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四重奏奥尔加农

四重奏奥尔加农

这是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处于中世纪时期法国巴黎圣母院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佩罗坦(Perotinus Magnus Pérotin)创作的一首四重奏奥尔加农,音乐肃穆。这种奥尔加农四重奏和三重奏(三声部和四声部复调)的风格由佩罗坦开创,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西方传统中第一个现代作曲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他的前辈们的作品,将复调音乐从一个即兴的技术发展到一个独特的音乐建筑。
四重奏奥尔加农简介资料
(约)1190 年 - (约)1210 年
1级
Notre Dame Organum: Organum quadruplum
相关人物
四重奏奥尔加农相关文献
希农
历史中世纪时期,特别是亨利二世统治时期,希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堡被重建和扩展,成为亨利最喜欢的住宅之一。希农在1205年被列入法国皇家住所。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王太子查理于1418年来到此地避难。1429年3月8日,法国民族英雄贞德在希农与法国王太子查理(即未来的查理七世)会面。此次会面掀开了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逆转战局的序幕。从十六世纪,希农不再是一个皇家住所。名人弗朗索瓦·拉伯雷:作家,代表作《巨人传》
查看全文
弦乐四重奏
背景小提琴近照。一个弦乐四重奏团通常有两把小提琴。虽然任何四种弦乐器组合都可以在文字上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但实际上该名词指的是一组由两把小提琴,(第一小提琴通常演奏高位旋律,第二小提琴则相应的演奏低位旋律),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的演奏家团体。如果作曲家为其它的四种弦乐器配写音乐,如三把小提琴和一低音提琴,或是小提琴,中提琴,一大提琴和一把吉他,他应在配器上特别注明。标准的弦乐四重奏是一种常见的室内乐,自18世纪以后,大多数的作曲家都写有弦乐四重奏。单单说为四位弦乐演奏家而写的作品,还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的形式。但如果说到是“弦乐四重奏”,则指的通常是四乐章的作品(小部分的弦乐四重奏为三乐章的,代表有莫扎特早期的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一样有着复杂的结构。首尾两乐章通常是快板,中间的乐章,在古典四重奏中是慢板和舞曲(如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其它的室内乐演奏组可看成是弦乐四重奏的改编版本,如...
查看全文
济农
沿革关于济农一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说来自汉语“亲王”一词,也有人说来是汉语“晋王”的蒙古语译音,发音逐渐被蒙古化,便衍生出“济农”一词(隋炀帝、唐高宗即位前均为晋王,故唐宋两朝有太子封晋王的传统,蒙古入主中原后,转译音变),意为“储君”或“副汗”。元朝时期,济农为主持成吉思汗祭祀礼仪的大臣。明朝时期,北元汗廷继续存在济农之职,为可汗下属的主持朝政大事、兼管祭祀的官员。1512年(明朝正德七年),巴图孟克达延汗将蒙古各部重新划分为六个万户之后,济农为三万户或万户长官。鄂尔多斯万户济农,兼管成吉思汗八白宫及守护者达尔扈特事务。清朝于1649年(顺治六年)实行盟旗札萨克制度后,仅在鄂尔多斯留下“济农”这一称号。自此,济农不再是军政官员称号,仅为专管成吉思汗八白宫及达尔扈特部落的官员称号。清朝,鄂尔多斯济农多由伊克昭盟盟长兼任,有时也由旗札萨克兼任。1766年(乾隆三十年),清廷下文,委任“鄂...
查看全文
现代爵士四重奏
作品Datesputinfrontindicatetherecordingdates1951-52:TheQuartet(Savoy,1956?)-reissuedonseverallabelsunderdifferenttitles(FirstRecordings1952,ModernJazzQuartet,Anthology)1952:TheModernJazzQuartet(Prestige)1953:1953:AnExceptionalEncounter(TheJazzFactory,2001)-withBenWebster1955:Concorde(Prestige)1953-55:Django(Prestige,1956)1956:Fontessa(Atlantic)1956:TheModernJazzQuartetatMusicInn(Atlantic)-withJimmyG...
查看全文
先农
产生与流变中国上古时代,农业神信仰复杂,各部族各有其神,夏的农业神是“柱”,殷商的农业神是“田”,周的农业神是“后稷”。在秦国不断东扩的过程中,农业也伴随发展,因此秦人试图创立本族的农业神,于是吸收了周人的农神祭祀系统,创造出了新神“先农”。“先农”并不是历史上的具体人物,而是秦人心中抽象意义上的农业创始者。随着秦国统一六国,先农也被推广到了全天下,成为全国的、官方的农业神。先农的创造过程中涵盖了之前的所有农神,大一统之后的人们也不再需要明确各种农神的来历和区别,因此,先农逐渐与神农、炎帝、先啬、田祖等混同。国家祭祀与藉田先农在东汉时存在于郊祀中。《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背外营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农、风伯、雨师、四海、四渎、名山、大川之属也。”在郊祀外,亦存在独立的先农祭祀。卫宏《汉旧仪》记载:“先农,即神农炎帝也。祠以太牢,百官皆从。皇帝亲执耒耜而耕。...
查看全文
四重奏奥尔加农相关标签
中世纪音乐
宗教音乐
佩罗坦
奥尔加农
早期复调音乐
家族谱大览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38卷,含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敬义堂, 2009年六修. 3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为赣, 鄂, 湘三省支系合谱. 注 : 此谱缺卷38. 鼻祖 : 神农,名石年,号烈山,曰炎帝,亦曰厉山. 派演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以地为姓. 始祖 : 姜志模,行二. 炎帝160世孙. 任阳山令. 生五子 : 姜兆麒,行一(迁湖北) ; 姜兆麟,行二(分迁湖北,迁南康祖) ; 姜兆熊(武昌祖) ; 姜兆罴(太湖祖) ; 姜兆梦(迁江西瑞昌). 兆梦公下三子 : 姜泰益,字文三,名其增 ; 姜泰盟,字广三(自豫章迁兴国洲) ; 姜泰孟,字顺三(迁湖北武昌). 泰益公下三子(1世) : 姜俊二 ; 姜俊爵,行二(迁湖北,为兴武二邑开基祖) ; 姜俊禄,行三(迁湖北). 俊二公派下房祖(3世) : 姜绍敬,字储城(江西陶坡) ; 姜绍祖,字储宗(江西井泉,南北姜祖) ; 姜绍禄,字储读(湖北武昌) ; 姜绍福,字储绥,号万春(湖北阳新三溪). 俊爵公派下房祖(4世) : 姜绍钟(湖北阳新) ; 姜绍禄(迁湖北大冶). 百代原派: 学宗自道泰 荣达显家邦 步武昭前烈 诒谋启后昌 宏开恢业远 振拔继声长 敬义卜隆盛 丹书孚典章 联情恒锡祚 衍序定流芳 树德天心眷 敦伦祖泽扬 历传荆秀丽 常见士豪强 先哲逢时茂 嗣生庆运康 国清怀美玉 廷献本贤良 支派延悠久 重修百代纲. 古谱老派五十派: 世运承先泽 光华继后知 家国文明远 廷贤任尔思 一邦登政仕 永绍吉人图 三伯从公久 天壁可为谋 子能辉前志 兆泰俊仁储. 新派三十八代: 孝有 锦秀芬香 前传衍庆 勋烈隆昌 创基建业 丹书训详 英才佐议 忠信相唐 广侯锡爵 祖武流芳.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阳新县, 武昌县; 湖南省平江县; 江西省瑞昌县; 陕西省安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目录题, 版心题, 及脊柱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38卷,含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敬义堂, 2009年六修. 3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为赣, 鄂, 湘三省支系合谱. 注 : 此谱缺卷38. 鼻祖 : 神农,名石年,号烈山,曰炎帝,亦曰厉山. 派演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以地为姓. 始祖 : 姜志模,行二. 炎帝160世孙. 任阳山令. 生五子 : 姜兆麒,行一(迁湖北) ; 姜兆麟,行二(分迁湖北,迁南康祖) ; 姜兆熊(武昌祖) ; 姜兆罴(太湖祖) ; 姜兆梦(迁江西瑞昌). 兆梦公下三子 : 姜泰益,字文三,名其增 ; 姜泰盟,字广三(自豫章迁兴国洲) ; 姜泰孟,字顺三(迁湖北武昌). 泰益公下三子(1世) : 姜俊二 ; 姜俊爵,行二(迁湖北,为兴武二邑开基祖) ; 姜俊禄,行三(迁湖北). 俊二公派下房祖(3世) : 姜绍敬,字储城(江西陶坡) ; 姜绍祖,字储宗(江西井泉,南北姜祖) ; 姜绍禄,字储读(湖北武昌) ; 姜绍福,字储绥,号万春(湖北阳新三溪). 俊爵公派下房祖(4世) : 姜绍钟(湖北阳新) ; 姜绍禄(迁湖北大冶). 百代原派: 学宗自道泰 荣达显家邦 步武昭前烈 诒谋启后昌 宏开恢业远 振拔继声长 敬义卜隆盛 丹书孚典章 联情恒锡祚 衍序定流芳 树德天心眷 敦伦祖泽扬 历传荆秀丽 常见士豪强 先哲逢时茂 嗣生庆运康 国清怀美玉 廷献本贤良 支派延悠久 重修百代纲. 古谱老派五十派: 世运承先泽 光华继后知 家国文明远 廷贤任尔思 一邦登政仕 永绍吉人图 三伯从公久 天壁可为谋 子能辉前志 兆泰俊仁储. 新派三十八代: 孝有 锦秀芬香 前传衍庆 勋烈隆昌 创基建业 丹书训详 英才佐议 忠信相唐 广侯锡爵 祖武流芳.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阳新县, 武昌县; 湖南省平江县; 江西省瑞昌县; 陕西省安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目录题, 版心题, 及脊柱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