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摩尔河大桥之战

摩尔河大桥之战

摩尔河大桥之战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场战役。战役于1776年2月27日在今天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附近的彭德县打响。结局是北美独立的爱国者阵营打败了保皇党部队。
摩尔河大桥之战简介资料
摩尔溪桥之战
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彭德县,临近威尔明顿
1776年02月27日
北卡罗莱纳革命军获得胜利,扩充了革命军队伍
英军殖民政府在北卡罗莱纳兵,革命军意图阻止,从而打响战斗
摩尔河大桥之战相关文献
瓦斯卢伊战役:摩尔多瓦人民争取独立之战
瓦斯卢伊战役:摩尔多瓦人民争取独立之战,瓦斯卢伊战役十五至十六世纪摩尔多瓦人民在争取独立,反对奥斯曼压迫期间进行的一
查看全文
哈尔·摩尔
生平早年摩尔于1922年2月13日出生于肯塔基州的巴兹敦,虽然希望能去就读纽约州的西点军校、成为陆军军官,但乡村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让他难以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搬到华盛顿特区念高中,并于乔治华盛顿大学读了两年。1942年,经一名乔治亚州的众议员提名推荐而得以进入西点军校,并在1945年毕业。军旅生涯1945年初,毕业后的摩尔成为步兵少尉,1945至1948年间赴日本,在第187空降步兵团(英语:187thInfantryRegiment(UnitedStates))服役。1948被调回美国,前往乔治亚州的布拉格堡陆军基地。在第82空降师期间,摩尔志愿参加空降测试科(AirborneTestSection),一个测试实验性伞兵的特殊部队。他在加入该科后的2年内参加了150次跳伞,结束这些实验项目后,他在整个军旅生涯中的跳伞共计300次,并获得高级伞兵徽章(MasterParachutistBa...
查看全文
摩尔
定义和相关概念截至2011年(2011-Missingrequiredparameter1=month!),国际度量衡局定义1摩尔为:拥有与12公克碳-12(碳元素中相对原子质量为12的原子)所含原子数量相同的基本微粒的系统,其物质的量为1摩尔。因此1摩尔的纯碳-12的质量恰好是12克。摩尔质量一摩尔某物质的质量被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从数值上看,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克/摩尔计)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由于质量单位克与原子质量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决定每摩尔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需要由实验测量得出。2010年,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采纳的NA值为6.02214129×10±0.00000027×102011年,该数值修正为6.02214078×10±0.00000018×10.某物质的物质的量n{\displaystylen},该物质的摩尔质量M{\displaystyleM}以及...
查看全文
摩尔河大桥之战
1776年2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建立北卡罗莱纳第1团,并任命詹姆斯·摩尔担任司令员,负责防守恐怖角地区。与此同时,位于克雷文县新伯尔尼(NewBern)的殖民地政府组建出以理查德&m
查看全文
弗摩尔
传说弗摩尔族首领锡赫(Cichol):凯尔特神话中,弗摩尔最早的首领。巴罗尔(Balor):弗摩尔(Fomor)之王,凯尔特神话中的恶神。与爱尔兰的达南神族展开战争,最后被其后裔太阳神鲁格(Lugh)所击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