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捶丸

捶丸

捶丸是中国古代的一项球类运动,类似于现代的高尔夫球。

捶丸,顾名思义,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中国古代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它的出现与盛行和唐代的球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唐代除了足踢的蹴鞠、骑马杖击的马球外,还出现了一种拿球杆徒步打的球类游戏,叫做“步打球”。步打球是一种不骑马,徒步持杖打球的球类活动。这种步打球至宋代遂演化出了另又一种新型的球类运动,这就是捶丸。

捶丸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出版的《丸经》,该书记载“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2002年在泰安泰山岱庙出土了宋代石刻画,其中就有捶丸图,证明了捶丸最晚在宋代就已经存在。明朝宫廷画师商喜所绘的《明宣宗行乐图》也描绘了捶丸游戏的场面。

捶丸相关文献
两颗宋时绞胎捶丸
两颗宋时绞胎捶丸 ,作者:金晓东宋捶丸,作者藏品初夏时节,细雨不断,宅在室内有些闲闷,就去逛
查看全文
丸都城
历史丸都城开始的名字是“尉那岩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到“国内城”,并筑“尉那岩城”为其卫城。东汉建安二年(197年),高句丽与割据辽东的公孙度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战争,高句丽败,“国内城”被毁。建安三年(198年),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扩建尉那岩城,并将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建安十四年(209年),山上王迁都于丸都。直到北魏始光四年(427年);高句骊长寿王时,为躲避北魏的威胁,以及巩固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高句骊都城再迁至平壤城(即今朝鲜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的大圣山城和安鹤宫城)。迁都平壤前,国内城和丸都城都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后国内城作为“别都”,列高句丽三京之一。丸都山城于246年和367年先后两次被毁,后又重建。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高句丽后,国内城为唐朝安东都护府之哥勿州驻地。渤海国时期,为其西京所辖的桓州。辽代仍为桓州。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查看全文
捶丸
外部链接中国高尔夫——捶丸岱庙捶丸图惊现宋代泰安流行“高尔夫”捶丸-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运动
查看全文
破鼓乱人捶
【成语】破鼓乱人捶 【成语】破鼓乱人捶 【发音】pògǔluànrénchuí 【释义】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出处】好啊!破鼓乱人捶呀!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就砸你的铺子!冯骥才《神鞭》四
查看全文
泣血捶膺
【成语】泣血捶膺 【成语】泣血捶膺 【拼音】qìxuèchuíyīng 【解释】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膺:形声。从肉。本义:胸腔,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太太毕竟是个女人,没有气力,拗他不过,索性躺在楼板上,泣血捶膺的,一直哭到半夜。”
查看全文
捶丸相关标签
高尔夫球
中国传统球类运动
家族谱大览
樂清西岙俞氏宗譜, 2, 卷2_ 世系 1世庚丸公起, 20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3年重修(瑞安市平阳坑镇三角巷 : 王钏巧印刷).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总组长 : 俞宗昌,名天昌. 注 : 西岙俞氏肇自雁云公之入赘, 而原于庚丸公之迁温. 故同治以前, 各谱皆以庚丸公为1世主祖, 雁云公次之; 惟光绪谱以端礼公为始祖. 按端礼公姓余氏, 冒余为俞, 是诬其祖矣, 今从前谱更正. 始祖(1世) : (宋末) 俞庚丸. 由闽迁浙温,居院岙口. 芙蓉始迁祖(2世) : (元) 俞雁云. 庚丸公第四子. 入赘乐邑小芙蓉董氏,子孙繁衍. 雁云公生四子(3世) : 俞仰颜,字孟贤,号敬一 ; 俞慕曾,字仲贤,号敬二 ; 俞效思,字叔贤,号敬三(后无考) ; 俞法孟,字季贤,号敬四(出家永嘉广化寺为僧,法名廷清) 仰颜公下派祖(4世) : 俞永顺,字际可,号亨一. 为大房派. 下有三子: 俞廷言,讳诗,号隐霞(大房) ; 俞廷见,讳识(后无考) ; 俞廷教,讳训(二房). 慕曾公下派祖(4世) : 俞永恭,字正可,号亨二. 为二房派. 下有三子: 俞廷琛,讳琼,号升山(大房) ; 俞廷永,号升二(二房) ; 俞廷元,讳魁,号升一(三房). 廷言房下支祖(9世) : 俞元宗,字追记,号自轩. 嘉简公之子. 廷教房下支祖(9世) : 俞元青,字杏春 ; 俞元夏,字前所. 廷琛房下支祖(9世) : 俞元请,号从所 ; 俞元雨 ; 俞元体,字顺生 ; 俞元昌,字顺夫,号钦慎 ; 俞元仁,字若惟,号仰桂. 廷永房下支祖(9世) : 俞元旦,字顺恭,号仰北 ; 俞元居,字顺宽. 皆为嘉景公之子. 廷元房下支祖(9世) : 俞元泉,字顺溪,号小西. 嘉儒公长子. 名行 : 元一邦天 佑广振启 英豪诗书 宗正学士 祯祥必多 才华可喜 焕其文章 以光乃祖. 字行 : 顺君子自 明道德绍 圣贤立心 乾坤在抱 治国齐家 善人为宝 福禄来成 富贵寿考. 散居地 : 浙江省温州市, 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芙蓉西岙俞氏宗谱
浏览:100
富平金氏世谱
富平金氏世谱,金元锡1984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1500-1984 原始祖金乙轸,始祖金丸的子孙录
浏览:0
栎山艾氏七脩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思堂, 民国23[1934]年七修. 存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艾世法,行ㄧ,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 原籍四川成都府,后因宋绍定年间天下多难,见筠州风土之胜,故择居于城南之白鹤山复见栎山水秀山. 今江西省高安县. 世法公派下支祖(7世): (元) 艾德润,行恭一,讳珪,字恭如 ; 艾德文,行恭二,讳璋,字斐然 ; 艾德壁,行恭四,字玉文. 德润公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源,行仁二,字伯澄 ; 艾从洧,行仁三,字伯涣. 从源公派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金丸),行义二,字仲钊. 生子二: 艾起城,行六,字高载(前房) ; 艾起均,行三,字安载(前房). 从洧公下房祖(9世): (元明之际) 艾艾先铨,行义八,字仲镕. 因元末避难至源里乐其山水之秀遂居(源里房). 德文公派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沂,行仁四,字伯温,号温泉 ; 艾从滨,行仁五,字伯淇. 从沂公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镳,行义四,字仲锐,号耕乐. 生四子: 艾起坤,行一,字厚载(西房) ; 艾起圻,行二,字原载(六房) ; 艾起堪,行四,字兴载(雷房). 从滨公下房祖(9世): (明) 艾先钺,行义五,字仲钻. 生子三: 艾起墀,行三,字英载(东房) ; 艾起塞,行五,字宾载(中房) ; 艾起坡,行十,字隐载(中房围里). 德壁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艾起诚,行九,字杰载(兰溪房). 辈份字似为(1世起): 世传际盛隆 功德从先起 继述尚良图 科名荣士以 文章作国兵 方显书为美 克绍祖宗贤 绪余明有纪 英奇应运锺 勋业泰华峙 惠永迪前光 茂荫增福址. 注: 此谱不全. 缺卷4, 6, 8, 10, 14~18, 20. 散居地: 江西省高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栎山艾氏七脩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思堂, 民国23[1934]年七修. 存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艾世法,行ㄧ,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 原籍四川成都府,后因宋绍定年间天下多难,见筠州风土之胜,故择居于城南之白鹤山复见栎山水秀山. 今江西省高安县. 世法公派下支祖(7世): (元) 艾德润,行恭一,讳珪,字恭如 ; 艾德文,行恭二,讳璋,字斐然 ; 艾德壁,行恭四,字玉文. 德润公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源,行仁二,字伯澄 ; 艾从洧,行仁三,字伯涣. 从源公派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金丸),行义二,字仲钊. 生子二: 艾起城,行六,字高载(前房) ; 艾起均,行三,字安载(前房). 从洧公下房祖(9世): (元明之际) 艾艾先铨,行义八,字仲镕. 因元末避难至源里乐其山水之秀遂居(源里房). 德文公派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沂,行仁四,字伯温,号温泉 ; 艾从滨,行仁五,字伯淇. 从沂公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镳,行义四,字仲锐,号耕乐. 生四子: 艾起坤,行一,字厚载(西房) ; 艾起圻,行二,字原载(六房) ; 艾起堪,行四,字兴载(雷房). 从滨公下房祖(9世): (明) 艾先钺,行义五,字仲钻. 生子三: 艾起墀,行三,字英载(东房) ; 艾起塞,行五,字宾载(中房) ; 艾起坡,行十,字隐载(中房围里). 德壁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艾起诚,行九,字杰载(兰溪房). 辈份字似为(1世起): 世传际盛隆 功德从先起 继述尚良图 科名荣士以 文章作国兵 方显书为美 克绍祖宗贤 绪余明有纪 英奇应运锺 勋业泰华峙 惠永迪前光 茂荫增福址. 注: 此谱不全. 缺卷4, 6, 8, 10, 14~18, 20. 散居地: 江西省高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栎山艾氏七脩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思堂, 民国23[1934]年七修. 存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艾世法,行ㄧ,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 原籍四川成都府,后因宋绍定年间天下多难,见筠州风土之胜,故择居于城南之白鹤山复见栎山水秀山. 今江西省高安县. 世法公派下支祖(7世): (元) 艾德润,行恭一,讳珪,字恭如 ; 艾德文,行恭二,讳璋,字斐然 ; 艾德壁,行恭四,字玉文. 德润公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源,行仁二,字伯澄 ; 艾从洧,行仁三,字伯涣. 从源公派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金丸),行义二,字仲钊. 生子二: 艾起城,行六,字高载(前房) ; 艾起均,行三,字安载(前房). 从洧公下房祖(9世): (元明之际) 艾艾先铨,行义八,字仲镕. 因元末避难至源里乐其山水之秀遂居(源里房). 德文公派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沂,行仁四,字伯温,号温泉 ; 艾从滨,行仁五,字伯淇. 从沂公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镳,行义四,字仲锐,号耕乐. 生四子: 艾起坤,行一,字厚载(西房) ; 艾起圻,行二,字原载(六房) ; 艾起堪,行四,字兴载(雷房). 从滨公下房祖(9世): (明) 艾先钺,行义五,字仲钻. 生子三: 艾起墀,行三,字英载(东房) ; 艾起塞,行五,字宾载(中房) ; 艾起坡,行十,字隐载(中房围里). 德壁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艾起诚,行九,字杰载(兰溪房). 辈份字似为(1世起): 世传际盛隆 功德从先起 继述尚良图 科名荣士以 文章作国兵 方显书为美 克绍祖宗贤 绪余明有纪 英奇应运锺 勋业泰华峙 惠永迪前光 茂荫增福址. 注: 此谱不全. 缺卷4, 6, 8, 10, 14~18, 20. 散居地: 江西省高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栎山艾氏七脩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思堂, 民国23[1934]年七修. 存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艾世法,行ㄧ,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 原籍四川成都府,后因宋绍定年间天下多难,见筠州风土之胜,故择居于城南之白鹤山复见栎山水秀山. 今江西省高安县. 世法公派下支祖(7世): (元) 艾德润,行恭一,讳珪,字恭如 ; 艾德文,行恭二,讳璋,字斐然 ; 艾德壁,行恭四,字玉文. 德润公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源,行仁二,字伯澄 ; 艾从洧,行仁三,字伯涣. 从源公派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金丸),行义二,字仲钊. 生子二: 艾起城,行六,字高载(前房) ; 艾起均,行三,字安载(前房). 从洧公下房祖(9世): (元明之际) 艾艾先铨,行义八,字仲镕. 因元末避难至源里乐其山水之秀遂居(源里房). 德文公派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沂,行仁四,字伯温,号温泉 ; 艾从滨,行仁五,字伯淇. 从沂公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镳,行义四,字仲锐,号耕乐. 生四子: 艾起坤,行一,字厚载(西房) ; 艾起圻,行二,字原载(六房) ; 艾起堪,行四,字兴载(雷房). 从滨公下房祖(9世): (明) 艾先钺,行义五,字仲钻. 生子三: 艾起墀,行三,字英载(东房) ; 艾起塞,行五,字宾载(中房) ; 艾起坡,行十,字隐载(中房围里). 德壁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艾起诚,行九,字杰载(兰溪房). 辈份字似为(1世起): 世传际盛隆 功德从先起 继述尚良图 科名荣士以 文章作国兵 方显书为美 克绍祖宗贤 绪余明有纪 英奇应运锺 勋业泰华峙 惠永迪前光 茂荫增福址. 注: 此谱不全. 缺卷4, 6, 8, 10, 14~18, 20. 散居地: 江西省高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