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广济寺

广济寺

(北京)

广济寺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历代帝王庙以东,是京城著名佛寺和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正常使用的寺庙,可供香客烧香拜佛,其他人也可以随喜。

广济寺坐北朝南,占地2公顷许,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西院有持梵律殿、戒台、净业堂和云水堂,西院有法器库和延寿堂等。大雄宝殿是寺中正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脊正中有华藏世界海,俗称香水海,整体呈山形,由下往上依次为琉璃砖烧制的水纹、莲花、梵文等,象征永恒世界,不生不灭,此种殿脊为北京其它寺庙所无。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东西两侧供置于佛龛之内的铜制十八罗汉。殿前有月台,带汉白玉护栏,台前三出陛。

1983年,广济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广济寺现任方丈是明晹法师,现任监院是演觉法师。

广济寺简介资料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39°55′27″N 116°22′21″E
现存
Guangji Temple
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相关人物
广济寺相关文献
广济寺
历史沿革金代为中都北郊的西刘村寺,元朝改称“报恩洪济寺”,元朝末年毁于战火。明天顺初年,山西僧人普慧、圆洪等法师于废址上重建寺庙,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营造了一座庄严佛刹。宪宗于成化二年(1466年)下诏命名为“弘慈广济寺”。万历十二年(1584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整修,增建御制碑文匾额和御临米芾的“观音?”,并增塑了释迦牟尼等鎏金佛像。1921年毁于火,1924年重建,1934年1月又发生严重火灾,正殿和后殿烧毁,明代经典和国外进贡白檀释迦牟尼立像俱焚,次年重修。1952年、1972年、2000年又经过三次大规模修建。主要建筑及收藏广济寺座北朝南,总占地面积35亩,在中轴线上从山门至后殿共四进大殿,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圆通殿(观音殿)、藏经阁(舍利阁)等,此外还有西路院,其中有三层汉白玉戒坛。广济寺的山门有3座,每座门之间有墙相...
查看全文
西园寺公广
生平天文6年(1537年)作为西园寺公宣之子出生,后被送入伊予来住寺出家,在弘治2年(1556年)因为西园寺氏当主的伯父西园寺实充的儿子公高战死,所以西园寺公广在永禄8年(1565年)还俗成为实充的养嗣子,另迎娶了实充的女儿西姫,以婿养子的身份继承家督。同年,也出兵进攻土佐国的一条兼定,但因为一条兼定的岳父大友宗麟出兵驰援而败退。永禄11年(1568年)西园寺公广联合毛利氏、河野氏进攻一条兼定、宇都宫丰纲、获得胜利。(鸟坂峠之战)元龟3年(1572年)7月,西园寺公广再度进攻一条氏,因为跟一条兼定的亲戚关系,大友宗麟再度发兵来援,大友家臣佐伯惟教、若林镇兴不但击退西园寺公广,甚至攻陷了西园寺家的饭森城,逼得西园寺公广反过来跟大友家称降请和。天正8年(1580年),长宗我部元亲出兵伊予进攻西园寺公广,西园寺家臣芝常氏倒戈长宗我部家,幸亏土居清良大为活跃,这才击退长宗我部军。天正9年(1581...
查看全文
广教寺
历史沿革广教寺始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其开山祖师为僧伽,唐中宗尊为国师。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智幻法师住持广教寺,其弘法修寺,建造大圣殿、支云塔。建筑风格广教寺的寺院建筑遍布狼山。山顶有山门、萃景楼、圆通宝殿、大圣殿,还有葵竹山房、三仙祠、云塔等。山下建筑群有大佛殿、轮藏殿、大悲殿、金刚殿、藏经楼、晒经楼、枕山楼、方丈室及僧宏等。其旁有骆宾王墓、望江亭、御亭、平倭碑亭、白雅雨墓等景观,亦有双眼石、鸽子岩、磊落矶、寒玉泉等名胜。支云塔屹立在狼山之巅,是广教寺最有特色的建筑。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高35米,木质结构,五级四层,四面正方,各层有小间,由下向上次第收缩。参考文献^《通州志》记载:“唐总章二年,山上即建大雄宝殿、殿阁、方丈室。山在巨浸中,设舟以济,号慈航院,后改广教寺。”^南通广教寺^广教寺双塔^狼山广教寺-江苏[2]404-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查看全文
广惠寺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松广寺
历史原名为吉祥寺,由慧麟所创。1190年,曹渓宗创始人知讷,将浄慧结社(“结社”即高丽时代中期十分活跃的一个佛教浄化组织)移至吉祥寺,并改名为修禅寺。1208年,改名为松广寺。历史文化财产松国寺内存有韩国国内数量最多的历史文化财产。木雕三尊佛龛(国宝第42号)‘高丽高宗制书’(国宝第43号号)国师殿(国宝第56号)相关链接官方网站(朝鲜语)松広寺-韩国観光公社(日文)韩国顺天曹渓山松广寺(日文)-韩国名刹
查看全文
广济寺相关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北京佛寺
北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
现存古迹
家族谱大览
汪氏宗谱 [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集英堂, 民国5[1916].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一世) : 满公. 原姬姓. 鲁桓公庻子,食采于汪,以邑为氏. 远祖(44世) : (唐) 汪世华,字英发,封越国公. 僧莹公长子. 世居婺源. 始祖(56世) : (唐) 汪道广. 师余公长子. 官至朝散大夫. 由赣之吉水迁广济,居龙宕洲. 派祖(80世) : 汪宪,字宣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81世) : 汪隆 ; 汪贵 ; 汪文通 ; 汪何. 隆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洋,字子益,讳大洋. 下有三房 : 汪贤德,讳元德,字天锡 ; 汪贤行,讳元行,字任远 ; 汪贤衡,讳元衡,字仪臣. 贵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格,法名元正,讳格公 ; 汪修权,讳权公 ; 汪修标,讳标公 ; 汪修枚,讳枚公. 皆为正章公之子. 通房下支祖(91世) : (明) 汪修文,讳可文. 何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胜,讳宗胜 ; 汪修绍,讳宗绍. 派行 : 齐治均平业 致知诚正修 贤才斯蔚起 佐理树鸿猷 忠武荣家国 新安豫发祥 云仍承大烈 卜易信其昌. 注 : 广济县于1987年改设为武穴市.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即今之武穴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汪氏宗谱 [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集英堂, 民国5[1916].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一世) : 满公. 原姬姓. 鲁桓公庻子,食采于汪,以邑为氏. 远祖(44世) : (唐) 汪世华,字英发,封越国公. 僧莹公长子. 世居婺源. 始祖(56世) : (唐) 汪道广. 师余公长子. 官至朝散大夫. 由赣之吉水迁广济,居龙宕洲. 派祖(80世) : 汪宪,字宣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81世) : 汪隆 ; 汪贵 ; 汪文通 ; 汪何. 隆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洋,字子益,讳大洋. 下有三房 : 汪贤德,讳元德,字天锡 ; 汪贤行,讳元行,字任远 ; 汪贤衡,讳元衡,字仪臣. 贵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格,法名元正,讳格公 ; 汪修权,讳权公 ; 汪修标,讳标公 ; 汪修枚,讳枚公. 皆为正章公之子. 通房下支祖(91世) : (明) 汪修文,讳可文. 何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胜,讳宗胜 ; 汪修绍,讳宗绍. 派行 : 齐治均平业 致知诚正修 贤才斯蔚起 佐理树鸿猷 忠武荣家国 新安豫发祥 云仍承大烈 卜易信其昌. 注 : 广济县于1987年改设为武穴市.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即今之武穴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汪氏宗谱 [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集英堂, 民国5[1916].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一世) : 满公. 原姬姓. 鲁桓公庻子,食采于汪,以邑为氏. 远祖(44世) : (唐) 汪世华,字英发,封越国公. 僧莹公长子. 世居婺源. 始祖(56世) : (唐) 汪道广. 师余公长子. 官至朝散大夫. 由赣之吉水迁广济,居龙宕洲. 派祖(80世) : 汪宪,字宣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81世) : 汪隆 ; 汪贵 ; 汪文通 ; 汪何. 隆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洋,字子益,讳大洋. 下有三房 : 汪贤德,讳元德,字天锡 ; 汪贤行,讳元行,字任远 ; 汪贤衡,讳元衡,字仪臣. 贵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格,法名元正,讳格公 ; 汪修权,讳权公 ; 汪修标,讳标公 ; 汪修枚,讳枚公. 皆为正章公之子. 通房下支祖(91世) : (明) 汪修文,讳可文. 何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胜,讳宗胜 ; 汪修绍,讳宗绍. 派行 : 齐治均平业 致知诚正修 贤才斯蔚起 佐理树鸿猷 忠武荣家国 新安豫发祥 云仍承大烈 卜易信其昌. 注 : 广济县于1987年改设为武穴市.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即今之武穴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汪氏宗谱 [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集英堂, 民国5[1916].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一世) : 满公. 原姬姓. 鲁桓公庻子,食采于汪,以邑为氏. 远祖(44世) : (唐) 汪世华,字英发,封越国公. 僧莹公长子. 世居婺源. 始祖(56世) : (唐) 汪道广. 师余公长子. 官至朝散大夫. 由赣之吉水迁广济,居龙宕洲. 派祖(80世) : 汪宪,字宣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81世) : 汪隆 ; 汪贵 ; 汪文通 ; 汪何. 隆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洋,字子益,讳大洋. 下有三房 : 汪贤德,讳元德,字天锡 ; 汪贤行,讳元行,字任远 ; 汪贤衡,讳元衡,字仪臣. 贵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格,法名元正,讳格公 ; 汪修权,讳权公 ; 汪修标,讳标公 ; 汪修枚,讳枚公. 皆为正章公之子. 通房下支祖(91世) : (明) 汪修文,讳可文. 何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胜,讳宗胜 ; 汪修绍,讳宗绍. 派行 : 齐治均平业 致知诚正修 贤才斯蔚起 佐理树鸿猷 忠武荣家国 新安豫发祥 云仍承大烈 卜易信其昌. 注 : 广济县于1987年改设为武穴市.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即今之武穴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汪氏宗谱 [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集英堂, 民国5[1916].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一世) : 满公. 原姬姓. 鲁桓公庻子,食采于汪,以邑为氏. 远祖(44世) : (唐) 汪世华,字英发,封越国公. 僧莹公长子. 世居婺源. 始祖(56世) : (唐) 汪道广. 师余公长子. 官至朝散大夫. 由赣之吉水迁广济,居龙宕洲. 派祖(80世) : 汪宪,字宣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81世) : 汪隆 ; 汪贵 ; 汪文通 ; 汪何. 隆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洋,字子益,讳大洋. 下有三房 : 汪贤德,讳元德,字天锡 ; 汪贤行,讳元行,字任远 ; 汪贤衡,讳元衡,字仪臣. 贵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格,法名元正,讳格公 ; 汪修权,讳权公 ; 汪修标,讳标公 ; 汪修枚,讳枚公. 皆为正章公之子. 通房下支祖(91世) : (明) 汪修文,讳可文. 何房下支祖(91世) : 汪修胜,讳宗胜 ; 汪修绍,讳宗绍. 派行 : 齐治均平业 致知诚正修 贤才斯蔚起 佐理树鸿猷 忠武荣家国 新安豫发祥 云仍承大烈 卜易信其昌. 注 : 广济县于1987年改设为武穴市.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即今之武穴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鲁西尹氏族谱 : 平阴柏祥公世系 [上下册]
原书: [山东平阴] : 金水堂, 2009年. 2册(共2554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始祖 : 般. 少昊次子,封于尹城,子孙遂以为氏. 始祖(一世) : (明) 尹柏祥. 于洪武初年与叔父尹纲,由山西洪洞苏蒲庄,迁居山东肥城县,再迁平阴县. 房祖(5世) : 尹惟德 ; 尹惟能,字宗干,号吴溪 ; 尹惟廉 ; 尹惟忠...等. 惟能, 惟廉, 惟忠三公为彝公之子. 惟德房下支祖(10世) : 尹长春 ; 尹东春,谱碑名凤春 ; 尹洪春. 皆为简公之子. 惟能房下支祖(10世) : 尹起兆 ; 尹梦征 ; 尹道广 ; 尹仲己 ; 尹梦吉 ; 尹梦旃,字质素 ; 尹申,字明还 ; 尹详,字次还 ; 尹华. 惟廉房下支祖(10世) : 尹翀 ; 尹勋. 惟忠房下支祖(10世) : 尹宗起 ; 尹德浩 ; 尹瑞来 ; 尹呈翔 ; 尹呈云,字霞光. 字辈(鲁西13世起) : 文鸿肇式序 祚承燕逊贻 懋履源宸拱 嘉孚迪景祺 毓兴法祖(绍)光 志学基恒昌 道明声丕振 嗣令庆增祥(长). 散居地 :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尹氏族谱 : 鲁西平阴支系.
浏览:0