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神策军护军中尉

神策军护军中尉

神策军护军中尉,为唐朝禁军最高将领,分左、右二人。

唐德宗时,以北军不可恃,置神策军为天子禁军,以宦官充护军中尉领之。

《新唐书》宦官传·窦文场霍仙鸣传:“德宗还京,颇忌宿将,凡握兵多者,悉罢之……贞元十二年六月,特立护军中尉两员、中护军两员,以帅禁军,乃以文场为左神策护军中尉,仙鸣为右神策护军中尉。”

相关人物
神策军护军中尉相关文献
神策军最后为什么没有挽救唐王朝的败亡?
神策军最后为什么没有挽救唐王朝的败亡?,中晚唐时期禁军加野战部队的神策军,为何没挽救唐王朝的败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
查看全文
神策军的蜕变:从大唐第一军到晚唐的政府仪仗队
神策军的蜕变:从大唐第一军到晚唐的政府仪仗队,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一首起源于唐代西部边陲的
查看全文
神策军
历史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临洮西的磨环川(今甘肃临潭西南)成立一支新部队神策军,以防御吐蕃,这是作为禁军的神策军的雏形。安史之乱时,该部队的军使成如璆派卫伯玉率一千人入援中原地区。乾元二年九节度在相州兵败后,这支部队退驻陕州,作为防备安史的二线部队。此时临洮故地已被吐蕃占领,朝廷以卫伯玉一军号称神策军,以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军)。随着卫伯玉和继任神策军节度使的郭英乂的先后调离,神策军由宦官鱼朝恩控制。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原来的禁军溃散,唐代宗逃往陕州。鱼朝恩以神策军及河西、陇右军和安西、北庭军迎驾,统称这些部队为神策军。代宗后来由神策军护驾回京,此时神策军已经壮大到几万人的规模。此后神策军便成为禁军之一,实力逐渐壮大。神策军成为禁军后,于唐代宗大历初年曾扩编,收编了平卢军邢君牙部、阳惠元部,安史降将尚可孤部,朔方军郝廷玉部、侯仲壮部。此后神...
查看全文
宋拓本《神策军碑》
原文标题:善本掌故:宋拓本《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全名为《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功碑》。宰相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会昌三年(843)刻石。会昌元年(841),唐武宗李炎即位,为压制宦官权力,支持他所任用的宰相李德裕,亲自巡幸由宦官指挥的担任宫城守卫职责的左神策军,并建碑记录此事。碑文记录了武宗即位后祭祀天地、告祭祖先宗庙及巡幸左神策
查看全文
唐武宗李炎震慑神策军
会昌二年(842年)四月,宦官首领仇士良见李炎日益亲重宰相李德裕,非常恐惧,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作赦书,要削减禁军衣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以此激怒禁军闹事。李德裕闻讯后,立即向李炎面奏此事。李炎派使者到神策军去宣布御旨:“赦令是朕的意思,一切都是朕的安排,无关宰相之事,你们敢这样?”将士们被震慑住了,恢复了平静。仇士良惶惑不自安。 《新
查看全文
神策军护军中尉相关标签
神策军护军中尉
家族谱大览
中湘下砂陳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梓, 清光绪30[1904]镌. 9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唐) 陈叔达. 茶陵宗祖 : (明) 陈仲清,字泰昌,行荣十三郎. 叔达公19世孙. 居茶陵州南城青霞关. 生一子 : 陈祖兴. 迁潭始祖(1世) : (明) 陈洪策,字轩世. 仲清公5世孙. 由茶陵徙湘潭. 派祖(5世) : (明) 陈文征,字继风. 洪策公4世孙. 文征公生五子(6世) : (明清之际) 陈朝鉴,字镜湘 ; 陈朝南,字楚湘 ; 陈朝学,字怀湘 ; 陈朝泽 ; 陈朝乐,字爱湘. 仅传镜, 楚, 怀, 爱四房. 派语 : 国家开景运 祖德裕书香 燕翼贻谋远 东山世泽长 显谟能丕振 彝训克光昌.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陈氏族谱
浏览:100
邓天军公三修族谱
原书: 武冈长乐 : 两秀堂, 民国36[1947]年(礼祥公祠镌). 12册: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邓芗泉,名星炅 ; 邓星爕,字澄清 ; 邓上龙,字学纯 ; 邓星晃,字渊泉 ; 邓上岳,字衡度 ; 邓上道,字恩溥. 武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邓天军,字二十七郎. 禹公47世孙. 派衍武绍六房. 洪武六年自江西迁宝郡,始居邵南,复徙武冈. 天军公下六房祖(2世) : 邓礼富 ; 邓礼贵 ; 邓礼祥 ; 邓礼通 ; 邓礼仁 ; 邓礼义. 本谱为第三子礼祥公后裔之谱系. 下邓秋开族祖(2世) : 邓礼祥. 生四子(3世) : 邓智文 ; 邓智华 ; 邓智旻 ; 邓智河(止). 智文公下二支祖(6世) : 邓仁亨 ; 邓仁政. 子孙析置洪木田等地. 智华公下六支祖(6世) : 邓仁瑀 ; 邓仁𫞩 ; 邓仁潮 ; 邓仁芳 ; 邓仁缘 ; 邓仁经. 子孙析置小河山,柘木桥,烟冲等地. 智旻公下支祖(6世) : 邓仁宪 ; 邓仁懋 ; 邓仁钦 ; 邓仁铎 ; 邓仁丰 ; 邓仁精 ; 邓仁泰 ; 邓仁让…[等]. 子孙析置下塘冲,上塘冲,石虎村,庙冲,大竹山等地. 联谱班序 : 动静分翕辟 类族始于寅 亚当标异说 盘古属遗言 溯厥轩尧初 干劲支柯萦 顺曰咨尔契 庞命膺眷求 荫袭封叔曼 逮祁刚造端 聘鲁见交邻 强种潢胄频 懿哉我司徒 指挥拯陆沉 坦次冠五辰 加秩享疆邑 执艺淳且备 来晜普遵循 簪缨缵旧服 介祜万斯年. 散居地 : 湖南省武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南阳邓氏三修族谱
浏览:100
邓天军公三修族谱
原书: 武冈长乐 : 两秀堂, 民国36[1947]年(礼祥公祠镌). 12册: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邓芗泉,名星炅 ; 邓星爕,字澄清 ; 邓上龙,字学纯 ; 邓星晃,字渊泉 ; 邓上岳,字衡度 ; 邓上道,字恩溥. 武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邓天军,字二十七郎. 禹公47世孙. 派衍武绍六房. 洪武六年自江西迁宝郡,始居邵南,复徙武冈. 天军公下六房祖(2世) : 邓礼富 ; 邓礼贵 ; 邓礼祥 ; 邓礼通 ; 邓礼仁 ; 邓礼义. 本谱为第三子礼祥公后裔之谱系. 下邓秋开族祖(2世) : 邓礼祥. 生四子(3世) : 邓智文 ; 邓智华 ; 邓智旻 ; 邓智河(止). 智文公下二支祖(6世) : 邓仁亨 ; 邓仁政. 子孙析置洪木田等地. 智华公下六支祖(6世) : 邓仁瑀 ; 邓仁𫞩 ; 邓仁潮 ; 邓仁芳 ; 邓仁缘 ; 邓仁经. 子孙析置小河山,柘木桥,烟冲等地. 智旻公下支祖(6世) : 邓仁宪 ; 邓仁懋 ; 邓仁钦 ; 邓仁铎 ; 邓仁丰 ; 邓仁精 ; 邓仁泰 ; 邓仁让…[等]. 子孙析置下塘冲,上塘冲,石虎村,庙冲,大竹山等地. 联谱班序 : 动静分翕辟 类族始于寅 亚当标异说 盘古属遗言 溯厥轩尧初 干劲支柯萦 顺曰咨尔契 庞命膺眷求 荫袭封叔曼 逮祁刚造端 聘鲁见交邻 强种潢胄频 懿哉我司徒 指挥拯陆沉 坦次冠五辰 加秩享疆邑 执艺淳且备 来晜普遵循 簪缨缵旧服 介祜万斯年. 散居地 : 湖南省武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南阳邓氏三修族谱
浏览:100
邓天军公三修族谱
原书: 武冈长乐 : 两秀堂, 民国36[1947]年(礼祥公祠镌). 12册: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邓芗泉,名星炅 ; 邓星爕,字澄清 ; 邓上龙,字学纯 ; 邓星晃,字渊泉 ; 邓上岳,字衡度 ; 邓上道,字恩溥. 武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邓天军,字二十七郎. 禹公47世孙. 派衍武绍六房. 洪武六年自江西迁宝郡,始居邵南,复徙武冈. 天军公下六房祖(2世) : 邓礼富 ; 邓礼贵 ; 邓礼祥 ; 邓礼通 ; 邓礼仁 ; 邓礼义. 本谱为第三子礼祥公后裔之谱系. 下邓秋开族祖(2世) : 邓礼祥. 生四子(3世) : 邓智文 ; 邓智华 ; 邓智旻 ; 邓智河(止). 智文公下二支祖(6世) : 邓仁亨 ; 邓仁政. 子孙析置洪木田等地. 智华公下六支祖(6世) : 邓仁瑀 ; 邓仁𫞩 ; 邓仁潮 ; 邓仁芳 ; 邓仁缘 ; 邓仁经. 子孙析置小河山,柘木桥,烟冲等地. 智旻公下支祖(6世) : 邓仁宪 ; 邓仁懋 ; 邓仁钦 ; 邓仁铎 ; 邓仁丰 ; 邓仁精 ; 邓仁泰 ; 邓仁让…[等]. 子孙析置下塘冲,上塘冲,石虎村,庙冲,大竹山等地. 联谱班序 : 动静分翕辟 类族始于寅 亚当标异说 盘古属遗言 溯厥轩尧初 干劲支柯萦 顺曰咨尔契 庞命膺眷求 荫袭封叔曼 逮祁刚造端 聘鲁见交邻 强种潢胄频 懿哉我司徒 指挥拯陆沉 坦次冠五辰 加秩享疆邑 执艺淳且备 来晜普遵循 簪缨缵旧服 介祜万斯年. 散居地 : 湖南省武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南阳邓氏三修族谱
浏览:100
谯国戴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9年重修(波阳县古南乡 : 陈荣问梓).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宗祖(1世) : (唐) 戴护,字邦卫. 奭公幼子. 避巢乱,由金陵徙婺源之凤亭里. 始祖(2世) : 戴寿,又名适之,字百令. 护公第五子. 下有三子: 戴喈,又名仲,字尚仁(迁福建) ; 戴鸣,又名安,字叔能,又字行之(本谱派祖) ; 戴叱,又名百萧,字尚礼(止). 派祖(8世) : (宋) 戴士龙. 延明公长子. 鸣公5世孙. 生三子 : 戴世远 ; 戴世绩 ; 戴世贤. 中懋二房祖(10世) : (宋) 戴昱. 世远公之子. 生一子 : 戴节. 中屋祖(10世) : (宋) 戴昊. 世绩公之子. 生一子 : 戴頣. 支派祖(14世) : (宋) 戴元,讳仙和,字彦明,行百五. 昱公4世孙. 生四子: 戴隽,行四一 ; 戴炎,行四二(中房祖) ; 戴集,字叔义,号敬斋,行四三(懋房祖) ; 戴逊(止). 中房炎公下四子(16世) : (宋) 戴淳一 ; 戴淳四,名淳祐 ; 戴淳九,名允祖 ; 戴淳十一. 统一派语(40世起) : 立志振雄威 富康显英豪. 仁铃公下派语(35至39世) : 宜玉良建昌 朱先公下派语(35至39世) : 为朱开建昌 程先公下派语(35至39世) : 为朱善建昌 文幼公下派语(35至39世) : 本隆善建昌 凤公下派语(35至39世) : 国邦家建昌 毛公下派语(35至39世) : 有传善建昌 班行(16至35世)似为 : 淳芳孟雄缙 缨(緌)冕(隆)世(昌)魁岱 时宪永享安(正) 宁(吉)元贞康泰 散居地 : 江西省乐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洎口戴氏中房宗谱
浏览:100
陳氏族譜 [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清光绪30[1904]. 9册 :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远祖 : (唐) 陈叔达. 二十派茶陵始祖 : 陈仲清,字泰昌. 来潭始迁祖 : (明) 陈洪策,字轩世.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封面题 : 中湘下砂陈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