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陈明遇

陈明遇

(抗清三公之一)

陈明遇(?-1645年),明末浙江上虞人,崇祯末年任江阴典史。因反对剃发令,在江阴与阎应元合作,英勇抵抗了满清八十一日,杀清军七万五千人,斩亲王三人,城破后,清兵愤而屠城,是为江阴九九之祸。

陈明遇简介资料
浙江上虞
字拱辰
1645 年
陈明遇相关文献
陈明初夫妇来淮谒祖
陈明初夫妇来淮谒祖,2016年8月17日,是中国传统中元节。许昌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明初夫妇一行来淮
查看全文
陈明遇
重大事件:江阴八十一日概况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初一至八月二十三日,江阴城数十万百姓因反对清廷蕹发,以血肉之躯抵御清军强兵重炮,坚守城池81日,直至全城悉数战死,谱写了一曲壮歌。清廷为此亦付出3位王爷、15员战将和7万余士兵生命的惨重代价。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江阴降清,知县林之骥去职,新任江阴知县方亨布告全县遵从剃发令,诸生倡议反对,许用等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闰六月初二,江阴士民擒杀方亨,陈明遇被推举为领导人,倡义抗清。二十一日,清贝勒博洛命刘良佐包围江阴城,七月初一,开始攻城。七月九日,陈明遇迎前任典史阎应元入城主兵,守城战斗激烈异常,孤军坚守八十一日。城破后,明遇放火烧死其家男女四十三人。复持刀与清军作殊死战,身负重创身死,僵立墙边。城破后,博洛下令屠城三日,幸存者仅五十三人。《江阴城守后纪》总结:“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
查看全文
陈明宗
背景和英宗统治时期陈明宗出生于1300年,是英宗的第四子,也是英宗与昭慈皇后陈氏(陈平仲之女)的独子。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陈明宗出生于阴历8月21日,而这一天正是抗元名将陈国峻逝世的第二天。英宗的其他儿子都英年早逝,英宗不得不将他的唯一嗣子托付给陈日燏,希望陈日燏能够好好照顾明宗,不使皇统断绝。1312年,陈英宗御驾亲征占城。年仅12岁的明宗由陈日燏、陈国璓辅佐,以太子身份监国。两年之后,陈英宗禅位给他。明宗尊英宗为太上皇。即位为王根据历史学者的观点,陈明宗有统治国家的才能,但却没有发展国家建设的长远目标。尽管明宗有这些缺点,但他任用了像范五老、段汝谐、莫挺之、朱文安之类的贤人,使国家依旧得到了发展。史书中提到,明宗在位时最大的过失是杀死了自己的岳父、先朝的名将陈国瑱。与父亲不同的是,陈明宗拥有众多的儿子。次子陈旺是明慈皇太妃黎氏所生,为明宗宠爱。因陈旺不是正后宪慈宣圣皇后陈氏所生...
查看全文
遇溺
外部链接DrowningpreventioninformationfromSeattleChildren"sHospital.DrSuzanneShepherd,DrowningineMed
查看全文
陈明·〖“原道”与大陆新儒学建构〗
按:去年怀柔孔子学院会议,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达三设问访谈并整理成文,惜乎天性疏懒未之措意。近日翻检旧档,觉得提问设计颇有章法,值得据以申说,乃修改补充以供读者讨论批评并向王君致谢云。乙酉秋陈明谨识。达三: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新儒家”已历时近百年,人更三、四代;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新儒家”指涉复杂,意义丛集。今人可以承继“新儒家”的问题意识,但“新儒家”本身似乎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文化群体和文化符号。陈明:“新儒家”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群体和文化符号。对“新儒家”这一文化群体和文化符号的反思,可以增强“原道”学派对自身学术理路的自觉,凸显“原道”学派自身的立场观点,或者说关系到大陆“新儒家”的理路、进路的建构问题。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问题意识的异同:新儒家们心理上的基调是一种危机感,面对西方强势文化,民族如何自处?儒学如何自处?现在,我的感觉则是:面对当代生活中的文化认同...
查看全文
陈明遇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明朝典史
陈姓
1645年逝世
南明战争身亡者
上虞人
集体自杀
家族谱大览
32.陈氏宗谱, 32, 东分卷31, 绍奇 学谏 11世子遇公起, 199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遵义堂, 公元1992年续修. 51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满公,谥胡公. 封陈国侯,以国为氏. 江洲祖: (唐) 陈阔. 由泉州迁江洲德化, 为义门陈氏之初祖.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陈太,字昌吉(东分祖,自江右饶州府迁楚之麻城西南六十里) ; 陈白莹(西分祖,自江西饶州府迁楚之黄冈) ; 陈白钧,字胜(西分支祖,自江西饶州府迁居湖北麻城县南湖乡,本谱无胜公之后裔). 东分太公下派祖(4世): (明) 陈友礼,字太二 ; 陈友华,字孔杰 ; 陈友仁,字太六. 均居麻城天齐乡. 礼公下房祖(5世): (明) 陈绍清 ; 陈绍连. 华公下房祖(5世): (明) 陈绍贵 ; 陈绍明. 仁公下房祖(5世): (明) 陈绍营 ; 陈绍佑 ; 陈绍西 ; 陈绍伦 ; 陈绍奇. 西分白莹公下派祖(2世): (明) 陈正三,字世仁 ; 陈正五,字世杰. 均居湖北省黄冈嘉鱼县. 正三公下房祖(5世): (明) 陈钰 ; 陈锡 ; 陈钊 ; 陈奎. 正五公下房祖(5世): (明) 陈瑃 ; 陈琏. 正五公下大礼公支房祖(5世): 陈明扬 ; 陈明德 ; 陈明声. 东分旧派行(9世起): 一学子正 端兴启明 文光洪远 世德允升 仁义礼智 元亨利贞 忠孝主敬 家国增荣 天心保泰 本立道生. 西分旧派行(2世起): 正直方能达 廉明启义家 乾坤千万载 世德永光华. 两分合议新派行(22世起): 维新景运 复起邦昌 深仁厚泽 集福迎祥 珠联俊秀 壁合馨香 本宗必大 长乐永康. 注: 本谱不全, 缺西分卷14 正五公支楚惠公世系. 注: 卷16, 17 为续修新增正五公下大礼公后裔的谱. 注: 东分卷35中6世子贯公上世系无考.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版心题: 义陈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1.陈氏宗谱, 21, 东分卷20, 学谏 11世子遇公起, 194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遵义堂, 民国29[1940]合修. 39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满公,谥胡公. 封陈国侯,以国为氏. 始祖(1世): (元明之际)陈太,字昌吉(东分祖,自江右饶州府迁楚之麻城西南六十里) ; 陈白莹(西分祖,自江西饶州府迁楚之黄冈) ; 陈胜(西分支祖,自江西饶州府迁居湖北麻城县南湖乡). 东分太公派下支祖(4世): (明)陈友礼,字太二 ; 陈友华,字孔杰 ; 陈友仁,字太六. 均居麻城天齐乡. 礼房下房祖(5世): (明)陈绍清 ; 陈绍连. 华房下房祖(5世): (明)陈绍贵 ; 陈绍明. 仁房下房祖(5世): (明)陈绍营 ; 陈绍佑 ; 陈绍西 ; 陈绍伦 ; 陈绍奇. 西分白莹公下支祖(2世): (明)陈正三,字世仁 ; 陈正五,字世杰. 均居湖北省黄冈嘉鱼县. 正三公下房祖(5世): (明)陈钰 ; 陈锡 ; 陈钊 ; 陈奎. 正五公下房祖(5世): (明)陈瑃 ; 陈琏. 西分支胜公下支祖(2世): (明)陈善 ; 陈雄 ; 陈楷 ; 陈菊 ; 陈逊(由陈嘉万迁居陈法官湾). 东分旧派(9世起): 一学子正 端兴启明 文光洪远 世德允升 仁义礼智 元亨利贞 忠孝主敬 家国增荣 天心保泰 本立道生. 西分旧派(2世起): 正直方能达 廉明启义家 乾坤千万载 世德永光华. 西分派语似为(10-20世): 楚 佳廷之师封 士正直方能. 两分合议新派(22世起): 维新景运 复起邦昌 深仁厚泽 集福迎祥 珠联俊秀 壁合馨香 本宗必大 长乐永康. 注: 此谱有卷首1卷 ; 卷1-2 ; 东分卷3-26,共24册 ; 西分卷3-12,共10册 ; 西分支卷3-4,共2册. 合计39册. 注: 撰序陈宗泽,字子清.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陈氏东西两分合修宗谱.
浏览:100
4.郑氏宗谱, 4, 卷4, 遇时 11世仕礼公起, 19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 民国4[1915]. 存8册: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明) 郑海(后裔迁徙大冶) ; 郑旺. 迁居黄冈县花楼村. 旺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郑遇时,字顺两 ; 郑定时,字中醒 ; 郑圣时,字初皇. 遇时公派下支祖(11世): (清) 郑学礼,字干一 ; 郑复礼,字归仁. 定时公派下支祖(11世): (清) 郑尽礼,字致知 ; 郑优礼,字裕文 ; 郑以礼,字文约. 圣时公派下支祖(11世): (清) 郑有礼,字康臣 ; 郑守礼,字师臣 ; 郑定礼. 派行: 应光祖德 宜受君恩 学道之至 以仁为正 忠孝克绍 家世其荣. 注: 此谱缺卷2(学礼公下11-20世系).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黄冈县郑氏续修宗谱.
浏览:100
3.郑氏宗谱, 3, 卷3, 遇时 学礼 12世(王+隽)公起, 19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 民国4[1915]. 存8册: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明) 郑海(后裔迁徙大冶) ; 郑旺. 迁居黄冈县花楼村. 旺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郑遇时,字顺两 ; 郑定时,字中醒 ; 郑圣时,字初皇. 遇时公派下支祖(11世): (清) 郑学礼,字干一 ; 郑复礼,字归仁. 定时公派下支祖(11世): (清) 郑尽礼,字致知 ; 郑优礼,字裕文 ; 郑以礼,字文约. 圣时公派下支祖(11世): (清) 郑有礼,字康臣 ; 郑守礼,字师臣 ; 郑定礼. 派行: 应光祖德 宜受君恩 学道之至 以仁为正 忠孝克绍 家世其荣. 注: 此谱缺卷2(学礼公下11-20世系).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黄冈县郑氏续修宗谱.
浏览:100
5.徐氏宗谱, 5, 卷5: 三甲14世 可遇公世系,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风月堂, 1989年四修序. 8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徐添富,讳自然. 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 始迁祖(1世) : (明) 徐胜一. 洪武间自江西饶州府迁湖北黄冈县上伍乡,卜居孟淋河(即今徐家畈). 胜一公下派祖(10世) : 徐文质(一甲) ; 徐文益(二,三,四甲) ; 徐文魁(五甲)...等. 文质公下一子 : 徐应科. 应科公下支祖(15世) : 徐正兴,字绍洲(居孙家河) ; 徐正发(居漫湖嘴) ; 徐正圣,字朝胜 ; 徐正扬(居袁家湾) ; 徐正川(居弓背塘) ; 徐正怀,字怀富 ; 徐正德,字永德...等. 文益公下三子 : 徐应试 ; 徐应国(出继文新公) ; 徐应诚(出继文吉公). 应试公下支祖(14世) : 徐可仕(二甲支祖) ; 徐可遇,字祥载(三甲支祖) ; 徐可荣 ; 徐可华(荣,华二公皆四甲支祖)...等. 可仕公下三子 : 徐正宗 ; 徐正宝 ; 徐正宜. 可遇公下七子 : 徐正岭,字敬占 ; 徐正逢,名胜占 ; 徐正崇,字茂占 ; 徐正昆,号毓海 ; 徐正仑 ; 徐正岗,字毓林 ; 徐正岦. 可荣公下四子 : 徐正祥 ; 徐正启,名执忠 ; 徐正福,号楚玉 ; 徐正禄,名明玉. 可华公下四子 : 徐正礼 ; 徐正美,名执忠 ; 徐正福,字曹玉 ; 徐正禄,号明玉. 文魁公下一子 : 徐应举. 应举公下支祖(15世) : 徐正举 ; 徐正誉 ; 徐正敩 ; 徐正碧 ; 徐正贵 ; 徐正盈 ; 徐正富...等. 宗派(1-16世) : 胜明尊尚 德奕代有 明文应继 士可正世. 宗派 (17世起) : 起光遐龄献 宏开祖绪昌 传家敦孝友 永远定垂芳. 新派 : 方思清平甘 业守箕裘源 勤节惟盛德 泽祥颂新颜.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筋竹宋氏宗譜, 1, 譜序 傳贊 排行 世系 得遇公起, 1904
原书: 抄本影印, 清光绪30[1904]重修. 1册 : 世系表. 远祖 : (唐) 宋得遇,字昌会. 自鲁徙浙,居天台三里. 筋竹鼻祖(1世) : 宋绍养,字宿良,行春一. 得遇公23世孙. 由台之芝麻园徙乐清雁荡之筋竹. 生一子 : 宋应龙,字飞田,行露一. 应龙公生二子(3世) : (明) 宋模西,字秋成,行秋一(上房派) ; 宋竹溪,字波成,行秋二(下房派). 上房模西公下房祖(5世) : 宋四简,行蒸一. 下房竹溪公下房祖(5世) : 宋鸣川,行蒸三 ; 宋鸣中,行蒸四 ; 宋善初,行蒸五. 分房祖(6世) : 宋桂木,字伯霖. 鸣川公长子. 生四子 : 宋一光,字国爵,号叔望 ; 宋一选,字国择,号璧寿 ; 宋阿报(陈岙) ; 宋国来,字明显,又名一显(凤岙). 讳行(5世起) : 洪思一邦 成朝永康 伯载成(启)汝 万(历)代荣昌 兆之惟士 乃贵. 字行(5世起) : 明伯国文 公子仕适 恭庆(祝)神奇 安居乐业 逸世光华 延绵奕秩. 雁行 : 春露秋霜 蒸尝禴祀 报本飨亲 仁人孝子.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宋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