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景泰蓝

景泰蓝

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又称烧青,是金属胎嵌搪瓷工艺在中国衍生出来的一个独立品种。明末世传此物大行于景泰年间,晚清古董行沿用此说,命名为“景泰珐琅”或“景泰琅”。后来又因其所用搪瓷釉料多为月蓝色,且“琅”“蓝”音近,讹变为“景泰蓝”。

制作景泰蓝时,要先将掐制成所需形状的扁铜丝焊接在铜胎上,在据此划分而成的空格内填入各种颜色的珐琅浆,后经焙烧成型。

景泰蓝长期祇在宫廷监管下制作,19世纪其技艺流入民间,成为“燕京八绝”之一,并且逐渐扩散至各地,一度成为重要的手工业。但是由于工艺繁琐、成本很高,各地景泰蓝又纷纷消失,现主要产地是北京、台湾和深圳。其中北京景泰蓝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相关文献
景泰蓝历史
景泰蓝历经五个发展时期,即启蒙时期唐至元,诞生与发展时期元末明初,初盛时期明,中盛时期清,强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勤劳智慧的工匠艺人,工艺师用他们的双手创造着灿烂的景泰蓝文化。他们
查看全文
古代景泰蓝与现代景泰蓝的区别简介(下)
景泰蓝,北京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又称“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
查看全文
古代景泰蓝与现代景泰蓝的区别简介(上)
在景泰蓝设计中,往往是形式服务于内容,器型只作为一个载体。比如:一个花瓶,掐上人物,就传达着人物的信息,掐上花鸟,则传达着花鸟的信息,与瓶子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情况是常态。而宗教和祭祀用品的器型,看一眼就知道了它的内容。还有就是古代皇家“御用”生活必需品,如洗脸盆、茶杯以及熏器等。现代器型除一部分仿古外,又创造了许多新形的器物,这些器物的产生不再是圣旨,而是以大众的审美做个性的艺术设计。一般而言,器型作为一种形式,反之又成为了内容,这与前边提到的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表现出现了差异,现代就陈设器型的设计,有一大部分(除宗教、祭祀类外)就直接传达着一种文化内容的信息,起到了主体文化内涵的表达作用,如同古代景泰蓝的象征性一样,向大众进行表达和传递,这是一种新趋势、一种新的设计思潮,就好像“葫芦形器”本身就象征着“福禄”一样,这些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文化中的一部新“吉祥”史篇。一件新器物,它的装饰元素与...
查看全文
景泰蓝怎么保养
景泰蓝已经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儿,越来越多的人目光逐渐转向景泰蓝工艺品,景泰蓝凭借它的制作工艺、华丽的外观获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用它来装饰居室会显得很高档,具有文化氛围,但是时间长了难免要落灰尘,难道一件皇家工艺品也要用水洗吗?当然不是,那景泰蓝该怎么保养?在这里,华鼎收藏为您解答:景泰蓝工艺品一、景泰蓝工艺品保养的地方分为两个地方,一个金属方面,一个是釉面,如果保养得当,一个景泰蓝工艺品可以保持五十年原有的光鲜亮丽。二、景泰蓝金属方面大多数采用了镀金工艺,在清洁期间应采用较柔软的布料或鸡毛掸子进行擦拭,不可用硬性布料,以免留下划痕。三、不可以用水清洗,也不可以用湿布擦拭,表面金属遇水会生锈。四、不可用具有酸碱性质的清洁剂或高温处理。五、在移动工艺品时不要直接用手去触碰,以免留下汗水。六、金属和釉面除尘擦拭完成以后,要喷洒蜡质光亮剂,以长期保持它的靓丽感。七、瓶器内部有铜胎裸露时,应及时予以喷...
查看全文
【景泰蓝赏析】景泰蓝九色鹿花瓶
景泰蓝九色鹿花瓶金全福制编号:长度:高度:花瓶线条一波三折,凹凸有致,瓶颈处束颈,瓶身圆鼓。以黄色为基调,绘制九色鹿,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身上九色分别有白黄红紫深蓝浅蓝黑绿橙色最后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蓝氏家承, 1, 1615-1997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蓝氏族谱, 1, 1404-1941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2.蓝氏族谱, 2, 1477-1911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6.蓝氏族谱, 6, 1270-2016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合修蓝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汝南堂, 民国33[1944](梓林堂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蓝必三,字达尊 ; 蓝浚,字秋潭 ; 蓝贤勇,字健德. 注 : 此谱至少缺失卷3之74至177页. 受姓祖 : 蓝昌奇. 封为汝南郡守. 榆罔帝因悦有熊国君贡蓝昌盛,以蓝赐子为姓. 宗祖 : (元) 蓝光,名和二郎,号长乐. 子安公次子. 由遂宁徙长汀. 光公下二子(一世) : (元明之际) 蓝君厚,名大一郎 ; 蓝君仁,名大二郎(出仕江西,居瑞安府高安县). 君厚公下派祖(4世) : (元明之际) 蓝高祥(下一子 : 蓝秉) ; 蓝汉清(下一子 : 蓝保玉) ; 蓝声远(下一子 : 蓝昌建). 秉公下支祖(8世) : (明) 蓝文思(就君公之子.自豫章入楚,居靖州绥宁县青坡里,落籍长才村) ; 蓝文忠(就相公长子,落籍抱龙). 绥宁蓝家坪祖 : 蓝均平. 君仁公次子. 由高安徙绥. 君仁公下派祖(4世) : 蓝玉亭(下一子 : 蓝启祥) ; 蓝显达(下传一支 : 蓝子文,迁会同县小市村). 子文公下三子 : 蓝汝高 ; 蓝汝志 ; 蓝汝华. 注 : 各派系1至20世旧字派繁杂. 请参阅卷首影像第22页. 新派(21世起) : 世序源渊远 庆余享泰康 合修成美举 绍述丕书香 福作培高寿 官亷达宪章 国恩宣惠泽 钟毓锡祯祥 孝友隆先志 忠良裕后芳 英义声扬博 雍和积善长. 散居地 : 湖南省绥宁县, 会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蓝氏族谱. 目录题 : 绥会蓝氏合修族谱.
浏览:100
3.蓝氏族谱, 3, 1265-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