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武德之治

武德之治

武德之治,是指中国唐高祖李渊武德时期所创立的初唐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其结果来看,唐朝已经奠定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唐高祖长期以来被治史者认为是平庸无能之辈,但近代国内史学界已逐渐清除笼罩在初唐史上的迷雾,并肯定了李渊的建唐开国之功。唐高祖之所以遭到冷落,一是因为他统治时期短,并夹处在中国史上知名的隋炀帝和唐太宗之间,二是他的开国之功被后世史家精心地掩盖。

实际上,唐高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52岁,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有气勃勃的干练领袖人物。有充分材料可以证明,他具有不凡的抱负。恰恰是他策划了太原起兵,对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和东突厥的外交攻势使得唐军能攻占隋都大兴城,并且使得唐军能组织和加强在关中的力量而无虞敌军的阻碍。其后唐高祖又纳封德彝的提议,向突厥反攻...

武德之治相关文献
唐高祖真的昏庸无能吗?唐朝时期的武德之治简介
唐高祖真的昏庸无能吗?唐朝时期的武德之治简介,武德之治,是指中国唐高祖李渊武德时期所创立的初唐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从
查看全文
“武德之治”是什么?武德之治的具体内容介绍
“武德之治”是什么?武德之治的具体内容介绍,“武德之治”是什么?武德之治的具体内容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查看全文
乾淳之治
参见大定之治
查看全文
武德之治
注脚^1.01.11.21.31.41.5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00405610。^己巳,并州大总管襄邑王神符破突厥于汾东;汾州刺史萧顗破突厥,斩首五千馀级。……癸巳,交州刺史权士通、弘州总管宇文歆、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于三观山,破之。……丙申,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大破之,斩首千馀级。壬寅,定州总管双士洛等击突厥于恒山之南,丙午,领军将军安兴贵击突厥于甘州,皆破之。……梁师都遣弟洛儿引突厥数万围之,道宗乘间出击,大破之。突厥与师都连结,遣其郁射设入居故五原,道宗逐出之,斥地千馀里。《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己巳,苑君璋以突厥寇朔州,总管秦武通击却之。……戊寅,寇绥州,刺史刘大俱击却之。……甲寅,凉州胡睦伽陀引突厥袭都督府,入子城;长史刘君杰击破之。……庚辰,突厥寇灵武。甲申,灵州都督任城王道宗击破之。……癸巳,突厥没贺咄设陷并州
查看全文
武德
大事记武德元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大兴,改名长安。武德元年三月十一日——隋炀帝在兵变中死亡,隋朝灭亡。武德二年——许灭亡。武德二年——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郑国。武德三年——郭子和投降唐朝。武德三年——沈法兴建立的梁灭亡。武德四年——李世民在虎牢之战中打败窦建德,迫使王世充投降。武德四年——窦建德建立的夏灭亡。武德四年——王世充建立的郑灭亡。武德四年——朱粲建立的楚灭亡。武德五年——杜伏威降唐。武德五年——林士弘建立的楚灭亡。武德七年——高开道建立的燕灭亡。武德八年——突厥进攻太原。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发动政变,在玄武门杀死自己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囚禁了自己的父亲唐高祖,强迫高祖让位,由自己即位称帝。事成后,李世民处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出生武德二年李承乾武德七年武则天逝世武德元年三月十一日——杨广,隋朝皇帝武德二年——宇文化及,隋末唐初自立为帝武德三
查看全文
武德之治相关标签
中国历代盛世
唐朝政治
时代特征
家族谱大览
15.朱氏宗谱, 15, 卷16: 国治公支下之纲公起世系,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紫阳堂, 民国36[1947]创修. 存3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5, 27, 35, 36. 始祖(1世) : (明) 朱英 ; 朱必先. 皆为洪公子. 原籍江西,迁黄冈县嘉鱼村. 英公下派祖(5世) : (明) 朱万厚(瓦屋湾祖) ; 朱万善,字弼(嘉靖22年举人,住长塘湾). 必先公下派祖(5世) : 朱万章 ; 朱万里 ; 朱万岊 ; 朱万元 ; 朱万淳 ; 朱万受(或万寿) ; 朱万金...等. 万厚公下三子 : 朱一纲,字献纲(长房) ; 朱一思,字献策(次房) ; 朱一钦,字献钦(三房). 万善公下三子 : 朱一俊(长房) ; 朱一杰,字继在(次房) ; 朱一统(三房). 一俊公下支祖(10世) : 朱国言 ; 朱国遵 ; 朱国彦 ; 朱国道 ; 朱国遐 ; 朱国举 ; 朱国黄 ; 朱国华 ; 朱国正...等. 一统公下支祖(10世) : 朱国轼 ; 朱国言 ; 朱国义,字至义...等. 刘朱家山始迁祖(7世) : 朱升. 万岊公孙. 朱家堑一世祖 : 朱志高,字学先. 生三子 : 朱良伦 ; 朱良浩 ; 朱良油(迁朱家套). 瓜瓞绵延至21世, 无字行排序. 朱沅泗长房支祖(4世):朱伟秀. 天恒公之子. 良伦公裔. 下有一子 : 朱万见. 朱沅泗二房支祖(4世) : 朱万正(子二 : 朱良学 ; 朱添惠) ; 朱喜正(子二 : 朱良辅 ; 朱良治)…等. 添德公之子. 良浩公裔. 注:目录所列条目与卷中内容有出入, 分述如下: 1. 卷之十四, 一连公( 误植为一明公, 公支派下在卷十五中. ) 2. 卷之十八, 应加格林祖致章公…等支下世系 3. 卷之三十, 主要为愈祖昱春公下万岊支世系:格学祖致道致德致仁三公支下世系 4. 卷之三十一, 主要为愈祖昱春公下万元支世系:一乐一荣一定一本一重一静公…等世系 5. 卷之三十一~卷之三十三, 应为卷之三十二~卷之三十四, 而卷之三十四实为卷之十四. 名辈(4世起)似为 : 春万一☆臣 家国之士格 致诚正学为 有本道乃. ☆代表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黄冈市, 麻城市, 孝感市, 荆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万载武氏重修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原堂, 清同治2[1863]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桓公. 平王之少子. 出自姬姓,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赐姓. 世为周上卿,居大原. 岭南远祖 : 武仲敏. 下有一子 : 武允成. 始迁祖 : (宋) 武万安,字治中,行一. 官枢密使允成公之后裔. 由岭南迁万. 宗祖(11世) : (元明之际) 武昆玉,字致远. 景植公之子. 昆玉公下三子 : (明) 武胜通,字明也 ; 武胜达,字声也 ; 武胜保,字喜也. 此谱主要为胜保公之后资料. 胜保公下派祖(14世) : (明) 武銮润,字英大. 迎富公长子. 銮润公下四子 : (明) 武邦廻 ; 武邦瑞 ; 武邦秦 ; 武邦文. 瑞, 秦二公数传后止. 仅余廻, 文二支. 邦廻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让,行元四 ; 武曰珊,行元八 ; 武曰哗. 邦文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高,行贵一 ; 武曰赞,字联池,行贵六. 皆为思鸾公之子. 曰赞公下再分二房 : 武尚耀,字文川,行满四 ; 武尚显,行满五. 旧谱派字(12世起) : 胜迎銮邦 廷祥思曰 尚应登高 明. 今谱派字(25世起) : 世传忠厚 秀启诗书 德茂福集 善积庆余. 今谱行字(25世起) : 翰墨腾芳 人文蔚起 山斗瞻韩 珠玉羡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万载武氏族谱.
浏览:0
万载武氏重修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原堂, 清同治2[1863]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桓公. 平王之少子. 出自姬姓,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赐姓. 世为周上卿,居大原. 岭南远祖 : 武仲敏. 下有一子 : 武允成. 始迁祖 : (宋) 武万安,字治中,行一. 官枢密使允成公之后裔. 由岭南迁万. 宗祖(11世) : (元明之际) 武昆玉,字致远. 景植公之子. 昆玉公下三子 : (明) 武胜通,字明也 ; 武胜达,字声也 ; 武胜保,字喜也. 此谱主要为胜保公之后资料. 胜保公下派祖(14世) : (明) 武銮润,字英大. 迎富公长子. 銮润公下四子 : (明) 武邦廻 ; 武邦瑞 ; 武邦秦 ; 武邦文. 瑞, 秦二公数传后止. 仅余廻, 文二支. 邦廻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让,行元四 ; 武曰珊,行元八 ; 武曰哗. 邦文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高,行贵一 ; 武曰赞,字联池,行贵六. 皆为思鸾公之子. 曰赞公下再分二房 : 武尚耀,字文川,行满四 ; 武尚显,行满五. 旧谱派字(12世起) : 胜迎銮邦 廷祥思曰 尚应登高 明. 今谱派字(25世起) : 世传忠厚 秀启诗书 德茂福集 善积庆余. 今谱行字(25世起) : 翰墨腾芳 人文蔚起 山斗瞻韩 珠玉羡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万载武氏族谱.
浏览:0
万载武氏重修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原堂, 清同治2[1863]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桓公. 平王之少子. 出自姬姓,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赐姓. 世为周上卿,居大原. 岭南远祖 : 武仲敏. 下有一子 : 武允成. 始迁祖 : (宋) 武万安,字治中,行一. 官枢密使允成公之后裔. 由岭南迁万. 宗祖(11世) : (元明之际) 武昆玉,字致远. 景植公之子. 昆玉公下三子 : (明) 武胜通,字明也 ; 武胜达,字声也 ; 武胜保,字喜也. 此谱主要为胜保公之后资料. 胜保公下派祖(14世) : (明) 武銮润,字英大. 迎富公长子. 銮润公下四子 : (明) 武邦廻 ; 武邦瑞 ; 武邦秦 ; 武邦文. 瑞, 秦二公数传后止. 仅余廻, 文二支. 邦廻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让,行元四 ; 武曰珊,行元八 ; 武曰哗. 邦文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高,行贵一 ; 武曰赞,字联池,行贵六. 皆为思鸾公之子. 曰赞公下再分二房 : 武尚耀,字文川,行满四 ; 武尚显,行满五. 旧谱派字(12世起) : 胜迎銮邦 廷祥思曰 尚应登高 明. 今谱派字(25世起) : 世传忠厚 秀启诗书 德茂福集 善积庆余. 今谱行字(25世起) : 翰墨腾芳 人文蔚起 山斗瞻韩 珠玉羡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万载武氏族谱.
浏览:0
万载武氏重修族谱 上 中 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原堂, 清同治2[1863]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桓公. 平王之少子. 出自姬姓,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赐姓. 世为周上卿,居大原. 岭南远祖 : 武仲敏. 下有一子 : 武允成. 始迁祖 : (宋) 武万安,字治中,行一. 官枢密使允成公之后裔. 由岭南迁万. 宗祖(11世) : (元明之际) 武昆玉,字致远. 景植公之子. 昆玉公下三子 : (明) 武胜通,字明也 ; 武胜达,字声也 ; 武胜保,字喜也. 此谱主要为胜保公之后资料. 胜保公下派祖(14世) : (明) 武銮润,字英大. 迎富公长子. 銮润公下四子 : (明) 武邦廻 ; 武邦瑞 ; 武邦秦 ; 武邦文. 瑞, 秦二公数传后止. 仅余廻, 文二支. 邦廻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让,行元四 ; 武曰珊,行元八 ; 武曰哗. 邦文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高,行贵一 ; 武曰赞,字联池,行贵六. 皆为思鸾公之子. 曰赞公下再分二房 : 武尚耀,字文川,行满四 ; 武尚显,行满五. 旧谱派字(12世起) : 胜迎銮邦 廷祥思曰 尚应登高 明. 今谱派字(25世起) : 世传忠厚 秀启诗书 德茂福集 善积庆余. 今谱行字(25世起) : 翰墨腾芳 人文蔚起 山斗瞻韩 珠玉羡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万载武氏族谱.
浏览:100
广东省顺德县马宁司白藤堡马滘乡霞村坊高氏康川祖家谱
本谱信息: 写本。民国51[1962]。[59]面 : 世系表。 入粤始祖 : 高师曾(宋) 广州始迁祖 : 高懿之(清) 顺德马滘乡始迁祖 : 高宗大(元) 散居地 : 广东省广州市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