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东汉与羌的战争

东汉与羌的战争

东汉与羌的战争,又称羌患。历时百年,中国东汉与河湟西部落后又互不统一的西羌部落断断续续进行的百余年的战争,第一次从公元77年至101年,第二次公元107年至118年,第三次公元139年至145年,第四次公元159年至169年,第五次公元184年至214年。由于西羌的内迁,和河西走廊、陇西当地的汉朝人时常发生冲突。最初,西北的地方官多数都残酷苛暴,导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杀汉朝人,西羌人在东汉取代了北匈奴成为汉朝第一外患,西北地区尤其是关中多次沦为战场,羌人还曾一度兵进至山西河东。不但如此,刚崛起的鲜卑、南匈奴亦不时起兵南下,战乱波及关中、陕北、陕南等地。此战之后,使得关中更加荒芜,成了羌、氐、匈奴、拓跋等族的混杂区,东汉西北人口大量内迁,导致河套以南地区也成了“羌胡区”。关中地区的经济、人口一直等到北周时期才逐渐复苏。唯一幸免战乱的西北地区是凉州西部,尤其是敦煌、酒泉和张掖等郡在战争时相对稳定,...

东汉与羌的战争简介资料
凉州刺史部、金城郡、武威郡、青海、北地郡、上郡、西河郡、武都郡、陇西郡、天水郡、汉中郡,乃至三辅、河东郡、河内郡附近
56年—214年(大规模战争)
77 年 - 214 年
东汉朝廷最终以惨重代价镇压西羌之乱
东汉与羌的战争相关文献
汉羌百年战争,揭秘烧当之乱与先零之乱
汉羌百年战争,揭秘烧当之乱与先零之乱,汉羌战争,是指东汉与河西走廊西部的西羌部落断断续续进行的百余年的战争。由于西
查看全文
东汉中后期的汉羌战争对东汉的灭亡有多大关系?
东汉中后期的汉羌战争对东汉的灭亡有多大关系?,段颎是个好将领,他的建议虽然有些私心,但大体而言也都是为东汉考虑。然而段
查看全文
中国历史上被遗忘的战争之一,东汉与羌的百年战争
中国历史上被遗忘的战争之一,东汉与羌的百年战争,贵霜降服了,西域收复了,南方平定了,匈奴乌恒没戏唱了,东汉帝国历经几代君王的
查看全文
东汉与羌的战争:史上东汉帝国西北边疆百年战争
东汉与羌的战争:史上东汉帝国西北边疆百年战争,导读:东汉建武六年(30年)至东汉末(公元185年),东汉与羌族诸种在西北地
查看全文
东汉与羌的战争
背景汉宣帝时代赵充国就对屡次侵犯边郡的先零羌进行就地打击。汉光武帝时代的马援亦是如此。本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大允谷(今青海省贵德)的烧当羌,其首领滇良联合其他诸羌,击败了先零羌,夺得了大榆中地。烧当羌因此开始强大,在新莽末年、更始帝、隗嚣时期,不断侵入边郡,甚至深入内地。滇良死后,儿子滇吾继立。滇吾继位后,该部落日趋强盛。过程烧当之乱57年秋,滇吾率部入侵陇西郡,在允街击败陇西郡太守刘盱。原来在陇西郡为汉朝守卫边疆的西羌人全部反汉。刚刚即位的汉明帝诏命谒者张鸿率兵讨伐西羌人。张鸿在允吾县被打败,全军覆没。十一月,汉明帝又派中郎将窦固与捕虏将军马武率领四万兵众讨伐西羌人。58年七月,马武等打败烧当羌,其他造反的羌人部落悉数投降或者逃散。滇吾第二年投降,亲自朝见汉明帝,护羌校尉窦林将滇吾译成滇吾、滇岸两名,说当初是滇吾与他弟弟滇岸率部入侵陇西郡,称两豪归降。汉明帝得知实情后,将他免官。滇吾死后,其...
查看全文
东汉与羌的战争相关标签
东汉战争
甘肃历次战争与战役
羌族
2世纪中国战争
青海历次战争与战役
1世纪中国战争
汉朝历史事件
3世纪中国战争
家族谱大览
一本族谱
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的多
浏览:0
苏张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藏, 1989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鼻祖(一世) : (元明之际) 苏希辅 ; 偕姊丈张善礼. 由江西九江府德安县徙邵阳. 注 : 善礼公无嗣, 以辅公次房 苏与项随姑母丁屯当差, 立户苏张相, 此为苏张氏之始. 西平房祖 : 苏与华. 希辅公之长子. 居西平塘溪桥,另谱. 万安房祖 : 苏张相. 居万安木林冲. 相公下二子(3世) : (明) 苏张素正 ; 苏张素明. 素正下派祖(6世) : (明) 苏张正松. 下有二子 : 苏张德晖 ; 苏张德明. 素明下派祖(6世) : (明) 苏张正椿 ; 苏张正株 ; 苏张正珏. 万安房旧班次 : 希与素 侍正德 国尧安邦天代周 开承志. 新班次 : 肇传先业 继嗣其昌 贻谋泽远 懋绪昭扬 毓华振藻 殷美忠良 典彛笃庆 惠化滋长.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邵东木林冲苏张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苏张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藏, 1989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鼻祖(一世) : (元明之际) 苏希辅 ; 偕姊丈张善礼. 由江西九江府德安县徙邵阳. 注 : 善礼公无嗣, 以辅公次房 苏与项随姑母丁屯当差, 立户苏张相, 此为苏张氏之始. 西平房祖 : 苏与华. 希辅公之长子. 居西平塘溪桥,另谱. 万安房祖 : 苏张相. 居万安木林冲. 相公下二子(3世) : (明) 苏张素正 ; 苏张素明. 素正下派祖(6世) : (明) 苏张正松. 下有二子 : 苏张德晖 ; 苏张德明. 素明下派祖(6世) : (明) 苏张正椿 ; 苏张正株 ; 苏张正珏. 万安房旧班次 : 希与素 侍正德 国尧安邦天代周 开承志. 新班次 : 肇传先业 继嗣其昌 贻谋泽远 懋绪昭扬 毓华振藻 殷美忠良 典彛笃庆 惠化滋长.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邵东木林冲苏张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苏张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藏, 1989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鼻祖(一世) : (元明之际) 苏希辅 ; 偕姊丈张善礼. 由江西九江府德安县徙邵阳. 注 : 善礼公无嗣, 以辅公次房 苏与项随姑母丁屯当差, 立户苏张相, 此为苏张氏之始. 西平房祖 : 苏与华. 希辅公之长子. 居西平塘溪桥,另谱. 万安房祖 : 苏张相. 居万安木林冲. 相公下二子(3世) : (明) 苏张素正 ; 苏张素明. 素正下派祖(6世) : (明) 苏张正松. 下有二子 : 苏张德晖 ; 苏张德明. 素明下派祖(6世) : (明) 苏张正椿 ; 苏张正株 ; 苏张正珏. 万安房旧班次 : 希与素 侍正德 国尧安邦天代周 开承志. 新班次 : 肇传先业 继嗣其昌 贻谋泽远 懋绪昭扬 毓华振藻 殷美忠良 典彛笃庆 惠化滋长.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邵东木林冲苏张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苏张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藏, 1989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鼻祖(一世) : (元明之际) 苏希辅 ; 偕姊丈张善礼. 由江西九江府德安县徙邵阳. 注 : 善礼公无嗣, 以辅公次房 苏与项随姑母丁屯当差, 立户苏张相, 此为苏张氏之始. 西平房祖 : 苏与华. 希辅公之长子. 居西平塘溪桥,另谱. 万安房祖 : 苏张相. 居万安木林冲. 相公下二子(3世) : (明) 苏张素正 ; 苏张素明. 素正下派祖(6世) : (明) 苏张正松. 下有二子 : 苏张德晖 ; 苏张德明. 素明下派祖(6世) : (明) 苏张正椿 ; 苏张正株 ; 苏张正珏. 万安房旧班次 : 希与素 侍正德 国尧安邦天代周 开承志. 新班次 : 肇传先业 继嗣其昌 贻谋泽远 懋绪昭扬 毓华振藻 殷美忠良 典彛笃庆 惠化滋长.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邵东木林冲苏张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浙江省乐清市乐东林氏大宗谱 [3篇]
原书: [出版地不详]: 乐东林氏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08年重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含浙江省乐清市以东地区湖边, 邬家桥, 芙蓉, 巉头(称湖川, 龙川, 芙川, 巉川) 之四大林氏宗族之谱系. 长林一世祖 : 林坚,名泉,字长恩. 开闽始祖 : 林禄,字世荫. 坚公47世孙. 温州始祖(15世) : (唐) 林性,字元明,行陆一 ; 林道,字怀明,行陆二. 兄弟俩自闽徙温州五马街. 黄岩始祖(27世) : (后唐) 林勋,字放古,行寻十二. 迁居黄岩半岭柏岩. 龙川始祖(27世) : (宋) 林有成,字元山,号东墅. 徙居邬家桥,古称龙川. 子孙析置老井头,楠溪东角屿,岩宕,官塘等地. 有成公下六房祖(38世) : 林与洪,字子深(长房) ; 林与叙,字子文(二房) ; 林与晟,字子立,号抱拙(三房) ; 林与珉,字子玉(四房) ; 林与怡,字子豫(五房) ; 林与瑈,字子顺,号慕村(六房). 乐清天成巉川始祖(29世) : (宋) 林森,号宗瓯,行乐九. 子孙析置泮阳,岩宕,前垟等地. 森公下五房祖(37世) : 林从殷,号震雁(长房) ; 林从荚,字乔雁(二房) ; 林从晃,字平雁(三房) ; 林从鼎,字清雁(四房) ; 林从宁,字芳雁(五房). 湖边始祖(31世) : (宋) 林惟月,字明仲,号梅屿,行森三五. 岫公次子. 自长乐溪徙居湖边桂岩之麓,另立济南郡. 惟月公下三房祖(34世) : (宋) 林录孙,字希武 ; 林宁孙,字希康 ; 林绸孙,字希由(里岙祖). 录孙公下房祖 : (元) 林公孝,字孝宽,行义一(长房,西林宅) ; 林公仅,字维则,名思孝,行义二(二房) ; 林公寿,字大年,号南山,行义三(三房) ; 林公容,字必大,行义四(四房) ; 林公猷,字子佳,号桂岩,行义五(五房) ; 林公彦,字子俊,行义六(六房丁桥) ; 林公韶,字子华,号存德,行义七(七房). 芙蓉始祖(37世) : (元) 林瑞,号习之,行壬六. 瑞公生四子 : 林文润,字良玉,号梅隐,行端一(南京祖) ; 林文渊,字希颜,行端二(前垟路门祖) ; 林文浩,字希旻,号梅川,行端三(后垟,华屿前祖) ; 林文洪,字希畴,行端四(派衍南塍,竹龙岙,大姑尊等地). 湖川行辈次序 : 禄景缓格靖 遂遁玉进汝 逸僖源远道 让延显缨叔 垕碣赞勋福 禄寿喜兴岫 惟幼有孙公 文廷顺从景 洪英朝九天 国士希清庆 万载应昌时 贤明咸秉正. 新讳行 : 毓秀萃名兴 序伦敦德圣 宏献蔼春晖 祥开赓茂盛. 新字行 : 习礼笃儒忠 诗书乐相逢 平凡臻百福 体谅则宽容. 龙川,芙川,巉川行辈次序见第157页.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脊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乐东林氏大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