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塞族共和国军

塞族共和国军

塞族共和国军(塞尔维亚语:Војска Републике Српске (ВРС),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Vojska Republike Srpske (VRS))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自治政治实体塞族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曾作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军队参与波斯尼亚战争。

2003年起该军队与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军英语Armed Forces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合并。2006年6月6日,该军队完全与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军合并,并受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国防部统一指挥。

2005年曾与境内的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武装一同参加美国领导的伊拉克作战任务。

塞族共和国军相关文献
缑氏起源(五):源于塞族
源于塞族,出自唐朝时期大将军尉迟恭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今甘肃、陕西地区的一部分缑氏族人,出自尉迟氏家族,源于唐朝时期安西四镇之一的西域于阗国。古于阗国的主要居民属于塞族。公元前四~前二世纪中叶,生活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沿岸地区的居民群体被史学家称为“塞族”,属东伊朗人种中斯基泰族人的一支。实际上,直至唐朝时期,西域仍有于阗国,还有叫尉迟珪、尉迟胜、尉迟曜等的历代国王,尉迟胜还让位给弟弟尉迟曜,自己则亲自率五千军参与了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一系列战斗。该支缑氏族人原姓敬氏,是唐朝初期著名的大将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七的泾州道行军大总管、大司徒、并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恭(字敬德)的后代。因受佞臣陷害,尉迟恭之子卫尉卿尉迟保琳的族人中有拆先祖之字为敬氏、德氏者,分别迁逃于甘肃、陕西等地隐居藏匿,后来其中的敬氏族人又分“敬”字改为苟氏、文氏,但因“苟”字与“狗”字谐音不雅,遂再改姓氏为...
查看全文
共和
共和的内容的几种认定共伯和说关于“共和”时期的解释历来有两种。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又载“共伯和干王位”。前841年(一说前842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太子静藏于召公家,共伯和摄行王事,称为“共和”。郦道元、苏辙、罗泌、顾炎武、梁玉绳等从此说,此为是事的传世的最早文献记载,并且有《左传》等其他的传世文献佐证,故近现代学者多从此说。2011年底,《清华简·系年》释读结果出版,共和在清华简中就是共伯和。此外,《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鲁连子》等篇有共伯和称王、“行天子事十四年”的记载。周定公、召穆公说另一种解释根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国人暴动后由周定公、召穆公二相共同行政,所以又称“周召共和”,但不确切。后世学问家如韦昭、杜预、司马光等从此说。纪年开始与纪年上溯的尝试共和元年农历庚申年(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直到前...
查看全文
塞族共和国
国名在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与塞尔维亚语,RepublikaSrpska意义为“塞尔维亚族的共和国”。其第二个字是一个形容词,将后缀-ska放到词根srb-(名词Srbin的词根,意义为“塞尔维亚人”)之后。而-ps-与-bs-一样,是一种清浊同化的结果。从民族称呼(英语:Ethnonym)衍生出来的形容词,一般使用于波斯尼亚、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称呼国家名称时:如Škot─Škotska(苏格兰人─苏格兰)、Hrvat─Hrvatska(克罗地亚人─克罗地亚)。RepublikaSrpska有时会解读成SerbRepublic(塞尔维亚族共和国)或BosnianSerbRepublic(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族共和国),且塞族共和国政府在官方文件的英语翻译中,会将该名称半英语化为RepublicofSrpska;但BBC、纽约时报与卫报等西方媒体,实务上仍采用RepublikaSrpska的名称
查看全文
新共和
历史2012年,克里斯·休斯收购了《新共和》杂志,成为它的发行者。2014年,因为对于克里斯·休斯经营方式的不满,导致杂志社中许多资深编辑辞职,杂志的发行暂时中止。
查看全文
共和
①政体形式,见共和制。 ②历史年号: 指周厉王之后﹑周宣王之前十四年间(前841~前828)的政权。有两说﹐一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称共和﹔一为共和执政。周厉王胡暴虐侈傲﹐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大
查看全文
塞族共和国军相关标签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军事
波斯尼亚战争
塞族共和国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