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汉斯·盖革

汉斯·盖革

汉斯·盖革(Johannes (Hans) Wilhelm Geiger,1882年9月30日-1945年9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家。盖革出生于德国莱茵兰-法尔茨州诺伊施塔特,他的家庭有五个孩子,其父亲是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印度学教授威廉·盖革英语Wilhelm Geiger

1902年开始在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数学并于190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1907年,在曼彻斯特大学,盖革成为了恩内斯特·卢瑟福的助手。1909年他和恩内斯特·马斯登做了著名的“盖革-马斯登”实验,也就是金箔实验。他们一起发明了盖革计数器。1911年,盖革和约翰·努塔尔英语John Nuttal一起发现了盖革-努塔尔定律英语Geiger-Nuttal law,并做了一系列实验,对卢瑟福最终建立其原子模型的起了重要作用。1928年,盖革和他的学生沃尔特·穆勒改进了盖革计数器,称之为盖革-穆勒管或盖革-穆勒计数器。盖革还曾和詹姆斯·查德威克一起工作过。

1912年,他成为了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领导人。...

汉斯·盖革相关文献
汉斯·盖革
外部链接简历资料AnnotatedbibliographyforHansGeigerfromtheAlsosDigitalLibraryforNuclearIssues和盖革相关的Alsos数字图书馆中关于核物理论文的资料目录(附说明)
查看全文
汉斯·约纳斯
简介约纳斯出生于德国慕逊加柏一个传统犹太人家庭。1921年起先后就读于弗莱堡大学、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马尔堡大学,师从于胡塞尔、海德格尔、鲁道夫·布尔特曼等著名教授。1930年尤纳斯在导师海德格尔的指导下,以论文《奥古斯丁和保罗的自由问题》完成了在马堡大学的研究生课程班论文。随后又在海德格尔和神学家布尔特曼的指导下,以论文《诺斯替的概念》(DerBegriffderGnosis)获得博士学位。1933年迫于德国国内的排犹浪潮被迫离开德国,辗转于伦敦、巴黎等地,二战期间参加英军的犹太兵团直接与法西斯战斗。战后移居北美,任教于社会科学新学院(NewSchoolfofSocialResearch)等多所院校,并于1993年2月5日逝世于纽约。著作尤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为《责任命令》(TheImperativeofResponsibility,德文版1979年,英文版1984年)。此外他的代表作
查看全文
盖革-马士登实验
历史阿尔法粒子散射的实验完成于1909年。在那时代,原子被认为类比于梅子布丁(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孙提出的),负电荷(梅子)分散于正电荷的圆球(布丁)。假若这梅子布丁模型是正确的,由于正电荷完全散开,而不是集中于一个原子核,库仑位势的变化不会很大,通过这位势的阿尔法粒子,其移动方向应该只会有小角度偏差。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盖革和马士登发射阿尔法粒子射束来轰击非常薄、只有几个原子厚度的金箔纸。然而,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非常诡异,大约每8000个阿尔法粒子,就有一个粒子的移动方向会有很大角度的偏差(甚至超过90°);而其它粒子都直直地通过金箔纸,偏差几乎在2°到3°以内,甚至几乎没有偏差。从这结果,卢瑟福断定,大多数的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于一个很小的区域(这个区域后来被称作“原子核”);电子则包围在区域的外面。当一个(正价)阿尔法粒子移动到非常接近原子核,它会被很强烈的排斥,以大角度反弹。原子核的...
查看全文
盖革计数器
构造及原理盖革计数器是根据射线对气体的电离性质设计成的。其探测器(称“盖革管”)的通常结构是在一根两端用绝缘物质密闭的金属管内充入稀薄气体(通常是掺加了稀有气体,如氦、氖、氩等),在沿管的轴线上安装有一根金属丝电极,并在金属管壁和金属丝电极之间加上略低于管内气体击穿电压的电压。这样在通常状态下,管内气体不放电;而当有高速粒子射入管内时,粒子的能量使管内气体电离导电,在丝极与管壁之间产生迅速的气体放电现象,从而输出一个脉冲电流信号。盖革计数器也可以用于探测γ射线,但由于盖革管中的气体密度通常较小,高能γ射线往往在未被探测到时就已经射出了盖革管,因此其对高能γ射线的探测灵敏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碘化钠闪烁计数器则有更好的表现。历史盖革计数器最初是在1908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汉斯·盖革和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了探测αα-->{\displaystyle\alpha}粒子而设...
查看全文
笨汉汉斯
乡下有一幢古老的房子,里面住着一位年老的乡绅。他有两个聪明的儿子。他们的聪明只要用上一半就够了,剩下的一半是多余的。他们想去向国王的女儿求婚,而他们也敢于这样做,因为公主宣布过,说要找一个她认为最能表现自己的人做丈夫。这两个人做了一星期的准备──他们就只有这一点准备时间。但是这也够了,因为他们有许多学问,而他们的学问都是有用的。其中一位已经把整本拉丁文字典和这个城市出的三年的报纸,从头到尾和从尾到头,都背得烂熟。另一位精通公司法和每个市府议员所应该知道的东西,因此他认为他能谈论国家大事;此外他还学会在裤子的吊带上绣花,因为他是一个文雅和手指灵巧的人。“我要娶这位公主!”他们两人齐声说。于是他们的父亲就给他们每人一匹漂亮的马。那个能背诵整本字典和三年报纸的兄弟得到一匹黑色的马;那个懂得国家大事和会绣花的兄弟得到一匹乳白色的马。然后他们就在自己的嘴角上擦了一些鱼肝油,好使他们能够说话圆滑。所有...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石氏宗谱 [24卷,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醇谨堂, 民国17[1928]刊.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叚公,字子石. 伯石郑公孙. 后以其字为氏. 注 : 大成公之前七世祖于宋时南渡由江西迁湖北之天门. 老谱毁于兵燹,前七世之资料失传,今以大成公为始祖. 始祖 : (明) 石大成,字学孔. 下生二子 : 石嵩 ; 石岚. 岚公宦籍京师. 此谱大部分为嵩公派后裔谱系资料. 四大房祖 : 石锦,字振绣(长房) ; 石镇,字振凯(二房) ; 石钺,字振武(三房) ; 石铎,字振文(四房). 皆为嵩公之子. 钺公下支祖(5世) : 石光辉 ; 石光荣 ; 石光汉 ; 石光明 ; 石光太. 汉阳始迁祖 : (明末) 石仪,字爱怙. 光荣公之孙. 铎公下支祖(7世) : 石松年 ; 石孝年,字慕川 ; 石福年,字对寰. 散居地 : 湖北省天门县, 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石氏宗谱 [24卷,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醇谨堂, 民国17[1928]刊.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叚公,字子石. 伯石郑公孙. 后以其字为氏. 注 : 大成公之前七世祖于宋时南渡由江西迁湖北之天门. 老谱毁于兵燹,前七世之资料失传,今以大成公为始祖. 始祖 : (明) 石大成,字学孔. 下生二子 : 石嵩 ; 石岚. 岚公宦籍京师. 此谱大部分为嵩公派后裔谱系资料. 四大房祖 : 石锦,字振绣(长房) ; 石镇,字振凯(二房) ; 石钺,字振武(三房) ; 石铎,字振文(四房). 皆为嵩公之子. 钺公下支祖(5世) : 石光辉 ; 石光荣 ; 石光汉 ; 石光明 ; 石光太. 汉阳始迁祖 : (明末) 石仪,字爱怙. 光荣公之孙. 铎公下支祖(7世) : 石松年 ; 石孝年,字慕川 ; 石福年,字对寰. 散居地 : 湖北省天门县, 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石氏宗谱 [24卷,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醇谨堂, 民国17[1928]刊.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叚公,字子石. 伯石郑公孙. 后以其字为氏. 注 : 大成公之前七世祖于宋时南渡由江西迁湖北之天门. 老谱毁于兵燹,前七世之资料失传,今以大成公为始祖. 始祖 : (明) 石大成,字学孔. 下生二子 : 石嵩 ; 石岚. 岚公宦籍京师. 此谱大部分为嵩公派后裔谱系资料. 四大房祖 : 石锦,字振绣(长房) ; 石镇,字振凯(二房) ; 石钺,字振武(三房) ; 石铎,字振文(四房). 皆为嵩公之子. 钺公下支祖(5世) : 石光辉 ; 石光荣 ; 石光汉 ; 石光明 ; 石光太. 汉阳始迁祖 : (明末) 石仪,字爱怙. 光荣公之孙. 铎公下支祖(7世) : 石松年 ; 石孝年,字慕川 ; 石福年,字对寰. 散居地 : 湖北省天门县, 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都会堂, 1994年.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湖北省图书馆 注 :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卷1下册-卷26. 字派众多, 详请查阅卷1上册影像号第64-65页. 谱内仅描述汉川祖为景达公之后裔, 无详细说明哪房哪支.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姓张. 远祖 : (汉) 张良,字子房. 宗祖(121世) : 张文英,讳忠,字焕翁. 下有三子 : 张景达 ; 张景休(钩溪祖) ; 张景俊. 邓塘始祖 : (宋) 张景达,讳泉,号瑞龙,派十九. 文英公长子. 辉公下第122世孙. 由西昌泰和迁居江西邓塘. 下有一子 : 张以芳,讳华. 景达公房下派祖(6世) : 张子信,讳期,派二十五 ; 张存信. 子信公下六房祖(7世) : (宋) 张汉英,派大二(大房) ; 张汉坚,派彦六(二房) ; 张汉仁,派小(三房) ; 张汉彬,派五四(四房) ; 张汉荣,派七(五房) ; 张汉良,讳继,号儒芳,派一(六房). 存信公下二房祖 : 张汉昌(七房) ; 张汉文(八房). 迁汉川祖 : (明) 张五瑞. 由邓塘迁居湖北汉川. 散居地 : 湖北省汉川县, 及江西省万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都会堂, 1994年.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湖北省图书馆 注 :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卷1下册-卷26. 字派众多, 详请查阅卷1上册影像号第64-65页. 谱内仅描述汉川祖为景达公之后裔, 无详细说明哪房哪支.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姓张. 远祖 : (汉) 张良,字子房. 宗祖(121世) : 张文英,讳忠,字焕翁. 下有三子 : 张景达 ; 张景休(钩溪祖) ; 张景俊. 邓塘始祖 : (宋) 张景达,讳泉,号瑞龙,派十九. 文英公长子. 辉公下第122世孙. 由西昌泰和迁居江西邓塘. 下有一子 : 张以芳,讳华. 景达公房下派祖(6世) : 张子信,讳期,派二十五 ; 张存信. 子信公下六房祖(7世) : (宋) 张汉英,派大二(大房) ; 张汉坚,派彦六(二房) ; 张汉仁,派小(三房) ; 张汉彬,派五四(四房) ; 张汉荣,派七(五房) ; 张汉良,讳继,号儒芳,派一(六房). 存信公下二房祖 : 张汉昌(七房) ; 张汉文(八房). 迁汉川祖 : (明) 张五瑞. 由邓塘迁居湖北汉川. 散居地 : 湖北省汉川县, 及江西省万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都会堂, 1994年.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湖北省图书馆 注 :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卷1下册-卷26. 字派众多, 详请查阅卷1上册影像号第64-65页. 谱内仅描述汉川祖为景达公之后裔, 无详细说明哪房哪支.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姓张. 远祖 : (汉) 张良,字子房. 宗祖(121世) : 张文英,讳忠,字焕翁. 下有三子 : 张景达 ; 张景休(钩溪祖) ; 张景俊. 邓塘始祖 : (宋) 张景达,讳泉,号瑞龙,派十九. 文英公长子. 辉公下第122世孙. 由西昌泰和迁居江西邓塘. 下有一子 : 张以芳,讳华. 景达公房下派祖(6世) : 张子信,讳期,派二十五 ; 张存信. 子信公下六房祖(7世) : (宋) 张汉英,派大二(大房) ; 张汉坚,派彦六(二房) ; 张汉仁,派小(三房) ; 张汉彬,派五四(四房) ; 张汉荣,派七(五房) ; 张汉良,讳继,号儒芳,派一(六房). 存信公下二房祖 : 张汉昌(七房) ; 张汉文(八房). 迁汉川祖 : (明) 张五瑞. 由邓塘迁居湖北汉川. 散居地 : 湖北省汉川县, 及江西省万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