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圣基茨岛

圣基茨岛

圣基茨岛(英语:Saint Kitts),又称作圣克里斯托弗岛(英语:Saint Christopher;法语:Saint-Christophe),是位于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屿,东岸面临大西洋。它与尼维斯岛共同构成岛国圣基茨和尼维斯。

该岛位于17°15′N 62°40′W / 17.250°N 62.667°W / 17.250; -62.667,即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东南方约2,100千米,岛屿面积约为168平方千米(长约29千米;宽约8千米),人口约3.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非裔。主要语言是英语,识字率约为98%。

圣基茨岛是加勒比地区的历史中心之一。1624年,英国在该岛建立了西印度群岛的首块殖民地,次年法国占领该岛的部分地区,此后两国为争夺该岛不断发生冲突。位于圣基茨岛的世界遗产布里姆斯通山城堡国家公园是历史上在东加勒比地区兴建过的最大的城堡。

圣基茨岛相关文献
圣港岛
地理空中俯视圣港岛圣港岛上的哥伦布故居岛上的玄武岩柱状结构该岛南部为耕地,岛屿中部延伸至南部海岸为一条长长的沙滩,西部为森林和草原,北面长海岸线均为岩石构成的悬崖峭壁,东北部为森林和旱地。山脉位于岛屿的东北部,有五六个主要山峰,覆盖着少数植被,岛屿东端有一个山峰形成的小半岛。与邻近的马德拉岛截然不同的是,它拥有一条长达9公里的沙滩,而沙滩在马德拉岛则非常少见,只在卡列塔有一小部分。维拉巴雷拉的坐标:海拔历史官方认可的圣港岛正式发现时间为1418年。发现者为航海家亨利手下的航海家若昂·贡萨尔维斯·扎尔科和特里斯唐·瓦斯·特谢拉在一次风暴后意外发现了该岛,并在随后被赠予贵族巴尔托洛梅乌·佩雷斯特雷洛从事殖民活动,正式的赠予状发布于1445年11月。葡萄牙的航海家们为了躲避风暴,才在无意中发现了该岛,该岛南面的海湾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为了感谢上帝的恩赐,该岛被命名为“圣港”。但由于缺乏淡水资源,...
查看全文
圣基茨和尼维斯
历史圣基茨和尼维斯原本的住民为加勒比人(Caribs)。1493年哥伦布在他的第二次航海中登上圣克里斯多福岛(圣基茨岛),并且以自己的守护圣人圣克里斯多福(西班牙文:SanCristób
查看全文
索洛韦茨基群岛
地理面积340平方公里,由六个岛组成:Anserski(俄语:Анзерский岛或Анзер),面积47平方公里BolschoiSolowetzki(俄语:БольшойСоловецкий或Соловецкий),面积246平方公里BolschajaMuksalm(俄语:БольшаяМуксалма),面积17平方公里MalajaMuksalma(俄语:МалаяМуксалма),面积0.57平方公里Bolschoi(俄语:БольшойЗаяцкийостров),面积1.25平方公里MalyiSajats(俄语:МалыйЗаяцкий岛),面积1.02平方公里。海岸呈锯齿状,由花岗石和片麻岩构成。岛上丘陵起伏,最高点海拔107米。大部分为欧洲赤松和欧洲云杉,间有沼泽。岛上湖泊众多,有水道相连。历史修道院始于14世纪20年代,由圣基里尔圣母升天修道院的Zosima和Savvat...
查看全文
圣基茨岛
外部链接圣基茨旅游局网站
查看全文
圣莫里茨
运动圣莫里茨曾先后举办过1928年和194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三个曾两次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之一,另两个为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和美国的普莱西德湖。圣莫里茨是1934年、1974年和2003年阿尔卑斯世界滑雪锦标赛的举办地。圣莫里茨夏季是长距离运动,特别自行车、跑步和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基地。旅游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圣莫里茨一年里有300天以上都是阳光普照的好天气。每年的冬天这个高山村庄都会在冰冻的圣莫里茨湖上举办“白草地”赛马比赛,参与比赛的都是国际性上流社会的人士。受欢迎的休闲活动包括滑雪,单板滑雪,和徒步,在附近也有世界著名的克雷斯塔滑道平底雪橇的课程。全年人口数大约是5600,约有3000名季节性员工支援饭店,旅馆和租住单位,总计共有13000个床位。圣莫里茨在2003年主办了世界锦标赛的滑雪比赛。气候圣莫里茨的气候属于高山气候,冬天寒冷多雪,夏天温和潮湿。流行文化詹姆斯·邦德系列电...
查看全文
圣基茨岛相关标签
小安的列斯群岛
英格兰前殖民地
圣基茨和尼维斯地理
岛屿
家族谱大览
汪氏族谱 [14卷,首4卷]
抄本影印: [出版地不详] : 文英堂, 民国36[1947](大兴石印局代印). 18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汪公.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有汪字在手,遂以名之. 宗祖(65世) : 汪章佐,字高明. 生二子 : 汪学访 ; 汪学稽. 迁安始祖(1世) : 汪隆五. 学访公之四世孙. 原籍徽州婺源, 明初卜居黄冈中和里. 生二子(2世) : 汪德一 ; 汪德二,字清典. 居汪畈中(中分祖). 上汪家湾始祖(1世) : 汪云宜. 隆五公之堂弟. 学访公之四世孙. 河东始祖(1世) : 汪明理. 隆五公之堂弟. 学稽公之四世孙. 生二子 : 汪泗(迁居东汪家河) ; 汪泮(居汪家河). 德一公下二分祖(3世) : 汪文同,字子书(东分祖,分居汪家坂之东) ; 汪文道,字子善(河西西分祖,居汪家畈之西). 泗公生二子(3世) : 汪宇,子孙析置大塘 ; 汪贵,迁居长堰. 文同公下二分祖(4世) : 汪统四,字德全(前分,分居东分之前) ; 汪道庆(上分,分居东分之后). 汪家河支祖(5世) : 汪必昌. 泮公三世孙. 下分五房 : 汪大志(长) ; 汪大尧(二) ; 汪大仕(三) ; 汪大业(四) ; 汪大舜(五). 贵公下二分祖(6世) : 汪洋(南分) ; 汪涣(北分). 云宜公下二房祖(11世) : 汪基忠(迁居河南光山县) ; 汪基惠. 派行 : 国运昌明 家风继起 恩泽长贻 荣华万纪. 麻城新立辈派(22世起) : 东鲁开昌运 诗书继绪长 光辉承美大 谟烈绍周纲.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宗谱
浏览:0
汪氏族谱 [14卷,首4卷]
抄本影印: [出版地不详] : 文英堂, 民国36[1947](大兴石印局代印). 18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汪公.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有汪字在手,遂以名之. 宗祖(65世) : 汪章佐,字高明. 生二子 : 汪学访 ; 汪学稽. 迁安始祖(1世) : 汪隆五. 学访公之四世孙. 原籍徽州婺源, 明初卜居黄冈中和里. 生二子(2世) : 汪德一 ; 汪德二,字清典. 居汪畈中(中分祖). 上汪家湾始祖(1世) : 汪云宜. 隆五公之堂弟. 学访公之四世孙. 河东始祖(1世) : 汪明理. 隆五公之堂弟. 学稽公之四世孙. 生二子 : 汪泗(迁居东汪家河) ; 汪泮(居汪家河). 德一公下二分祖(3世) : 汪文同,字子书(东分祖,分居汪家坂之东) ; 汪文道,字子善(河西西分祖,居汪家畈之西). 泗公生二子(3世) : 汪宇,子孙析置大塘 ; 汪贵,迁居长堰. 文同公下二分祖(4世) : 汪统四,字德全(前分,分居东分之前) ; 汪道庆(上分,分居东分之后). 汪家河支祖(5世) : 汪必昌. 泮公三世孙. 下分五房 : 汪大志(长) ; 汪大尧(二) ; 汪大仕(三) ; 汪大业(四) ; 汪大舜(五). 贵公下二分祖(6世) : 汪洋(南分) ; 汪涣(北分). 云宜公下二房祖(11世) : 汪基忠(迁居河南光山县) ; 汪基惠. 派行 : 国运昌明 家风继起 恩泽长贻 荣华万纪. 麻城新立辈派(22世起) : 东鲁开昌运 诗书继绪长 光辉承美大 谟烈绍周纲.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宗谱
浏览:0
吴氏大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7?.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开姓始祖 : 泰伯. 吴本姓姬,泰伯偕弟仲雍避荆蛮,自号勾吴,子孙以国为氏. 延陵远祖 : (周) 吴季札,号季子. 寿梦公第四子. 受封于延陵,故曰延陵季子. 入闽祖 : (唐) 吴祭,字孝先. 惠达公长子. 初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后因平黄巢乱,居福建侯官县,又迁兴化府莆田. 惠安一世祖 : (唐) 吴仁禄. 同安一世祖 : 吴圣父,通公(居白礁) ; 吴学德(居石兜). 南安祖 : 吴獭山,号礼孙(居黄龙) ; 吴建山,号厚朴(居十三都) ; 吴朴轩(居蕉山). 晋江水头乡开基祖 : (元末) 吴仁甫,字长善,号原江. 岱阳始祖 : (明) 吴浔阳,字观志. 原居福建南安,洪武二年移居晋江岱阳. 安溪始祖 : 吴福仁. 南靖一世祖 : 吴则茂(居箕湖社) ; 吴寿鳞(居永丰里) 吴顺德(居金山乡). 散居地 : 福建省各地;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浏览:0
吴氏大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7?.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开姓始祖 : 泰伯. 吴本姓姬,泰伯偕弟仲雍避荆蛮,自号勾吴,子孙以国为氏. 延陵远祖 : (周) 吴季札,号季子. 寿梦公第四子. 受封于延陵,故曰延陵季子. 入闽祖 : (唐) 吴祭,字孝先. 惠达公长子. 初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后因平黄巢乱,居福建侯官县,又迁兴化府莆田. 惠安一世祖 : (唐) 吴仁禄. 同安一世祖 : 吴圣父,通公(居白礁) ; 吴学德(居石兜). 南安祖 : 吴獭山,号礼孙(居黄龙) ; 吴建山,号厚朴(居十三都) ; 吴朴轩(居蕉山). 晋江水头乡开基祖 : (元末) 吴仁甫,字长善,号原江. 岱阳始祖 : (明) 吴浔阳,字观志. 原居福建南安,洪武二年移居晋江岱阳. 安溪始祖 : 吴福仁. 南靖一世祖 : 吴则茂(居箕湖社) ; 吴寿鳞(居永丰里) 吴顺德(居金山乡). 散居地 : 福建省各地;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浏览:100
邓氏族谱 [1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96年.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缺卷5. 受姓祖 : 邓曼季,字德扬. 邓氏出自南阳(今河南邓州市). 宗祖 : (汉) 邓伯华. 籍新野. 上杭祖 : 邓美昭. 乳梅始祖(1世) : 邓东福,字寿南. 荣敏公之子. 美昭公之孙. 自福建迁乳源梅花. 东福公下六子(2世) : (明) 邓友瑛(居军营下) ; 邓友琼,字仲二,行二(居曹家坪) ; 邓友猷,字仲三,行三(居槐树下) ; 邓友宽(居玉字桥) ; 邓友泰,字仲五,行五(居加昌水) ; 邓友瑄,字仲六,行六(居大庙下). 注 : 六房分居图引详见卷一之影像156-157页. 友瑛公下房祖(5世) : 邓玉 ; 邓全 ; 邓钦 ; 邓四 ; 邓从 ; 邓浩 ; 邓闻通 ; 邓闻禄. 友琼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贤,行一(居后洞) ; 邓文 ; 邓益金 ; 邓朝仰 ; 邓璋 ; 邓兰 ; 邓太 ; 邓玉 ; 邓韵 ; 邓澄 ; 邓学 ; 邓良 ; 邓桂 ; 邓瓒 ; 邓选 ; 邓瑛 ; 邓清 ; 邓龙. 友猷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庭福 ; 邓庭秀,行一 ; 邓庭爵,行二 ; 邓秀恒 ; 邓万禄 ; 邓庭桂 ; 邓庭槐 ; 邓庭澄 ; 邓庭宠 ; 邓庭安. 友宽公下房祖(5世) : 邓銮 ; 邓琦 ; 邓养 ; 邓釜 ; 邓荣 ; 邓华 ; 邓举 ; 邓成 ; 邓铭 ; 邓宗圣 ; 邓庭晓 ; 邓庭昌 ; 邓本崇 ; 邓本铭 ; 邓春 ; 邓季 ; 邓本清 ; 邓本泰 ; 邓本兴 ; 邓本政; 邓本和. 友泰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法林,行一(居大山背) ; 邓桥,字通二,行二 ; 邓常 ; 邓珊. 友瑄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侃,字东梅 ; 邓景兰 ; 邓盛梅 ; 邓竹梅 ; 邓右梅. 排行 : 美荣东友上 佐朝圣明彰 大廷崇文士 正为邦国光 天培良材作 修安治平昌 景隆开泰运 道德振伦常 品学高超世 声名达玉堂 贤儒当贵显 长发庆其祥 宗祖功勋伟 家风奕远扬 书翰凌云志 科甲冠群芳. 散居地 : 广东省乳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邓氏族谱 [1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96年.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缺卷5. 受姓祖 : 邓曼季,字德扬. 邓氏出自南阳(今河南邓州市). 宗祖 : (汉) 邓伯华. 籍新野. 上杭祖 : 邓美昭. 乳梅始祖(1世) : 邓东福,字寿南. 荣敏公之子. 美昭公之孙. 自福建迁乳源梅花. 东福公下六子(2世) : (明) 邓友瑛(居军营下) ; 邓友琼,字仲二,行二(居曹家坪) ; 邓友猷,字仲三,行三(居槐树下) ; 邓友宽(居玉字桥) ; 邓友泰,字仲五,行五(居加昌水) ; 邓友瑄,字仲六,行六(居大庙下). 注 : 六房分居图引详见卷一之影像156-157页. 友瑛公下房祖(5世) : 邓玉 ; 邓全 ; 邓钦 ; 邓四 ; 邓从 ; 邓浩 ; 邓闻通 ; 邓闻禄. 友琼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贤,行一(居后洞) ; 邓文 ; 邓益金 ; 邓朝仰 ; 邓璋 ; 邓兰 ; 邓太 ; 邓玉 ; 邓韵 ; 邓澄 ; 邓学 ; 邓良 ; 邓桂 ; 邓瓒 ; 邓选 ; 邓瑛 ; 邓清 ; 邓龙. 友猷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庭福 ; 邓庭秀,行一 ; 邓庭爵,行二 ; 邓秀恒 ; 邓万禄 ; 邓庭桂 ; 邓庭槐 ; 邓庭澄 ; 邓庭宠 ; 邓庭安. 友宽公下房祖(5世) : 邓銮 ; 邓琦 ; 邓养 ; 邓釜 ; 邓荣 ; 邓华 ; 邓举 ; 邓成 ; 邓铭 ; 邓宗圣 ; 邓庭晓 ; 邓庭昌 ; 邓本崇 ; 邓本铭 ; 邓春 ; 邓季 ; 邓本清 ; 邓本泰 ; 邓本兴 ; 邓本政; 邓本和. 友泰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法林,行一(居大山背) ; 邓桥,字通二,行二 ; 邓常 ; 邓珊. 友瑄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侃,字东梅 ; 邓景兰 ; 邓盛梅 ; 邓竹梅 ; 邓右梅. 排行 : 美荣东友上 佐朝圣明彰 大廷崇文士 正为邦国光 天培良材作 修安治平昌 景隆开泰运 道德振伦常 品学高超世 声名达玉堂 贤儒当贵显 长发庆其祥 宗祖功勋伟 家风奕远扬 书翰凌云志 科甲冠群芳. 散居地 : 广东省乳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