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莲花生

莲花生

莲花生(梵文:पद्मसम्भव Padmasambhava;藏文:པདྨ་འབྱུང་གནས།,藏语拼音:Bämajungnä,威利:pad+ma-"byung-gnas (EWTS),生卒年不详),或译莲华生大士。八世纪印度那烂陀寺僧人及云游僧,后应寂护论师与藏王赤松德赞礼请入藏创立僧团,后人尊称为莲师。由于后世弟子的崇敬,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被称为第二佛陀。所带入的密法称为前译派,为今宁玛派所信奉。首位将藏密传入汉地的宁玛派教传三十二代祖师诺那呼图克图谓莲花生大士是弥陀身、观音口、释迦心,合诸佛菩萨身口意之三密金刚应化身。

莲花生简介资料
天竺乌仗那
莲花生二十五弟子
那烂陀寺、桑耶寺
莲花生相关文献
藏文化—历史人物—莲花生大师
藏文化—历史人物—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藏名音译“白玛郡乃”(PadmaJungne),藏人尊称“咕如(噜
查看全文
莲花生
生平莲花生,乌仗那国(即今之斯瓦特)人,著名云游僧,相传是乌仗那的国王在一处莲花池发现的。原为印度的僧人,与寂护大师同于那烂陀寺学习,以神通与幻术闻名。相传他居住在乌金刹土中。他曾经到不丹帕罗传教,建虎穴寺。其足迹遍及巴基斯坦至不丹一带。不丹虎穴寺传奇事迹按照其传记,莲师于湖中莲花之上被王因陀罗菩提(意为王道)发现并认养成王子,后被国王罢黜进入森林修行,其后获得许多的神通(幻术)悉地。莲师的生平事迹以莲师八变的方式呈现。第五世达赖喇嘛在禅定中挖掘了《具净相印》的伏藏。并且制定了莲师八相的灌顶仪轨,他们分别是莲花生大士(GuruRinpoche)莲花金刚上师(GuruOrgyenDorjeChang)(图片)释迦狮子上师(GuruShakyaSengeyi)(图片)莲花王上师(GuruPemaGyalpo)(图片)莲花生上师(GuruPadmasambhava)(图片)爱慧上师(GuruLo
查看全文
花生
形态一年生草本,匍匐或直立茎;羽状复叶;腋生总状花序,黄色蝶形花,受粉后子房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黑暗中发育成荚果;种子(落花生仁)呈椭圆、圆锥等形状,种皮有淡红色、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等。历史落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的1种,俗称落花生和黄落花生。该属约20余种。一般认为,落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在秘鲁沿海地带史前废墟中发现大量古代落花生,可追溯到至少7600年前。在哥伦布远航时期,航海家将落花生荚果带至西班牙,在1535年出版的《西印度通史》中记载落花生的西班牙文为“玛尼”(Maní),之后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1958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中,发掘出炭化落花生种子,测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1961年,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再次发掘出炭化落花生种子。此外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也曾报告过于落花生形态极为相似的野生植物。2007年经西安文保中心专家确认,距今210...
查看全文
花生糊
做法原料:花生半碗、糯米30G(或糯米粉)、砂糖。做法:花生白果炒香,稍微摊凉后脱去外衣,放入干磨杯搅拌2-3次后再倒入糯米粉搅拌2-3次即可;加入水搅拌均匀后煮开,加入砂糖或者冰糖调至合适自己的甜度,煮的过程需不时搅拌,避免沾过;煮至砂糖完全熔化,成糊状即可。功效活血养颜驱寒保暖
查看全文
花生酸
用途花生酸用于生产洗涤剂,感光材料和润滑剂。
查看全文
莲花生相关标签
藏传佛教人物
藏传佛教
家族谱大览
9.麻城李氏宗谱, 9, 卷8: 世传 泮公 元二 守忠 启兴 得莲 16世成法公起, 193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莲堂, 民国19[1930]续修. 11册 : 插图. 修谱人员 : 李先进,字耀廷 ; 李先达,字子尚 ; 李先举,字雨村 ; 李训礼,字焕云. 麻城始祖(1世) : 李季八. 由江右迁麻城西陵李家坝. 生二子 : 李谷中(留居坝上) ; 李玄中(此谱之祖). 龙骨寺祖(3世) : 李兴山. 玄中公之子. 迁居龙骨寺. 生二子 : 李义一 ; 李义二. 派祖(4世) : 李义一. 生六子. 此谱为次子本初公后裔谱系. 派祖(4世) : 李义二. 生四子. 此谱含长子景初公后裔谱系. 李家山支祖(6世) : 李和春(本初公之子,由龙骨寺迁义合区李家山) ; 李雍春(景初公之子,义合区三房基). 和春公下三支(8世) : 李渭 ; 李夏 ; 李泮. 皆文运公之子. 雍春公下一支(9世) : 李元太,字明宇. 下一子 : 李守文,字美玉,行一(居李家畈). 渭公生二子(9世) : 李元龙 ; 李元肇. 夏公生一子(9世) : 李元一. 下一支: 李守道,字楚若,行二(居河奈边). 泮公生一子(9世) : 李元二. 下三支: 李守忠(居邓家山) ; 李守信(居大塆) ; 李守诚(居阊家河). 元龙公生三子(10世) : 李守春(居大河边,熊家冲等地) ; 李守德(居红桃垇) ; 李守法(居大湾). 元肇公下二支(10世) : 李守明(居大湾,莺嘴岩等地) ; 李守选(居白果树塆). 龙骨寺支16世祖 : (清) 李成斗,字文斗,行一(士美公之子) ; 李成凤,字文凤行一 ; 李成学,字文学,行一 (皆士贤公之子). 系留居龙骨寺原址之希春公之后. 新编字派 : 成学宗先训 光明裕世昌 贻谋恒远绍 瑞庆锡腾芳.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 : 李氏宗谱 卷端题 : 李氏支谱
浏览:100
周氏宗谱(爱莲堂)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颍川衍派莲山堂陈氏族谱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齐郡宁氏莲邵续修家乘 [157卷,首1卷,补遗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崇礼堂, 1994. 172册 : 世系表. 注 : 卷133缺. 受姓始祖 : (周) 季亹公. 食采于宁而受姓. 远祖 : (隋) 宁干. 始祖 : (南宋) 宁时发,字含章,号四郎. 江西莲花神泉祖 : (宋元之际) 宁衡甫,字文斗,行福一郎. 下有一子 : 宁诚叟,字道荣,号以明,名得志. 江西莲花瑶口始迁祖 : (宋元之际) 宁以开,字芳泰,行号阳一郎. 明甫公长子. 以开公下四子 : (元) 宁攀魁,字如元,号文一郎 ; 宁攀龙,字如光,号文二郎 ; 宁攀桂,字如显,号文三郎 ; 宁攀武,字如忠,号文四郎. 湖南邵阳始迁祖 : (元) 宁道可,字仕南. 散居地 : 江西省莲花县, 湖南省邵阳县, 衡阳县, 浏阳县, 及四川省彭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齐郡宁氏莲邵续修家乘 [157卷,首1卷,补遗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礼堂, 1994. 172册 : 世系表. 注 : 卷133缺. 受姓始祖 : (周) 季亹公. 食采于宁而受姓. 远祖 : (隋) 宁干. 始祖 : (南宋) 宁时发,字含章,号四郎. 江西莲花神泉祖 : (宋元之际) 宁衡甫,字文斗,行福一郎. 下有一子 : 宁诚叟,字道荣,号以明,名得志. 江西莲花瑶口始迁祖 : (宋元之际) 宁以开,字芳泰,行号阳一郎. 明甫公长子. 以开公下四子 : (元) 宁攀魁,字如元,号文一郎 ; 宁攀龙,字如光,号文二郎 ; 宁攀桂,字如显,号文三郎 ; 宁攀武,字如忠,号文四郎. 湖南邵阳始迁祖 : (元) 宁道可,字仕南. 散居地 : 江西省莲花县, 湖南省邵阳县, 衡阳县, 浏阳县, 及四川省彭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齐郡宁氏莲邵续修家乘 [157卷,首1卷,补遗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礼堂, 1994. 172册 : 世系表. 注 : 卷133缺. 受姓始祖 : (周) 季亹公. 食采于宁而受姓. 远祖 : (隋) 宁干. 始祖 : (南宋) 宁时发,字含章,号四郎. 江西莲花神泉祖 : (宋元之际) 宁衡甫,字文斗,行福一郎. 下有一子 : 宁诚叟,字道荣,号以明,名得志. 江西莲花瑶口始迁祖 : (宋元之际) 宁以开,字芳泰,行号阳一郎. 明甫公长子. 以开公下四子 : (元) 宁攀魁,字如元,号文一郎 ; 宁攀龙,字如光,号文二郎 ; 宁攀桂,字如显,号文三郎 ; 宁攀武,字如忠,号文四郎. 湖南邵阳始迁祖 : (元) 宁道可,字仕南. 散居地 : 江西省莲花县, 湖南省邵阳县, 衡阳县, 浏阳县, 及四川省彭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