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风筝

风筝

风筝,亦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闽南语称风吹(白话字:Hong-chhoe)。古代称之为“鹞”,北方谓之“鸢”。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

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如琴,故称“风筝”或“风琴”。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指的就是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现代以风筝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

风筝简介资料
山东潍坊
纸鸢、风鸢、纸鹞、鹞子
糨糊、纸刀
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线
东周春秋时期
墨翟(相传)
风筝
风筝相关文献
风筝的奥秘:“做风筝要的就是手艺”
风筝的奥秘:“做风筝要的就是手艺”,做风筝,要的是手艺,放风筝,比的是技巧,都不会的话……总可以了解一下风筝的奥
查看全文
风筝断线不断情
风筝断线不断情,咸丰年间,在鼎州布政司任职的余海,因病告了假回家赋闲。为了让儿子东亮好好读书,他
查看全文
风筝的起源是什么风筝的由来及其传播故事
风筝的起源是什么风筝的由来及其传播故事,风筝的起源:说起风筝的起源,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故去
查看全文
风筝
沿革“龙形风筝”,主要以龙头蜈蚣风筝为主,也是潍坊风筝的一大特色。风筝起源于中国,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风筝并不是以纸制作,而是木制的。传说中第一个风筝为“鲁班”制作,称之为“木鸢”,《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而以《吕氏春秋·爱类》记载“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说明鲁班当时造的是“高云梯”而不是木鸢。《韩非子》记载中木鸢的发明者不是鲁班而是墨子墨翟。墨翟(公元前478-392年),为春秋战国时的哲人,诸子百家中墨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意思是说墨子曾就研究试制了三年,以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将其放飞并使其成功飞起,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
查看全文
民间美术-风筝
风筝作为中国典型的民间玩具之一,集中了观赏、娱乐、竞技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又与民俗、体育、科技、艺术等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充分反映了民间玩具的丰富内涵。中国民间放风筝还寓意着“放晦气”,可以“把病根都带走”。风筝遍及中国各地,尤以山东潍坊、北京、天津、江苏南通等地的最为著名。山东潍坊风筝与年画一样,历史悠久,并受当地木版年画艺术的影响。它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谐调、放飞时平稳高飞,具有强烈的民间乡土气。北京风筝相传已有300余年历史,最典型的代表是沙燕风筝。沙燕又称扎燕,其结构样式如同展翅飞翔的燕子,双翅舒展,尾翼如剪,如同汉字中的“大”字。沙燕风筝的装饰多在双翼,纹样多以蝙蝠为素材,取汉语谐音同“福”,寓意幸福、福气。
查看全文
风筝相关标签
中国空军史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户外活动
航空器类型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艺
中国发明
风筝
家族谱大览
王氏家谱
王氏家谱
浏览:0
民俗风水图文百科
浏览:2032
仁风尹氏七修族谱 [27卷及卷首中末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柏桂堂, 1994年七修. 51册 : 图像, 世系表. 注 : 卷末版心题含六修及七修页数. 仁风井田始迁祖 : (元明)尹政清公, 字道南, 明初迁邵陵(邵阳)之佘田桥, 后又迁仁风之井田. 注 : 本谱含志房, 才房, 全房, 昌房, 华房, 深房, 秀房派下世系.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井田尹氏七修族谱. 散居地 : 湖南邵阳县等诸县市.
浏览:0
邵陵仁风林氏房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礼本堂, 1994年续修. 8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始祖: (宋)林端公, 武进士, 字开远. 福建兴化府莆田县贤良巷人. 生子九: 思明, 聪,温,恭, 忠, 问, 敬, 难, 义. 粤疆始祖 : 林思义, 武进士, 子廉吉. 南征自兆始渠阳偕母兄服粤疆二十余年. 生子三:林进祚(难公字惩吉武进士) ; 林进祥, 林进祉兄弟俱于元时复归莆田).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广东省, 福建省莆田县等地.
浏览:100
仁风尹氏七修族谱 [27卷及卷首中末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柏桂堂, 1994年七修. 51册 : 图像, 世系表. 注 : 卷末版心题含六修及七修页数. 仁风井田始迁祖 : (元明)尹政清公, 字道南, 明初迁邵陵(邵阳)之佘田桥, 后又迁仁风之井田. 注 : 本谱含志房, 才房, 全房, 昌房, 华房, 深房, 秀房派下世系.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井田尹氏七修族谱. 散居地 : 湖南邵阳县等诸县市.
浏览:0
仁风尹氏七修族谱 [27卷及卷首中末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柏桂堂, 1994年七修. 51册 : 图像, 世系表. 注 : 卷末版心题含六修及七修页数. 仁风井田始迁祖 : (元明)尹政清公, 字道南, 明初迁邵陵(邵阳)之佘田桥, 后又迁仁风之井田. 注 : 本谱含志房, 才房, 全房, 昌房, 华房, 深房, 秀房派下世系.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井田尹氏七修族谱. 散居地 : 湖南邵阳县等诸县市.
浏览:0
风筝导读知识
放风筝拼音怎么写
放风筝拼音怎么写
“放风筝”的拼音为[fàngfēngzheng]。风筝的筝是轻声。轻声是汉语中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变调现象,在全国的广大方言和普通话均有出现。汉语的声调一共有四种,分别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轻声一般不被当作声调看待,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调值。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但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辅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传统童谣中有一首《放风筝》:姐妹二人到城东,到了城东去逛青,捎带放风筝。大姐放的花蝴蝶,二姐放的活蜈蚣,飘飘在天空,好似一条龙。生动的内容,富有韵律的语调,再加上拼音,能够使小孩子快速识字和背诵。
浏览量:3383次
怎样放风筝
怎样放风筝
放风筝,选准牵引点是关键环节,因为如果牵引点没有问题,那么风筝在飞行的过程中受力会比较平衡,不会乱窜。风筝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因此牵引点的数量也不一样,但一般来讲都会有三个牵引点,选取中间的一个点,再选取两侧对称部位的两个点,然后用手抓住牵引点轻轻摆动,如果有倾斜,则需要重新选择牵引点。放风筝,还需掌握放飞的方法。一般来讲,需要将风筝的方向与风的方向保持一致,风筝在下风向,而绳线在上风向。然后将风筝上举,顺风势推向空中,此时需要拉着风筝线迎风奔跑,跑的速度需要自行把握,这取决于风筝的上升情况和绳线的拉力大小。风筝上升慢,线的拉力就小,应加快跑速;反之则要放慢奔跑速度。风筝上升的同时要适当放线,这样才能使风筝平稳地飞上天。需要注意的是,放风筝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在高压电线及飞机场附近。
浏览量:1476次
风筝怎么放飞起来
风筝怎么放飞起来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风筝如何放飞】 1、放风筝前要把握好风吹的方向,可以参照附近的旗子观察漂浮方向; 2、拿出风筝后,把风筝线放出一点点; 3、开始往风的反方向奔跑,把风筝线一点一点的变长; 4、等到风的力量足够撑起风筝时,把线慢慢放长,风筝就会飞起来了; 5、风筝飞起来后线要保持一定的拉力,拉力增加时放线,垂线时收线就可以了。
浏览量:1269次
怎样放风筝才正确
怎样放风筝才正确
1、捆绑风筝线时应让受力点与风筝的重心重合。判断风向,逆风站立,风力足够时将风筝放飞,松开大概一到两米的风筝线,感觉到拉力的时候继续松线,直至把风筝放起来。2、当风力不济时,快速向后收线,给予人工加风,如感觉风筝线有拉力时,就要把握时机放线,若风筝有下降的趋势,须迅速收回一部分风筝线,直到风筝能在天空挺住不坠。3、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而倾斜度过大时,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迅速放线。二是迅速往风筝方向奔跑数步,可缓和其势。4、当风力停顿,风筝向下坠落时,可将风筝轻抖数下或迅速向后奔跑,如果后退无路,则可用迅速收线的方法处理。5、如遇两只风筝线纠结在一起,不要惊慌,立刻与纠缠者靠近,互相交换调整,使线松开。6、收回风筝时,要慢慢收线,收线要尽量远离有高大树木的地方,以免风筝坠落挂在树上。放风筝应该选取平整的开阔地区,上方无电线,树枝等高空障碍处。
浏览量:1431次
放纸鸢
放纸鸢
清代诗人吴性诚曾写下一首《放纸鸢》的诗,描写了蓝天空远,纸鸢遥飞,孩童嬉闹,春意盎然。其原诗如下:回首江乡记昔年,春风一线引飞鸢。乍看霁色三山地,却放秋光九月天。几处儿童喧海畔,满空鱼鸟透云边。旁人莫笑凌霄晚,万里扶摇正洒然。放纸鸢在《朝野佥载》解释为巧糊彩画飞蹁跹。放纸鸢也就是放风筝。春季最适合放风筝,南方地区二、三月放飞风筝。北方地区五、六月放飞风筝。因为春季天气晴朗干燥,且气流平稳,风筝在放飞过程中不易变形或产生破损。风筝距今两千多年,大约是在东周春秋时期被发明出来。据传说,最开始墨翟花费三年时间用木头制成木鸟;后来鲁班改进风筝,开始用竹子制造;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民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风筝也因此被称为“纸鸢”。纸鸢的形态种类万千,大多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等,按其形状又可以分为六大类,即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和自由类。
浏览量:18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