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晋代 拓跋弗

拓跋弗

拓跋弗(?-294年),中国西晋时期索头部鲜卑族领袖,293年至294年在位,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的先祖。其父为拓跋沙漠汗,前任首领拓跋绰是其叔父。

293年,因拓跋绰去世而继位。《魏书·序记》载其“聪哲有大度,为诸父兄所重。政崇宽简,百姓怀服。”294年去世,其另一叔父拓跋禄官继立。

子拓跋郁律,后也成为首领。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时,将其追谥为思皇帝。


拓跋弗简介资料
293 年
294 年
294 年
拓跋弗相关文献
拓跋绍是谁拓跋绍简介拓跋绍为何弑杀亲父
拓跋绍是谁拓跋绍简介拓跋绍为何弑杀亲父,拓跋绍为道武帝拓跋珪的次子,封清河王。于天赐六年(409年)十月,将其父拓跋
查看全文
拓跋珪怎么念拓跋珪怎么读拓跋珪是谁
拓跋珪怎么念拓跋珪怎么读拓跋珪是谁,拓跋珪怎么读拓跋珪—tuo(第四声)ba(第二声)gui(第一声)拓
查看全文
拓跋部
名称在古突厥语中,他们被称为Tabgach(????,Tabgač,中文音译桃花石)。历史西晋时拓跋部分布图。拓跋氏为东胡鲜卑的后裔,原为匈奴部落集团中的一员。在拓跋毛时,拓跋氏与三十六部结盟,统率了其余九十大姓,拓跋氏成为族长,形成拓跋部,中国历史文献称为索头部。拓跋邻时,将部族分为八部,由其兄弟分别统领。东汉末年,檀石槐组织鲜卑部落联盟时,拓跋部曾参与其中,陈寅恪认为可能是在拓跋邻时代。177年,遭到汉族骑兵攻击,檀石槐击败这支军队,但之后部落声势也不振,陷入纷争。拓跋诘汾之后,分支出秃发氏一支,其子秃发匹孤移至河西,形成河西鲜卑。258年,另一子拓跋力微南迁至盛乐(今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在内蒙古召集部落代表,形成强大地方势力。陇西鲜卑的始祖乞伏氏,陈寅恪认为与拓跋部关系紧密,可能也是源出拓跋部的分支。根据《旧唐书》记载,吐蕃皇族源自秃发氏,吐蕃的名称也是来自于此。从东汉末年开始,
查看全文
拓跋郁
生平拓跋郁是拓跋猗迤的后裔,为北魏宗室疏族,年少时为人忠贞正直且个性刚强,最初担任羽林中郎,在官之时做事勤劳干练而备受称道,文成帝时期,担任禁军部队的长官殿中尚书,和平二年(461年),拓跋濬御驾出巡,拓跋郁也参加此次出巡行列。和平六年(465年)五月,拓跋濬在平城太华殿驾崩,乙浑当时独揽大权,隔绝了对外部的消息传报,因此朝廷百官对于此情况皆感到惊慌,但众人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拓跋郁见状准备诛杀乙浑,率领了殿中卫士数百人,从顺德门突入宫城,乙浑害怕拓跋郁的部队于是外出接见说:“您今天为何事而来?”拓跋郁说:“现在官员们见不到新的天子而忧心恐惧,因此前来求见陛下。”乙浑为难又惧怕,只好回答:“先帝驾崩不久还未出殡下葬,陛下现在仍在居丧期间,所以无暇接见百官,各位是在怀疑什么呢?”于是遵奉献文帝拓跋弘上朝。之后乙浑发动政治行动,翦除反对他的政敌,大臣们皆愤恨恐惧,拓跋郁又计划政变诛杀乙浑,却反而
查看全文
拓跋育
生平魏孝武帝元修初年,拓跋育封顿丘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东魏天平年间,出任镇远将军、散骑侍郎。拓跋育后来西入关中,东魏撤除了顿丘县伯的封国。拓跋育在西魏官至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柱国大将军,封淮安王。自从尚书元烈被诛杀后,西魏废帝元钦有怨言,暗中谋划诛杀太师宇文泰,拓跋育和广平王元赞等人流泪劝谏他,元钦不听。宇文泰于是与公卿商议废掉元钦,立齐王拓跋廓为皇帝。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复兴鲜卑姓氏,元氏改为拓跋氏,拓跋育也在此时改回旧姓。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宇文泰劝告拓跋育上表给皇帝,请求按照古代制度降爵位为公爵,于是西魏宗室诸王都降为公,拓跋育也改封为淮安公。西魏恭帝二年二月十七日(555年3月25日),拓跋育去世,谥号思,周明帝宇文毓二年(558年)十月十二日葬于小陵原。兄弟姐妹元端,北魏散骑常侍、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安德文公元泰,北魏通直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太常卿、高
查看全文
拓跋弗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294年逝世
北朝追尊皇帝
鲜卑人
帝王
家族谱大览
长岛、纽约和康涅狄格州的殖民家庭:赫伯特·弗曼·瑟夫史密斯的祖先和亲属
惠特曼[Caleb Wood]、奥兰的埃德蒙·伍德、哈利法克斯的乔纳斯·伍德、伍德拉夫、威伯恩、杨(Jung)、杨和其他人。Claes Severtszen Smit(生于1635年)于1662年期间或之前从荷兰移民到康涅狄格州米尔福德附近的米尔内克,作为荷兰人Nicholas Seversmith获得土地授予(荷兰语名称改为英语术语)。后续文件有时使用Claes Severtszen Smith的名字。1664年,他在米尔福德安顿下来,娶了玛丽·提巴尔斯。1682年,他们搬到了纽约的亨廷顿,1699年后他在那里去世。其后裔和亲属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纽约、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新泽西州和其他地方。一些后裔移民到安大略省和加拿大其他地方。包括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荷兰、法国、西班牙和其他地方的祖先和亲属。卷包括参考书目。包括详细的目录(用作索引)。本5-v.作品第1-4节的更正和补充内容包含在11本笔记本中的第1、2和3本笔记本中,标题为:塞弗史密斯手稿/由赫伯特·福曼·塞弗史密斯编写。纽约布鲁克林:哈丽特·斯特莱克·罗达(Harriet Stryker Rodda)于1968年拍摄的微缩胶卷,以纪念作者。其余的笔记本(#4到#11)包含关于L到Y家族的额外系谱数据,补充了本研究中的数据。内容:第1节。Ackerly Akerly to Burrows——第2节。布什内尔到福德汉姆——第3节。弗曼到豪厄尔——第4节,第。1.Hulse to Ludlam——第4节,pt。补充信息——第5节。罗杰·卢德洛的祖先:与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和法国的贵族和皇室的联系/作者:赫伯特·弗曼·瑟夫史密斯;包括对托莱多的桑查(德阿亚拉)布朗特的祖先的批判性研究,Spai/MiltonRubincam——第5节,pt。2.Roger Ludlow和Sancha Blount的其他信息。“二十五份油印副本……”--T、 也可用于缩微胶片和数字图像。
浏览:0
长岛、纽约和康涅狄格州的殖民家庭:赫伯特·弗曼·瑟夫史密斯的祖先和亲属
惠特曼[Caleb Wood]、奥兰的埃德蒙·伍德、哈利法克斯的乔纳斯·伍德、伍德拉夫、威伯恩、杨(Jung)、杨和其他人。Claes Severtszen Smit(生于1635年)于1662年期间或之前从荷兰移民到康涅狄格州米尔福德附近的米尔内克,作为荷兰人Nicholas Seversmith获得土地授予(荷兰语名称改为英语术语)。后续文件有时使用Claes Severtszen Smith的名字。1664年,他在米尔福德安顿下来,娶了玛丽·提巴尔斯。1682年,他们搬到了纽约的亨廷顿,1699年后他在那里去世。其后裔和亲属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纽约、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新泽西州和其他地方。一些后裔移民到安大略省和加拿大其他地方。包括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荷兰、法国、西班牙和其他地方的祖先和亲属。卷包括参考书目。包括详细的目录(用作索引)。本5-v.作品第1-4节的更正和补充内容包含在11本笔记本中的第1、2和3本笔记本中,标题为:塞弗史密斯手稿/由赫伯特·福曼·塞弗史密斯编写。纽约布鲁克林:哈丽特·斯特莱克·罗达(Harriet Stryker Rodda)于1968年拍摄的微缩胶卷,以纪念作者。其余的笔记本(#4到#11)包含关于L到Y家族的额外系谱数据,补充了本研究中的数据。内容:第1节。Ackerly Akerly to Burrows——第2节。布什内尔到福德汉姆——第3节。弗曼到豪厄尔——第4节,第。1.Hulse to Ludlam——第4节,pt。补充信息——第5节。罗杰·卢德洛的祖先:与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和法国的贵族和皇室的联系/作者:赫伯特·弗曼·瑟夫史密斯;包括对托莱多的桑查(德阿亚拉)布朗特的祖先的批判性研究,Spai/MiltonRubincam——第5节,pt。2.Roger Ludlow和Sancha Blount的其他信息。“二十五份油印副本……”--T、 也可用于缩微胶片和数字图像。
浏览:0
拓跋
拓跋
浏览:0
拓跋氏
拓跋氏
浏览:0
哈姆-哈姆-法尼霍夫-法尼霍夫-沃伦-卢卡斯-节俭:弗吉尼亚州的一些相关家庭
打字稿缩微胶卷(复写,127页[即143页]),美国革命之女国家图书馆,华盛顿特区。 部分内容:弗吉尼亚殖民地成立时的哈姆家族——弗吉尼亚州斯波茨尔瓦尼亚县的塞缪尔·哈姆(约1738年)——塞缪尔·哈姆(1795年后约1722年)——弗吉尼亚州奥兰治县,个人税单,1782-1789年——塞缪尔·哈姆(1820年后的民主党人)——以利亚·哈姆(约1792-1809年)——詹姆斯·肖顿·哈姆法官(1817年或1823-1898年)——托马斯·哈姆医生(1744年)——理查德·哈姆博士(1736年)——约瑟夫·哈姆先生(1820年间)——斯蒂芬·哈姆——各种哈姆/哈姆数据——关于弗吉尼亚州节俭家庭的注释——法内霍/弗雷诺/法尼,等等。弗吉尼亚州的家庭——约翰·罗伯特·费内霍(1815年)——约翰·罗伯特·费内霍,小(1788-1860年)——安费诺(1778年)——托马斯·费尔尼(费尔诺)(1776年,1812年)——约翰·费内霍(1837年)——伊丽莎白·法内霍的遗嘱,弗吉尼亚州奥兰治县,1862年——米尔顿·费纳霍(1785年)——爱德华·费尔内霍(1780年后约1730年)——爱德华·费内霍夫,年轻人(约1772-1831年)——爱德华·费纳伊霍格(约1800-1867年)——乔治·纳撒尼尔·费纳伊霍格少校——费纳伊霍家族圣经记录。 主要是关于弗吉尼亚州哈姆/哈姆和法尔内霍夫/法尔内诺家族的信息,最初是在搜索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T.T.麦卡利夫人的祖先时收集的,后来又添加了其他材料。
浏览:0
杨氏宗谱 [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民国32[1943]九修. 存7册 : 世系表, 人像. 始祖: (明) 杨华二. 原籍江南太平府当涂县,徙居建宁县北乡. 华二公下二大派祖(2世): 杨富(后裔大都居广信上饶之南乡) ; 杨旻. 富公派下支祖(6世): 杨国鏻 ; 杨国址 ; 杨国钊. 旻公派下房祖(4世): 杨杰 ; 杨本 ; 杨杲. 杰公派下支祖(6世): 杨国昕(圻) ; 杨国禄 ; 杨国标. 本公派下支祖(6世): 杨国堂. 杲公派下支祖(6世): 杨国嵩 ; 杨国隆 ; 杨国墀 ; 杨国平. 派行(6世起10字): 国梦希天大 继世尚德先. 派行(16世起30字): 承裕肇新盛 升恒启泰元 仁功宏厚本 恩锡永安传 英彦朝荣显 明良佐圣贤. 派行(46世起4字): 万世弗替.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并有缺卷. 九修目录,1-5世世系,1-10世世传等资料均无. 注: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模糊不清,无法阅读. 散居地: 福建省建宁县, 及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