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沈思孝

沈思孝

沈思孝(1542年-1611年),字纯父纯甫,号继山,浙江嘉兴人。明代政治人物。明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进士。

沈思孝相关文献
浙江省-嘉兴沈思孝
沈思孝(1542—1611),字继山,一字纯父,嘉兴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番禺知县。万历初年,任刑部主事,因反对张居正受廷杖充军。居正死后召回,任光禄、太常少卿、顺天府尹等职。后又任南京光禄卿,升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宁夏。改抚河南,力辞不就。不久召为大理卿。时有宦官郝金违法,刑部宽纵其罪,思孝依法予以严惩,进工部侍郎。陕西贡织羊绒是当地百姓的一大负担,沈思孝奏减十分之四。升为右都御史,协理军机大事。万历二十三年(1595)一月,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神宗朱翊钧遣使构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沈思孝认为不应妥协,奏请修战守备,并指责主和派。次年,病重归乡。5年后卒,赠太子少保。当时曾于荐桥之东建半郭楼。另有别墅绿罗庄,在相湖(今嘉兴市郊区七星乡相家荡)滨。嘉兴城区角里街有其专祠。其诗流丽清脱,有《溪山堂草》4卷。著有《陆沈漫稿》6卷、《继山草堂集》20卷、《秦录》1卷、...
查看全文
沈思孝
简介考取进士时高拱想要用他为属官,但思孝拒绝,出为广东番禺县令,并纠正两广总督殷正茂与洋人通商的政策。万历初年,升为刑部主事,因与艾穆一起上书,反对张居正夺情留官,被张居正廷杖、充军。居正死后召回,升任光禄寺少卿,又迁太常寺少卿,被御史龚仲庆攻击,思孝被改任顺天府尹,又被弹劾,改调南京太仆寺卿,最后沈思孝告病辞官。后被吏部尚书陆光祖起用为南京光禄寺卿,又升任佥都御史,陕西巡抚。在宁夏征讨叛乱时与魏学曾意见不合,而后被给事中侯庆远弹劾,说思孝放弃边关,只敢躲在内部,守着妻小。朝廷将思孝改任为河南巡抚,思孝推辞,而后被改为大理寺卿。宦官郝金假传太后旨意被捕,刑部为郝金脱罪,但沈思孝驳斥,说要极刑,皇帝很高兴,提拔沈思孝为工部侍郎。陕西必须进贡大量羊绒,是当地的一大负担,思孝上奏求情,朝廷同意减少十分之四,升右都御史,协助办理马政。给事中杨东明、邹廷彦相继攻击,皇帝处罚了杨东明与邹廷彦。万历廿三...
查看全文
释义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孝养、孝承等。孝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行事。但若父母行为有所偏差时,就应规劝,不可盲从父母的命令,以免陷父母于不义。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常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弟子规》有自孔子...
查看全文
唐驸马沈思礼竟与“尤”姓有关?
得姓始祖沈思礼,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其女婿沈思礼避他的名讳,便把沈字三点水去掉,改为尤姓。现在福建省南安市南厅有尤(沈)思礼与夫人王郡主的陵墓,俗称"驸马墓"。尤思礼为"唐驸马",其"唐"为五代十国中的南唐国。其故事是闽王带女婿尤思礼一起见南唐皇帝,南唐皇帝见之尤思礼英俊,甚是喜欢,随口称你的女婿即我的女婿,金口玉言,唐驸马便随之传开。02无锡尤氏据《常州府志》所载,宋真宗天禧年间,泉州晋江人尤叔保举家迁往常州府无锡,子大公,孙尤辉,曾孙尤著,玄孙尤袤、尤梁,尤袤子尤概,孙尤火育、尤耀,曾孙尤冰寮、尤带等均名载史册。尤氏世系图:思礼公(尤氏始祖、驸马公)——2世:志威公——3世:美公、构公(文简祖)——4世:宋公——5世:叔保公——6世:有终公——7世:阳秋公——8世:云耕公——9世:文简公(尤袤)——10世:鹏公(佳蕃一世祖)、异公、宜中公、贤公(泉州市卿田派、福州市罗源、长...
查看全文
尤氏得姓始祖:沈思礼
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其女婿沈思礼避他的名讳,便把沈字三点水去掉,改为尤姓。福建省南安市南厅有尤(沈)思礼与夫人王郡主的陵墓,俗称“驸马墓”。
查看全文
沈思孝相关标签
1542年出生
1611年逝世
隆庆二年戊辰科进士
嘉兴人
沈姓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武氏族谱 : 山西省孝义市黄龙村宗系支列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武氏爱心鑫荣考撰出版社 , 2002年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福建始祖 : (金) 武广之. 孝义一世祖 : (明) 武士棱,字彦盛. 洪武间迁居马杓岭. 子 : 武大林,迁鹊颉堡. 下巍底始迁祖(5世) : 武孝道. 迁下巍底. 生三子 : 长子武聚(迁大同,后改名思文) ; 次子武真(真支分祖) ; 三子武检(检支分祖). 黄文村始迁祖(5世) : 武孝云 ; 武孝明 ; 武孝先 ; 武孝祖. 后裔将此四祖统尊为龙黄”念”字辈. 子孙析居杏野, 胡家窊, 三河口, 贺家庄, 神宁沟, 东小景, 四宋庄等地. 念祖辈下分: 黄龙谱支祖 : 武发茂 ; 武承玉 ; 武继绍 ; 武定银 ; 武奇明 ; 武奇英…等. 杏野村分祖 : (明) 武子锐. 于嘉靖间坟傍本村. 生五子 : 武希京 ; 武希甫 ; 武希千 ; 武希章 ; 武希文. 本谱包含三子希千一支. 子孙析置杏野村, 碾头, 善吉村等地. 念祖辈下另分 : 东俸(居胡家窊) ; 西俸(居大王堡) ; 南俸(居三河口, 交子村) ; 北俸(居贺家庄)四支. 下魏底真公支字辈 : 真希只伯良 天承守奇明 肇吉昌国宝 学生殿振定 兴盛安海鹏 超林汉雄鸿 增万全. 黄文村字辈 : 子希荫大崇 一发杰永昌 连镇世俊善. 黄龙(文)村新拟字辈 : 昭宗弘博道 迪昆延舜纲 祥和育英范 腾华强夏邦. 杏野村字辈 : 子希改大 崇乙进正学 天元泰报焕 万福亨通达 存善定洽安. 胡家窊字辈 : 俊立世恩广 德大洽周全 荣显威国万 福寿永久安 德大治周全 荣显威国万 福寿永久安 通高新技能 和善明理新. 以上16辈 : 念子伯思 进良汝启 承天奉命 富贵长有. 东小景字辈 : 子朝禄天玉 大明积景全 清九正元亨 利贞. 西宋庄字辈 : 伯相彦大 进登邦印 儒报国丕 绍作正光全. 散居地 : 山西省孝义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孝感沈氏宗谱 [2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 2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孝感始迁祖 : (明) 沈光域 散居地 : 湖北省孝感县等地 封面题 : 澴川沈氏宗谱
浏览:0
孝感沈氏宗谱 [2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 2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孝感始迁祖 : (明) 沈光域 散居地 : 湖北省孝感县等地 封面题 : 澴川沈氏宗谱
浏览:0
1.忠孝堂单氏五修族谱 : 丰县城北四十五里大圣集宗支 [3卷], 1, 1376-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忠孝堂, 2014年序. 3册 : 世系表. 一世祖 : (明) 单肇. 洪武八年自山东单县迁江苏省,居丰县城北四十五里大圣集. 派祖(16世) : 单干 ; 单坤 ; 单磻. 皆为鼎公之子. 干公派下三房(18世) : 单群(长支) ; 单晋(二支) ; 单蕙(三支). 皆为昱公之子. 坤公派下三房(17世) : 单缇(长支) ; 单扩(二支) ; 单润(三支). 磻公派下四房(17世) : 单永杓(一支) ; 单永柄(二支) ; 单永柟(三支) ; 单永楠(四支). 排行(17世起) : 永怀继宗志 绍承衍世长 法正联同德 绪乃兆延祥 恩誉仰师敬 吉盛庆恒扬 千秋传孝义 和睦繁荣昌 开来鸿康泰 隆运升晓光 文武家振远 礼智化万方. 散居地 : 江苏省丰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单氏族谱 : 丰邑城西北四十五里大圣集五修族谱. 版心题 : 单氏五修族谱 : 丰邑城北大圣集.
浏览:100
吴氏孝子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刊, 民国4[1915]. 存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宗派 : 立志宜上 书中永芳 作文则正 庆锡荣章 伦传孝友 善启贤良 道维时代 功建家邦 声名绵远 德泽洪长 乃宗以广 百世其昌. 蕲阳始祖 : (宋元之际) 吴季益. 原籍江西广信府弋阳县,因官太湖罗田,而居蕲阳义城. 季益公下三子 : 吴大中 ; 吴大贵(迁麻城) ; 吴大材(迁安庆). 本派祖 : (宋元之际) 吴大中,字时夫,号爱山. 房祖(8世) : 吴斌 ; 吴用 ; 吴融 ; 吴黼. 斌房下支祖(13世) : 吴彦圣 ; 吴彦哲 ; 吴彦博. 用房下支祖(12世) : 吴尚简 ; 吴尚雄 ; 吴尚渊 ; 吴尚连. 注 : 此谱不全. 总卷数不详. 仅存卷首1, 卷1-7, 9, 11-12, 及卷19. 其余卷数全缺.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吴孝子宗谱. 谱序题 : 吴氏三修家谱.
浏览:0
南原尹氏文孝公派世谱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1200-1991 南原尹氏文晓公派世普遍赞委员会,尹阳浩,1991年发行 原始祖尹薪达,始祖尹威,坡祖尹孝孙的子孙录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