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劫

(人物)

骑劫(?-前279年),战国末年燕国的将领。

燕昭王派乐毅重创齐国。燕昭王的儿子燕惠王因原来与乐毅有隙,即位之后,中齐国将领田单的反间计,怀疑乐毅,使骑劫取代乐毅,统率燕国军队攻打齐国即墨。骑劫庸碌无能,他改变乐毅的作战方针,滥杀降卒,发掘齐国人祖先坟墓焚尸,割掉齐国俘虏的鼻子。激起了齐国人的仇恨,齐人望见,皆欲出战。又中田单的诈降计,日益懈怠。田单用“火牛阵”突然袭击,燕军没有防备,于是大溃败。他在即墨城下被乱兵所杀。齐国人乘机恢复了整个齐国。

骑劫简介资料
公元前279 年
骑劫相关文献
揭秘孙权帐下大将甘宁百骑劫魏营是真的吗
揭秘孙权帐下大将甘宁百骑劫魏营是真的吗,甘宁是历史乱世时,三国的有名武将,是孙权帐下大将,有胆识,有谋略,深得孙权重
查看全文
揭秘甘宁百骑劫魏营甘宁最后被谁所杀?
甘宁,字兴霸,自小就是地上的混混,和他的字兴霸很符合,是地方的霸主。少年的时候,甘宁不务正业,联合一部分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在地方为所欲为,得了一个“锦帆贼”的称号。甘宁直到跟随孙权之后,依旧是非常勇猛,虽然不像年少时的轻狂,但一身霸气依旧改不掉。 甘宁之所以跟随孙权,是因为当时他跟随的黄祖在他立了大功之后依旧不愿意重用他,所以他才下定决心跟随孙权。跟
查看全文
骑劫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前279年逝世
战国军事人物
燕国
其他
家族谱大览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1]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533, 15, 412, 22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恩骑尉骁骑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2]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1-10-7号, 及1-10-8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1]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533, 15, 412, 22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5]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388-389号, 391-392号, 及374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恩骑尉骁骑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3]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549-551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乌拉八旗云骑尉骁骑校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0[1884]. [5]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538-539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 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地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陜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征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