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动物体用来进行诸如移动,抓取,进食,眼动以及言语等骨骼肌运动的器官组成的功能整体。运动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位于外周的骨骼肌和神经以及位于中枢的脑和脊髓。

脑和脊髓支配所有骨骼肌的运动。从脊髓的前角投射到肌肉的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形成神经肌肉接头,通过动作电位和乙酰胆碱的突触来使肌肉发生收缩。肌肉一般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肌肉的收缩导致骨骼之间角度的变化,从而使得身体的结构发生形状变化。

骨骼肌内含有两种感受器,称为高尔基腱器官和肌梭。两种器官通过感觉纤维(Ia, Ib和II型纤维)与脊髓相连,提供关于肌肉的张力,长度和收缩速度的信息。这些感觉纤维在脊髓内形成神经元回路,来支配肌肉的反射,例如伸张反射。此类低级反射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肢体姿势的稳定性。

脑是较脊髓更高一级的运动中枢。支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输入来做多个脑内的结构。包括脑干内的下行网状结构,小脑深部核团,中脑的红核,以及大脑皮...

运动系统相关文献
血型系统
发现史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首次报道,健康人的血清对一些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通过混合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他发现了A、B、O三种血型,他的学生Decastrello和Sturli又于两年后发现了第四种——AB型。兰德施泰纳因此获得193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捷克血清学家扬斯基(英语:JanJanský)也于1907年独立发现人类血液可分为四种血型。但由于当时通讯不便,只有兰德施泰纳的成就得到科学界广泛承认,扬斯基则几乎被遗忘,仅在前苏联等少数国家仍有提及。1910至1911年,波兰人希尔斯菲尔德和德国人冯·登格恩(英语:EmilFreiherrvonDungern)发现了ABO血型系统的遗传性。1924年,德国数学家贝恩斯坦进一步阐释了ABO的遗传方式是由同一基因座上的几个等位基因决定的。英国人沃特金斯(Watkins)和摩尔根(Mo
查看全文
三域系统
三域特征比较参见原核生物界系统发生树生物分类生物分类学内共生学说界(生物)(Kingdom)
查看全文
系统
历史“系统”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σύστημα(systēma),译为拉丁语:systēma,转变为英语:system,日本汉字书为“系统”,成为中文名词。其涵义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等。它的意思是“总体”、“整体”或“联盟”。在19世纪第一个发展自然科学中“系统”概念的,是研究热力学的法国物理学家尼古拉·卡诺。1824年,他研究了蒸汽发动机中的“工作物质”,即通常说的水蒸汽,在一个由锅炉、冷储(冷水流)、活塞组成的体系中做功的能力。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扩展了系统的含义,使之包括了环境的概念。生物学家贝塔郎非是发展一般系统论的一个先驱。1945年他引入了讨论广义系统或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和法则,而不纠缠于其特定种类、性质、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或相互作用等细节。诺伯特·维纳及RossAshby应用数学方法对系统概念做出了重大发展。自然系统人体系统生态系...
查看全文
运动
有关运动的研究历史运动是人类最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但人类史上各古文明中,只有古希腊人认真研究过运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阐述一套系统的运动理论,是古希腊人对运动研究的最高成就。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两种:天然运动(如天体的圆周运动和物体的自由下落)和激发运动(如投掷或推拉一个物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对于天然运动,这个力来源于自身重力,对于激发运动,则来源于外加力。17世纪,随着伽利略等人对运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人们意识到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些认识被牛顿总结为牛顿运动定律,得出了普适的运动方程,可以精确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经典力学。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改变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运动的观念也随之修正。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已不足以完整的刻划运动,要以四维时空中...
查看全文
运动系统
参见肌肉脊髓脑运动学习
查看全文
运动系统相关标签
解剖学
运动系统
运动控制
人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