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康熙历狱

康熙历狱

康熙历狱,又称汤若望案,"历狱案"发生于清朝1659年至1665年间,是由钦天监官杨光先等人发难,矛头直指汤若望等耶稣会传教士。杨光先控告汤若望等传教士有三大罪状:(一)潜谋造反,(二)邪说惑众,(三)历法荒谬

杨光先将汤若望写的许多书诬为妖言惑众,并罗列“新法十谬”指斥汤若望西洋新历法的种种错误,更为厉害的是提出由于新历法使吉时凶时倒置, 造成了严重后果: 尤其是选择顺治帝皇太子荣亲王的葬期误用洪范五行,山向年月俱犯忌杀,事犯重大(顺治十五年荣亲王病死,两年后,其生母董鄂妃也病逝,又136天后,顺治帝也驾崩)。。

1661年,顺治皇帝病逝,八岁的康熙皇帝登基,年幼尚未亲政,辅政大臣鳌拜等一直以来反对西洋学说,不满外邦人参议朝政,敌视传教士。于是杨光先伙同鳌拜等陷害汤若望等传教士。1664年(康熙三年)9月26日,清廷会审汤若望,以及钦天监官员。当时汤若望已经73岁,久已瘫痪重病在身、言语不清,只能由南怀...

康熙历狱相关文献
万历皇帝是如何避免一场文字狱的?
万历皇帝是如何避免一场文字狱的?,自古文人容易惹祸。有的人是祸从口出,文人一般是祸从笔出,比如明朝万历年间
查看全文
康熙历狱
外部链接黄一农:参见康熙帝、汤若望、南怀仁大统历、时宪历
查看全文
诏狱
参见天牢秦城监狱
查看全文
地狱
各种文化中的地狱不同宗教所描述的地狱酷刑,都只是对肉体进行折磨,并没有描述过专门对受刑者的情绪、精神进行虐待和折磨的酷刑。中国地区在中国宗教信仰中,相对于人世间,有鬼神所居的“幽冥”、“天界”、“仙境”一说。幽冥,又称阴间、阴司、黄泉、幽都,主管人间生死寿夭,对生前善恶赏罚,为阴曹地府之所在。其构造体系,源自古代中国掌管刑狱的司法官僚系统。幽冥(古时凡非阳世即幽冥,甚至包括天神与山精水魅的居住地)的概念大于地府(阴间中亡魂居住的地方),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地府中犯罪亡魂被拷打的地方)。一般人死后,先到各县、州、府、都城隍处接受初审,再逐步移送地府。根据《太平经》,人在世间,“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行善之人,则其在阴曹的命簿“无恶之辞”,“天见善,使神随之,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不仅能长寿,而且还能让子孙得福,上善之人则能成神;行恶之人,死时则入恶曹地府判罪受罚,而以后还有改过自...
查看全文
地狱
构成外型为由宽逐渐变窄的漏斗形,里面充满永远不熄灭的火焰。圣训说人类所用的火,只是火狱中火焰热力的70分之1(见《布哈里圣训实录》4:54:487)。火狱用人和石做燃料(见《古兰经》2:24),“不信道者”是“火狱的燃料”(《古兰经》3:10)。“火狱有七道门,每道门将收容他们中被派定的一部分人。”(《古兰经》15:44)管理管理火狱的天神(天使)有19名(《古兰经》74:30至31)。主持火刑的,是许多残忍而严厉的天神(66:6)。火狱的刑罚包括:皮肤被烧焦,然后又被换上新的皮肤,周而复始被烧(《古兰经》4:56);脸被火焰烧灼(23:104);烧灼肌肤(74:29)。垫火褥,盖火被(《古兰经》7:41)。犯罪者以沸水解渴(《古兰经》19:86)。不信道者有为他们而裁制的火衣,沸水将倾注在他们的头上,内脏和皮肤将被沸水所溶化,他们将被铁鞭抽打(《古兰经》22:19至21)。火狱底有一棵欑...
查看全文
康熙历狱相关标签
钦天监
清朝政治案件
中国历法
清朝反天主教教案
康熙五年
清朝历史事件
家族谱大览
黄氏六修族谱[12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94年六修. 16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唐) 黄中孚. 义城祖: (唐) 黄嵩,一名梗,字高仲,行一. 中孚公之孙. 因父当官故迁居至吉州居卢陵城,今江西吉安府卢陵县义城. 墨溪始迁祖(1世): (元) 黄景文. 为嵩公18世孙. 今江西萍乡县. 景文公派下支祖(5世): (明) 黄兴渊,行一 ; 黄兴琳,行一 ; 黄兴琦,名公孙郎,行二 ; 黄兴达,行三. 兴渊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清之际) 黄昌振,字明卿,行一(后迁川) ; 黄昌德,字下宇,行二 ; 黄昌靖,字美生(后迁川重庆永川县) ; 黄昌杰,字有人(居安化石板桥) ; 黄昌义,字有义(后迁居四川 居永川县)...等. 兴琳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清之际) 黄昌宏,字德盛,行一(迁居四川居达州) ; 黄昌用,字德行,行二 ; 黄昌奏,字宪章,行一 ; 黄昌烈,字武承,行二 ; 黄昌廉,字克清,行三...等. 兴琦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清之际) 黄昌历,字继绪,行寿四 ; 黄昌图,字象先,号安轩,行康五 ; 黄昌代,字伟人,行世七 ; 黄昌季,字友孟,号振先,行昌十 ; 黄昌统,字宅中,行福三. 兴达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清之际) 黄昌时,字应生,学名德春,行代八 ; 黄昌茂,字翠中 ; 黄昌泰,字复之 ; 黄昌贵,字巨臣. 班次(1世起): 景德应志兴 永定大吉昌 道正文章焕 运泰庆云祥 才能承上锡 学足遇明良 维书克鼎盛 从厚万世扬 忠孝恒先绪 经典巨前光 谦恭循哲理 启迪远绵长. 注: 倡俢黄云潮,字洁清 ; 编撰黄云灯,字光轩. 散居地: 江西省萍乡县等地.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 墨溪黄氏六修族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林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存9册: 世系, 世传. 桂轩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骇,行道九十七,字乡宾,号愉轩 ; 林明康,行道百五十三,字允宁,号成周. 后涧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宾,行道廿六,号松陵 : 林明孔,行道百五十六,号若川 ; 林明国,行道百五十四,号滨渔 ; 林明儒,行百六十八,号端素 ; 林明问,行道二百五,号养素...等. 诚五十七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显,行道五十六,号朴之 ; 林明颐,行道七十七,字文溪 ; 林明颢,号振华 ; 林廷芳,行道九十八,号九畹. 后垟七房派下支祖(9世): 林为楫,行道二百四二,字君杭,号商臣,又号百拙道八 ; 林明卿,号蔡甫 ; 林明珍,号待君 ; 林明世,行道三百四八,字允治,号干亨 华屿前派下支祖(9世): 林明楮,字省华 ; 林明桭,字敬华 ; 林明欢,号仲甫 ; 林明时,号与偕 ; 林明殿,号介所...等. 十五房派下支祖(9世): 林明历,行道七十四,号钣所 ; 林明白,行道二百廿二,号华明 ; 林明庸,行道三百六八. 肃八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歉,行道三十,号省郊 ; 林顺南 ; 林明汤 ; 林明沆 ; 林明溢,字允充,号养谦...等.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5, 10, 12, 13上等. 无法得知始迁祖, 作者, 及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卷端题及版心题: 芙蓉林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黄氏六修族谱[12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94年六修. 16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唐) 黄中孚. 义城祖: (唐) 黄嵩,一名梗,字高仲,行一. 中孚公之孙. 因父当官故迁居至吉州居卢陵城,今江西吉安府卢陵县义城. 墨溪始迁祖(1世): (元) 黄景文. 为嵩公18世孙. 今江西萍乡县. 景文公派下支祖(5世): (明) 黄兴渊,行一 ; 黄兴琳,行一 ; 黄兴琦,名公孙郎,行二 ; 黄兴达,行三. 兴渊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清之际) 黄昌振,字明卿,行一(后迁川) ; 黄昌德,字下宇,行二 ; 黄昌靖,字美生(后迁川重庆永川县) ; 黄昌杰,字有人(居安化石板桥) ; 黄昌义,字有义(后迁居四川 居永川县)...等. 兴琳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清之际) 黄昌宏,字德盛,行一(迁居四川居达州) ; 黄昌用,字德行,行二 ; 黄昌奏,字宪章,行一 ; 黄昌烈,字武承,行二 ; 黄昌廉,字克清,行三...等. 兴琦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清之际) 黄昌历,字继绪,行寿四 ; 黄昌图,字象先,号安轩,行康五 ; 黄昌代,字伟人,行世七 ; 黄昌季,字友孟,号振先,行昌十 ; 黄昌统,字宅中,行福三. 兴达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清之际) 黄昌时,字应生,学名德春,行代八 ; 黄昌茂,字翠中 ; 黄昌泰,字复之 ; 黄昌贵,字巨臣. 班次(1世起): 景德应志兴 永定大吉昌 道正文章焕 运泰庆云祥 才能承上锡 学足遇明良 维书克鼎盛 从厚万世扬 忠孝恒先绪 经典巨前光 谦恭循哲理 启迪远绵长. 注: 倡俢黄云潮,字洁清 ; 编撰黄云灯,字光轩. 散居地: 江西省萍乡县等地.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 墨溪黄氏六修族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林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存9册: 世系, 世传. 桂轩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骇,行道九十七,字乡宾,号愉轩 ; 林明康,行道百五十三,字允宁,号成周. 后涧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宾,行道廿六,号松陵 : 林明孔,行道百五十六,号若川 ; 林明国,行道百五十四,号滨渔 ; 林明儒,行百六十八,号端素 ; 林明问,行道二百五,号养素...等. 诚五十七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显,行道五十六,号朴之 ; 林明颐,行道七十七,字文溪 ; 林明颢,号振华 ; 林廷芳,行道九十八,号九畹. 后垟七房派下支祖(9世): 林为楫,行道二百四二,字君杭,号商臣,又号百拙道八 ; 林明卿,号蔡甫 ; 林明珍,号待君 ; 林明世,行道三百四八,字允治,号干亨 华屿前派下支祖(9世): 林明楮,字省华 ; 林明桭,字敬华 ; 林明欢,号仲甫 ; 林明时,号与偕 ; 林明殿,号介所...等. 十五房派下支祖(9世): 林明历,行道七十四,号钣所 ; 林明白,行道二百廿二,号华明 ; 林明庸,行道三百六八. 肃八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歉,行道三十,号省郊 ; 林顺南 ; 林明汤 ; 林明沆 ; 林明溢,字允充,号养谦...等.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5, 10, 12, 13上等. 无法得知始迁祖, 作者, 及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卷端题及版心题: 芙蓉林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林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存9册: 世系, 世传. 桂轩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骇,行道九十七,字乡宾,号愉轩 ; 林明康,行道百五十三,字允宁,号成周. 后涧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宾,行道廿六,号松陵 : 林明孔,行道百五十六,号若川 ; 林明国,行道百五十四,号滨渔 ; 林明儒,行百六十八,号端素 ; 林明问,行道二百五,号养素...等. 诚五十七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显,行道五十六,号朴之 ; 林明颐,行道七十七,字文溪 ; 林明颢,号振华 ; 林廷芳,行道九十八,号九畹. 后垟七房派下支祖(9世): 林为楫,行道二百四二,字君杭,号商臣,又号百拙道八 ; 林明卿,号蔡甫 ; 林明珍,号待君 ; 林明世,行道三百四八,字允治,号干亨 华屿前派下支祖(9世): 林明楮,字省华 ; 林明桭,字敬华 ; 林明欢,号仲甫 ; 林明时,号与偕 ; 林明殿,号介所...等. 十五房派下支祖(9世): 林明历,行道七十四,号钣所 ; 林明白,行道二百廿二,号华明 ; 林明庸,行道三百六八. 肃八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歉,行道三十,号省郊 ; 林顺南 ; 林明汤 ; 林明沆 ; 林明溢,字允充,号养谦...等.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5, 10, 12, 13上等. 无法得知始迁祖, 作者, 及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卷端题及版心题: 芙蓉林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林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存9册: 世系, 世传. 桂轩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骇,行道九十七,字乡宾,号愉轩 ; 林明康,行道百五十三,字允宁,号成周. 后涧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宾,行道廿六,号松陵 : 林明孔,行道百五十六,号若川 ; 林明国,行道百五十四,号滨渔 ; 林明儒,行百六十八,号端素 ; 林明问,行道二百五,号养素...等. 诚五十七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显,行道五十六,号朴之 ; 林明颐,行道七十七,字文溪 ; 林明颢,号振华 ; 林廷芳,行道九十八,号九畹. 后垟七房派下支祖(9世): 林为楫,行道二百四二,字君杭,号商臣,又号百拙道八 ; 林明卿,号蔡甫 ; 林明珍,号待君 ; 林明世,行道三百四八,字允治,号干亨 华屿前派下支祖(9世): 林明楮,字省华 ; 林明桭,字敬华 ; 林明欢,号仲甫 ; 林明时,号与偕 ; 林明殿,号介所...等. 十五房派下支祖(9世): 林明历,行道七十四,号钣所 ; 林明白,行道二百廿二,号华明 ; 林明庸,行道三百六八. 肃八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歉,行道三十,号省郊 ; 林顺南 ; 林明汤 ; 林明沆 ; 林明溢,字允充,号养谦...等.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5, 10, 12, 13上等. 无法得知始迁祖, 作者, 及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卷端题及版心题: 芙蓉林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