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塔尔寺

塔尔寺

(寺庙)

塔尔寺,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位于藏族称为安多的文化地区。

塔尔寺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1577年),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万历十年(1582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来,翌年春,由当地申中昂索从措卡请至塔尔寺。三世达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龙本、米纳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从此,塔尔寺发展很快,先后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经四世达赖指示,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

塔尔寺是中...

塔尔寺相关文献
青海-塔尔寺酥油花
青海-塔尔寺酥油花,用酥油这种特殊材料制作酥油花源于拉萨而盛于塔尔寺,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酥油
查看全文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青海地区主要寺院:塔尔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青海地区主要寺院:塔尔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一)塔尔寺   藏语名“衮本贤巴朗”, 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位于青海
查看全文
贾尔藏村有个“小塔尔寺”
贾尔藏村有个“小塔尔寺”,贾尔藏村有个“小塔尔寺”[ 来源:海东时报 | 发布日期:2016-09-16 
查看全文
青海有名的塔尔寺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山中,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是格鲁派僧人和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中心之一。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宗喀巴成名后,有许多有关他灵迹的传说。据说在他诞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亲按儿子来信所示,在信徒们帮助下,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塔,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后来,该塔一再改建易名,成为现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银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汉语塔尔寺即由此塔得名。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旁建一静房,聚僧坐禅。17年后,再建弥勒佛殿一座,塔尔寺初具规模,取藏名“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身像弥勒洲寺”。400多年来,塔尔寺逐步发展成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
查看全文
塔尔寺
寺院概况塔尔寺藏语称为“贡本噶丹贤巴林”,位于雪域东部宗曲(湟水)之滨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宗喀莲花山中,是被佛教界誉为“第二佛陀、雪域高原智者庄严顶饰”的格鲁派宗师至尊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圣地。因在诞生地奇迹般长出一棵每片叶上各显一尊狮子吼佛像的菩提树,又被赞誉为“第二蓝毗尼园”。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著名丛林之一。自藏历土羊年(1379年)建圣塔,巳经历了六百多年的沧桑,藏历金猴年(1560年)建成贤巴林(弥勒佛殿)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之后逐步建成以供奉菩提大银塔的大金瓦殿为中心,依山傍塬,有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9300余间,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塔尔寺四周群山环抱,状似八瓣莲花,视地观天,陵涧起伏,状如八辐法轮。祥光照射下的梵宇佛寺独具风格,宫殿式建筑与平顶式建筑依山就势,巧妙布局。巧夺天工...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浏览:100
1.瓜尔佳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印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 8册 :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远祖 : 费信勇公,讳英东开 受姓始祖 : 尼雅济布 自第五代起始立六大门 : 长门阿炳安 ; 二门阿炎阿 ; 三门琳昌 ; 四门塞得立 ; 五门吴达善 ; 六门纳英阿. 散居地 : 松江省珲春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及版心题. 书衣题 : 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浏览:100
1.吉林他塔喇氏家谱
吉林始迁祖 : 贝楞额(清) 散居地 : 吉林省 摄影 : 美国犹他州盐湖城 : 家谱学会, 1971, -- 微卷1卷 ; 35厘米. 吉林省与北韩交界处(瓦尔喀部)
浏览:100
尼博惹士
尼博惹士
浏览:0
寿塔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 20册 : 世系表. 外纪始祖 : 方干. 居浙东. 为桐庐祖. 生二子 : 方翼 ; 方严. 内纪一世祖 : (宋) 方猷,行隆七. 生四子 : 方昭 ; 方穆 ; 方和 ; 方顺. 分支祖(5世) : 方升. 昭公四世孙. 二传分两支(8世) : 方佛保,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行福三(白竹祖). 分派祖(11世) : 方伯安,行荣四.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方卬,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行华四 ; 方卸,行华五 ; 方叩,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方庆,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方正,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房祖(13世) : 方明,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 贵祯祥衍泽康寕 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 礼智孝友廉节温 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寿塔方氏续修宗谱.
浏览:0
寿塔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 20册 : 世系表. 外纪始祖 : 方干. 居浙东. 为桐庐祖. 生二子 : 方翼 ; 方严. 内纪一世祖 : (宋) 方猷,行隆七. 生四子 : 方昭 ; 方穆 ; 方和 ; 方顺. 分支祖(5世) : 方升. 昭公四世孙. 二传分两支(8世) : 方佛保,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行福三(白竹祖). 分派祖(11世) : 方伯安,行荣四.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方卬,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行华四 ; 方卸,行华五 ; 方叩,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方庆,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方正,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房祖(13世) : 方明,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 贵祯祥衍泽康寕 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 礼智孝友廉节温 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寿塔方氏续修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