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藏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是藏传佛教的经典集成,用藏文写成。是在公元7─8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后,从梵文和汉文经典中逐渐翻译形成的。到9世纪时编纂了《丹噶目录》,共收集约700种20个门类的大乘佛教经典。13世纪以前都是手抄本。公元1313年雕版印刷了第一部藏文大藏经,以后陆续出版了11种版本。

藏文大藏经主要分为三部分:

  • 正藏(甘珠尔),包括经藏、律藏和密咒;
  • 副藏(丹珠尔),包括论藏和赞颂、经释、咒释;
  • 杂藏(松棚),主要是藏、蒙佛教徒的著作。

最全的官刻藏经是1683年开雕的北京版,收集甘珠尔1055部,丹珠尔3962部,松棚945部。藏文大藏经中关于密宗的论述比汉文大藏经要全,此外尚有许多关于天文、历法和医药等方面的著作。

藏文大藏经相关文献
崔法珍大藏经
崔法珍大藏经,  金朝雕印《大藏经》的发起者,是谁呢?  经考证,是一名平民女子,名叫崔法珍。
查看全文
高丽大藏经
历史高丽大藏经最早在1087年雕成,称为初雕版。在1232年,因蒙古军入侵高丽,初雕版被烧毁。高丽高宗为祈愿降伏蒙古军,于高宗23年(1236年)再次雕造大藏经。于江都设立大藏都监,于晋州南海县进行雕造,经16年,于高宗38年(1251年)完工。此版称为再雕版高丽大藏经,即是现存的八万大藏经。高丽大藏经经板原先藏于江都大藏经板堂,在14世纪中叶,为躲避日本人入侵,移置于海印寺,流传至今。组成高丽大藏经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丽高宗时期所造本藏,共1513部6807卷。第二部分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海冥壮雄撰补遗目录中,增列的15部236卷。第三部分,则是将近一万块的杂版。
查看全文
大藏经
汉文系大藏经汉文系大藏经全套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典日渐浩繁,经后人整理编辑成藏,内容非常庞大。中国最早的佛教藏经是东汉朱士行的《汉录》与东晋时的道安法师编辑的《众经目录》大大早于道教陆修静的《三洞经书目录》,但是这两部“经录”经历战乱和北魏灭佛就失散。后来根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梁武帝在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自汉至隋唐,佛经都靠写本流传。到了晚唐(九世纪时)才有佛经的刻本。在现存许多经录之中,以唐代智昇的《开元释教录》最为精详。该书著录当时已经流传的佛经五千零四十八卷。在汉传佛教两千年间,其经典经过历代的翻译、流通,数量日益增多,最后汇编成“藏”的,中国可考的有十余次(宋及辽金八次、元二次、明五次、清三次);国外可考的,高丽三次,日本八次。汉文大藏经从开始的五千多卷,发展到后来的一万卷以上,除了因为汉译佛经数量有所增加以外,历代编纂者不断收集增补了以中国佛教文献...
查看全文
乾隆大藏经
外部链接乾隆大藏经下载(此为网上最早出现的乾隆大藏经图文原始扫描文本)
查看全文
大正新脩大藏经
简介《大正藏》以《再刻高丽藏》为底本,全部100册,共收集13520卷,80634页,总字数超过1亿两千万字。分为正藏55册、续藏30册与别卷15册(图像部12册、昭和法宝总目录3册),是当时收录佛教资料最多的一部大丛书。虽然内容非常完整,但是校订不全错漏之处也相当多,因而受到批评,但不减其学术地位,为各佛教寺院与图书馆必备之大藏经版本。1960年,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发起重印,对初印本的若干错误作了校正修订。结构大正藏部名及卷(册)列表:阿含部阿含部,为大正藏第1、2部,共151部经,共460卷本缘部本缘部,为大正藏第3、4部,共68部经,共184卷般若部般若部,为大正藏第5、6、7、8部,共42部经,共806卷法华部·华严部法华部·华严部,为大正藏第9、10部,共48部经,共188卷宝积部·涅槃部宝积部·涅槃部,为大正藏第11、12部,共87部经,共303卷大集部大集部,为大正...
查看全文
藏文大藏经相关标签
藏传佛教
大藏经
家族谱大览
866.文氏宗谱 [19卷,首3卷], v. 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气堂, 民国27[1938]. 存1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1, 13, 及19. 受姓祖 : (周) 文叔. 周文王支孙,封于雁门郡,赐姓文. 远祖 : (汉) 文翁,字仲翁. 因官居蜀. 吉安一世祖 : (唐) 文春元,字时茂. 家吉州永新. 庐陵始迁祖 : 文卿,字阳春. 彦纸公长子. 名祖 : (宋)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仪公长子. 庐陵人. 宗祖(1世) : (宋元之际) 文永忠. 升公长子. 罗田祖(5世) : (元明之际) 文志斌. 派祖(12世) : (明) 文魁 ; 文介 ; 文哲 ; 文建 ; 文述 ; 文科 ; 文举 ; 文桥,字松谿 ; 文甲 ; 文经 ; 文炳.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文氏四修宗谱.
浏览:100
872.文氏宗谱 [19卷,首3卷], v. 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气堂, 民国27[1938]. 存1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1, 13, 及19. 受姓祖 : (周) 文叔. 周文王支孙,封于雁门郡,赐姓文. 远祖 : (汉) 文翁,字仲翁. 因官居蜀. 吉安一世祖 : (唐) 文春元,字时茂. 家吉州永新. 庐陵始迁祖 : 文卿,字阳春. 彦纸公长子. 名祖 : (宋)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仪公长子. 庐陵人. 宗祖(1世) : (宋元之际) 文永忠. 升公长子. 罗田祖(5世) : (元明之际) 文志斌. 派祖(12世) : (明) 文魁 ; 文介 ; 文哲 ; 文建 ; 文述 ; 文科 ; 文举 ; 文桥,字松谿 ; 文甲 ; 文经 ; 文炳.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文氏四修宗谱.
浏览:100
1.中华文氏源流谱, 1, 上册, 420–2010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文氏三房族譜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20[1931].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受姓祖 : (周) 祈公. 文王支孙,以谥为姓. 一世远祖 : (宋) 文时,字春元. 始祖 : (元明之际) 文丙三,字佑启,号周塘. 由江右迁湘西. 尖山冲支祖 : (明) 文志诚,字慎独,原字如神. 志诚有六孙 : (明) 文永黻,字周冕 ; 文永绶,字金玺 ; 文永中,字汤执 ; 文永缙 ; 文永干 ; 文永坤.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县等地 编纂者 : 文大厚,字四勿 ; 文前甲,字石薰 ; 文大必,字牖初.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吉安
浏览:100
济宁文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6[1846]. 1册(126页)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始祖 : 文指挥. 济宁始迁祖 : (明) 文显. 散居地 : 山东省济宁县等地.
浏览:0
衡山文蓬公派六修族谱
原书: 湖南衡山县 : 六义堂, 民国21[1932]. 4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宋) 文公行,字正道,号蓬山. 支祖 : (元明之际) 文肇郎 ; 文养晦 ; 文昱 ; 文益云 ; 文以章 ; 文隆昌 ; 文思恭 ; 文彦起 ; 文廷裕 ; 文福八.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 衡阳县, 湘潭县, 湘乡县, 醴陵县等地. 版心题 : 衡山文蓬公派六修族谱. 吉安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