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古代近东

古代近东

古代近东古近东(英文:ancient Near East)是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即今中东一带: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土耳其东南部及叙利亚东北部)、古埃及(纵然埃及大部分地理上属于非洲东北部)、古伊朗(埃兰、米底、帕提亚及古波斯)、安那托利亚/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及亚美尼亚)、黎凡特(今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国及约旦)、马耳他及阿拉伯半岛。

古代近东见于近东考古学及古代史的研究。古代近东始于前4千年苏美尔文明的兴起,至于何时终结,众说纷纭:有指历经铜器时代及铁器时代;亦有指直至前6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或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为止。

古代近东被视为文明的发源地。该地域最早实行全年集约农业;向世界最传播最早的书写系统;先后发明陶轮、车轮及水车轮;建立最早的中央集权政府、法典及帝国;推行社会阶级、奴隶制;发动战争;以及为天文学及数学等领域奠基。

古代近东相关文献
古代军事发明:古代战车
古代军事发明:古代战车,流马: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
查看全文
古代官服
古代官服 ,古代官服的颜色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
查看全文
近东
定义19世纪以前,在欧洲人眼中,“东方”指的是奥斯曼帝国发源地。1820年代,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曾说“derBalkanbeginntamRennweg”(巴尔干从Rennweg开始),Rennweg只是维也纳市郊往东方的一条道路。1834年英国游记历史学者AlexanderKinglake出发前往圣地,途经伊斯坦布尔、塞浦路斯、贝鲁特、开罗、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等地,在其著作《Eöthen,orTracesofTravelBroughtHomefromtheEast》中,他发现“东方”开始于贝尔格莱德,从这里他离开了熟悉的欧洲(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踏上陌生的奥斯曼帝国领域。1902年,英国考古学者D.G.Hogarth在其书《TheNearerEast》中,定义“近东”的地理范围:包含巴尔干半岛、埃及、安那托利亚、亚美尼亚、阿拉伯半岛,以及伊朗西部。在同一年,美国海军军官阿尔弗雷...
查看全文
古代近东
外部链接TheHistoryoftheAncientNearEast—AdatabaseoftheprehistoricNearEastaswellasitsancienthistoryuptoapproximatelythedestructionofJerusalembytheRomans...VicinoOriente—VicinoOrienteisthejournaloftheSectionNearEastoftheDepartmentofHistorical,ArchaeologicalandAnthropologicalSciencesofAntiquityofRome‘LaSapienza’University.TheJournal,whichispublishedyearly,dealswithNearEasternHistory,Archaeology,Epigraphy,...
查看全文
近东问题
拿破仑时代阿索斯海战后的俄罗斯舰队在19世纪初期,欧洲的焦点落于拿破仑一世身上。他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以及维持欧洲无力反抗他,因此拿破仑于1807年蒂尔西特和约中与俄罗斯帝国结盟。俄国承诺协助拿破仑对抗英国,作为回报,沙皇将会取得奥斯曼帝国治下的摩尔达维亚及瓦拉几亚。若苏丹拒绝交出这两块地区,法俄将会联合进攻奥斯曼帝国,而奥斯曼于欧洲的统治地区将会被两国瓜分。拿破仑计划除了威胁到奥斯曼帝国外,亦威胁了英国、奥地利及普鲁士,因为法俄的强大同盟将会令三国无力抵抗。法俄的联盟自然引起奥地利的猜忌,因为她认为法俄联军将会毁灭奥斯曼帝国,不过奥国仍然认为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阻止。不过若外交手段失败,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决定他会支持对奥斯曼帝国的瓜分。因为尽管瓜分对奥国可能不利,但至少比起俄国单独完全吞并东南欧更安全。但是,法俄联军在这次俄土战争中并未有发生,而且联盟亦最终于1812年因为俄法战争而...
查看全文
古代近东相关标签
古代近东
近东
西亚
家族谱大览
1.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
原书 : 台北市 : 正中书局, 民国46[1957]. 1, 256页. 注 : 民国37[1948]发行初版.
浏览:100
1.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
原书 : 台北市 : 正中书局, 民国46[1957]. 1, 256页. 注 : 民国37[1948]发行初版.
浏览:100
韦氏古代族谱
韦氏古代族谱
浏览:26379
韩改韦氏古代祖族谱
韩改韦氏古代祖族谱
一、本族谱手机未注册亦可看: 1、倒着看:可调到最后一页或搜索某人,往前翻看。2.随机看:可搜索谱中任何人名看。 二、手机注册后免费查看全谱: 1、本谱仍在不断更新中,目前只是完成一小部分,针对已完成内容而言,由于本谱涉及地域宽广、时间久远、人员繁多,错漏、不足之处仍在所难免,望知情人士海涵,并提出修改之意见或建议,望后裔族贤以臻完善,便于族人查阅及参考。 2、本谱提倡摒弃传统谱录法:记男不记女之缺陷。倡导男女平等,无论男女均可入谱。
浏览:0
梅县古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修(戊辰夏月台影印本).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古弼. 元魏吏部尚书,寓山西大同府代县. 入粤祖(一世) : (唐末) 古云应,二十五府君. 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赣州,迁南雄. 梅县始迁祖(7世) : (唐宋之际) 古𫄧绶. 全望公之子. 派祖(11世) : (宋) 古革,字仲通,号云泉. 凤仪公长子. 革公下三子 : (宋) 古牧,号梅叟(长房,籍石坑都,子孙为天字号) ; 古敌,号梅轩(二房,籍万安都,子孙为地字号) ; 古敏,号梅隐(三房,籍石窟都,子孙为人字号). 字辈(41世起) : 永年思国宝 俊杰佐朝纲 忠厚宜家远 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 崇本定芬芳 勤绍先谟训 兴隆富贵昌.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古氏族谱.
浏览:0
梅县古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修(戊辰夏月台影印本).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古弼. 元魏吏部尚书,寓山西大同府代县. 入粤祖(一世) : (唐末) 古云应,二十五府君. 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赣州,迁南雄. 梅县始迁祖(7世) : (唐宋之际) 古𫄧绶. 全望公之子. 派祖(11世) : (宋) 古革,字仲通,号云泉. 凤仪公长子. 革公下三子 : (宋) 古牧,号梅叟(长房,籍石坑都,子孙为天字号) ; 古敌,号梅轩(二房,籍万安都,子孙为地字号) ; 古敏,号梅隐(三房,籍石窟都,子孙为人字号). 字辈(41世起) : 永年思国宝 俊杰佐朝纲 忠厚宜家远 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 崇本定芬芳 勤绍先谟训 兴隆富贵昌.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古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