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札兰丁·汗

札兰丁·汗

札兰丁·汗(Jalal al-Din Khan ibn Tokhtamysh,1380年-1412年),金帐汗国君主(1411年-1412年在位),其父亲为脱脱迷失。他也因撰写了蒙古帝国史而出名。

在父亲脱脱迷失于1405年被杀后,札兰丁·汗逃往立陶宛,寻求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大帝的帮助。1410年,参与了由维陶塔斯率军发起针对条顿骑士团的格伦瓦德之战;在军事修会约束下,遭到惨败。

之后,他得到立陶宛的援助,于1411年在也迪古身处花剌子模期间,成功推翻金帐汗国可汗帖木儿汗(帖木儿·忽格鲁特之子),登上了萨莱的汗位。当年的某个时候,他在汗国的金币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根据俄罗斯编年史,札兰丁·汗死于自己的弟弟兼继承者卡里姆·别尔迪之手。

札兰丁·汗简介资料
金帐汗国
1411 年 - 1412 年
札兰丁·汗相关文献
扎兰丁受成吉思汗极高赞誉但是否投降蒙古了
扎兰丁受成吉思汗极高赞誉但是否投降蒙古了,乍一听花剌子这个名字,会让人觉得还真是一个蛮好听的名称。它是由外国语翻译过来
查看全文
伊姆兰·汗
外部链接伊姆兰·汗(演员)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查看全文
彼得·兰丁
学术生涯兰丁出生于英格兰的谢菲尔德,中学时代就读于爱德华七世学校;他从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毕业。在1960年到1964年间,他成为了克里斯托弗·斯特雷奇的助手,当时斯特雷奇在伦敦担任一名独立计算机顾问。他的大部分工作均发表于这期间以及后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与UNIVAC工作的短暂时间。之后他在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找到了一份教职工作。70年代到80年代,他的主要精力投入了玛丽王后学院计算机科学部的创设、课程设置和教学。在他退休之后,他获得了伦敦玛丽王后学院的理论计算学荣誉教授称号。2012年,玛丽王后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大楼以他的名字命名。2001年,在伦敦科学博物馆的一个关于程序语言形式语义学的会议上,他回顾了他的学术生涯;他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极大地受到了当时约翰·麦卡锡的LISP语言的影响,而他自己使用得最多的编程语言则是Fortran。60年代,兰丁在ALGOL程序语...
查看全文
札萨克图汗部
建置沿革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入侵喀尔喀三部,此时札萨克图汗沙喇被已杀,其弟策旺扎布投奔清朝。三十年(1691年),策旺扎布赴多伦诺尔觐见康熙皇帝,受封为札萨克和硕亲王,置札萨克图汗部。次年,编札萨克图汗部为九旗:札萨克图汗部中旗(札萨克图汗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右旗(《平定朔漠方略》无此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前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晋封策旺札布为札萨克图汗。雍正十年(1732年)削策旺札布汗爵,以其叔父之子、右翼左旗札萨克格埓克延丕勒袭札萨克图汗位,兼管札萨克图汗旗与右翼左旗,视为一旗。乾隆时札萨克图汗部增至十八旗,与所附辉特部一旗,共十九旗,会盟于札克河源头之毕都尔诺尔,称札克毕拉色钦毕都尔诺尔盟。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康熙三十三年(16...
查看全文
成吉思汗传——大札撒
? “大札撒”是大蒙古国的宪法,从成吉思汗创建大蒙古国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完善和修正,最终成为蒙古帝国的大宪章。 “大札撒”开篇第一句就裹挟着血雨腥风:不服从大札撒者,杀! 第二句是:天上只有一个看不见的天帝,地上只有一个可汗,唯一的可汗就是成吉思汗。 国民必须要尽义务:“蒙古人的天职为应我的召唤而来,随我的命令而去,视我指谁而杀。”国民的人生
查看全文
札兰丁·汗相关标签
1380年出生
1412年逝世
金帐汗国君主
帝王
家族谱大览
宛陵丁氏宗谱 [16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36[1947]. 存1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2-9, 11-16, 及卷末. 远祖 : (宋) 丁彪. 宛陵始祖 : (元明之际) 丁仲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丁仕和 ; 丁仕亨,字伯通,行太二(后失考) ; 丁仕昂,字伯高,行太三 ; 丁仕杰. 和房下四子 : (明)丁鉴 ; 丁铭(不传) ; 丁钊 ; 丁镒(外迁). 和房下支祖(6世) : 丁俨(东分) ; 丁侃(西分). 皆为钊公之后,润公之子. 昂公下六子 : (明) 丁锐,字彦敦 ; 丁钢,字彦利 ; 丁镇,字彦威 ; 丁镃,字彦诲 ; 丁钰,字彦清 ; 丁钺,字彦俊. 杰公下三子 : 丁镛 ; 丁铎,字彦振 ; 丁𨱇,字彦升,行宣九. 梅峰始祖 : 丁镗宗. 散居地 : 安徽省宣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宛陵丁氏宗谱 [16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36[1947]. 存1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2-9, 11-16, 及卷末. 远祖 : (宋) 丁彪. 宛陵始祖 : (元明之际) 丁仲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丁仕和 ; 丁仕亨,字伯通,行太二(后失考) ; 丁仕昂,字伯高,行太三 ; 丁仕杰. 和房下四子 : (明)丁鉴 ; 丁铭(不传) ; 丁钊 ; 丁镒(外迁). 和房下支祖(6世) : 丁俨(东分) ; 丁侃(西分). 皆为钊公之后,润公之子. 昂公下六子 : (明) 丁锐,字彦敦 ; 丁钢,字彦利 ; 丁镇,字彦威 ; 丁镃,字彦诲 ; 丁钰,字彦清 ; 丁钺,字彦俊. 杰公下三子 : 丁镛 ; 丁铎,字彦振 ; 丁𨱇,字彦升,行宣九. 梅峰始祖 : 丁镗宗. 散居地 : 安徽省宣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宛陵丁氏宗谱 [16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36[1947]. 存1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2-9, 11-16, 及卷末. 远祖 : (宋) 丁彪. 宛陵始祖 : (元明之际) 丁仲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丁仕和 ; 丁仕亨,字伯通,行太二(后失考) ; 丁仕昂,字伯高,行太三 ; 丁仕杰. 和房下四子 : (明)丁鉴 ; 丁铭(不传) ; 丁钊 ; 丁镒(外迁). 和房下支祖(6世) : 丁俨(东分) ; 丁侃(西分). 皆为钊公之后,润公之子. 昂公下六子 : (明) 丁锐,字彦敦 ; 丁钢,字彦利 ; 丁镇,字彦威 ; 丁镃,字彦诲 ; 丁钰,字彦清 ; 丁钺,字彦俊. 杰公下三子 : 丁镛 ; 丁铎,字彦振 ; 丁𨱇,字彦升,行宣九. 梅峰始祖 : 丁镗宗. 散居地 : 安徽省宣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宛陵丁氏宗谱 [16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36[1947]. 存1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2-9, 11-16, 及卷末. 远祖 : (宋) 丁彪. 宛陵始祖 : (元明之际) 丁仲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丁仕和 ; 丁仕亨,字伯通,行太二(后失考) ; 丁仕昂,字伯高,行太三 ; 丁仕杰. 和房下四子 : (明)丁鉴 ; 丁铭(不传) ; 丁钊 ; 丁镒(外迁). 和房下支祖(6世) : 丁俨(东分) ; 丁侃(西分). 皆为钊公之后,润公之子. 昂公下六子 : (明) 丁锐,字彦敦 ; 丁钢,字彦利 ; 丁镇,字彦威 ; 丁镃,字彦诲 ; 丁钰,字彦清 ; 丁钺,字彦俊. 杰公下三子 : 丁镛 ; 丁铎,字彦振 ; 丁𨱇,字彦升,行宣九. 梅峰始祖 : 丁镗宗. 散居地 : 安徽省宣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日照丁氏家乘 [8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6[1900].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始祖 : (明) 丁顺. 一世祖 : 丁良儒. 散居地 : 山东省日照县等地.
浏览:0
丹阳东门丁氏族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贤祠铅印本, 民国37[1948]. 32册 :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周) 丁伋公,得姓于姜. 丹阳始迁祖 : (唐) 丁仙芝,字元祯. 支祖 : 丁道成 ; 丁道恒等. 散居地 : 江苏省丹阳县等地. 版心题 : 丁氏家乘.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