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印度板块

印度板块

印度板块(英文:Indian Plate)为次级的大陆板块,属于印度-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板块移动了约2,000-3,000公里距离,比已知的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要快。

欧亚板块南缘,沿印度与尼泊尔剪切带(orogenic belt),由沉积物挤压凸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板块现在向东北每年移动5厘米,而欧亚板块每年向北移动2厘米,因此导致欧亚板块变形,而印度板块每年被压缩4毫米。

印度板块简介资料
34°25′55″N 73°32′13″E
印度板块相关文献
印度-澳洲板块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科科斯板块
外部链接thevolcanicarcMartinMeschedeandUdoBarckhausen,"PlatetectonicevolutionoftheCocos-Nazcaplate&
查看全文
冲绳板块
参考文献Bird,P.(2003)Anupdateddigitalmodelofplateboundaries,GeochemistryGeophysicsGeosystems,4(3),1027,doi:10.1029/2001GC000252.[1]
查看全文
华南板块
中英文名称的翻译目前,地质学的中文术语与英文术语,对华南或扬子板块及陆块的习惯用名正好是反着的。在中文术语中,本板块常称为“华南板块”,并包括了扬子陆块(即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地块(华夏陆块)等较小的陆地结构。而在英文中,则习惯将扬子陆块称为“华南陆块”(SouthChinaContinent),而华南板块则称为“扬子板块”(YantzePlate)。不过,“扬子克拉通”(Yangtzecraton)这个名称中英文是一致的,因为其南邻的华夏地块无论如何不能算是一个克拉通。华夏地块与扬子陆块接触带之间存在一条深大裂谷,后江西赣东南地段火山口喷发,岩浆流入将深大裂缝谷胶结填充,称华夏地区块。参考文献Bird,P.(2003)Anupdateddigitalmodelofplateboundaries,GeochemistryGeophysicsGeosystems,4(3),1027,doi:1...
查看全文
巽他板块
参见爪哇海沟参考文献Bird,P.(2003)Anupdateddigitalmodelofplateboundaries,GeochemistryGeophysicsGeosystems,4(3),1027,doi:10.1029/2001GC000252.[1]alsoavailableasaPDFfile(13mb)[2]
查看全文
印度板块相关标签
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