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四御

四御

四御大帝是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道祖的四位圣尊,所以又称“四辅”,实际负责管理宇宙万象的四位最高神祇,位居三清之下。三清象征自然无为,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四御则代表有为运作统率天地的神祇。四御神祇分别为:昊天至尊玉皇上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此为宋代以前早期信仰中的四御大帝。
宋代以后玉皇上帝信仰位业有所上升,因此道书多将玉皇上帝自四御提升出去,四御改为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或称太极天皇大帝)、东极青华大帝(化为太乙救苦天尊)。至现代,四御又恢复为宋代以前说法。

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后土少有主祀的庙宇,大多陪祀于昊天玉皇上帝庙宇“玉皇宫”、“天公庙”中,但北京地坛为敬拜后土等级最高的殿堂,是皇帝或国家元首祭地之所,与天坛相同平民无资格在此祭拜。

四御相关文献
田福(1397―1461)明代四川道监察御史
田福(1397―1461)明代四川道监察御史,田福(1397—1461),字君寿,号贞斋,明鹿邑县人。幼年时纯朴勤学,读书常至
查看全文
四御
六御道教还有六御之说。《道门科范大全集》六御宸尊:昊天至尊玉皇上帝,勾陈星宫天皇大帝,中天星主紫微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神霄真王长生大帝,东极青玄上帝。
查看全文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参与编修人员《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卷首〈纂选官人员〉详列姓名与官衔。纂选官:张豫章、魏学诚、吴昺、陈至言、陈璋、王景曾录选官:吴士玉、钱荣世、张大受、陈鹏年、陈王谟、顾嗣立、庄楷、邹弘志、田广运、沈寅、沈经、范圣文、谈汝龙、汪泰来、刘上驷、潘秉钧、高位、丁图南、董永朝、郑韵、陆淹、江弘文校刊官:王景曾校勘官:蔡升元、杨瑄、查昇、陈壮履、钱名世、张廷玉、汪灏、查慎行、陈邦彦格式四部类目:集部,总集类,断代之属。现存版本:康熙四十八年武英殿刊本。卷数:三百十七卷。其中分为:册数:六十册。装订:线装。版面:每页面十一行,每行二十一字。行格左右双边乌丝栏,板心花口、逆鱼尾,中缝上记“御选某朝诗”,下为卷次、页次。参考文献《钦定四库全书》集部·总集·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查看全文
御侍
参考资料《宋代官制辞典》《中国历代职官大辞典》
查看全文
《太平御览》:宋代四大部书之一
《太平御览》是我国北宋时期编写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宋代四大部书之一。书名中的“太平”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御览”是要送皇帝亲自阅读的意思。它是宋太宗命李昉等13人编纂的,开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完成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4年),用时7年。初成时名为《太平总类》,后宋太宗将其改为《太平御览》。全书共1000卷,55部,分5363类,总字数达4700多万字,引用古今图书及各种体裁文章共达2570多种。此书编纂的目的是为帝王提供以备随时查阅的“百科知识”,了解历代治乱兴衰的原因,以及各种典章制度由来。《太平御览》一书中不仅是对各种实物有所记载,还保留了大量的古书资料,其中好多是今天已经失传的。但是,《太平御览》在编排时,有些类目重复出现,而且体例也有不当之处。《太平御览》对我们今天研究宋代以前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它也被称为“类书之冠”。《太平御览》本身也具有...
查看全文
四御相关标签
道教神祇
神话传说人物
家族谱大览
茅江杨氏族谱 : 四分世系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公元1991年. 合22册: 世系表. 远祖: 杨杼. 浠川始祖: (宋元之际) 杨千一,字应辰,号治龙. 杼公77世. 由山东青州府益都县藉蕲. 茅江始祖(1世): (元明之际) 杨兴二. 杼公80世. 与兄杨兴一为避乱由大冶返蕲, 卜居茅江(今为属浠水县管辖). 奉为茅江一世祖. 兴二公下四分祖(2世): 杨存礼(长分) ; 杨存智(二分) ; 杨存信(三分) ; 杨存信(四分). 此谱仅有四分世系(卷33~42). 注: 宗派派行列载于第2册, 卷1上, 影像第28~31页. 注: 总修杨焱斌,字必禄 ; 总编辑杨国雄,宗名世国.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浏览:0
杨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民国40[1951]四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修者 : 杨世从,字润德 ; 杨代达,字诚斋 ; 杨代宾,字用文 ; 杨正谊,字伯清. 受姓祖 : (周) 杨杼. 为杨侯大夫,食采杨邑. 华阴祖 : 杨章. 伯侨14世孙. 由山西徙华阴. 庐陵宗祖 : (南唐) 杨辂. 章公38世孙. 官吉州太守,居吉水县六十二都. 迁湘祖 : (元明之际) 杨九郎. 辂公18世孙. 由赣省吉安迁湘. 有子九人. 邵阳祖: (明) 杨桂九. 九郎公第九子. 生子五: 杨必聪(承李祧) ; 杨必寿(江村祖) ; 杨必福(迁兴隆坳) ; 杨必禄(迁湘乡十五都马龙桥) ; 杨必隆(二甲祖,不详). 此谱为必寿, 必禄二公后裔世系. 始祖(1世) : (明) 杨必寿,字如山. 迁邵东江村. 下有二子: 杨文魁,字南斗 ; 杨文明. 文魁公下派祖(6世) : 杨志亮,字开壁 ; 杨志全,字周备 ; 杨志𣇄,字名器 ; 杨志昂,字乐尧. 文明公下派祖(6世) : 杨志果. 下二子: 杨万兴(无传) ; 杨万礼. 志亮公下支祖(8世) : 杨邦铭 ; 杨邦富,字有完 ; 杨邦武,字奠安. 皆为万珍公之子. 志全公下支祖(7世) : 杨万道,字权仁 ; 杨万朝. 志𣇄公下支祖(7世) : 杨万堂 ; 杨万元,字位正. 志昂公下支祖(7世) : 杨万宽,字盛德 ; 杨万京. 万礼公下支祖(11世) : (清初) 杨明荣 ; 杨明德 ; 杨明宪(后不详). 必禄公下派祖(6世) : 杨志忠. 名辈 : 必文才仲景志万 邦永国明朝廷添 爵禄世代正乾坤.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湖南邵阳东乡杨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茅江杨氏族谱 : 四分世系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公元1991年. 合22册: 世系表. 远祖: 杨杼. 浠川始祖: (宋元之际) 杨千一,字应辰,号治龙. 杼公77世. 由山东青州府益都县藉蕲. 茅江始祖(1世): (元明之际) 杨兴二. 杼公80世. 与兄杨兴一为避乱由大冶返蕲, 卜居茅江(今为属浠水县管辖). 奉为茅江一世祖. 兴二公下四分祖(2世): 杨存礼(长分) ; 杨存智(二分) ; 杨存信(三分) ; 杨存信(四分). 此谱仅有四分世系(卷33~42). 注: 宗派派行列载于第2册, 卷1上, 影像第28~31页. 注: 总修杨焱斌,字必禄 ; 总编辑杨国雄,宗名世国.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浏览:0
茅江杨氏族谱 : 四分世系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公元1991年. 合22册: 世系表. 远祖: 杨杼. 浠川始祖: (宋元之际) 杨千一,字应辰,号治龙. 杼公77世. 由山东青州府益都县藉蕲. 茅江始祖(1世): (元明之际) 杨兴二. 杼公80世. 与兄杨兴一为避乱由大冶返蕲, 卜居茅江(今为属浠水县管辖). 奉为茅江一世祖. 兴二公下四分祖(2世): 杨存礼(长分) ; 杨存智(二分) ; 杨存信(三分) ; 杨存信(四分). 此谱仅有四分世系(卷33~42). 注: 宗派派行列载于第2册, 卷1上, 影像第28~31页. 注: 总修杨焱斌,字必禄 ; 总编辑杨国雄,宗名世国.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浏览:0
杨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民国40[1951]四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修者 : 杨世从,字润德 ; 杨代达,字诚斋 ; 杨代宾,字用文 ; 杨正谊,字伯清. 受姓祖 : (周) 杨杼. 为杨侯大夫,食采杨邑. 华阴祖 : 杨章. 伯侨14世孙. 由山西徙华阴. 庐陵宗祖 : (南唐) 杨辂. 章公38世孙. 官吉州太守,居吉水县六十二都. 迁湘祖 : (元明之际) 杨九郎. 辂公18世孙. 由赣省吉安迁湘. 有子九人. 邵阳祖: (明) 杨桂九. 九郎公第九子. 生子五: 杨必聪(承李祧) ; 杨必寿(江村祖) ; 杨必福(迁兴隆坳) ; 杨必禄(迁湘乡十五都马龙桥) ; 杨必隆(二甲祖,不详). 此谱为必寿, 必禄二公后裔世系. 始祖(1世) : (明) 杨必寿,字如山. 迁邵东江村. 下有二子: 杨文魁,字南斗 ; 杨文明. 文魁公下派祖(6世) : 杨志亮,字开壁 ; 杨志全,字周备 ; 杨志𣇄,字名器 ; 杨志昂,字乐尧. 文明公下派祖(6世) : 杨志果. 下二子: 杨万兴(无传) ; 杨万礼. 志亮公下支祖(8世) : 杨邦铭 ; 杨邦富,字有完 ; 杨邦武,字奠安. 皆为万珍公之子. 志全公下支祖(7世) : 杨万道,字权仁 ; 杨万朝. 志𣇄公下支祖(7世) : 杨万堂 ; 杨万元,字位正. 志昂公下支祖(7世) : 杨万宽,字盛德 ; 杨万京. 万礼公下支祖(11世) : (清初) 杨明荣 ; 杨明德 ; 杨明宪(后不详). 必禄公下派祖(6世) : 杨志忠. 名辈 : 必文才仲景志万 邦永国明朝廷添 爵禄世代正乾坤.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湖南邵阳东乡杨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杨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民国40[1951]四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修者 : 杨世从,字润德 ; 杨代达,字诚斋 ; 杨代宾,字用文 ; 杨正谊,字伯清. 受姓祖 : (周) 杨杼. 为杨侯大夫,食采杨邑. 华阴祖 : 杨章. 伯侨14世孙. 由山西徙华阴. 庐陵宗祖 : (南唐) 杨辂. 章公38世孙. 官吉州太守,居吉水县六十二都. 迁湘祖 : (元明之际) 杨九郎. 辂公18世孙. 由赣省吉安迁湘. 有子九人. 邵阳祖: (明) 杨桂九. 九郎公第九子. 生子五: 杨必聪(承李祧) ; 杨必寿(江村祖) ; 杨必福(迁兴隆坳) ; 杨必禄(迁湘乡十五都马龙桥) ; 杨必隆(二甲祖,不详). 此谱为必寿, 必禄二公后裔世系. 始祖(1世) : (明) 杨必寿,字如山. 迁邵东江村. 下有二子: 杨文魁,字南斗 ; 杨文明. 文魁公下派祖(6世) : 杨志亮,字开壁 ; 杨志全,字周备 ; 杨志𣇄,字名器 ; 杨志昂,字乐尧. 文明公下派祖(6世) : 杨志果. 下二子: 杨万兴(无传) ; 杨万礼. 志亮公下支祖(8世) : 杨邦铭 ; 杨邦富,字有完 ; 杨邦武,字奠安. 皆为万珍公之子. 志全公下支祖(7世) : 杨万道,字权仁 ; 杨万朝. 志𣇄公下支祖(7世) : 杨万堂 ; 杨万元,字位正. 志昂公下支祖(7世) : 杨万宽,字盛德 ; 杨万京. 万礼公下支祖(11世) : (清初) 杨明荣 ; 杨明德 ; 杨明宪(后不详). 必禄公下派祖(6世) : 杨志忠. 名辈 : 必文才仲景志万 邦永国明朝廷添 爵禄世代正乾坤.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湖南邵阳东乡杨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