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无轨电车

无轨电车

无轨电车是一种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而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无轨电车则属于轨道交通的范畴。正因无轨电车兼具道路汽车和轨道交通二者的优缺点,使得其成为当代备受争议的一种交通工具。

无轨电车的车身和底盘一般与普通巴士相同,但车顶需要安装一对受电杆,用于从接触网的一对触线受电并形成电流通路。一般地,无轨电车的受电杆脱线则会失去动力;而装备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或柴油发电机的双动源无轨电车,则可在没有架空接触网的路段实现离线行驶。

相关人物
无轨电车相关文献
无轨电车
名称在中国,无轨电车引入初期,曾根据英语trolleybus的发音被音译作拖铃巴士,音译词不再使用后与有轨电车被统称为电车。1980年代后,无轨电车与公共汽车合称为公共电(汽)车或公共汽(电)车。现代又多由于受电杆形似大辫子而被戏称为辫子车。在日本,无轨电车在法律法规上被称作無軌条電車/むきじょうでんしゃ;而事实上多用英语trolleybus的片假名转写词トロリーバス/tororibasu表示。德语中,传统上将无轨电车称作Oberleitungsbus,词中的Oberleitungs指的是架空接触网供电。历史1882年4月29日至6月13日,德国发明家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柏林市郊公开展示了他发明的世界首辆无轨电车。其后,有关无轨电车的实验研究在欧洲和美国都有进行。1901年7月10日,世界首个载客的无轨电车系统在德国开通运营。虽然该系统仅运营到1904年,但其使用的由两条架空平行接触线和一...
查看全文
无轨电车相关标签
无轨电车
永续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