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秘阁

秘阁

秘阁,是中国宫廷藏书之处,自晋、南朝宋至隋、唐,皆设有秘阁藏书,宋沿唐制设三馆,改弘文馆为昭文馆。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新建昭文馆、集贤院、史馆等三馆收藏图籍,总名为崇文院,通称阁职。端拱元年(988年)又於崇文院中堂设秘阁,选三馆善本图书及书画等入藏,藏书最为完备。淳化元年(990年)扩建秘阁,于淳化三年(992年)建成,宋太宗御题匾额“秘阁”,设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管理秘阁事务。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下诏向全国征集三馆所少图书,献一卷,给千钱,献三百卷以上给出身。又令三馆抄写二套,一套放置禁中龙图阁,一置后苑之太清楼。后宫中失火,延烧到崇文院与秘阁,其中藏书多有焚毁。于是出禁中本,重新校勘、校理,恢复秘阁藏书,至仁宗时,秘阁归属秘书省管理,藏书已达15785卷。

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命翰林学士张观、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馆与秘阁藏书,去芜存菁、刊其讹舛,编成书目,赐名“崇文总目”,历...

秘阁相关文献
探秘:凌烟阁功臣谱
探秘:凌烟阁功臣谱,大唐建朝伊始朝权不稳,皇权争斗厉害,最终有李渊次子李世民脱颖而出。唐太宗有二十四
查看全文
秘阁
参考资料HuipingPang彭慧萍,“Liangsonggongtingshuhuachucangzhiduzhibian:yiMigeweihexinzhijiancangjizhiyanjiu”两宋宫廷书画储藏制度之变:以秘阁为核心之鉴藏机制研究[AStudyoftheSystemforAuthenticatingandCollectingWorksofArtCenteredonthePalaceLibrary(Mige)oftheSouthernSongDynasty],GugongBowuyuanYuankan[PalaceMuseumJournal],1(2005),12-40.HuipingPang彭慧萍,“CunshishuhuasuoqianShangshushengyinkao”存世书画所钤尚书省印考[Analysisoftheauthenticityoftheeigh...
查看全文
清音阁
简介倒雨青霜透葛衣,鸟啼山瞑坐忘归。城南一枕松堂月,还借涛声入梦飞。(明)安磐《留别双飞》该寺建于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由慧通禅师创建,原名牛心寺,因寺中有独特的牛心石著称。明洪武帝时广济禅师在此修行,取左思《招隐诗》中禅意,更名为“清音阁”。该寺供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佛像。阁下有“双飞亭”,左右两桥“双飞桥”,亭下巨石为“牛心石”。参考文献^双桥清音(清音阁)^峨眉名寺——清音阁^《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谭钟岳《双桥清音》:“杰然高阁出清音,仿佛神仙下抚琴。试立双桥一倾耳,分明两水漱牛心。”
查看全文
淳化阁帖
宋代初拓本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光义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一说摹勒于枣木板上)于禁内,刻于秘阁;而王著采择未精,夹杂部分伪迹,或把作者标误,但古人法书,赖以此传。自汉章帝至唐高宗,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其中卷九、卷十为王献之画,此二卷合计六十三帖。所以历来将此阁帖称为“法帖之祖”。宋代文献记录此帖为木板刻,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但未见此种拓本流传。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后来历代摹刻、翻刻版本繁多。宋代至清代康熙年间翻刻本《泉州本淳化阁帖》是宋代翻刻本,帝昺南逃时携至泉州。明人又颇多翻刻,以上海潘氏(潘祖纯)、顾氏及肃王府刻本为著。清康熙年间又将“肃刻本”再刻于西安。清代乾隆重刻拓本《淳化阁帖》乾隆拓本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根据宋拓本命人将其中部分辑刻于石碑之上,便于大...
查看全文
重楼飞阁
【成语】重楼飞阁 【成语】重楼飞阁 【读音】chónglóufēigé 【释义】重:重叠;飞阁:高阁。形容楼台高阁很多。 【出处】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内瑶光寺》:“在城内作光极殿,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作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
查看全文
秘阁相关标签
中国史学史
十三阁
家族谱大览
刘氏藜阁堂族谱
刘氏藜阁堂族谱
明代自江西吉安迁来湖北江汉平原一带,其中大房诚则公居仙桃郑场大剅垸,二房明则公居天门彭市中刘湾,三房显则公居汉川养马咀。 本族辈分如下(共44代): 始派则水,文人世嘉,一支宗元. 思维克绍,於以光先,天辅有德,永振家声. 同新立本,子贵升云,诗书言庆,垂玉后坤.
浏览:0
1.剑阁魏氏族谱, 1, 1368–2010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张氏族谱 _ 河南省夏邑县济阳镇张阁村
原书: 郑州市 :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年版(郑州志鉴印务承印). 全1册(约395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源流 : 此派张氏原籍山西洪洞. 大明初年迁夏邑县飞腾桥村. 始祖名讳失传不详. 且因战乱,许多祖先资料均遗失不全. 武庄开基祖 : (明) 张洁. 宗禄村始迁祖 : (明末) 张文学. 居张阁. 长门张阁东头18世祖 : 张立志. 另长门张阁东头19世祖 : 张志魁. 长门沈楼18世祖 : 张九成. 下有二子 : 张道远 ; 张重远. 二门后庄17世祖 : 张鸿道. 下有二子 : 张化凤 ; 张化羽. 二门南孙楼19世祖 : 张藏珠. 下有二子 : 张守成 ; 张守善. 二门张阁老队16世祖 : 张东林. 下有一子 : 张怀. 二门西沙河张楼19世祖 : 张松(下一子 : 张子仪) ; 张乐(下二子 : 张子礼 ; 张子荣) ; 张华(下一子 : 张子湘). 二门西沙河黄沟涯19世祖 : 张成文. 下有一子 : 张金榜. 二门王庄19世祖 : 张成存. 下有一子 : 张金铭. 二门吕庄19世祖 : 张成德. 下有一子 : 张金平. 二门程庄22世祖 : 张现亭. 下有二子 : 张文志 ; 张文彬. 字辈常用字(16至24世) : 东怀景(化) 志(轩远成廷希)世(守一慕奉)建(心玉文) 然(克春)良(保景敬)金. 字辈(25世起) : 继绪先世成 育贤文明兴 厚德鸿福广 喜庆家昌隆. 散居地 : 河南省夏邑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书脊题 : 张氏族谱.
浏览:100
瑞阁家乘 [不分卷]
原书: 台湾新竹 : 刘学悟祭祀公业管理会, 民国86[1997].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远祖 : (汉) 刘邦,字季. 为太祖高皇帝. 扬康祖 : 刘信卿. 由海洋县溪口移居饶平县扬康乡. 始祖 : 刘瑞阁. 生四子 : 延转 ; 延轮 ; 延臼 ; 延楹. 开台始祖 : 刘延转,字学悟 ; 与弟刘延臼 ; 刘延楹. 兄弟三人随母詹氏,自潮州饶平县扬康渡海来台,登陆新竹香山. 初居淡水厅盐水港,再迁新埔枋寮. 散居地 : 台湾省新竹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族谱.
浏览:0
萧山黄阁河朱氏家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3[1798].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萧山始祖 : (元) 朱福三. 黄阁河始迁祖 : 朱得三. 散居地 : 浙江省萧山县等地
浏览:0
萧山黄阁河朱氏家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1932].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萧山始祖 : (元) 朱福三. 黄阁河始迁祖 : 朱得三. 散居地 : 浙江省萧山县等地 封面题 : 黄阁河朱氏家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