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菲律宾海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英语:Philippine Sea Plate),是位于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个大洋板块,其形状略呈菱形,面积在30个主要板块中排第11位。菲律宾海板块由菲律宾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构成,而菲律宾群岛的大部分都位于该板块以西。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亚欧板块的一部分。

菲律宾海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底,西部以菲律宾群岛为界,西北部以台湾和琉球群岛为界,北部以日本为界,东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界,南部则以雅浦岛、帕劳和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哈马黑拉岛等岛屿为界。板块的东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菲律宾海板块的东界是隐没带(或细分出来的马里亚纳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隐没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隐没带,菲律宾海板块在此边界隐没于亚欧板块(或由较广义的亚欧板块细分为的巽他板块、扬子板块、冲绳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下。其南部主要与加罗林板块相接,东北部一隅则与北...

菲律宾海板块相关文献
菲律宾海海战
战略背景1944年上半,尼米兹与麦克阿瑟的海陆部队不断逼近日本本土,麦克阿瑟部队以跳岛战术向菲律宾群岛推进,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也在占领马绍尔群岛后跳越日军中太平洋最大基地特鲁克环礁,将矛头指向马里亚纳群岛,被夹击的日本于是加强在马里亚那群岛的防务,欲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绝对国防圈”以阻击盟军的攻势,为日本本土争取时间。盟军也将注意力放在马里亚那上,一旦占领马里亚那,大型远程轰炸机B-29就可直攻日本精华的关东地区,尤其是东京,如此便可打击日本工业及军民士气。为夺取该群岛,盟军中太平洋战区兼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指派中途岛战役时表现优异的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RaymondAmesSpruance)指挥第五舰队负责掩护登陆马里亚那的部队并担任战役总指挥,登陆部队则由第51特遣舰队司令理查蒙德·凯利·特纳(RichmondKellyTurner)海军中将指挥,在6月中旬进入马里亚那海域...
查看全文
菲律宾海板块
(日文)*丹沢皆瀬川フィールドワーク(神奈川県立生命の星・地球博物馆主催観察会)-神縄断层の写真と解说
查看全文
华南板块
中英文名称的翻译目前,地质学的中文术语与英文术语,对华南或扬子板块及陆块的习惯用名正好是反着的。在中文术语中,本板块常称为“华南板块”,并包括了扬子陆块(即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地块(华夏陆块)等较小的陆地结构。而在英文中,则习惯将扬子陆块称为“华南陆块”(SouthChinaContinent),而华南板块则称为“扬子板块”(YantzePlate)。不过,“扬子克拉通”(Yangtzecraton)这个名称中英文是一致的,因为其南邻的华夏地块无论如何不能算是一个克拉通。华夏地块与扬子陆块接触带之间存在一条深大裂谷,后江西赣东南地段火山口喷发,岩浆流入将深大裂缝谷胶结填充,称华夏地区块。参考文献Bird,P.(2003)Anupdateddigitalmodelofplateboundaries,GeochemistryGeophysicsGeosystems,4(3),1027,doi:1...
查看全文
巽他板块
参见爪哇海沟参考文献Bird,P.(2003)Anupdateddigitalmodelofplateboundaries,GeochemistryGeophysicsGeosystems,4(3),1027,doi:10.1029/2001GC000252.[1]alsoavailableasaPDFfile(13mb)[2]
查看全文
菲律宾海军
历史2015年7月23日,澳大利亚海军赠送给菲律宾海军两艘重型登陆艇,从澳大利亚出发。2015年8月7日,两艘登陆艇抵达菲律宾海军舰队总部。2015年8月10日,这一天举行接收仪式,由其海军司令主持,总统亦出席,并同时命名为伊瓦坦号和巴塔克号。2016年5月14日,首艘SSV战略海军船BRPTarlac(LD-601)号抵达马尼拉主要武器装备舰艇参见菲律宾武装部队
查看全文
菲律宾海板块相关标签
板块
地质学
台湾自然史
学科&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