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阁,是中国宫廷藏书之处,自晋、南朝宋至隋、唐,皆设有秘阁藏书,宋沿唐制设三馆,改弘文馆为昭文馆。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新建昭文馆、集贤院、史馆等三馆收藏图籍,总名为崇文院,通称阁职。端拱元年(988年)又於崇文院中堂设秘阁,选三馆善本图书及书画等入藏,藏书最为完备。淳化元年(990年)扩建秘阁,于淳化三年(992年)建成,宋太宗御题匾额“秘阁”,设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管理秘阁事务。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下诏向全国征集三馆所少图书,献一卷,给千钱,献三百卷以上给出身。又令三馆抄写二套,一套放置禁中龙图阁,一置后苑之太清楼。后宫中失火,延烧到崇文院与秘阁,其中藏书多有焚毁。于是出禁中本,重新校勘、校理,恢复秘阁藏书,至仁宗时,秘阁归属秘书省管理,藏书已达15785卷。
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命翰林学士张观、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馆与秘阁藏书,去芜存菁、刊其讹舛,编成书目,赐名“崇文总目”,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