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夏朝第八任君主。名字一作祖武芬发,杼之子,芒的父亲。

《竹书纪年》记载槐即位第3年,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来访;在位44年。

槐统治时期,夏朝仍然强盛。

《太平御览》引《纪年》:“后芬立四十四年。”《帝王世纪》:“帝芬,一名帝槐,或曰祖武,在位二十六年。”

槐简介资料
夏朝
槐相关文献
闵槐
闵槐,【闵槐】字公甫,号南洲,任丘人(河北任丘),明弘治乙丑进士(与兄闵楷同年中进士)
查看全文
参见《史记·夏本纪》参考资料^据《中华通史》第一册,章嵚著
查看全文
晋应槐
生平山西乡试第二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授中书舍人,擢吏部验封司主事,升文选司郎中。高拱掌内阁,应槐致书高拱,得以迁升,官至左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年五十致仕,优游林下多年,卒年七十五。家族曾祖父晋钟;祖父晋伟,县丞;父亲晋朝臣,贡士。母张氏。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董槐
参考资料《宋史》
查看全文
芈槐
芈槐(?-前296)楚威王之子,名熊槐,战国时楚国的国君,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由于楚怀王昏庸贪利,任用亲信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屈原,使国事日非。其后,又误信张仪之言,为秦给商于之地六百里所诱,不能坚持联齐制秦的对外政策,与齐绝交。后索地不成,先后与秦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北岸)、蓝田(今陕西蓝田西),为秦所败,失去大片国土。后又遭齐国攻击,国势日衰。时而靠秦,时而靠齐。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再次受骗,入秦被扣,最终死于秦。在位期间,曾乘越国内乱,攻灭越国,设立江东郡。
查看全文
槐相关标签
夏朝人
夏朝君主
帝王
家族谱大览
王氏族谱[8卷] : 老牛王家庄三槐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2008年十二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邗东始祖(1世): (元明之际) 王喜. 原籍姑苏圆门, 迁居邗东, 卜居大桥镇(今属扬州市江都区)东北王家荡. 喜公下派祖(4世): 王清 ; 王秀. 清公下四子(5世): 王隆 ; 王钦 ; 王美 ; 王成. 清公下四子(5世): 王约 ; 王能 ; 王琹 ; 王贵. 1764年字派: 永庆长安乐 万世肇贤良 国恩同广厚 文治焕成章. 散居地: 江苏省江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王氏族谱[8卷] : 老牛王家庄三槐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2008年十二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邗东始祖(1世): (元明之际) 王喜. 原籍姑苏圆门, 迁居邗东, 卜居大桥镇(今属扬州市江都区)东北王家荡. 喜公下派祖(4世): 王清 ; 王秀. 清公下四子(5世): 王隆 ; 王钦 ; 王美 ; 王成. 清公下四子(5世): 王约 ; 王能 ; 王琹 ; 王贵. 1764年字派: 永庆长安乐 万世肇贤良 国恩同广厚 文治焕成章. 散居地: 江苏省江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王氏族谱[8卷] : 老牛王家庄三槐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2008年十二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邗东始祖(1世): (元明之际) 王喜. 原籍姑苏圆门, 迁居邗东, 卜居大桥镇(今属扬州市江都区)东北王家荡. 喜公下派祖(4世): 王清 ; 王秀. 清公下四子(5世): 王隆 ; 王钦 ; 王美 ; 王成. 清公下四子(5世): 王约 ; 王能 ; 王琹 ; 王贵. 1764年字派: 永庆长安乐 万世肇贤良 国恩同广厚 文治焕成章. 散居地: 江苏省江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王氏族谱[8卷] : 老牛王家庄三槐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2008年十二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邗东始祖(1世): (元明之际) 王喜. 原籍姑苏圆门, 迁居邗东, 卜居大桥镇(今属扬州市江都区)东北王家荡. 喜公下派祖(4世): 王清 ; 王秀. 清公下四子(5世): 王隆 ; 王钦 ; 王美 ; 王成. 清公下四子(5世): 王约 ; 王能 ; 王琹 ; 王贵. 1764年字派: 永庆长安乐 万世肇贤良 国恩同广厚 文治焕成章. 散居地: 江苏省江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1.三槐堂小河王氏族谱, 第1部, 目录 谱序 一线谱:晋公起 世谱:4世谦公起 ,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公元2014年续修. 合2册:插图, 照片,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王晋. 小河王氏始祖(1世): 失讳. 明洪武二年, 自当路村同辈分兄弟七人跟随移民潮北迁, 后在七老岭分家. 小河王氏四世祖: 王谦. 住日照市两城镇瓦屋村. 生子一: 王可准. 可准公下派祖(5世): (明) 王瑨(小河村始迁祖, 本宗祖) ; 王琏(王家滩祖) ; 王雕(住东胶南小场村). 瑨公派下支祖(10世): 王郡(小河前祖) ; 王良辅(小河后祖) ; 王自然(11世, 西山旺村西头街祖) ; 王遂(西山旺村前街稍门祖) ; 王子乐(16世, 西河圈村祖) ; 王茂(新城村祖) ; 王自(庄家庄祖). 乾隆三十一(1766)年新编行辈(20世起): 天道清宁泰 君心崇治功 经国从德化 朝士子民兴. 散居地: 山东省莒县(1992年划归日照市辖区)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三槐堂王氏族谱 [残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1979年扩修. 存10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1-3, 及卷23-25. 缺第5册. 且字体小,而部分模糊难阅. 太始祖 : 王统万. 渡琼祖 : (宋) 王悦,字居正,号文义. 下有二子 : 王斗魁,字文星 ; 王斗赳. 派祖 : 王尚仁,字爱卿 ; 王尚义,字方五,号正行 ; 王尚礼 ; 王尚智 ; 王尚信 ; 王尚文 ; 王尚功. 皆悦公之孙. 尚礼公下支祖 : 王恂. 下有三房 : 王巨鸾 ; 王巨凰 ; 王巨凤. 辈份派(26-45世) : 茀禄绥康和 咸平泰棋延 丰萃祉笃谦 亨嘉贞得福. 散居地 : 海南省澄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王氏族谱.
浏览:0
槐导读知识
山西大槐树李氏字辈
山西大槐树李氏字辈
  山西大槐树的李氏可以参考《新密尧城东街李氏族谱》(洪洞大槐树祭祖园),据传说有始祖李从新自洪洞大槐树迁往河南省南阳市北蒲山镇李湾村,后有字辈排行:“从怀秀富三年鸿明万世克昌文章华国永庆数广远振宪堂金甲汝照久传宗清”。  在我国李姓是一个大姓氏,在古代李理通用,(理)是古代法官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高阳氏颛顼,这一氏族最早分布在今河南东北方,山东等一带地区。据碑文记载,始祖李三公由洪洞大槐树下迁河北省固安县独流村,在洪洞留下李忠、李南二兄弟。此外洪洞大槐树也是一处寻根祭祖的地方,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浏览量:6905次
齐氏大槐树族谱
齐氏大槐树族谱
  齐氏在姓氏来源上出处很多,而祖上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出的齐氏族人现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分布,山西齐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明清之际,有少数齐姓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  齐(qí)姓系承伯益,始祖为姜尚,齐子。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三十四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齐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宁夏、安徽、江苏、山东、河北、河南、天津、陕西、甘肃、北京、湖北、湖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源流参考:  〔供橱〕齐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一号供橱。  〔迁徙〕洪洞大槐树移民濮阳齐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南湖村;濮阳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文留镇白道口、齐庄村;濮阳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渠村乡南湖村、齐家海村、老刘海村;莘县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牛王庄村;舞阳齐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舞阳县齐桥村;黄骅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羊二庄镇齐庄村;新乐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迁居新乐县北刘同村;宁河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迁居宁河县后沽村;北京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门头沟齐家庄村;和林格尔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和林格尔县灯笼素村;阳谷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阿城镇齐店村;阳谷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洪洞迁居阳谷县七级镇齐庄村;阳谷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西湖乡齐庄村;阳谷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范海镇齐庄村;浚县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成河南浚县善堂齐小寨村。
浏览量:3270次
山西大槐树移民故事
山西大槐树移民故事
山西大槐树和明代时期的移民活动有不少关联,而和山西大槐树相关的故事也不在少数,山西大槐树在现在是国内5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国内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遍布多地,在经过几百年的人口辗转迁徙繁衍分布甚广。 和大槐树移民相关的故事和传说在民间有很多,其中就有“解手”一词的故事典故,在以前有人认为,在古代为了避免当时移民的逃跑,官府下令将大家的手捆起来,并用绳索连在一起,在押解的途中要上厕所就得解开手,在后来,“解手”也就成了如厕的代名词,这种观点传说在后世被人们觉得没有可考的依据而然人不太可信。其他和大槐树相关的故事还有移民后裔脚小趾指甲是否复形等传说故事。从相关的故事我们还可以看大槐树景点中的“移民情景雕塑”其中有展示关于大槐树移民历史的情景,内容包含了朱元璋听取朝中大臣的奏议,下令开始迁民以及大槐树下老人在与他的子女话依依惜别之情等等,都是讲述了关于大槐树迁民相关的故事。
浏览量:2254次
三槐堂
三槐堂
三槐堂是三槐王氏的堂号,地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由三处本支祠堂组成,这三个本支祠堂分别位于新宅、下店、儒大门三个自然村内。2013年3月5日,三槐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槐王氏是王氏重要的望族,形成于北宋真宗时期,三槐王氏与其他家族的区别在于它并非以地名郡望著名。三槐堂的堂号在王氏众多分支中仅列太原王、琅琊王之后,位居第三,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显赫,已经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三槐堂保存较为完整,布局对称,建筑工艺精美、规模宏大、用材考究,梁架造型美观,木构件雕琢精细,内部装饰华丽,总面积达1931.72平方米,体现了明代王氏家族的历史发展,保留了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浏览量:2683次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间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历时讫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约700余年的时间。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 整个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浏览量:13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