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净土崇拜

净土崇拜

净土崇拜,是大乘佛教中对于净土的崇拜与信仰,与基督教的天国概念相近。

净土,梵文Ksetra,译为刹、刹土,即地方、或世界。净土即是清净的地方,没有染污的庄严世界。但由于众生无量、佛菩萨无量,所以净土也并非局限于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一处,而是遍布于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对弥勒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等佛菩萨净土的向往者,这些人的信仰都可以列入广义的净土崇拜。它代表了大乘佛教的理想,太虚大师说:“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

在汉传佛教中,以净土宗为代表宗派。

相关人物
净土崇拜相关文献
净土寺
外部链接净土寺舍利塔-山西应县
查看全文
净土
净土概念净土修持属于大乘佛法,并非上座部(为避免可能的贬义,避用“小乘”之称)的修持。以为修持净土是小乘佛法,只源出于未通达净土修持法门的发心。大乘修持者的发心,是为求无上佛境而利益众生。修持净土的人,知道六道中烦恼极多,不利于修持,所以发愿往生净土之中,以期精进修持直至成佛。净土并非大乘修持之最终目的,而只是像个中途站一样。在净土中,修持者可以直接地依佛陀学法,而且该土并无令修持者生起烦恼及痛苦的外缘,所以更适合于修持。在净土中修至较高境界时,修持者还是会自愿地回到六道之中救度众生,或者变出化身在六道之中利益众生。修持净土的人,如果是如法地发起大乘的菩提心,以此作为动机而修证净土,就符合了大乘的修持。如果并不持这样的发心,则不能算作大乘的修持,但这并非说净土法门本身不是大乘法门,只能说个别修持者之发心不符合大乘精神而已。净土又分为三种,即法身佛净土、报身佛净土及应身佛净土。法身佛净土只有...
查看全文
渊净土
相关条目罗唐战争安舜参考资料《新唐书》《三国史记》外部链接韩国历史与现代韩国注释^《三国史记卷六·新罗本纪六·文武王十年》^《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七&mid
查看全文
净土真宗
诸宗派真宗十派(真宗教团连合)其他宗派单立寺院・无寺院教团明治以后分派之宗派・团体御东骚动(お东骚动)分派之宗派・团体关连项目一向一揆-历史事件龙谷大学-净土真宗本愿寺派大谷大学-真宗大谷派石泉学派-浄土真宗本愿寺派学说之一法雷学派-净土真宗本愿寺派新兴学说之一参考文献中村元、他‘岩波仏教辞典’岩波书店、2002年、第二版。瓜生津隆真・细川行信‘真宗小事典’法藏馆、2000年、新装版。名畑应顺‘亲鸾和讃集’岩波书店〈ワイド版岩波文库〉、2001年。中村元・早岛镜正・纪野一义訳注‘浄土三部経(下)’岩波书店(岩波文库青306-2)、1990年。
查看全文
西方净土
西方净土【成语意思】: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用法分析】:西方净土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佛教等。【成语来源】:唐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诗。【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xīfāngjìngtǔ【英语翻译】:PureLand【成语声母】:XFJT【西方净土的近义词】:极乐世界、西方净国【近似成语】:土洋结合: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土生土长:当地生长的。土穰细流: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土豪劣绅: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和品行恶劣的退职官僚。土豪:地方上的豪强;劣绅:…土扶成墙: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成语造句】:1、我的头一掉,正好可以赴往西方净土。2、惜太古,四海龙皇执掌海域,九州之上...
查看全文
净土崇拜相关标签
大乘佛教
佛教历史
佛教术语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