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井渠法

井渠法

井渠法是中国汉朝所发展出来的地下窖井技术。

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井渠法传至西域。为治理盐碱地,庄熊罴向汉武帝建议开渠引洛水灌溉。汉朝派遣一万多名士兵先在地下挖暗渠,再将水从商颜山(今大荔县北的铁链山)引向东面。《史记·河渠书》载:“武帝初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

井渠法相关文献
井渠法
参考书目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参见渡槽倒虹吸
查看全文
白渠
流域白渠工程与郑国渠相似,在泾河从北方山谷流入关中平原处,把部分河水引入主渠;主渠起初与泾河平行而相近,进入关中平原时分开;渠道灌溉系统分为几支,水流通过叫“斗”的出水闸门分别进入沟渠,流向农田。主渠渠道历代变化不大,变化的多是沿渠道支流而分布的闸门“斗”。唐代时有斗176个,元代135个,晚清时只有106个。白渠西起自池阳谷口郑国渠南岸,引出泾河水流向东南,经池阳、栎阳向东到下邦后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长二百里,受益农田四千五百余顷。作用郑白渠灌溉面积逐渐减少。史书记载,郑国渠灌田4万顷,汉代白渠4千顷,唐代时6千至1万顷,北宋时2-6千顷,维修后增至3万顷,元代后期7-8千顷,明代中期8千顷(可能虚报),明代后期及清代前期减至700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余顷。由于泾河含有较多泥沙,白渠也为关中平原农田带来了肥沃的沉积土壤。时人赞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查看全文
渠州
历代沿革梁普通三年(522年),置流江县。同时置北宕渠郡.领流江县、始安县(治今广安县北)2县。大同三年(537年)置渠州,今渠江镇,时为州、郡、县治地。另有北宕渠郡属新州,治地盐亭。太清元年(547年),渠州仍置,辖北宕渠、景阳2郡。北宕渠郡仍领流江、始安2县。北周在州郡之上置总管府,渠州隶利州总管府。武成元年(559年),改北宕渠郡置流江郡。渠州领流江、景阳2郡外,另撤邻州所属2郡归渠州。流江郡仍领流江、始安2县。隋统一全国后,改地方行政为州县两级制。开皇三年(583年),以原流江、邻山和容山容川(今垫江)3郡合置渠州。领流江县,賨城县(原始安县)、邻水县、垫江县4县,州治同前。流江郡自此废。大业三年(607年),渠州改名宕渠郡,领上述4县外,增宕渠县(治今营山县黄渡场)、咸安县(治今营山县东北)2县,州(郡)县治地同前。唐朝政区先后有所改易,但基本仍为州县两级制。武德元年(618)改...
查看全文
渠犂
参考文献《汉书·西域传》
查看全文
且渠
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查看全文
井渠法相关标签
水利工程
家族谱大览
渠川葉氏宗譜, 27, 行禪 卷二 坦頭三房 33世會法公起世系, 20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渠口叶氏宗谱管理委员会, 2005年重修. 3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沈诸梁. 楚令尹,封叶地,叶公以姓别沈. 一世祖 : 叶亮,字光宗. 渠口始祖(13世) : 叶福,字庆翁,号洛宾,行宽一. 恭十一公长子. 郑山太祖(16世) : 叶仲宾,字子观,行惠五. 四传叶臣欢,行智一,徙居郑山. 横垅太祖(17世) : 叶承鼎,行永八. 居中村外宅. 子孙析置横垅,干藤湾,黄村等地. 分派祖(18世) : (明) 叶光祖,字兴宗,行端八. 叶承焕(永七公)之长子. 子孙继分家屋,高塘,外宅,道纪等派. 分派祖(18世) : (明) 叶光袒,字兴平,行端十二. 叶承焕之次子. 子孙继分上村角岩下,苍坡岙底,蒲沙湾,里茅,松园岩下等派. 分派祖(18世) : 叶承瑜,行永三. 子孙继分外宅横垅, 万桥等派. 行禅始祖(20世) : 叶元杰,字永昌,行智百二八. 子孙析置坦头,下埭,黄田等地. 乌牛山下始祖(20世) : 叶道瑶,行智十四. 坑头始祖(20世) : 叶道瑊,行智八四 ; 叶道现,行智九九. 山下四房(20世) : 叶道深,字智七三(长房,凤翔房,居溪口上巷) ; 叶道渊,行智九十(二房,居大岩根,盘石) ; 叶道泓,行智百十一(三房,居双岩) ; 叶道浦,行智二百八(四房,居上村角). 蔡湾太祖(21世) : (明) 叶尚推,字君详,号一坡,行任八一.子孙析置石白,肩头山,佳溪,虹桥,岭根等地. 题桥太祖(21世) : 叶尚卷,字君舒,号一崖,行任百六. 子孙徙居杨坑,西垟,白泉岙底等地. 东坑太祖(21世) : 叶尚朵,字恒川,行仁一. 子孙析置叶山,东坑,溪龙,岩龙,潘家岙,潘山等地. 行第 : 宏仲祖始/祖伯 孙汝名士承 光良道尚立 国明天启定 元同萃嘉祥 会际升懋庆 丕显荣贤哲克昭学修来 晓鹏伟康强 建宁逢锦浩 永祺丰正欣 智博旭俊盛 裕文衍泽长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法氏家乘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清年间[19--?]. -2册 : 世系表 谨存卷3, 4 版心题 : 法氏宗谱 第一世祖 : 法若正(明)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黄氏创修宗谱 [8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21[1932].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辈派 : 金远士长盛 荣华世代先 登朝成一品 道德永流传. 始祖 : (明) 黄自政. 肇基江饶,迁徙楚北冈邑. 派祖(10世) : 黄嘉伦. 自政公第二子,谱明公之后. 嘉伦公下三孙 : (明清之际) 黄应试 ; 黄应宣 ; 黄应魁(后不详). 应试公下房祖(13世) : 黄玖,字维复 ; 黄瑶,字维亮 ; 黄琚(后不详). 玖房下支祖(15世) : 黄丙阳 ; 黄汉书. 瑶房下支祖 : 黄礼 ; 黄河,字胜清 ; 黄长 ; 黄杭,字升贤 ; 黄经,字彭高. 应宣公下支祖(15世) : (清) 黄沅 ; 黄湘 ; 黄淳,字鲁传 ; 黄法,字是则 ; 黄浴,字沂山 ; 黄泛 ; 黄浓.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黄氏宗谱.
浏览:0
黄氏创修宗谱 [8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21[1932].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辈派 : 金远士长盛 荣华世代先 登朝成一品 道德永流传. 始祖 : (明) 黄自政. 肇基江饶,迁徙楚北冈邑. 派祖(10世) : 黄嘉伦. 自政公第二子,谱明公之后. 嘉伦公下三孙 : (明清之际) 黄应试 ; 黄应宣 ; 黄应魁(后不详). 应试公下房祖(13世) : 黄玖,字维复 ; 黄瑶,字维亮 ; 黄琚(后不详). 玖房下支祖(15世) : 黄丙阳 ; 黄汉书. 瑶房下支祖 : 黄礼 ; 黄河,字胜清 ; 黄长 ; 黄杭,字升贤 ; 黄经,字彭高. 应宣公下支祖(15世) : (清) 黄沅 ; 黄湘 ; 黄淳,字鲁传 ; 黄法,字是则 ; 黄浴,字沂山 ; 黄泛 ; 黄浓.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黄氏宗谱.
浏览:0
锦绣庄氏宗谱[14卷, 首末各1卷]
原书: 稿本影印, 民国37[1948]重修. 存1册: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福建始祖: (唐) 庄森,字一郎,号文盛. 由光州固始县, 从王潮入闽, 家于泉州永春桃源里蓬莱山之麓. 晋江使迁祖(1世): (宋) 庄夏,字子礼,号藻斋,谥忠敏. 由永春徒居泉郡. 为森公9世孙. 夏公派下平阳祖(14世): (明) 庄仰渠,号少溪(15世, 为庄赐敬,字道钦,号玉三之子) ; 庄赐劝,字立教,号玉峰 ; 庄赐可,号玉泉. 由泉州安溪迁居温州平阳. 仰渠公派下支祖(18世): (清) 庄士赋,字帝锡,号松屏. 自平阳迁居乐清靖江. 为靖江派祖. 赐劝公派下支祖(18世): (清) 庄帝龙,一名元龙(由平阳浦门迁玉环茅岘, 为茅岘派祖) ; 庄帝壁,一名文炳,号永焰(迁居台州太平十六都古城, 为古城派祖). 赐可公派下支祖(18世): (清) 庄士礼,字帝仁(迁居乐清十九都石古墩, 为石古墩派祖) ; 庄士铤,字帝儒(迁居乐清十九都东塘山麓, 为东塘派祖). 名行(24世起): 明良千载庆 和顺集祯祥 恭懋丕基植 定知承统长 克宽昭信惠 化普道同匡 师保勤敷赞 声威振远方 孙曾从宪典 锡瑞笃辉光 济美兴豪俊 咸宁邦永康. 字行(24世起): 孔孟传仁义 诗书经训敦 鸿儒善继述 百世绍渊源 居敬心安泰 清廉节乃全 守谦求益友 存性可希贤 温厚中恒积 精华久必宣 因才隆作育 名教万年尊. 注: 此谱不全. 仅存居卷首, 及卷1~5(1~21世). 缺卷6, 7(世表21~29世), 8(迁徙), 9(缙绅), 10(祭祀), 11(列传), 12(妇传), 13(艺文), 14(杂志), 卷末(附录). 散居地: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及浙江省平阳县, 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橙川王氏宗谱 [7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34[1908].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卷4及部分为手抄本 橙川祖(1世) : (后周) 王惟尧,字天民,行千八. 由义乌凤林迁居青口,又从青口徙于永之橙川. 传至5世分四房 : 王瀚,字伯渊,行三一 ; 王汉(止) ; 王洽(止) ; 王潭,字伯源,行三四. 本谱以潭公之后为主. 世祖(9世) : (宋) 王则河,字喜山,行贤四 ; 王则理,字乐山,行贤五. 均为潭公之后. 则理公下支祖(13世) : (元) 王著善 ; 王明善,字彦盛,行荣一 ; 王从善,字彦高,行荣二 ; 王知善(智善),字彦达,行荣七 ; 王康善 ; 王安善,字彦恭,行荣八 ; 王熹善 ; 王忠善. 则河公下支祖(13世) : (元) 王琦,字彦良,行荣十四 ; 王琼,字彦瑛,行荣十五(子孙析置浦江) ; 王瑞,字彦祥,行荣九 ; 王珪,字彦璧,行荣十二. 明善公下派祖(17世) : (明) 王宝,字德珍,行琦十七(东阳皂角树派,无传) ; 王源,字德深,行琦二十六(玉山上舒岭派) ; 王勤,行琦三十四(石门派) ; 王奇,行琦三,字德异(尚王) ; 王书,字德化,行琦九(尚王) ; 王真. 从善公下派祖(17世) : 王成. 注 : 奇,书,真,成公均为本里尚王学头派. 智善公下派祖(17世) : (明) 王威 ; 王权,字德中,行琦三十九(尚王) ; 王轩 ; 王润 ; 王河 ; 王泉,字德源,行琦六十二 ; 王富 ; 王田 ; 王谨. 安善公下派祖(17世) : 王澄 ; 王隆. 注 : 威, 权, 轩, 润, 河, 泉, 富, 田, 澄, 隆公均为本里尚王学塘头派. 琦公下支祖(17世) : 王橙(枨) ; 王璁(聪) ; 王一松 ; 王峻 ; 王榛 ; 王法. 瑞公下派祖(17世) : (明) 王兆,字德征(本处) ; 王音,字德和(本处) ; 王新,行琦五,字德进(本处,子孙析置东阳堰塘口). 珪公下派祖(17世) : (明) 王昭 ; 王荣 ; 王茂 ; 王彰,字德明,行琦四十四 ; 王融 ; 王韶,字德齐,行琦七(永常) ; 王盛,字德光,行琦八 ; 王繁,字德美,行琦十一 ; 王明 ; 王旸,字德昭,行琦三十五 ; 王灏,字德器,行琦二十五(尚王)…等 排行字第 : 千亿兆五三 悌六万贤茂 泰升荣瑀琳 琼琦珍斌珣 闰宝全恒履 乾坤壮随蒙 鼎震丰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市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