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儿)

或称韩宋(1355年—1366年),元末农民起义的汉人政权。

相关人物
宋相关文献
宋 ,李迪:北宋大臣。
查看全文
宋姓源出宋都睢阳
宋姓源出宋都睢阳,宋姓是全体宋姓人的统称,包括由旁姓改为宋姓的兄弟氏族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宋姓族人或
查看全文
宋姓源出宋都睢阳
宋姓源出宋都睢阳,宋姓源出宋都睢阳宋英泽     宋姓是全体宋姓人的统称,包括由旁姓改为宋姓的兄弟
查看全文
历史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白莲教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与刘福通等人召集河工起义,五月被颍州官吏发觉,韩山童被杀。其后刘福通召集部众,仍旧发动起义。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以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立国号为宋,称日月重开大宋天,有恢复宋朝之意,年号龙凤。军称红巾军,发动三路北伐。龙凤四年(1358年)占领汴梁,并迁都之,但旋即遭到元军察罕帖木儿等人的反攻。龙凤五年(1359年)开封城破,韩林儿逃至安丰(今安徽寿县),母杨太后、皇后、某皇子都被俘,押送京师处决。龙凤九年(1363年),张士诚派部将吕珍围攻安丰,刘福通战死,韩林儿被朱元璋救出。此后,韩林儿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仍然被奉为皇帝,但实际上由朱元璋掌握政权。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派廖永忠迎接韩林儿至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途中在瓜步渡长江时,韩林儿所乘船只沉没,韩林儿遇难。韩宋灭亡,次年朱...
查看全文
简介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039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战后,宋国国力受创。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战国时期,宋康王“行王政”,实行改革,宋国强盛起来。公元前286年,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瓜分宋国领土。宋国为房、心之分野之地。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商业文化繁荣昌盛,首先...
查看全文
宋相关标签
1355年建立
1350年代中国
元朝民变政权
1366年废除
1360年代中国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宋氏支谱
原书: 安徽 : 夺锦堂重镌, 民国30[1941]年重修(太湖晋熙 : 曹克承梓). 存13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宋隆香,字子惠,号子儒 ; 宋宗培,字盛明 ; 宋尧辅,字朝枢,号樵庵 ; 宋隆锡,字桂元 ; 宋宗福,字仪恺.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6. 迁彭始祖 : (宋) 宋启二,讳仁俊. 原籍婺源. 官彭泽,遂家于讲暇山之西山. 启二公下三大派祖 : 宋民一 ; 宋民二(迁望江吉水镇,另谱) ; 宋民三,字民琼(迁宿松墩及太湖回龙寺). 皆为启二公11世孙. 迁湖始祖(1世) : (明) 宋民一,字士超. 洪武初由江西彭泽迁居安徽省太湖韩家坂. 民一公下四大支(2世) : 宋荣一(居韩家坂,此谱之祖) ; 宋荣政(居宋家园姚汉寨) ; 宋荣闻(迁怀化) ; 宋荣佳(迁怀化). 荣一公下二派祖(4世) : 宋正,字友福 ; 宋福. 正公生四子(5世) : 宋栐纲,字总维 ; 宋栐纪,字周绪 ; 宋栐绂,字佩绶 ; 宋栐纶,字转绣. 福公生一子(5世) : 宋栐经,字素锦. 民三公生二子(2世) : 宋均,字均美 ; 宋慎(居宿邑). 栐纲公生一子(6世) : 宋栢梁,字宏承. 栐纪公抚一子(6世) : 宋栢榆,字巨材. 栐绂公生二子(6世) : 宋栢桦,字德宽,号棋野 ; 宋栢榆(承栐纪公嗣). 栐纶公生一子(6世) : 宋栢椒,字庆一. 栐经公生三子(6世) : 宋柏元,字虢盟 ; 宋柏凯,字虢安 ; 宋柏胜,字虢成. 行派 : 应世之士 时会方隆 祖尧宗舜 亲贤近仁 懿和绍述 长发其祥.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马鞍山市, 宿松县 ; 及陜西省商南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宋氏支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夺锦堂, 清宣统3[1911]镌(江右 : 沈鸿兴梓). 合13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宋方璜,字廷珍 ; 宋隆卓,字进德 ; 宋隆璧,字银高,号银汉 ; 宋隆诚,字士成,号淮清 ; 宋隆范,字锡畴,号洪九. 受姓祖 : (周) 微子. 受封于宋,以国为氏. 彭泽始祖 : (宋) 宋启二,讳仁俊. 原籍婺源. 官彭泽,遂家于讲暇山之西山. 派祖 : (明) 宋良六,讳𧃰,字添仪. 启二公10世孙. 良六公下三子(1世) : (明) 宋民一,字士超(自江西彭泽迁太湖韩家坂) ; 宋民二(迁望江吉水镇,另谱) ; 宋民三,字民琼(迁宿松墩及太湖回龙寺). 韩家坂派祖(2世) : (明) 宋荣一,字表臣. 民一公长子. 荣一公下二派祖(4世) : (明) 宋正,字友福 ; 宋福,字友正. 皆为德溁公(字庆禄)之子. 正公生四子(5世) : (明) 宋栐纲,字总维 ; 宋栐纪,字周绪 ; 宋栐绂,字佩绶 ; 宋栐纶,字转绣. 福公抚一子(5世) : (明) 宋栐经,字素锦. 原为正公第四子. 民三公下派祖(5世) : (明) 宋履,字纹履. 生一子 : 宋鸣续. 栐纲公生一子(6世) : (明) 宋柏梁,字宏承. 生二子 : 宋万表,字显章 ; 宋万膳,字美馐. 栐纪公抚一子(6世) : (明) 宋柏榆,字巨材. 原为栐绂公次子. 生二子 : 宋万普,字宇含 ; 宋万仓,字幽员. 栐绂公传一子(6世) : (明) 宋柏桦,字德宽,号棋野. 生二子 : 宋万仁,字心爱,号独山 ; 宋万义,字心事,号杯山. 栐纶公生一子(6世) : (明) 宋柏椒,字庆一. 生五子 : 宋万铺,字打陈 ; 宋万赋(止) ; 宋万珊,字联瑚 ; 宋万四,字倍两 ; 宋万五,字交中. 栐经公生三子(6世) : (明) 宋柏元,字虢盟 ; 宋柏凯,字虢安 ; 宋柏胜,字虢成. 履公下房祖(10世) : (明) 宋刚,字至大. 生二子 : 宋应运 ; 宋应通. 行派(11世起) : 应世之士 时会方隆 祖尧宗舜 亲贤近仁 懿和绍述 长发其祥.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签题编目.
浏览:100
礪山宋氏知申公派谱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1200-2001 礪山宋氏知申公派谱刊行会,宋收浩编纂委员会,发行编辑,2001年发行 始祖宋惟翊,始祖宋璘的子孙录
浏览:0
宋氏族谱[20卷](别名:鹤山宋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苹冈大魁堂, 清光绪3[1877]. 20册 : 世系表. 卷端题 : 鹤山宋氏族谱. 始祖 : (宋) 宋肇雄. 散居地 : 广东省鹤山县苹冈乡等地.
浏览:100
宋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镌, 民国19[1930].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周) 微子启. 封于商坵宋国,后以国为氏. 一世远祖 : (战国) 宋勇. 昭公次子. 迁桐始祖 :(明) 宋至武,字秉鉴,号诚斋. 自婺迁桐西. 派祖(12世) : (明清之际) 宋正亨,字明甫,号逸叟. 下有二子 : 宋祚昌,字士恒 ; 宋祚胜,字士友. 其他派祖(12世) : 宋正彩,字郡先 ; 宋正国,字祥甫 ; 宋正皿,字应明 ; 宋正初,字湛甫 ; 宋正壮,字迓先 ; 宋正壬,字心诚 ; 宋正祐,字楚咸 ; 宋正纬,字时甫. 祚昌下四子 : (清) 宋嗣郊,字苍孚 ; 宋嗣都,字苍雨 ; 宋嗣(康阝),字苍贮 ; 宋嗣郐,字宗藩. 二, 三子失考. 仅传长房, 及四房资料. 祚胜下四房 : (清) 宋嗣祁,字着六 ; 宋嗣隆,字伊翰 ; 宋嗣郁,字斐彦 ; 宋嗣郭,字储献.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镇川宋氏大同谱
首尔特别市恩平区,镇川宋氏大宗会,宋炳七,1987年发行 高丽大学中央图书馆, 800-1987 始祖宋舜恭的子孙录
浏览:0
宋导读知识
宋代诗人有哪些
宋代诗人有哪些
宋代是我国诗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根据诗词的风格有了不同的流派,比如,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陆游为代表的豪放派等。宋代有名的词人主要有: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欧阳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周邦彦 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陆游 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李清照集校注》。王灼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阁巷荒谣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神宗时宰相。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晏几道 约1040~1112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性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原有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柳永 ?~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姜夔 1155~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庆元中,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秦观 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长短句》。贺铸 1052~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辉县)人。其词题材较丰富,风格也多所变化,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韵。今传《东山词》一卷、《贺方回词》二卷。
浏览量:1894次
乳糖真雪
乳糖真雪
乳糖真雪是一种宋代的食物,类似于现代的冰淇淋。宋朝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当时很多贵族都会将冰块储藏在冰窖中夏季再取出来使用,各色冷饮也随之诞生。人们将不同食材与冰混合,制成花样繁多的饮品,比如甘草冰雪凉水、砂糖冰雪冷丸子、雪泡豆儿水,甘豆汤、鹿梨浆、冰珠蜜水、冰雪荔枝膏等。《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诸般水名”中列出了“乳糖真雪”这种食物,推测是将黏稠的乳糖倾倒在冰屑制成。《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它的制作方法的:“以石蜜和牛乳、酥酪做成饼块者为乳糖”。其中,石蜜就是白砂糖。宋人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指出:“石蜜既自有本条,煎炼亦自有法,今人谓之乳糖,是知石蜜字,乃白蜜字无疑。去古既远,亦文本传写之误,故今人尚言白沙蜜。”可知炼糖和乳就是乳糖。所以这种食物与现在的冰淇淋非常相似。
浏览量:1875次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做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一个农村的五口之家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生活情景,展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词牌名,取自汉乐府“清乐”、“平乐”。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所写,当时他遭到当权派的排斥,一直未得任用,闲居于信州长达二十年。在隐居期间他观察农村生活,写下了很多闲适词和田园词,《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一首。作者把一家老小的特征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将农家生活描绘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运用了白描手法,呈现出清新宁馨的风格。
浏览量:1513次
宋太宗学书
宋太宗学书
《宋太宗学书》是一篇文言文。此文主要讲述一则关于宋太宗学习王羲之书法的故事。文章原文为: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王羲之)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墨,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逾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大致意思是宋太宗当政时期,一位名为王著的翰林院侍书尤善王羲之的书法,宋太宗经常向王著请教。每每将自己的字给王著看时,王著都表示宋太宗还应多加练习,于是太宗更加潜心临摹书法。宋太宗本来字就写得很好,王著本意是担心开始就夸赞太宗的字,太宗便会对习字失去兴趣。后来世人都认为宋太宗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得益于王著的勉励。宋太宗赵炅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对国家文化发展方面也有重要成就。赵炅鼓励献书,命文臣编纂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三大类书,是为“宋四大书”之三。赵炅在宗教方面崇尚道教,礼遇佛教,大修道观、佛寺,收集道书、翻译佛家经典,促进了宋朝宗教的进一步发展。王著后汉乾佑年间(公元948~950年)考取进士,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曾两次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浏览量:1811次
宋太宗是谁
宋太宗是谁
宋太宗赵炅,宋代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始于后周周世宗时的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急功好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太宗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浏览量:17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