正二十九(长房) ; 吴贵,字世年,行正三十(幼房). 长林祖 : 吴有文,行礼一. 吴焜子. 世居福建小福丁州,迁温州,后迁东阳长林. 本支世出延陵,新昌吴融家族分支. 后分仁房,义房. 又分干房,坤房. 高城(外厅)祖(83世) : 吴延圭,又名凤,字怡勉. 温州永嘉之西16世祖. 本支世出延陵,吴武陵分支. 后有两房三派 : 吴彦彰,行贵二(长房贵二公派) ; 吴彦盛,字循德(贵七公派) ; 吴彦齐,字循理(三房贵四公派). 盘古祖(83世) : 吴万里,字怡远,行华四. 永嘉西吴氏家族16世祖. 本支世出延陵,系湖广至温州永嘉吴氏家族分支. 后有甘井支. 甘井祖(86世) : 吴杞,字守升,行百四. 盘古吴氏5世祖. 居石盆,徙居邑西甘井. 本支世出延陵,温州永嘉吴氏家族,东阳盘古分支. 鸡峰祖(94世) : 吴尚愍,又名大旻,号平川,行仁一. 天台17世祖. 本支世出延陵,天台吴氏分支,后徙东阳永寿鸡啼峰(今黄坑村). 尚愍公后四大房派 : 吴尧宪,字宗华,行义二(大房) ; 吴尧应,字宗富,行义三(二房) ; 吴尧懋,字宗全(三房) ; 吴尧志,字宗满(四房). 高砂祖(82世) : (宋) 吴文,字公器,号淡齐,行悌五. 本支世出吴王夫差宗系, 婺州马海至乌伤碑吴氏分支. 排行字第 : 各支排行名讳字目表见529-542页(影像285-292页).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夫椒柴泉杭氏宗谱[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公元2014年九修. 8册: 插图, 地图, 照片, 世系表. 远祖: 杭伯徐. 长沙太守. 始祖: (唐) 杭恽,字永昌,号心斋. 任右金吾将军. 为柴泉始祖. 敦本堂始祖(1世): (元明之际) 杭道善,字元一,号冠椒. 恽公27世孙. 复居寨前(柴泉, 今属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 道善公派下支祖(3世): (明) 杭敏言,字常吉,号耀庭 ; 杭敏信,字履泰,号汇吉. 注: 此谱排序以敏信公为先. 敏信公下派祖(5世): (明) 杭智,字汝明,号乐耕(本支派祖, 四子分四房: 杭槃 ; 杭楘 ; 杭果 ; 杭乐) ; 杭仁,字汝诚,号守耕(锡邑支派) ; 杭勇,字汝修,号式耕(郡城(常州)支派). 敏言公派下支祖 (9世): 杭汝楫. 无锡南门开化站头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杭氏宗谱.
浏览:0
夫椒柴泉杭氏宗谱[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公元2014年九修. 8册: 插图, 地图, 照片, 世系表. 远祖: 杭伯徐. 长沙太守. 始祖: (唐) 杭恽,字永昌,号心斋. 任右金吾将军. 为柴泉始祖. 敦本堂始祖(1世): (元明之际) 杭道善,字元一,号冠椒. 恽公27世孙. 复居寨前(柴泉, 今属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 道善公派下支祖(3世): (明) 杭敏言,字常吉,号耀庭 ; 杭敏信,字履泰,号汇吉. 注: 此谱排序以敏信公为先. 敏信公下派祖(5世): (明) 杭智,字汝明,号乐耕(本支派祖, 四子分四房: 杭槃 ; 杭楘 ; 杭果 ; 杭乐) ; 杭仁,字汝诚,号守耕(锡邑支派) ; 杭勇,字汝修,号式耕(郡城(常州)支派). 敏言公派下支祖 (9世): 杭汝楫. 无锡南门开化站头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杭氏宗谱.
浏览:0
夫椒柴泉杭氏宗谱[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公元2014年九修. 8册: 插图, 地图, 照片, 世系表. 远祖: 杭伯徐. 长沙太守. 始祖: (唐) 杭恽,字永昌,号心斋. 任右金吾将军. 为柴泉始祖. 敦本堂始祖(1世): (元明之际) 杭道善,字元一,号冠椒. 恽公27世孙. 复居寨前(柴泉, 今属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 道善公派下支祖(3世): (明) 杭敏言,字常吉,号耀庭 ; 杭敏信,字履泰,号汇吉. 注: 此谱排序以敏信公为先. 敏信公下派祖(5世): (明) 杭智,字汝明,号乐耕(本支派祖, 四子分四房: 杭槃 ; 杭楘 ; 杭果 ; 杭乐) ; 杭仁,字汝诚,号守耕(锡邑支派) ; 杭勇,字汝修,号式耕(郡城(常州)支派). 敏言公派下支祖 (9世): 杭汝楫. 无锡南门开化站头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杭氏宗谱.
浏览:0
夫椒钮氏家乘 [初编19卷, 二编16卷]
始祖 : 钮原元字善长追赠节干 散居地 : 江苏省宜兴县江阴县溧阳县等地
浏览:0
1.夫椒钮氏家乘 [初编19卷, 二编16卷]
始祖 : 钮原元字善长追赠节干 散居地 : 江苏省宜兴县江阴县溧阳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