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格子乘法

格子乘法

格子乘法是一种最早见于十三世纪阿拉伯,十四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乘法,是一种利用带斜线的格子进行多位数的乘法,意大利人称为威尼斯方格乘法。格子乘法在明朝初期传入中国,首先出现在景泰元年数学家吴敬所著《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称为写算。后来程大位《算法统宗》也阐述了这种铺地锦算法。印度数学史家Datta和Singh认为不能确定格子乘法起源于印度或是舶来品;格子乘法最早见于印度一部1545年的数学著作,而在13、14世纪已经出现在阿拉伯数学著作了,

格子乘法相关文献
格子乘法
方法第一步:画带斜线的格子,将第一数(58)写在格子顶部,第二数(213)书写着格子的右侧如图,格子斜线下方写下乘积的个位数,格子斜线之上写入乘积的十位数。第一步第二步:将每个格子顶上数字与同一格子右边的数字相乘,将乘积逐个写入格子内,然后自下而上按斜线将数字相加,将所得的和写在格子图之下或左边:4=4;将4写在斜线对齐的格子图下边。8+2+5=15;将和的个位数“5”写在斜线对齐的格子下边,十位数进位到下一位斜线中如图6+5+1+(1)=13,将和的个位数写在斜线对齐的格子边上(左边),将十位数进位。1+(1)=2,记入格子左边1=1第二步第三步:从格子左边自上而下,接格子下边自左至右,读出乘积:12354所以58x213=12354第三步
查看全文
乘法器
另见布斯乘法算法参考文献ComputerArchitecture:AquantitativeApproach,HennessyandPatterson,1990,MorganKaufmannPublishers,Inc.SectionA.2(pagesA-3throughA-6)andsectionA.9(pagesA-39throughA-49).
查看全文
乘法
表示法乘法可以用几种方法表示。以下的式子表示“五乘以二”:5××-->2{displaystyle5times2}5⋅⋅-->2{displaystyle5
查看全文
最小二乘法
示例数据点(红色)、使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最佳解(蓝色)、误差(绿色)。某次实验得到了四个数据点(x,y){displaystyle(x,y)}:(1,6){displaystyle(1
查看全文
格子乘法相关标签
乘法
家族谱大览
1.法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民国年间[19--?]. -[12]双叶 谨存余庆录一册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1.法氏家乘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清年间[19--?]. -2册 : 世系表 谨存卷3, 4 版心题 : 法氏宗谱 第一世祖 : 法若正(明)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哥哥
哥哥
浏览:0
法琼公
法琼公
浏览:0
子姓-宋氏-戴姓族谱
子姓-宋氏-戴姓族谱
戴姓原自于子姓,商朝的延续,商帝乙之长子子启,纣王同母庶兄,子启,出生时其母尚未立为正妃,因不得嗣,宋国的开国国君,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死后其弟子仲衍为国君,称宋微仲,传之第十一任君宋戴公,宋戴公死后,其嫡子宋武公继位,其支子公子㧑为宋国大夫,他的儿子便以祖父的谥号“戴”为氏,宋戴公被奉为戴姓的始祖。
浏览:0
郑氏家谱
郑氏家谱
祖系出姬姓源流难以阐述自江祖千七公应衍 应绶公兄弟七应绶公庆衍思法公思法公生荣华富贵俊桂兄弟六人具受旌敕明初定鼎自豫章吉安府吉水县地名大株树而我始祖必贵公奉诏湖广荆州府监利县后诸伯叔俱同落籍岳州府临湘县 源公之子乘公字千七世居吉安府吉水县小村其孙怀德字思法配冷氏元仁宗至顺帝间人生六子:必荣、必华、必富、必贵、必俊、必桂明洪武间六子先后迁居岳州府临湘县岳州郑氏始祖
浏览:2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