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董伯华

董伯华

董伯华,又称董公董真人董公祖师董公真人董公真仙,中国福建泉州信奉的乡土神祇,尤其以晋江、安溪奉祀最诚。在福建安溪县龙门镇榜寨村、美内村、美顶村、南安市翔云镇有庙宇,多为翁姓人士供奉,随着翁姓的迁徙,在南洋各地均有庙宇崇祀。

董伯华相关文献
伟俊矿业委任政协侯伯文为独立非执董
伟俊矿业委任政协侯伯文为独立非执董,   伟俊矿业(00660)公布,黄威文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
查看全文
历史上华太师的原型华昶唐伯虎因为他被取消了士籍
历史上华太师的原型华昶唐伯虎因为他被取消了士籍,在古代社会中,大部分文人的终极梦想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再在官场之中大干
查看全文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董伯仁
董伯仁:生于西魏,历经北周、陈,隋朝初年尚在,汝南(今属河南)人。多才艺,官至光禄寺大夫殿内将军。工画佛像、人物、楼台、车马,与展子虔同时入隋,并称“董展”。曾在汝州白雀寺等地作壁画,备受唐代张彦远等人的看重。《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等著录其作品6件,今画迹已无存于世。董伯仁,北周末隋初画家。汝南(今属河南)人。生于西魏,历经北周、陈,隋初尚在。多才艺,乡里称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内将军。工画佛像、人物、楼台、车马,虽无祖述,不愧前贤,动笔肖似,笔外有情。与北齐展子虔同时入隋室,并称『董展」。先後在汝州白雀寺、固州海觉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发寺等处作壁画。界画: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董伯仁的界画“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唐代张彦远评董、展之画云:「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窦蒙也誽:『伯仁楼台人物,旷绝古今,杂画巧瞻,变...
查看全文
董伯华
源由晋江县志说其一是《晋江县志.人物志.仙释》:董公名叫董伯华,明代人,是泉州府晋江县著名的孝子。董公之母喜爱吃猪肉,于是董公去做屠夫。后来,董公向吴云靖学习道术,就放弃了屠业。成为道士以后,董公的预言都灵验。小孩子只要给予董公一个铜钱,董公就在小孩的掌中画雷符,小孩只要握住手掌再放开,就会放出雷声。董公每天赚到的钱,扣除生活所需之后,都拿去救济贫苦。后董公在北山紫极宫仙逝,乡民把董公遗体铸造成真身塑像,每次向真身塑像求雨都灵验。晋江传说泉州地区传说,董公在世时,与另一孝子郭孝子为好友。郭是泉州府衙门的职员,事亲甚孝,人称郭孝子,郭父嗜食猪肝,郭孝子日日诣市购买,遂结识董公,两人相谈甚欢,因而深交。郭孝子在市场外设一酒肆,董公得道之后,日日访郭,痛饮其酒,亦不付一文钱。不消一月,饮尽其所储酒,郭家酒店不堪董公饮酒,几近倒闭,而郭孝子不以为意,继续买酒供应董公。董公于是拿了很多橘子给郭孝子,...
查看全文
董琼华·〖儒家精英主义思想与廉政建设〗
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精英主义思想,这种属于儒家特色的精英主义思想既与通常所说的精英主义有着鲜明的共性,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不同寻常的儒家文化特质。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中的精英主
查看全文
董伯华相关标签
人物神
道教神祇
明朝道士
福建民间信仰
神话传说人物
家族谱大览
8.董氏宗谱, 8, 卷7: 廷华 11世其智公起, 19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藏板, 民国4[1915].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董子山,字绪周 ; 董名道,字理干 ; 董明友,字福赐 ; 董明新,字春彩 ; 董子香,字绪琳 ; 董成义,字国义. 始祖(1世) : (明) 董俊. 由江西饶州府迁湖北黄州府黄冈县. 生三子 : 董玄魁 ; 董应成 ; 董应明(止). 应成公生三子(3世) : 董伯良 ; 董伯京 ; 董伯青(子孙徒居应山县). 玄魁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尊,字大丰 ; 董廷盛(迁居黄安县董家㘬,子孙有复迁刘家嘴者). 伯良公下支祖(5世) : 董廷文(止) ; 董廷章(下二子: 董时敬 ; 董时香) ; 董廷荣(下四子: 董时仁 ; 董时义 ; 董时礼 ; 董时智) ; 董廷华(下二子: 董时隆 ; 董时和). 伯京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周(下一子: 董时道) ; 董廷夏,字复贤(止). 旧派 : 应伯官廷时 国尚之世其 士子成明大 嘉泰万兆仪. 增派 : 敬慎怀先德 惟思后克昌 伦常如尽道 自可发祯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8.董氏宗谱, 8, 卷7: 廷华 世远 11世其智公起, 195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策堂, 民国40[1951]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董明主,字华庭 ; 董明太,字开太 ; 董明富,字正堂 始迁祖(1世) : (明) 董俊. 洪武间自赣(江西饶州府余千县)徙鄂(湖北黄州府黄冈县),居光黄间石屋山. 生三子 : 董玄魁 ; 董应成(子孙析置阴山县) ; 董应明. 玄魁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尊,字大丰(子孙析置河南,竹山县,麻城县,襄阳,四川等地) ; 董廷盛(迁居黄安县董家㘬,子孙有复迁刘家嘴者). 应成公生三子 : 董伯良 ; 董伯京 ; 董伯青(迁居应山县). 伯良公下支祖(5世) : 董廷文(止) ; 董廷章(子孙析置甄家冲,新屋嘴,窑上弯,河南,四川,麻城等地) ; 董廷荣 ; 董廷华(子孙析置麻城,河南等地). 伯京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周 ; 董廷夏,字复贤(止). 旧派行 : 应伯官廷时 国尚之世其 士子成明大 嘉泰万兆仪. 新增派 : 勤慎怀先德 惟思后克昌 伦常如尽道 自可发祯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1.董氏宗谱, 11, 卷10: 廷章 世华 明福 16世大清公起, 195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策堂, 民国40[1951]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董明主,字华庭 ; 董明太,字开太 ; 董明富,字正堂 始迁祖(1世) : (明) 董俊. 洪武间自赣(江西饶州府余千县)徙鄂(湖北黄州府黄冈县),居光黄间石屋山. 生三子 : 董玄魁 ; 董应成(子孙析置阴山县) ; 董应明. 玄魁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尊,字大丰(子孙析置河南,竹山县,麻城县,襄阳,四川等地) ; 董廷盛(迁居黄安县董家㘬,子孙有复迁刘家嘴者). 应成公生三子 : 董伯良 ; 董伯京 ; 董伯青(迁居应山县). 伯良公下支祖(5世) : 董廷文(止) ; 董廷章(子孙析置甄家冲,新屋嘴,窑上弯,河南,四川,麻城等地) ; 董廷荣 ; 董廷华(子孙析置麻城,河南等地). 伯京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周 ; 董廷夏,字复贤(止). 旧派行 : 应伯官廷时 国尚之世其 士子成明大 嘉泰万兆仪. 新增派 : 勤慎怀先德 惟思后克昌 伦常如尽道 自可发祯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华衣董氏新家谱敬录
华衣董氏新家谱敬录
浏览:0
5.操氏宗谱, 卷2, 伯珊支六甲世系 13世之华公起, 194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善庆堂, 民国38[1949]. 26册: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操洎. 居豫章瓦屑坝. 蕲州始祖: 操千七. 居蕲州大同乡操家畈. 为泊公十世孙. 黄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操均美,讳桢. 原籍蕲州大同乡,后迁黄冈五重里操子河河湾. 为千七公五世孙. 均美(桢公)派下四大派祖(3世): (明) 操德诚 ; 操德才 ; 操德仲 ; 操彦九. 德诚公派下房祖(7世): 操伯珊 ; 操伯珑 ; 操伯琥 ; 操伯琩 ; 操伯成 ; 操伯璋. 德才公派下房祖(7世): 操崇柏 ; 操崇仁. 德仲公派下房祖(7世): 操崇清 ; 操崇贤 ; 操崇宾. 彦九公派下房祖(6世): 操恒 ; 操玺 ; 操有经(居江西浮梁县). 冈邑派名: 全养元本 敦尚贤良 文能光国 法贵宜家 绳其祖武 贻乃孙谋. 蕲州派名: 一天承英光 有德宗自昌 中和时泰顺 延永启贤良. 注: 编辑操本洗,字涤源 ; 协修操本澄,字汉泉 ; 操敦亨,字锦贵.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5.操氏宗谱, 卷2, 伯珊支六甲世系 13世之华公起, 194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善庆堂, 民国38[1949]. 26册: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操洎. 居豫章瓦屑坝. 蕲州始祖: 操千七. 居蕲州大同乡操家畈. 为泊公十世孙. 黄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操均美,讳桢. 原籍蕲州大同乡,后迁黄冈五重里操子河河湾. 为千七公五世孙. 均美(桢公)派下四大派祖(3世): (明) 操德诚 ; 操德才 ; 操德仲 ; 操彦九. 德诚公派下房祖(7世): 操伯珊 ; 操伯珑 ; 操伯琥 ; 操伯琩 ; 操伯成 ; 操伯璋. 德才公派下房祖(7世): 操崇柏 ; 操崇仁. 德仲公派下房祖(7世): 操崇清 ; 操崇贤 ; 操崇宾. 彦九公派下房祖(6世): 操恒 ; 操玺 ; 操有经(居江西浮梁县). 冈邑派名: 全养元本 敦尚贤良 文能光国 法贵宜家 绳其祖武 贻乃孙谋. 蕲州派名: 一天承英光 有德宗自昌 中和时泰顺 延永启贤良. 注: 编辑操本洗,字涤源 ; 协修操本澄,字汉泉 ; 操敦亨,字锦贵.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