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白登山

白登山

白登山,位于今中国山西大同东北,为今马铺山采凉山。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即被匈奴围困于此。

白登山相关文献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刘邦为什么会被困白登山?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刘邦为什么会被困白登山?,“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刘邦为什么会被困白登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
查看全文
李白爱旅游花27年共登山80多座跨18个省
李白爱旅游花27年共登山80多座跨18个省,月落乌啼霜滿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查看全文
白登山
白登之围汉高祖五年(前201年),冒顿单于发兵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第二年冬,又占领了晋阳。汉高祖六年(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出40万精兵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敬力劝刘邦不可轻举妄动,刘邦不听,反将其下狱,押在广武(山西代县西南阳明堡镇)。刘邦率骑兵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以北),于是命令周勃攻打东南的楼烦三座城池后再与主力会合,作为后援,后来正如刘邦所料,也是周勃给刘邦解围。周勃在石之战后,没有与刘邦一道继续追击刘邦而是“还攻楼烦三城”,也没有周勃被围的记载,很显然,《韩信卢绾列传》提到的“汉救兵”就是周勃的军队。《匈奴列传》提到“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这里的步兵就是指周勃带领的步兵,被围的只有刘邦与夏侯婴的车骑兵,还有灌婴的骑兵,夏侯婴传与灌婴传都提到了“为胡所围”:《樊郦滕灌列传》夏侯婴: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
查看全文
登山运动
历史起源登山运动的起源难以考证。人类在其生产生活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翻越山脉,而且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到高处欣赏景色,开阔眼界,也成为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中国古代的“登高”传统就可以看做是这样的一种活动。现代的登山运动,国际上一般认为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欧洲。1760年,瑞士物理学家霍勒斯-本笃·索绪尔为了研究高山植物,出重金悬赏登顶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或提供攀登路线的人,但是一直无人问津。直到1786年,一位叫帕卡德的医生和当地采石工人巴尔玛一起登上了勃朗峰。次年8月,由巴尔玛做向导,霍勒斯-本笃·索绪尔亲自率领一支20多人的登山队登顶勃朗峰,证实了一年前的首攀。这一事件被视为现代登山运动诞生的标志,1786年也被认为是登山运动的诞生之年。发展19世纪,登山运动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1854年至1865年这段时间,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登山运动发展迅猛。这期间人类登顶了阿尔卑斯山地区所有...
查看全文
秋天登山的好处
秋天登山的好处 入秋以后,北方大部分气温明显下降,湿度明显减小,南方的“秋老虎”时隐时现,天气还有些闷热。在经历了盛夏酷暑和湿闷天气后,人们备感秋季的凉爽和舒适。 登高是锻炼身体的有益运动之一。所谓登高一般是指爬山运动,一步一步往高处走,能使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顺畅。大山周围有青松翠柏,空气新鲜,是座天然的“
查看全文
白登山相关标签
山西山峰
大同地理
山川
家族谱大览
榆中白氏-珠元支
榆中白氏-珠元支
吾祖籍南京应天府建康,后徙山西平阳府高桥瓦窑坡。元末兵燹(xiǎn)频仍,先祖避乱西迁,至临洮府金县大石头泉落业,垦荒护林,重修古寺,名曰“云雾山”。葛家湾置坟茔义田,以祀宗祊。 明成化间,匪患猖獗,田畴荒废,赋税维艰,族人离散。或奔河州、凉州,或寓一眼井、三眼井,亦有迁靖远者。唯吾祖兄弟二人,辗转至什川,筚路蓝缕,复立基业。后嗣分衍榆中、白银诸地,开枝散叶,绵延至今。
浏览:0
白氏族谱
白氏族谱
光宗耀祖 保家卫国
浏览:0
白姓渡名嘉家家谱 雍姓山城家家谱, 天庆 8 - 明治 27 [ 945 - 1894 ]
デジタル原本: Kensei Nagamine 原図书: 写本、天庆 8 - 明治 27 [ 945 - 1894 ]。 要约: 冲縄県白姓渡名喜家及び雍姓山城家に関する系谱。
浏览:0
白村白氏家谱
收藏者: 江苏时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白氏族谱
白氏族谱
浏览:0
白溪陈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5年. 4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陈显,即三八郎. 居江州义门. 宁都祖 : 陈颜,字司颜. 显公之子. 白溪一世祖 : (宋元之际) 陈万,行三十一郎. 为余公次子. 徙瑞金. 派祖(6世) : (明) 陈庆善 ; 陈积善 ; 陈崇善. 皆俊卿公之子. 庆派下房祖(7世) : (明) 陈孟琼,名观保,号朴斋 ; 陈孟琏,号耕隐. 积派下房祖 : 陈孟琛,名弦保,号竺隐 ; 陈孟珪,名聚保,号白溪. 崇派下房祖 : 陈孟珉,讳周保 ; 陈孟璘. 散居地 :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